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二年級語文《精彩的馬戲》教學反思

才智咖 人氣:3W

語文課程標準第一學段目標指出:“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由此可見詞語教學是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詞語教學是為閱讀奠定基礎,為兒童獨立閱讀排除障礙;閱讀是積累詞語、發展語言的重要載體和途徑。

國小二年級語文《精彩的馬戲》教學反思

而縱觀我們的課堂,很多情況下,教師詞語教學的目標要不就是太“集中”,鬍子眉毛一把抓,在初讀環節就想將“音形義”一步到位;要不就是浮光掠影,一讀而過,看似形式多樣,卻只停留在讀“音”階段,即使重視詞語的理解,也只是單一的形式,一問而已,這樣的教學,因詞語的意義、意味、意蘊沒有得到應有的開掘,而顯得呆滯、缺乏生命活力。

如何使我們的詞語教學紮實、有效?我覺得在備課時,詞語教學目標的預設是否到位準確是十分重要的。因為,教學目標指引著教學行為的方向與著力點,應當明確、恰當、具體、有層次。在預設時,一個詞是重點關注語音,或是字形,還是意義,都要做出細緻考慮,這就是詞語教學目標的“集中”。然後,根據目標,分類組合,分出層次,按照先易後難,由多到少的原則,合理安排詞語的出場順序和時機,引導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在預設目標上,層層深入,聚焦到重點詞語和關鍵字詞上。這就是目標的“分散”。當然這“集中”和“分散”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輔相成,有機相容的。

就像我在教學《精彩的馬戲》一課時所做的那樣,這是二下年級的一篇選學課文,沒安排相應的詞語教學要求(會寫、會認等)。如果將它作為精讀課文來教學的話,詞語教學得自己進行統籌安排。因此在制定本課的詞語目標時,我是這樣的:認識“豎、瞅、蹺、頑”等7個生字,讀準“溜、哄、喝”等多音字,通過結合語境、聯絡生活、比較等方法理解“瞅著、倒豎蜻蜓、移動”等詞語,積累文中“()的()”、“()地()”樣式的短語,會寫“戲”。

看似目標很多,有字音上的,有字義理解的,也有字詞積累的,但在具體的.操作中,這些內容並不是集中在一個環節教學,或者說是在同一個環節完成字詞音形義的教學的,而是“分散”在每個教學過程中。例如初讀環節,詞語教學的預設目標是,讀準多音字“溜、哄、喝”等,定位在“音”上,順勢與已學的另一讀音重新見面,完成新舊知的連結。而對於這些多音字的鞏固安排在教學最後環節的練習中,對於“鬨笑、圓溜溜、喝彩”這些詞義的理解則安排在品讀環節,融詞義理解與課文感悟為一體。這樣使初讀這一環節的教學目標趨於“集中”。由於總的目標預設有層次地分散在了各個教學環節,那麼其他環節中的詞語教學也都有了各自集中、明確的目標,教學中就能層層深入,循序漸進,彰顯詞語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