國小語文《畫風》教學反思

才智咖 人氣:3.09W

以下是一篇關於國小語文《畫風》教學反思的範文,供大家參考,希望大家能儘快掌握教學反思的寫法。

國小語文《畫風》教學反思

  國小語文《畫風》教學反思一

《畫風》是人教版國小語文二年級下冊課文,主要講三個國小生一起動腦筋想辦法,把無形的風,生動地展現在畫紙上的故事。本文貼近兒童生活,語言簡單樸實。在教學實踐中,我遵循以下理念。

一、抓住重點詞語和句子教學。

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和文字三者對話的過程”,讓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閱讀,在讀中理解、體驗,感悟、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所以在教學中我注重學生感悟語言文字的美。例如:在教學4-8自然段時,設計問題“三個小朋友是怎樣畫風的呢?”學生帶著問題多樣式的讀,爭當文中小朋友。接著我通過飄動的旗子、彎彎的小樹、斜斜的雨絲,利用圖畫去感悟風的存在,找到風的影子。隨後相機指導朗讀,帶著興奮的心情,自信的口氣讀。在多次閱讀中。讓學生理解宋濤、陳丹、趙小藝動腦筋學畫風的過程。認識到風與其它事物之間的聯絡,懂得遇到問題要善於動腦、學會合作、勇於創新。從而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閱讀的積極性,讓學生有更多的學習空間。

二、讀說結合。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建構課內外聯絡,校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的語文教育體系”。在拓展延伸、啟發聯想環節,我把繪畫引入語文教學之中,以此激發學生領悟、延伸、拓展,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想風、說風、畫風,通過句式問:“你想怎樣畫風?”先讓學生說一說,再把文章的理解想象與寫作融為一體,培養了學生對事物的獨立見解,從而達到學用結合、課內課外結合。同時在愉快的氣氛中,他們求新求異的思維得以發展。

三、謎語匯入,激發興趣

每當學生覺得所學內容與自己的生活實際有密切聯絡的時候,他們就會表現出極大的.興趣。這是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的規律之一。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一定要盡其所能地聯絡學生的實際生活,啟發、調動學生原有的生活積累,創設某種情境引導學生去體驗。

對二年級孩子來說,如果對他們說,“有些客觀事物看不見摸不著,但確實存在著”——這樣一種抽象概念,還不大能明確地理解和接受,所以我使用了猜謎語的方式,讓學生去體驗、感受風的存在和特點:

通過揭開謎底,調動了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了興趣。在這樣的基礎上引入新課的學習,學生對課文中的幾位小朋友能設法在畫面上表現出風的存在,是會感到佩服的。這既具有啟發性,又從某種程度上落實了有關情感態度方面的教學目標。

四、自主學習,以讀代講

由於低年級孩子自己學習的能力和習慣都還沒有很好地形成,怎樣在國小低年級的課堂教學中培養孩子進行自主的探究性學習、合作學習?本課我在這方面也做了一定的嘗試性探索,比如自己讀通課文,小夥伴互相檢查互相幫助,同桌讀的對的鼓勵他,讀的不對的就糾正他,教師巡迴督促、鼓勵、指導。

當然,課堂教學是遺憾的藝術,這節課也不例外。首先教學內容侷限知識面窄。如在作業佈置中鼓勵他們把“聲音、氣味”用自己的奇思異想用畫筆畫出來。再者,學生的活動面不夠廣。

短短的四十分鐘雖然過去了,但這節課給了我許多的啟示,他讓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學是功夫篇,需要老師用心一點一滴的去學習,去積累,在教學實踐中獲得成長。同時從以上的教學點滴中,我深深地體會到語文的源頭活水就在於生活中,教師要善於聯絡生活,善於利用學生的生活體驗,拓展啟發學生,構建知識系統,促進學生主動發展,讓課堂生動、精彩。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通過請教其他老師、看些優質課和教學書籍等方式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和實踐能力

  國小語文《畫風》教學反思二

《畫風》一課主要講三個國小生一起動腦筋想辦法,把無形的風生動地展現在畫紙上的故事,本文貼近兒童生活,語言簡單樸實,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在讀中體會,在讀中感悟思考,受到情感的薰陶,並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同時,通過讓學生自己動手畫風,進一步培養獲得美的享受,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並且把想象到的畫風的方法寫下來,這樣就達到讀寫的統一。

成功之處:

1、本課要求認識的生字量少,且要求認識的七個字中有六個出現在課文的人物姓名中,所以識字教學時我安排“打招呼、交朋友”的活動,先展示宋濤、陳丹、趙小藝的畫像,號召同學和他們三個做朋友,與他們打招呼,作簡要的自我介紹。在此過程中,學生不但能在活動中認識了生字,還鍛鍊了口語交際的能力,同時也體現了語文教學的人文性。

2、注重學生學法的指導,能把課文教學與寫作教學相結合。

3、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充當的是學生的組織者、合作者、指導者。實現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學生與文字之間的多向合作交流,給學生提供了展示的平臺,培養了學生與人合作,樂於交流的好習慣.

不足之處:

1、應該在課堂中注重“以讀為本”,充分利用課堂的時間,本節課在學習過程中,欠缺對課文的整體感知。學習完課文,應該回讀課文,讓學生對這篇課文有一個整體感知和完整的印象。朗讀的形式比較單一,時間比較少,朗讀指導不到位。在讀上關注了量而沒有關注質的提高。學生朗讀不到位,教師沒有作必要的範讀指導。

2、在教學的過程中,也產生了一些值得探究的問題。例如,在教學環節上,我還設計了拓展:讓學生說說還有什麼方法可以畫風,或者畫聲音、味道。學生的想像力都非常不錯,說出了很多方法,積極性也不錯。但這方面就花了不少時間,所以讓學生在文字上的感情朗讀和分角色朗讀的時間就比較倉促,學生沒有什麼時間去消化、吸收文字文字。然而這部分的內容是不能這樣拉過去的,只能留到下一課時。課後有老師向我提議,拓展不是重點,有時間可以說多一點,沒時間就算了。雖然我很認同朗讀文字的重要性,但也產生了困惑:我們應該如何看待訓練學生思維、口語表達能力,等等方面的拓展。

措施:

第二課時,及時鞏固,充分讀書。學生的學習興趣很濃厚。通過指名讀、男女生對讀、齊讀、比賽讀,表演讀,等多種形式,學生已經對這篇課文有一個整體感知和完整的印象,不再是零零散散的支離破碎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