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音樂課教學反思13篇

才智咖 人氣:5.37K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那麼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小音樂課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小音樂課教學反思13篇

國小音樂課教學反思1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和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具備人本思想的教育理念,自由活潑的教學方式,為我們教師開啟了一片教育新天地。一堂好的音樂欣賞課應該體現“課堂教學生活化”的教學理念,讓課堂教學充滿生命活力,通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平等互動與交流,使學生在饒有趣味和充滿情感的情境中輕鬆愉快地接受美的薰陶,提高審美能力,主動獲得感受與鑑賞、表演、創造、評價等多方面的藝術能力,完成審美教育。音樂欣賞教學的目的之一是培養學生欣賞音樂的興趣和習慣,作為音樂教師,首先要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有興趣去聽,所以,在這節欣賞課上,我以現代音樂教育的思想,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積極性參與音樂實踐活動。

一、設計懸念,激發學生欣賞的興趣。

出示樂曲表現出的所有情緒,讓學生在欣賞完一遍後為他們排序,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因為情緒中有緊張、恐怖激發了學生欣賞的興趣。在學生排出正確的順序之後,我再次設計懸念:“作曲家正是用這幾種情緒為我們講述了一個發生在鳥店裡的故事,請同學們再來完整的欣賞一遍這首樂曲,然後,請給大家講一講你從音樂中聽到的故事。”音樂和故事的結合,使孩子們能用心聽音樂並用心講故事。在每一位同學的心中都有著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因此講述自己編的小故事調動起了所有的同學。這樣欣賞音樂,同學們怎能沒有興趣。

 二、從曲式結構入手,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表現音樂

欣賞音樂最重要的是教會學生欣賞音樂的方法,分析音樂作品的能力。首先教師在組織教學時必須具有邏輯性,引導學生一步步地對音樂作品進行分析,培養學生分析音樂作品的方法,提高感受音樂的能力。為了讓學生進一步感知、體驗、理解音樂,在引導分析中,應注意兒童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教師要善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在教學的過程中,我運用動起來的方法,引導學生認真地有步驟地聽辨音樂,首先利用故事,抓住樂曲的主題,清晰地展現出樂曲的結構,最後通過表演使學生逐步感受到音樂的整體效果。每聽一遍樂曲,總要針對一定的問題去聽、去思考。以誘發其好奇心,促使學生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和認真回答問題。

三.巧妙評價,融思想教育於其中。

通過放飛鳥籠中的小鳥回到樹林中這一生動有趣的形式對各組學生進行適時地評價,不僅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培養了生生之間的合作能力,更教育教育學生愛護鳥類,儘自己的能力保護鳥類,為建設我們綠色的家園做出自己的貢獻。

總之,通過這節課的教學,使我深深地感到在音樂教學中要特別重視學生的自身體驗、重視學生的潛能開發;真正民主、和諧和寬鬆的課堂氣氛,使學生的主體性和自主效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從學生們的立場、需求出發組織教育教學;多創造適宜的環境鼓勵學生們自主探索;較大的自由度和較強的自主性使學生的認知能力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情感體驗、能動性、主動性、探究性和創造性得到充分的發揮,讓學生們在寬鬆的環境中自信地發展。

國小音樂課教學反思2

在新課標理念指導下,音樂教學更應體現它的藝術性、體驗性。在音樂課活動的設計中,更應體現學生們參與的頻率、效果。在此次的教學設計中,我在設計教學的時候瞭解學生的興趣,研究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用學生喜愛的方式進行教學。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活動,一年級學生剛由幼兒園跨入學校 ,無論生活還是學習,都要有一個適應過程。好玩好動是他們的天性,老師必須抓住其特點,讓孩子在唱唱玩玩中,毫無負擔地學習音樂,才能加強學生對教學活動的參與性。

在這節音樂課中,開始我用了情景式的教學,通過謎語,引出了本課的教學。

然後我有意識的通過學習歌曲的主要節奏完成了聲勢活動,培養了孩子的聽覺、模仿和節奏感,從而建立起了良好的課堂氛圍。練習節奏用了荷葉上的跳跳呱呱等活動,使學生在玩中掌握了這個節奏。在學習歌曲過程中,先讓學生按照有節奏的讀歌詞,戴上耳機聽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緒,說出歌曲的調式,節拍,速度等。接著學生學唱歌曲,讓他們通過聽唱,模仿,跟唱歌曲,換方式唱歌曲等等的形式學會了這首歌曲。同時,鼓勵學生模仿小青蛙的動作,創設小青蛙找家的音樂情境,讓學生進行生動形象的表演。歌曲學會以後我讓學生換了樂器來表演歌曲,學生更感興趣了。最後在拓展知識中,創編歌詞、唱出歌曲,讓學生進行生動形象的表演,在這個活動中快樂地結束了這節課。這節音樂課讓學生體會的不僅是音樂,還讓學生通過親身參與的各項音樂活動,體會到了音樂給自己帶來的快樂。

在這篇教學設計中,我把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設計進行了有機的結合,讓先進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與落實。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我決心進一步豐富充實自我,密切聯絡教學實際,完善自己的教學思路,使自己真正成為創新型、研究型的教師。

國小音樂課教學反思3

《小小的船》是一首童年的歌謠,以優美的語言、形象的比喻,描繪了一幅奇妙的夜景圖。教學時應引導學生通過各種形式反覆朗讀體會所表達的美感。

課的伊始,我就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了一幅一彎月亮掛在藍天上的畫面,為孩子們創設了一個主動參與的教學情境。當我問孩子們“你覺得月亮像什麼?”時,孩子們不假思索地說出了月亮像小船,像香蕉、像鐮刀、像牛角等。孩子們的想象力出乎我的意料。

其次,課上,我先通過範讀,使學生對課文有了整體的感知。我又通過播放課件,使學生對文字的閱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還和學生一起通過邊讀邊做動作,充分感知了月兒那種“彎彎”、“尖尖”惹人喜愛的形象。這一節課的閱讀我還讓音樂貫穿始終。不管是我的範讀,學生的自由讀和個別讀,還有學生的表演讀和想象讀,音樂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課堂的氣氛是活躍的,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充分體現,豐富多彩的個性得到張揚,童真童趣在自然狀態下表露。

再次,一年級小朋友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注意力不易持久。因此我採用了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學習漢字方法,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樂於識字,主動識字。其中感覺最成功的還是“小老師”的活動。讓會的學生當小老師,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使他們主動參與學習。每次“小老師”一上臺,其他學生的情緒便異常高漲,注意力也格外的集中。而當了“小老師”的學生也顯得認真負責,“跟我讀”“我要提醒大家”,一招一式還真有模有樣,識字效率大大提高。當然“小老師”並不侷限於幾個人,學習好的可以做小組合作學習中檢查識字情況的“小老師”;學習中等的可以帶領大家學習難度不高的內容;膽子小的、學習較困難的更通過當“小老師”樹立信心,變被動為主動。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發展。“小老師”的活動作用還真不小呢!

當然,這節課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為了能夠在一節課內完成任務,文章內容挖掘不深,沒有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對於學生的回答,雖然給予了鼓勵性的評價,但還是較為單一,不夠豐富。雖然課堂上照顧了大多數,但對於極個別的困難生,還是力不從心。這些,都有待於我在今後的工作中不斷地探索,進一步改進。

國小音樂課教學反思4

課程改革對每一位教師來說都是一種挑戰,但也是不可多的機遇。面對改革過程中不斷湧現出來的新生事物,應該採取一種什麼樣的態度呢?一味跟風,照搬和完全抹然的做法大概都不可取。只有認真學習。深入理解新課程標準,並經常在自己的實踐中進行總結,反思、研究、改進、才能更好地適應新的變革。

音樂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當然也不願落後於其他學科,因此,在基層音樂學科教學中,也開展與其他學科相似的各種競賽,當然也少不了“說課”這一內容。

其實,音樂教育是一種情感教育,情感的東西不是*說出來的,它要藉助一定的環境影響,渲染一種氣氛,讓學生身林其境感受一種東西,再通過老師的演唱、演奏,以老師的情去打動學生的心靈,使學生的心靈得到震撼,情感就會自然的流露。這就是音樂教學與其他學科教學的不同點。音樂教學就是要用“情”去感染人、打動人。課堂上學生真實感情的流露在“說課”中是無法“說”到的,更是無法去想的。

音老師應該走近學生,和學生交朋友,將自己融入學生這中;怎樣使自己成為一名組織者、參與者,並能留餘一定的時間空間,讓學生大膽地想像,自由地創造。我覺得,老師的教學能力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成交上反映出來的。我們的音樂教學才會有質量和希望。

國小音樂課教學反思5

一、學會"聽"音樂

二三年級國小生正處在形象思維為主的階段,他們活潑好動,易於接受生動活潑,感染力強,富有情趣的事物。給學生多聽的機會,聽得多了,就自然會有一些音高的感覺,有了先入為主的音高再唱簡譜,學生更容易掌握簡譜的概念。並利用創編旋律來提高識譜能力。創造效能力培養應該貫穿於音樂學習的各個環節、整個過程。識譜教學中的各項內容和能力培養,都應該以即興活動的形式給學生機會,創造性地探索節奏、音響、旋律等音樂基本要素的各種變化和重新組合。在即興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敏銳聽覺、迅速反應、富有表現力的節奏感,對音樂結構、形式的感知、對音樂的形象、表現的理解、高度的集中注意和默契的相互配合。

二、表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國小生天性好動。利用他們這一特點,把表演融入教學,增加課堂情趣,無形中提高他們的音樂素質,達到育人目的。在音樂活動中,我把學生分成若干組,讓他們自由設計活動內容。如《白雪公主的小馬車》是一首深受小朋友喜歡的兒童歌曲,歌詞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他們對童話故事天生就有一種特殊的情感。在教學中,有個小朋友說:“老師我想把歌詞內容改一改,因為快到聖誕節了,我想把白雪公主改成聖誕老人,行嗎?我還能畫給大家看呢。”聽了孩子真誠而幼稚的話語,我欣喜地笑了:“怎麼不行,大家都可以畫一畫、改一改。”於是,課堂氣氛活躍了,或三人一組,或五人一組,紛紛當起了小小音樂家,畫的畫、唱的唱、奏的奏、演的演,學生情緒達到了極點。在教師的鼓勵下,學生敢幹對已有知識提出質疑和修改,從而引導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

三、電教滲透直觀表達,引起學生興趣

根據國小生好奇性強。對生動、形象的材料感受性強,在感知時無意注意佔優勢的心理特點,利用電教聲、光、圖、色俱佳的優點新授,有時可取得意料之外的效果。例如在《我是草原小牧民》一課教學時,學生聽了兩遍錄音範唱便會了,但絕大多數是面無表情地唱。我便運用電教啟發他們:“你們去過大草原嗎?你們騎過馬嗎?誰說說騎馬時的心情?”小朋友一下子來勁了,騎過馬的同學紛紛舉手回答,我又說:“老師今天帶大家去大草原旅行!”於是我扮導遊,小朋友扮遊客、當小騎兵,在教室裡揚起馬鞭騎著“大馬”,邊玩邊唱剛學過的歌曲,同學們個個情緒飽滿,興奮異常。歌聲中充滿了情感,洋溢著美的色彩。

四、打擊樂器進課堂

我感覺使用打擊樂器很簡單,其實對於孩子們來說要想運用的自如並不是很簡單的事,要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訓練,使學生一步步的提高。

國小音樂課教學反思6

音樂是藝術,而音樂教學更是藝術教學中的藝術。音樂反思性教學則是指運用教育教學的有關理論,對課堂教學的教育理念、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科學的分析和思考,從中歸納出成敗得失,為不斷優化後續教學提供重要的條件。因為吸取教訓,能更好地促進教學內容的選擇、組合、調整;教學目標的設計、達成;教學策略的合理、優化,才能使課後的反思性真正起到反思、調整、改進後續教學的積極作用,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效能,不斷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音樂審美能力。所以每學期對自己的一次教學反思是很有必要的。那麼,音樂教學應該從那些方面進行反思,反思後又該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呢?

一、把握學生心理特徵,從而對課堂紀律進行調控

在低年級的音樂課堂上,前幾分鐘,同學們的配合還是相當不錯,但是很快課堂就出現難以收拾的“熱鬧”。

本學期,我主要是從事低年級的教學。記得在第一節音樂課的時候,因為我並沒有很好了解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在上課後15分鐘還沒有進入主題,使課堂出現鬧哄哄的情況,當時我只會發脾氣,所以最後使得學生和教師也出現比較僵的情況。這樣一來,學生對老師的好感也消失,同時也影響到老師的教學質量。後來我查閱了相關書籍,知道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他們都是集中力時間比較短,因此必須把握好課堂的前15分鐘,提高課堂的效率。為此我對自己的教學安排做了相關的調整,我通常把師生問候,練聲及複習前一首曲目的時間把握在前5分鐘。通過簡短的匯入然後直奔主題,這樣一來學生能很好掌握本節課的重點及難點知識。而匯入的方式也必須引起學生的興趣,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他們對於動畫視訊匯入,故事匯入或者聊天的方式匯入都是相當感興趣。因此說,把握好學生的心理特徵,課堂的效率已經可以提高一半。

二、用先唱歌后識譜的方法強化聽覺

在音樂課中,學生們對於唱譜從來不感興趣,反而感覺到乏味。剛開始我對這情況並沒有摸著頭腦,還以為是他們偷懶。

音樂學習的各個方面都涉及到聽覺的作用,審美主體對於音樂的各種聽覺感受能力,是審美能力的基礎。因此先唱歌、後識譜與先識譜、後唱歌在教學目的上並不矛盾。而在傳統的教學方式是先識譜、後唱歌,通常情況下,針對有一定識譜能力的學生,使用這種教學方式,可起到良好的效果。但是我卻發現,其實很多同學對簡譜並沒有瞭解,如果採取先識譜後唱歌的方式進行學習,不但學生沒有對該曲目起到興趣,也把課堂前15分鐘的寶貴時間也白白浪費掉。對此我作出以下的改善,在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讓學生欣賞,以聽領先。並讓學生和著音樂做簡單的律動,使學生對音樂有了聽覺上的印象,為下一步學好歌曲作好鋪墊。然後讓學生欣賞歌曲、感受音樂,從而激發起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再通過讓學生唱歌,在不知不覺中解決了歌譜中的難點,使學生在識譜時降低難度,讓學生感覺識譜並不太難,從而增強其自信心,加深對音樂的熱愛。

三、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主能力

在講音樂課時,我覺得只是我一味地在講,根本沒有留意到學生究竟明白了沒有。後來經過反思,我認為,音樂教學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必須捨棄一切單調、枯燥、令學生感到厭煩的內容和模式,使受教育者在良好的心態、輕鬆的氣氛和愉快的環境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教育。教師應當更新觀念,在教學中做到以學生為主體。為此,教師如何更新觀念,轉變思路顯得尤其重要,這樣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的提問方式,通過何種有效的途徑來使學生通過自己動腦想出答案。比如:音樂課本經常出現的創編歌詞,這是一個很好鍛鍊學生自主能力的練習。它要求學生通過本身的歌詞,再通過自己的思考,去再出別的有意思的歌詞套到歌曲裡面。每當學生們唱起自己編創的歌詞,也顯得特別興奮。因此在音樂課上,老師應該不斷創造更大的空間讓學生們自主發揮,讓學生互動,而最終達到自己的教學目的。

四、讓樂器和舞蹈走進課堂

在音樂課中我發現,每逢課上接觸到樂器或者舞蹈,學生們都十分感興趣,但卻是老跟不上節奏。

樂器和舞蹈在課堂的恰當運用,是可以把課堂的氣氛變得最活躍。而且樂器和舞蹈是很好地培訓學生的節奏感。對於剛剛接觸接觸音樂的同學,他們會覺得學習節奏是一大難點,如果只是簡簡單單叫他們跟著老師來拍掌,這樣枯燥的學習是很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因此在某些節奏性強的歌曲中,我會嘗試多用樂器來在輔導,先讓學生跟著我有嘴和手同時打節奏,並強調嘴和手要一致。然後我再作樂器示範,最後每組學生中挑選幾位出來表演。通過他們的表演和我的引導,下面的學生很清晰看到臺上哪位學生打的是正確,那些是錯誤的。反覆地練習多幾遍,學生便很快把節奏和樂器配合起來。而且這樣學習節奏,會讓他們感到趣味性增強了,學習起來就變得簡單。而在某些民族歌曲的學習中,我就會簡單介紹該民族的舞蹈手型或腳位,也上按照樂器的方式進行,這樣學生就很容易跟著歌曲跳動起來。

所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自我反思,都是建立在自身的基礎上。而許多事情都是旁觀者清,所以應該多觀摩其他老師的課,學習他們的教學理念、學模式、管理班集體的能力等等。並反思自己如果這課是自己上,又將會是如何,有什麼相同與不同。這是幫助自己在教學道路成長的一種很好的途徑。在這學期裡,我收穫了很多。音樂課上並不是簡單的彈、唱、跳。它是藝術和能力培養的過程,只要你經常反思,必竟會讓你的學生和你融在一起,這樣既能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同時也能使課堂中一些“熱鬧”現象的不在發生,所以,我認為作為一名國小教師,責任重大,要善於經常總結經驗與不足,認真上好每一節課!

國小音樂課教學反思7

-----《快樂的音樂會》

《快樂的音樂會》這首歌曲是一首讓學生喜愛的兒童歌曲,歌曲生動有趣,活潑歡快,耐人回味。旋律收放有度,極盡得意地炫耀了小樂手吹、拉、彈、唱的技巧。風趣的道白加入使歌曲略有停頓,引出第三句轉句,旋律乾淨利落地結束在徽音上。

我將這堂音樂課設定在了一個小動物們開的音樂會中,把孩子們帶到了一個充滿快樂、童趣的情境裡,一下子提高了學生學習歌曲的興趣。用小動物們開音樂會,這條線貫穿於整個數學過程之中。

歌詞較以往所學歌曲內容繁多,不宜於低年級學生的掌握,由於三段歌詞說的是三種不同的樂器,我利用課件展示的方式,讓學生形象的瞭解了這三種樂器。在這過程中,我讓學生模仿樂器發出的聲音,以此來引出新歌中模仿樂器聲音部分的歌詞。同時通過模仿樂器演奏的動作,幫助學生形象的記憶歌詞,理解歌詞。

由於學生模仿樂器發出的聲音都是自由發揮、自己的想象,並不是一定和歌詞中描述的一致。在學唱歌詞時,會有疑問,認為歌詞模仿的樂器聲音與自己自由模仿、自己想象中的不一樣,這就需要教師作適當引導。比如:流水的聲音,我們用象聲詞,嘩啦啦來模仿,所以小胡琴(二胡)我們就用滋扭來模仿樂器聲音,那麼像滋扭、嘀嘀噠噠、咚咚就是一種象聲詞,用來模仿樂器聲音。讓學生明白為什麼歌詞用這些詞語來模仿。

從這一模仿聲音的環節開始,學生會很容易在課上隨意發出樂器聲音,甚至怪聲不斷。這時,教師一定要提前將要求講明,告訴學生不要隨便模仿樂器聲音,模仿聲音就到此為止。由於這首歌曲有幾處襯詞—得兒喂的地方,讀出來會很彆扭,也不好聽。所以在讓學生讀歌詞時,儘量不讀出來。

在教授歌曲重點句時,教師要仔細觀察瞭解學生到底學會沒有,不能只停留在形式教學上。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要時刻關注學生,關注他們掌握知識的熟練程度和情況。歌曲的前兩句都是學生不易掌握的樂句,要重點進行練唱,注意音準。將一些小知識點都可以融入到重點樂句的練唱中。例如:一字對雙音,兩字對一音的地方要唱好,還要注意咬字與吐字,以及八分休止符處要唱準。

為了豐富課堂,活躍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都願主動參與到音樂實踐活動中,並熟練掌握新授歌曲,可以通過各種演唱形式,如師生接唱,生生接唱,連唱,分組分段表演唱,來達到教學效果。

國小音樂課教學反思8

摘 要:音樂欣賞課是音樂教育中“美”的教育,對於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審美觀有著積極的作用。本文就中國小音樂欣賞課教學中的若干問題提出幾點反思,和學者們共同探討此類問題。

關鍵詞:中國小音樂 音樂欣賞 教學反思

“音樂是一種善於表現和激發情感的藝術,音樂欣賞是欣賞者對音樂作品的感情內涵的體現,同時也是欣賞者自己的感情和音樂中表現的感情相互交融發生的共鳴。” 音樂欣賞課是音樂教育中“美”的教育,對於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審美觀有著積極的作用。然而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學生經常反映出“聽不懂”、“沒興趣”等情況。筆者認為,提高中國小音樂欣賞課教學效果,合理解決學生遇到的各種問題,應該首先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一、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前提

心理學研究:興趣是人對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積極、熱情和肯定的心理傾向,是推動人們探求新事物,研究新問題,進而形成一種創新意識與能力的精神力量。托爾斯泰曾經指出:“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音樂欣賞課堂中,興趣是一種基本動力,它使學生與音樂之間保持聯絡,不斷了解音樂、聆聽音樂、學習音樂進而享受音樂並且用音樂美化人生。這就要求我們音樂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要擺脫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理念,時刻關注學生的興趣點在哪兒,注重如何將學生的興趣點合理地引導到課堂內容當中。

二、以培養學生的綜合鑑賞能力為方向

有了良好的學習興趣作為前提,音樂欣賞的課堂還需要培養學生的綜合鑑賞能力,以使得學生能夠在課堂上“聽得懂”、在課堂下“懂得聽”。在音樂鑑賞課程當中,我們教師要完成的內容有很多。例如:欣賞內容的所屬分類、音樂的主題思想、音樂家的平生事蹟、音樂創作的背景故事以及獲得更多音樂素材的途徑。使學生理解一首作品是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能夠表達內心思想的藝術。這就要求音樂教師應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合理地引導學生如何去鑑賞音樂。在備課的過程中,教師要準備好充分的資料輔助自己的課堂教學。

三、以多媒體裝置輔助課堂教學

科學技術的日漸發展使得音樂欣賞課的授課形式得以多樣化進行。傳統的板書式、掛件式的材料在現代課堂中所佔比例已越來越小。

多媒體的運用不僅使得寫板書的時間大大節省,而且能夠清晰、高效地表述課堂內容,快速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的興趣。

在音樂欣賞的課堂上,文字、音訊檔案、圖片檔案、動畫影像等多種形式的材料都可以充分結合到辦公軟體中。利用網路資源,教師只要課前認真細緻地準備,就可以做一個精美的課件。不僅如此,由人民音樂電子音像出版社發行、北京艾繆斯軟體技術有限公司設計開發的電子音樂配套軟體更是為中國小音樂課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該軟體將課本中的歌曲以樂譜(簡線兼備)、音訊、視訊的形式組合起來。而且還配套了節拍器、音訊線上移調等功能,是音樂課堂教學上的一個巨大改革,為教師在音樂欣賞課的前前後後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可謂是音樂教師的福音。

四、以本土音樂素材豐富課程內容

“音樂教材是對學生進行音樂基本知識與技能培養、思想教育的基本內容。教材的編寫、教師的教學能力與方法、學校的教學環境與設施等方面都會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重要影響。” 在中國小音樂欣賞課堂中不能將課程的內容限定於課本之中。應結合本地、本校的資源優勢,積極開發具有本土、本校音樂特色的課程資源,充分運用這些資源,將它們融入到音樂欣賞的課堂之中。音樂欣賞的課程中融入本土音樂的優勢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資料易於蒐集、整理;本土音樂大多更容易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的內容更有助於學生將來的生活中得以體驗;等等。

近些年,全國各地學校都在積極配合國家的政策,認真開發校本課程。這就要求在開發中對本土音樂素材的充分運用。如若能夠搭配計算機技術,以人民音樂出版社發行的電子音樂軟體開發為啟發,建設具有本土音樂特色的電子課件,將對中國小音樂欣賞課的提高有更大的幫助。

五、結語

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前提、培養學生的綜合鑑賞能力為方向,結合多媒體裝置豐富音樂欣賞的課堂,注重對本土音樂的掌握以及運用。中國小音樂欣賞課中學生所反映的“聽不懂”、“沒興趣”等情況一定能夠得到有效的解決。

參考文獻

[1]尹愛青 當代主要音樂教育體系及教學法[M]。東北師範大學出版杜。

[2]劉斐 淺談中學音樂欣賞課中如何調動學生學習興趣[J]。大舞臺。

[3]王彤 中學生音樂興趣的初步研究。西北師範大學,碩士畢業論文

[4]杜靜文 提高國小音樂欣賞教學效率的策略探析[J]。課程教學研究。

[5]孫麗 芻議國小音樂欣賞教學的策略探究[J]。音樂時空。

[6]周媛 國小音樂欣賞教學之我見[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

[7]趙治華 中國小音樂欣賞教學研究綜述[J]。考試周刊。

國小音樂課教學反思9

在欣賞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採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體驗,培養聆聽音樂的興趣和習慣,感受頗深,有值得保留的教學經驗,同時也有一些需要推敲的地方。

一、成功之處:

學生處於活潑好動的年齡階段,一般情況下很難要求他們非常靜心的投入地來完整欣賞一首音樂,那麼,就需要教師來引導他們一步一步地被音樂吸引。因此在教學中,我採用多種教學手段來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體驗,從而發展他們的感受力、表現力和創造力。但如何保證學生的學習物件始終是音樂,就需要教師把握一個度,因為任何教學手段都是為音樂服務的。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緊緊抓住以音樂審美為核心,讓學生充分地感受音樂情境。教學伊始,一段那達慕大會的視訊將學生帶進遼闊的大草原,帶進緊張激烈的比賽現場,為學生感受音樂情緒、聯想情境做鋪墊,生動形象地引導學生開啟視野。在完整初聽音樂中模仿****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結合樂曲三樂段不同的音樂特點在分段細聽時,我根據A樂段的旋律緊湊密集音樂情緒緊張的特點設計了蒙古舞揚馬鞭的動作,將學生帶進緊張激烈的****場。學生們有的小拳頭握得緊緊的,有的興奮地揮動著馬鞭,進入到音樂的意境中。在細聽B樂段時我以主題的三次變奏用了二胡連弓、頓弓、撥絃三種演奏方法為切入點,讓學生視唱音樂主題,聆聽主題出現幾次,每次音樂情緒的變化。最後我揭示^答~`案:演奏方法的不同。學生在音樂中興高采烈的模仿二胡三種不同的演奏方法,對音樂知識,音樂情緒理解更為深刻。在細聽A1樂段設計了學生模仿****衝刺,體驗音樂。

當學生臉上洋溢位緊張的神情時,我知道學生已與音樂融為了一體。在模仿馬嘶鳴的動作時,學生更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和熱情,現在想到那一匹匹小駿馬可愛的模樣,我的心就會隨著興奮起來,這說明我的教學是成功的。他們已在律動與模仿中感受到了所表現的意境和情趣。

二、有待提高之處:

針對學生音樂視野窄,對民族音樂的體驗感受不足的弱點。如果教師能現場用二胡演奏一曲****,會讓學生更為深刻的感受到二胡這種民族樂器的極大藝術魅力。

國小音樂課教學反思10

國小高年級段和國中的學生正處於變聲期,在音樂課堂上進行唱歌這一學習環節時,同學們總是有點勉強。其實,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表現能獲得他人的欣賞與讚美,更何況是孩子。所以,我想作為老師,應當在理解的基礎上,積極引導,並激發其歌唱自信心。因此,在音樂課堂上,老師應儘可能的減少學生的學習挫折體驗,巧妙合理的運用的教學語言及體態,讓學生在歌唱學習過程中,適度的滿足其心理,以激發其積極的歌唱慾望。

為了提高學生表現歌曲的能力,進行唱歌的技巧訓練是十分重要的。唱歌技巧的訓練應貫穿於整個唱歌教學過程之中。發聲練習要同唱歌有機結合,要有目的地進行。唱歌時必須注意音準和節奏的正確。為了發展學生的聽覺,培養獨立掌握正確的音準和節奏的能力,在訓練和教唱時,要適當使用樂器。齊唱要求聲音整齊,統一;合唱要求各聲部和諧,均衡要十分重視保護學生(特別是變聲期的學生)的嗓子。歌唱時必須防止音量過大、時間過長等不良現象。這樣的教學呈現給我們的是教師在教學生學習演唱歌曲的方法和規律,為其今後學習演唱和更好地欣賞聲樂作品打下基礎,而不僅僅是唱幾首簡單的歌。

國小音樂課教學反思11

五月七日上午,在教研室肖老師的組織下,我們和平街音樂教研組參加了全區國小音樂“名師送課活動”。本次活動共聽了三節課,分別是張秀華老師講的《嗯嗨呀》、曾建文老師講的《賣報歌》和王宜國老師講的《唱山歌》。通過聽著三節課,讓我們學到了怎樣上好一節唱歌課。下面就簡單談談我們的感受:

張老師的《嗯嗨呀》一課,教學環節緊湊,通過聽勞動歌曲入手,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學唱歌曲前教師把難點單獨解決,使學生在學唱歌曲時就感覺輕鬆、自如。曾老師的《賣報歌》,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老歌,在以往的教材中,我也教唱過這首歌曲,其實,大多數的學生在沒教唱之前就會唱這首歌了,而且學此歌的熱情持續時間比其他的歌短。但曾老師確讓學生學唱的津津有味,並有趣的為歌曲加上襯詞,使學生更加樂唱、愛唱。我想這就與教師在課前挖掘教材、熟悉教材有很大的關係。王老師講的《唱山歌》一課,教學思路清晰,構思獨特、新穎,通過教師飽滿熱情的範唱,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使學生在聽覺上保持對音樂的熱情,更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演唱熱情。

總的來說此次的聽課感想還是蠻多的:讓我們看到了高質量的音樂課,領略了優秀教師的課堂風采,並對自己的教學也做了一定的反思。我想好的東西應該多吸收,為我所用。在自己的音樂教學中,結合自身的特點,更好的把握課堂,展現自己的風采。

國小音樂課教學反思12

音樂教師,首先應該明確音樂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悟,以審美教育為核心,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中要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要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進而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能力。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和推進新課程改革,我認為,在教學中,要使學生先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感受、體驗和表現音樂中豐富的情感內涵。只有這樣,學生才會逐漸喜歡音樂,從而才能對音樂有更深一步的瞭解。要積極引導學生,從而使學生不僅做到現在受益,而且做到終身受益。因此在音樂課教學上,我會從下列兩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培養:

1、根據音樂教室現有的樂器,通過音樂欣賞的形式,讓學生認識和了解各種樂器,並且讓學生參與其中親身實踐,講解各種樂器基本的演奏方法,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對樂器有了進一步的接觸,而且還對我國的各種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

2、通過豐富多彩的音樂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愛好,活躍空氣,在緊張的文化課學習之餘可調節情緒,有利於其他課的學習。

用多種方法,努力提高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

針對本校特點,配合新課程改革,在學習音樂教材的同時運用數碼鋼琴進行音樂教學,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具體為:

1、在音樂欣賞課上,有些樂曲可以利用學校現有的樂器,結合大綱要求,給學生示範演奏,改變以往放錄音讓學生單純欣賞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欣賞的同時,既開拓了視野,有提高審美能力。

2、在音樂理論知識的教學方面,為避免單純學理論的枯燥,利用情境聯想教學,讓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樂知識。例如音符實值的學習,通過模仿動物叫聲的長短來辨別不同的音符,這樣一來,學生會比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體、電視、音響等不同教學裝置,欣賞大型的交響樂和民族管絃樂作品,讓學生進一步瞭解和感受音樂。

4、課堂上,讓學生上臺演唱,培養他們的參與、實踐能力,學生情緒高漲,使音樂課上得更加生動活躍。

國小音樂課教學反思13

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練習為主線的“三為主”教學原理,在國小音樂教學中有為重要。教師在課堂上要儘量採用開放式的教學,努力創設學生積極、主動、生動、活潑舒心愉悅的學習氛圍,這種氣氛特別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1、規範、美觀、實用的板書可以增強理解和識記音樂知識。例如:在《螢火蟲》一課中,孫老師把歌譜製成漂亮的大歌譜,讓學生一看就產生學習的興趣,尤其是歌曲中難以理解的記號:上波音等記號,在歌譜中一目瞭然。使學生從視覺的角度加強對音樂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2、生動、有趣、形象的語言描繪是上好音樂的主要媒介。對於國小音樂教師來說,應運用較多的兒童語言,尤其是低年級音樂教學。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心理,多進行換位思考。在設計教學中的語言時,儘量運用貼近他們生活的語言,語氣語調也要符合他們的心理特徵,把學習中枯燥的練習變為學生學習的樂趣。如:在執教《小小羊兒要回家》一課,我把音樂中的小羊生動地比做每個活潑的孩子,讓他們回憶在媽媽的呵護關懷中,去理解小羊的幸福和快樂。生動的語言搭起一座學生情感與音樂溝通的橋樑,使學生在演唱時與音樂產生強烈的共鳴。那溫馨和幸福表現令我感動不已。

3、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激發學習興趣。學生在學校學習音樂的時間是有限的。要鄉在有限的時間內儘量讓學生多學知識,這就要靠我們音樂教師多想辦法、多出點子。在實際生活中,學生不可能事事都經歷,所以,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豐富學生的感性材料,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多用教師聲請並茂的表演唱,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有了多媒體裝置,仍然不能代替教師的範唱。教師的範唱有著比錄音範唱更為直觀、形象的好處。教師表演唱的感染力強於錄音範唱。學生在教師的範唱中能不能進入音樂,全靠教師的功底。從孩子的眼神中,你可以看出他們對音樂的喜好程度以及對音樂的理解和學習音樂的興趣。孩子濃厚的學習慾望,直接感染教師的教學情緒。是音樂課的氛圍和諧、輕鬆,自然音樂教學效率也會提高。

在音樂課中激發學生興趣的方法還很多,需要我們音樂教師不斷的探索。只有豪放法的不斷呈現,音樂課才會更加精彩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