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學反思【精】

才智咖 人氣:2.63W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教學反思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中物理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精】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1

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反思

我經歷這麼多教學坎坷,我對教學理念,物理教師專業化的發展要求有了一定的領悟.曾經年少愛追夢,一心只想往前飛,踏遍千山和萬水,一路走來不能回,而今才發現,一個人,不僅要低頭趕路,還要學會遙望遠方,更應仰望蒼穹,走走停停,回頭望望,不斷反思總結,為下一段路的風兼程而養精蓄銳。

一、作為二十一紀的教師要轉變自己的角色,以學生為主體。新課改要求教師要注意三維目標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特別要求教師注意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理解和應用,要求教學中要有情感,要有對學生的評價和激勵。要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注重實踐活動,理論聯絡實際。這樣的課堂才顯得“有血有肉”,“充滿生機”,才會激起學生無窮的學習慾望。

二、作為物理教師,不僅應該具有豐富紮實的學科專業知識,而且還要有較高的專業應變能力和專業情感。新課程對物理老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課堂教學目標已從過去的“學會”轉變為了“會學”,而學生的終生學習能力直接來自於教師的合理指導。這便首先對教師自身的學習能力提出了相應的要求。教師要想教好學生,首先得自己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潛移默化的將這種能力傳授給學生。

三、作為新課改環境下成長起來的教師,應該懂教育學、心理學,掌握高中學生的認知心理和接受知識的過程與特點。高中學生正處於青春發育期,思想不夠成熟,在某種程度上情感的波動對學習的影響較大,而且這時的學生也非常渴望老師的理解、鼓勵和關懷。因此,我們應該有健全的專業感情,真心去關愛學生,理解學生,走到學生中去,多和學生交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這樣學生就會喜歡你這位老師,更會喜歡你這門學科了。這也就是所謂的“感情投資”了,回報要比付出大得多。

教育以學生為本,關注生命,關注學生的終身發展,所以教育教學是一項系統工程,一脈不和,周身不暢,我將繼續不斷反思提練,爭取最終上為理論,從而更有效的指導我的物理教育教學工作。

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反思

實施有效的物理課堂教學,首先就要明確物理學科的思想:把複雜問 題簡單化,簡單問題理想化,理想問題模型化,模型問題具體化。其次明確物理教學的任務:在課堂上播撒一種思想,收穫一種行為;播撒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撒一種習慣,收穫一種人格;播撒一種人格,收穫一種命運。

有效物理課堂的教學,首先取決我們老師對課堂上應做什麼作出正確的決定;其次取決於我們如何實現這些決定,課堂上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其中也包括對人對已的情感,態度和價值等心理成份。有效的物理課堂教學應從平面走向立體,從單元走向多位。高中物理教學不僅應該重視科學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訓練,而且還應該重視對學生終身學習願望、科學談究能力、創新意識以及科學精神的培養。有效的物理課堂教學應該重視知識的傳承,但應改變過分強調知識傳承的傾向。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我對有效課堂教學談以下幾點看法:

1、 重視培養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常儀器簡單、現象鮮明直觀的演示實驗、或能使學生多觀察、多動手的學生實驗,利用設懸念、擺疑點、設定矛盾的方法,可以激發起學生的興趣;而根據教材舉出一些生動、直觀、新奇的現象,也可以激發起學生的興趣。如,蘋果為什麼落向地球?如果丟擲的石塊速度足夠大,還會落向地球嗎?在光滑的平面上,一隻螞蟻能推動一個很重的鐵塊嗎?在雪地上開車時為什麼速度不能太大?如果太大會有哪些危險?有哪些方法可以辨別一根木棒哪頭是樹根?在此基礎上再不失時機地設法強化、鞏固學生的興趣。

2、 讓學生在活動掌握物理知識

教師在組織教學中要讓學生聽中學、做中學、聽懂以後做出來、做好以後說出來。教師教學中要“敢放”“能收”。新課標下要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就高中階段的學生所研究的題目來說,結論是早就有的。之所以要學生去探究,去發現,是想叫他們去體驗和領悟科學的思想觀念、科學家研究問題的方法,同時獲取知識。所以教師要相信學生的能力,讓學生在充分動腦、動手、動口過程中主動積極的學,千萬不要只關注結論的正確與否,甚至急於得出結論。

學生實驗及有趣的小實驗,也是現實生活的一部分。我發現,學生對實驗的興趣是最大的,每次有實驗時候,連最不學習的學生也會目不轉睛的看著實驗,物理教材中有許多學生實驗及有趣小實驗,既生動又形象,能使學生在分工合作,觀察、記錄、分析、描述、討論等過程中獲得與概念、規律相聯絡的感性認識,引導學生探索新知識。千萬不要因實驗儀器或教學進度的原因放棄實驗,而失去一個讓學生動手的機會。有趣小實驗更能發揮這種作用。例如在講慣性一節時,我先給大家演示一下慣性小球的實驗,然後讓他們自己做一下,來體會一下,把筆或者文具盒放在一張紙上,迅速抽出紙張時發現放在紙上的物體並沒有隨紙一起運動,再一次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迫使其回到課本中找到答案。再如將重心時,拿來一根木棒,然學生開辦法找出那頭是樹根,然後當堂動手找出。激發他們探究新知識的積極性,讓教學內容事先以一種生動有趣的方式呈現出來,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感覺器官,營造一個寬鬆愉悅的學習環境,使學習的內容富有吸引力,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講授聲音的發生時,可讓學生用手摸摸自己的喉嚨,讓學生驚奇的發現原來每天都聽到的聲音是由聲帶的振動而產生的等等,這樣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掌握物理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同時,瞭解這些知識的實用價值,懂得在社會中如何對待和應用這些知識,培養學生的科學意識和應用能力。

3、 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

有效物理課堂教學離不開啟發講授式、實驗探究式、小組合組式、自主學習式、科學研究式等多種教學方式。孔子在《論語》中指出了“悟”的邊緣狀態是“憤”、“悱”。說出了啟發教學的精髓。通過啟發讓學生達達“憤悱”的狀態:“心求通而尚未通,口欲言而未能言”。 探究式教學有多種形式,靈活運用,把握好提出問題這個要素,讓問題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成為課堂的中心。愛因斯坦講:“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讓學生經歷真實的學習過程,一堂有效的物理課,必須使所有學生都經歷“真實的學習過程”。“真實”,體現在學生從不懂到懂、不會到會、模糊到清晰、錯誤到正確、失敗到成功的過程之中;體現在教師的循循善誘、真誠幫助、嚴格要求和規範訓練的方法之中;體現在學生不同方法不同過程的交流、不同思想不同觀點的碰撞和懷疑、爭論、發散、統一以及自圓其說之中;體現在教師真情實感的批評和表揚之中;體現在學生有充分的時間獨立思考、有個性的語言表達和有膽魄的對一切權威的否定之中;體現在教師機敏地捕捉動態生成的教育教學資源,對預設教案的必要調整和捨棄之中。真實的,才是最美的、最精彩的。

4、發揮多媒體技術在物理課堂教學中的優勢。

建立物理情景、渲染氣氛,增強學生求知的興趣。在課堂教學中合理藉助於多媒體技術,可以輕鬆的引領學生進入直觀、形象、甚至虛擬的場景,使學生猶如身臨其境,學習興趣倍增。如在講授 "曲線運動”這一節時,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過山車情景來引入新課,學生會被刺激的情景深深吸引,有的還會想起自己的親身經歷,有的還會以後去試試。教師適時提出問題:在高處,為什麼過山車在軌道的下面也不掉下來?其中包含了什麼物理道理?這樣可啟發學生的思維,教師再結合其他生活中的例子,指導學生思考提出假設,這會給學生產生難以忘懷的印象,從而加深對光沿直線傳播的認識。

5、重視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利用猜想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猜想的過程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思維發散過程,通過猜想力的鍛鍊和培養,激發和保持學生研究物理問題的濃厚興趣和慾望,從而使學生自覺地、積極地去探求物理知識。這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效能起到重要作用。

利用猜想可以提高學生的分析力、觀察力、操作力和其他方面的技能,啟發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可以使物理教學過程變成學生積極參與的智力活動過程,鍛鍊和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探討研究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為創造力的孕育、萌發創造了條件。

總之。一堂有效物理課的教學,需要有豐富的“知”和“識”,“知”和“識”是黃金搭擋,只有“知”,而沒有“識”,那隻能是個容器,所學的東西不能內化為自己的血液,只能是一種外加的累贅,有了“識”,才能化死為活,化古為今,為我所用,更要有真摯的情感與探索體驗,這是任何時候評價有效物理課堂教學的底線。檢驗的標準就是學生的接受程度與效果。在課堂上,主要考查學生有無切實掌握這些知識,並將這些新知識納入自己原有的知識體系中融會貫通。這本身也是一種能力。同時,還要了解獲得知識的過程,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否積極主動地跟進、共鳴和投入,每一個學生是否在原有基礎上得到了儘可能大的進步與發展。在致力於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是否能使“優等生”“吃得飽”,讓“暫困生”“吃得了”,真正學有所得,各有發展。要充分開展課堂有效教學,一切要從教學的實際出發,順應學生的學情、講究實效,正確處理好教、學、練關係,靈活運用各種教學策略和手段,採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全面有效的提高課堂效率。

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反思

這一次物理的考試,全班的成績都不理想,當然,也包括我。老師這麼辛苦地教育我們,不就是為了讓我們掌握到知識嗎?讓我們考試有一個好成績嗎?我突然覺得自己不應該考一個這麼差的成績,這樣對不起自己,對不起老師,也對不起家長。

考試是為了檢驗我們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雖然說,考試的成績不理想可能有不細心的原因在裡面,但是,絕大部分還是該掌握的知識掌握得不夠牢固。

我知道,要想取得良好的成績,必須先要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平時,課前要認真預習,不懂的地方要做好標記,先自己獨立思考,實在不懂上課的時候再拿出來討論。上課要認真聽講,做好筆記。課後要認真複習,應該要背的概念和公式一定要記牢。甚至還可以做一些比較靈活一點的題目,當然,這是在對於基礎完全掌握的情況下才做比較難的題目。這樣的話,考試的時候要想取得一個優秀的成績就並不難了。

雖然說,有了良好的基礎,考出一個優秀的成績並不難。但是,考試的時候有一個很大的毛病需要我們去克服,那就是:粗心。考試要做到認真審題、仔細答題、做完檢查這三點。考卷裡會有陷阱,所以一定要細心、細心、再細心。

老師,我一定會按照我自己上面所說的去做。讓自己把應該掌握的知識掌握牢固,考試時取得一個優秀的成績,這樣才對得住自己,對得住老師的辛勤教育!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2

質量是教學的生命線,課堂教學是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新一輪課程改革,既是一個挑戰,同時也是基礎教育得到更快發展的一次機遇。教育改革事業是一次沒有終點的長跑,也只有這樣才能使得我們的理論和實踐不斷得到更新和發展,保持新鮮和生命力。為了腳踏實地改革我們的中學物理教學,少走彎路,我認為,重要的是總結中學物理教學的優秀傳統,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有所創新,教學改革才能健康地發展。所以我想初步談談以下幾點關於物理課堂教學的反思和幾點建議:

一、採取對話式互動教學,反對師對生單向傳輸

以前,有些學生習慣於指望老師”滿堂灌”,對老師產生依賴心理,不主動積極思考問題;還有些同學表面上靜坐在那兒,倒底有沒有聽講,聽了多少,理解了多少,對其聽課效果老師並不知道。這都是傳統教學老師對學生單向傳輸知識帶來的弊端。

其實,課堂是提供給師與生研究探討問題的場所,可以採取對話式互動教學。以對話、聊天、討論的形式取代傳統的空洞枯燥的理論學說的說教形式,可以避免傳統教學師對生單向傳輸知識帶來的弊端。這種教學活動面向最廣泛的學生群體,注重每個人的參與,儘可能使學生在輕鬆活躍的氣氛中接受和理解知識,自學能力可以得到加強,同時注意利用個體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促進,從而使他們集體提高、共同進步。採取對話式互動教學,既活躍課堂氣氛,有利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體現了老師的民主、師與生的平等。在課堂實踐時,運用下面兩種手段,雙管齊下:

(一)不斷對學生進行智力激勵

課堂上,不斷鼓勵學生,每位同學都能學好;不斷地激勵他們,哪怕點滴的進步。當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後,就會更加自信,從而爭取得更好的成績,超越自己。

(二)從自身錯誤中學習來得最快

從平時作業和考試反映出的問題來看,有許多同學概念模糊不清。因此,課堂上有必要把此作為重點,師生通過討論進行”打假”、”排雷”。這些誤區的來源一般有兩方面:一方面是客觀的錯誤觀念,老師根據經驗提出來讓學生分析;另一方面是學生頭腦中的主觀誤解。老師可以隨機提問,找出學生頭腦中的錯誤觀念,取出來剖析、討論,既可以警醒學生本人,又可引起一些思想不集中者的無意注意,最大面積地澄清並掃除學生腦中的錯誤觀念。

二、有針對性有重點教學,反對眉毛鬍鬚一把抓

過去,我在上課時貪多求全,面面俱到,生怕遺漏一點點知識,以致眉毛鬍鬚一把抓,教學就顯得比較盲目,教學效果一定程度上變得不可控制和難以估測,其實有針對性有重點教學才符合新一輪課改的精神。

要有重點教學首先要精選中學物理教學內容。確定中學物理教學內容,應該根據普通教育的任務和物理學科的特點,並結合學生的智力發展水平來考慮。不能隨意增刪教材規定的教學內容,要防止知識點講得太多太深,又要避免講得太少太淺。

課堂教學要有針對性,要抓住最基本的主幹知識,抓住在現代科學技術中應用最廣泛、最活躍的知識,對重點和難點、知識誤區具體詳細講解。一節課時間有限,老師講解突出重點、抓住關鍵,使學生較為深入地理解最重要、最基本的知識,有助於減輕學生的過重負擔,把這些東西弄清弄透,進一步提高和運用才有牢靠的基礎。

三、反對理論知識脫離實踐

物理學的原理、規律深深地植根於浩瀚的實踐之中。同學們在學習物理規律之前,由於經常和物理現象打交道,已經有了許多感性認識,這給我們學習物理帶來方便。但是,我以前沒有把握住這一點,使學生覺得物理非常難,從而喪失學習的信心和興趣。

理論聯絡實際,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掌握知識,懂得所學知識的用處,最重要的在於使學生學會如何運用所學知識來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在課堂教學中,筆者要求同學們一方面要善於應用學到的理論知識解釋日常生活現象,另一方面要善於”動手”,通過實踐去檢驗物理學規律。講過理論知識後,討論一些應用所學知識的典型事例。例如:在講《功》這一節課介紹日常生活中,科學實驗中、社會生活中做功的例項,如直升飛機吊器架電線的鐵塔、燃燒的氣體使火箭起飛等。在教學方法上,不必講那些技術細節,而要突出物理知識是怎樣被用來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不要去追求老師自己講得清楚明白,而是要啟發和引導學生來一起分析討論,最後共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這一步,可以說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半獨立地學習如何運用知識,有點象大人扶著兒童學走路一樣。

四、重視培養學生的能力,反對片面強調知識講授

現代教育強調以人為本,教學要注重學生的自身發展和個性化需要,要訓練學生一生中不斷創新,建立自我發展的機制,而非單純掌握眼前的資訊和技術。

當然,學生的知識和教育背景、興趣愛好不同,培養目標也必須有彈性。對於能力的培養,我們提出同一的比較高的要求和規格,並不意味著人人要達到同一思維水平。我們不能挑選學生,卻可以選擇因材施教。在統一要求的同時,也能體現個體發展的目標,體現不同水平層次的差異性。

要培養學生的能力,首先必須使學生在學習中主動起來,積極起來,手腦並用。教師當然還是要講解知識,但更重要的是啟發和指導學生去動手動腦,引導學生去正確地分析考慮問題、探索知識。最容易出現的偏向往往是隻考慮物理學科的特點,而忽視社會的需要,只考慮少數學生升學的要求,而忽視大多數學生就業的需要。學以致用,通過運用把學到的知識變成自己的東西,這是素質教育的精髓之一。

現代教學觀認為:我們不能把物理教學搞得那麼死,不要什麼問題都要書上寫了、老師講過,才能要求學生去解決,可以進一步考慮讓學生自己提出一些實際問題,自己想辦法解決。聯絡實際的範圍不要只限於聯絡工農業生產實際。生產實際當然是先要聯絡最重要的方面,但除此以外,在日常生活中,科學實驗中、社會生活中也有許多有關物理的問題,也是可以而且應該聯絡的。聯絡的面寬廣了,學生的視野就開拓些,思想也活潑些,對物理知識的廣泛應用以及如何應用就知道得更多些。

五、加強演示和學生實驗,反對考試前夕搞突擊

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其特點之一就是實驗比較多。物理學的特點決定了只有讓學生參與實驗的探究過程,學生才會感到物理真實有用。可是有些中學,尤其是在農村,平時課堂上學生很難見到應該見到的實驗,學生實驗也不做,只是臨考試前老師在黑板上講一下。

教材中提到的驗證性實驗,老師應在課堂上做演示實驗,甚至讓學生自己動手做。學生通過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途徑感知事物,這樣掌握的知識更牢靠,難學的東西轉化為易學的東西,從而增加他們學習物理的興趣。因此,我們建議創設開放式的課堂和實驗室,逐步增加探索性的實驗。學生可以隨時到實驗室做實驗,甚至作自己設計的一些簡單的實驗。利用平常生活中易於尋找、易於實驗的物品,開展課後小實驗、小製作、小科研的活動。例如,在演示失重問題時,利用一個下端開有小孔的易拉罐、塑料瓶,在裝滿水後的自由下落來呈現水在下落過程中的失重現象,不僅學生易於實驗,而且效果明顯。創造性勞動是人類的一種屬性,只要我們創設條件、加以引導,那麼在我們的物理實踐教學活動中就會有更多的愛迪生出現。教師應做好每一節課的組織、引導、指導工作,在學生出現困惑時給予必要的指點,在學生得出結論時給予引申、小結。和傳統課相比,這樣的課堂需要傾注更大的熱情,也需要有更高超的教學藝術。可以肯定地說,我們在實驗的性質和方式上越靈活越多樣化,實驗的內容越豐富,學生在掌握知識、發展能力上會得到更多益處。

總之,中學物理課堂教學改革取決於教師轉變觀念,教師觀念轉變取決於教師本人的努力,同時也與學校和社會的大環境有關。另外,教師更新教育觀念也需要一個過程,只要在課堂教學的某一方面有所創新,就應該算是一節好課。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3

引言:談談我對現階段高中物理學習時出現的一些常見問題和解決方法,並談談個人教學的反思。背景:回顧我的教學生涯已經走過了13個年頭。在我從教高中物理13年的過程中,總會遇到很多學生跟我說怕學物理,焦急的問我應該怎樣學好物理,雖然有的同學學習很用功,但其學習效果卻不盡如人意,考試的成績低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大受打擊。學生還普遍反映高中物理一學就會,一用就錯,一放就忘。我覺得這主要是歸咎於高一物理的學習習慣的養成和學習思維能力的培養上。高一的物理學習是銜接國中物理學習的轉折點,高中物理相對國中物理而言區別很大,如果高一物理跟國中物理銜接恰當,難易適中,學生學習自信心就會大增,高一基礎就會學好,那麼高二、高三的物理學習起來就輕鬆多了。因此,研究高一新生物理學習特點,以及針對物理學習上的困難提出相應的對策,不僅對高一新生渡過這一轉折點有很大的幫助,而且對整個中學物理教育也有一定的啟發和促進作用。下面就我個人教學的經歷談談我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望同行指正。

一、學習物理的主要問題:

1.審題和分析能力差:審題不細緻,不準確,不全面,不按要求答;不會通過分析題目資訊抓出問題的關鍵。

2.閱讀理解能力差:對概念的理解膚淺,答題時憑著感覺答;公式不明,亂代資料。

3.書面表達能力差:作圖不嚴格,計算題解法不規範,邏輯性差,解題無計劃,書寫太混亂。

4.數學運算能力差:數理結合意識不強,不會用數學知識處理物理問題;簡單運算失誤太多;物理習題當中的字母題的運算混亂,變形不當,對題目條件和問題的運算不清,數學函式運算錯誤,單位混亂。

5.綜合實驗能力差:實驗目的不明確,很茫然;實驗原理不清,不知道實驗的操作原因,實驗設計能力有待提高。

二、問題成因分析:

1.高一學生進入高中後,面對嶄新而又陌生的學習環境,自己角色的變換,面對新的集體,需要有一個逐步熟悉和適應的過程。他們迫切需要與新老師、新同學建立一種相對穩定的關係。

2.高中的課程及教學方法與國中大不相同。高中階段的課程明顯增多,有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歷史、政治、地理、音樂、體育、美術、資訊,不但課程增多,而且內容增多,難度加大,教學進度快,知識原理抽象,各學科的知識都有很強的系統性和一定的深度。在教學方法上老師不可能像國中時那樣仔仔細細地講,手把手地教。這讓不少學生感覺很不適應,心理波動很大,存在著明顯的“過渡期”。

3.物理是一門實驗科學,它緣於生活卻高於生活,學生在國中沒有獨立學習物理課,並且國中物理學習的基本上是很淺顯的生活中的物理現象,但是高中物理更注重理論的演算和理解,有些知識比較的抽象,要真正地弄懂,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感性認識和生活積累,同時還要把零散的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這對高一學生而言是相當困難的。他們對知識的認知能力相當欠缺:數學符號與物理專用符號的區別;圖象結合物理情境的想象與思考能力的培養;解題時畫受力分析圖和運動情況圖的習慣;單位、有效數字、方向以及解題格式的規範化等等。

4.高中階段要求學生要改變國中時的學習方法,同時還要具有較強的理解能力、思維能力、記憶能力和自學能力,要有良好的學習自覺性、主動性和計劃性,自覺做好預習和複習,同時還要勤於筆記和經常進行整理。然而,不少高一學生沒有認識到筆記和整理的重要性,他們認為跟國中一樣上課聽講就可以了。總之,高一學生對物理學習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從外因來講,教材的梯度增大、教師的授課方式變化等對高一學生造成影響。從主觀方面來講,學生自身學習過程中存在的惰性和方法,才是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的主要因素。

三、解決辦法:

1.切實讓學生學懂每個知識點:讓學生對每個概念和規律能回答出它們“是什麼”、“怎麼樣”、“為什麼”等問題;對一些相近似易混淆的知識,要能說出它們的聯絡和本質區別;能用學過的概念和規律分析

解決一些具體的物理問題。這就要求在平時的教學中需要組織學生認真閱讀課本,理論聯絡實際。課本知識是前人經驗的高度概括和總結,準確精練,不是隨便看一遍就可弄懂的,必須反覆閱讀和揣摩。課堂上要求學生認真聽講,掌握知識的來龍去脈,加深理解,還要注意學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提高思維能力;此外強調重視實驗,把物理理論知識與實際相聯絡,不僅能提高動手能力,而且能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加深理解,鞏固記憶。

2.教會學生掌握物理學科特有的思維方式:中學的物理規律並不多,但是物理現象和過程卻千變萬化。只掌握了基本概念和規律是不夠的,還必須掌握科學的思維方式。如假設法,理想化法,等效替代法,隔離法與整體法,獨立作用原理以及迭加合成原理等等。掌握了科學的思維方法,才能提高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把複雜的問題分解為簡單問題的能力,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物理問題。

3.強調並落實平時學習中知識的及時複習與鞏固:對課堂上剛學過的新知識,強調課後一定要把它的引入、分析、概括、結論、應用等全過程進行回顧,並與大腦裡已有的相近的舊知識進行對比,看看是否有矛盾,否則說明還沒有真正弄懂。這時就要重新思考,重新看書學習。在弄懂已學知識的基礎上,要及時完成作業,並適量地做些課外練習,以檢驗掌握知識的準確程度,鞏固所學知識。

4.鼓勵學生進行適量的課外書籍,豐富知識,開闊視野:不同的書籍,不同的作者會從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式來闡述問題,閱讀者可以從各方面加深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理解,學到很多巧妙更簡捷的解題思路和方法。

四、幾點反思

(一)在對學生教學方面的反思

1.把新的教學理念轉變為課堂教學行為

要努力轉變教學行為。我們不能只注重課堂教學生動化,情趣化和例項化,只滿足於讓學生感到新奇或吸引學生的注意,更重要的是善於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和技能,讓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成功。要由注重結果到注重過程,由注重知識傳授到注重素質培養,不斷地探索、實驗、總結和完善提高。

2.進一步加強基礎知識的落實和基本能力的培養

物理的入門、基本物理知識的落實依然是高中物理教學的主要任務。搞好平時的課課清、週週清工作,把所佈置的作業及時評改和講評,做到不落下一個問題、不忽視每個知識細節,認真落實學生當中的問題。要在學生的熟練掌握上下功夫,不僅要抓住物理概念和規律的本質,而且要從其產生的背景,建立的過程以及具體應用上展開教學與探索,使知識點完整、立體、豐富,使學生真正理解。

3.重視物理知識的應用

近幾年的物理大學聯考一直在引導高中物理教學要狠抓基礎知識的應用,培養學生對知識的遷移能力。所以新知識的教學要多以學生的生活實際為起點,應貼近學生生活,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然後進行理性歸納,這是一個很好地促進學生創新意識形成的過程。同時要鼓勵、引導學生把理論知識放到生產、生活實際中去檢驗、鞏固,應用理論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這必然有利於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

4.注重學生基本物理習慣的養成

學習物理的一些基本習慣必須要養成。這裡需要強調三個方面:一是嚴格作圖。我們首先要以身作則,規範作圖,然後嚴格要求學生,使學生也養成一個規範作圖的習慣,並且善於把一個物理問題準確地圖示出來。二是努力提高數學運算能力。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普遍不好,需要加強訓練。三是規範解題過程。要能完整地表達出自己的思維過程,表述、論證要有初步的層次性和邏輯性,至少應通順。

5.繼續加強物理實驗教學,努力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索精神

要持續堅持加強物理實驗教學,要讓學生基本上能夠掌握規定實驗的有關知識,並且具有一定的實際操作能力。在實驗教學中,應注意設定實驗情景,提出實驗問題,讓學生親自參與實驗的設計,進行實驗操作,分析總結得出結論。那麼,實驗的思想意識就會形成,實驗的方法就會掌握,實驗的設計和操作等綜合能力就會真正得到提高。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敢於創新的探索精神。

(二)個人教學業務水平方面的反思

1.勤於物理課案例的研究

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學過程中發生的這樣或那樣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現出來,並對此進行分析、探討。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來看三個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課堂,並從自己大量的教學實踐中積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觀察別人的課堂,從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時注意蒐集書面材料中的案例。通過案例的研究和思考,及時發現自己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達到取長補短的效果。

2.物理課的聽課活動

聽課作為一種教育研究方式,是一個涉及課堂全方位的、內涵較豐富的活動。特別是同事互相聽課、不含有考核或權威指導成分,自由度較大,通過相互觀察、切磋和批判性對話有助於提高教學水平。聽課者對課堂中的教師和學生進行細緻的觀察,留下詳細、具體的聽課記錄,並做了評課,課後,再與授課教師及時進行交流、分析,推動教學策略的改進,這在無形中會促進教學反思能力的提升。

3.課後小結與反思筆記

課後小結與反思筆記,就是把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感觸、思考或困惑及時記錄下來,以便重新稽核自己的教學行為。對物理學科來說,其實平常教學中需要課後小結、反思的地方很多。

雖然我對教學反思的研究還處於起步階段,許多反思的問題都還需要我進一步深入探索。但物理教學反思對我個人的成長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是我實現自我發展的有效途徑,也是提高我的物理教學質量的新的嘗試,不斷的教學反思會促使我成長為一名研究型、複合型的、更加合格的中學物理教師。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4

自由落體運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在知識上它是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一個例項,在方法上滲透著理想化模型的重要研究方法。在整個必修一的教學安排上,勻變速運動的教學重點在於其規律的應用,而自由落體運動的新課教學則要向學生介紹一種探究物理問題的科學方法,培養學生科學嚴謹的治學態度,能深刻理解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並能靈活應用其規律解決問題。

現就我所講的《自由落體運動》一課,談談自己的課後反思。

本課程的教學設計主要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怎樣引入新課,二是分析論證其運動性質和運動規律。

一.成功之處

1.在實驗的基礎上建立自由落體運動的定義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為讓學生能切實的體會和理解自由落體運動的特點,單憑演示實驗,學生很難體會到自由落體運動的特徵。因此,讓學生通過手中的課本和幾張紙分別進行兩次實驗(兩物從同一高度、同時釋放。紙兩次分別是展開、團緊),觀察下落的快慢。通過觀察,讓學生髮現並分析出影響下落快慢的原因。進而大膽猜想若排除此因素,結果會怎樣?然後用&ldqu;牛頓管&rdqu;實驗驗證。這樣,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在探究中學會發現問題,並敢於大膽進行科學猜想,這點要比教師單純生硬的直接給出定義效果要好的多。

2.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上學習新知識

在學生利用打點計時器探究&ldqu;自由落體的運動性質&rdqu;前 ,引導學生複習勻變速直線運動實驗中紙帶的處理方法,提出了明確的思考方向後,由學生設計實驗方案,完成實驗操作,並運用已有的知識認真分析(有發現△x是定值的,有求解並證明加速度是定值的),最後歸納總結,得出自由落體運動的性質。在學習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時,先引導學生複習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在此基礎上由學生自己推匯出其規律。溫故知新,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

3.以學生為主體,符合新課改的要求

整個課堂以學生為主體,在利用打點計時器探究&ldqu;自由落體的運動性質&rdqu;時,由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操作、處理資料,得出結論。教會了學生探究物理問題的科學方法,培養學生科學嚴謹的治學態度。

二.不足之處

1.課堂提問不能顧及大多數同學

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多次提問,但涉及的人數並不很多,主要原因是學生的表達能力、動手能力有別,在規定的時間裡無法按要求完成實驗,自然就無法回答問題了,有的學生不會組織語言,還有一些羞於發言的學生,於是課堂提問覆蓋面不夠廣,在今後的教學中要鼓勵學生課堂積極發言。

2.課堂時間有點緊張

這節課學生實驗多,為了達到實驗效果,所用時間較長,導致後面的課堂教學有點倉促,沒有同時做到課堂的開放與高效兩不誤,在以後的工作中要多加嘗試。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5

在高中新一輪課改中推行的“物理課”,是在新課標的標準下展開的,此項改革旨在超越學科界限,強調各學科領域的相互滲透與整合,幫助學生從整體上認識自然和物理,建立開放型的知識結構,促進知識的遷移、學習能力的發展和探究能力的培養。在物理課的教學過程中,更加強調培養學生的物理精神、物理態度和物理素養,鼓勵學生善於觀察,積極參與過程體驗,倡導學生自主、協作、勇於探究的學習精神和情感體驗。

下面,就幾年來物理課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談談我個人的看法與建議。

一、物理課教師面臨的問題與困惑

1、知識結構的變化帶來的衝擊

參加過新教材實驗的老師們普遍反映,物理課是最難教的課,有人甚至將物理課能否推行下去看作是影響課改程序的重要因素。

物理課程的最大特點是綜合,因此,在知識結構上與原來的地理、生物、物理、化學的學科體系相比有很大的不同,而物理課對各分科知識的整合也不是簡單的分科綜合,而是通過對內容的整合“讓學生從整體上的認識自然,從基本物理觀念上理解物理內容”(《物理課程標準》),這樣不僅有助於學生建立開放的知識結構,而且其學習能力也得到了發展,但是,把相關學科的“部分”內容重組於“整體”的學習主題之中,物理課本身就構建了超學科內容的知識結構,這就給原本分科授課的老師們提出了全新的教學任務,也對他們的教學觀念帶來極大衝擊。老師們不知道這門綜合性的物理課需要什麼樣的知識儲備才夠用,因為很多知識和技能都需要不斷擴充套件和提高,任課教師在短時間內很難適應新的物理課程。此外,老師們還要利用大量的業餘時間自學、自練相對陌生的學科知識內容,並積極參加繼續教育培訓等,可還是覺得知識不夠用。

2、思維方式的變化帶來的不適應

原先的物理主要研究的是自然現象及其規律,涉及到的基本上是因果關係,思維方式主要是邏輯思維,學生學習的基本理論通常是公認的定律或定論,實驗方式也基本上是驗證性的實驗。在物理課裡,展現給學生的多是當代科技發展的新成果,一個個千變萬化的自然影象,有著許多不確定性的問題。在學習的方式上更強調對自然社會的觀察,對物理過程的體驗,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實踐。因此,要求教師們在課堂教學設計中,更注重指導學生物理思考與猜想,敢於懷疑,主動觀察與動手實踐等等。例如,在探究學習過程中,要指導學生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建立假設——設計試驗方案——收集證據——驗證假設——得出結論——評價交流”的學習方法。

目前任教的絕大部分高中物理課教師在自己的學習生涯中沒有這樣的學習體驗,不容易認識到課程思維方式的這種改變,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感到種種的不適應,難以達到新課程的要求,例如:教師在實驗教學和探究教學前,經常會把學生在實驗或者探究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已經向學生交代清楚,而恰恰是這樣“面面俱到”的教學行為扼殺了學生主動思考的機會。面臨這樣的問題,教師自身必須學會由過去的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逐步過渡到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的教學模式上來。

3、教學資源的缺乏帶來的困難

物理課的教材目前還處於研發階段,倉促而成的教材錯漏難免。這直接影響一線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對課程標準的把握與落實。目前的物理課教學資源嚴重不足主要體現在軟體上,無論是圖書資源(包括配套練習),還是多媒體資源都有待一線實驗教師自己去開發。物理課教師的教學負擔普遍過重,教材涉及到的各個學科的活動,也需要準備大量的實驗材料,其備課量已經超過了中、英、數這些傳統的“核心課程”,不少教師已感到力不從心。即便如此,老師們也都在盡力去挖掘各種各樣的資源,但是還遠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學生、家長對此也頗有微詞,如果不盡早解決這個問題,將會影響教改教學的質量,教師改革的積極性也會因此受挫。

二、對物理課教學改革的幾點建議

1、開設“物理實踐活動”校本課程

縱觀物理課的探索與實踐,我認為,要使學生在

物理課中有更多的動腦、動手和參與實踐體驗的機會,建議高中學校在開設物理課的同時,研究開發“物理實踐活動課”

首先,設定專門的“物理活動實踐課”,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活動的機會,使學生能通過實踐活動充分體現物理精神,經歷物理研究過程,對學生進行物理素質教育,其中包括物理的精神、態度、情感與價值觀的教育與體驗。

其次,開設“物理活動實踐課”能更好地發展培養學生個性,彌補理論必修課程的不足。在物理實踐活動課中,可以讓學生更多瞭解當代科技發展的重要成果,激發學生對科技發展的關注和興趣,並對那些有科技興趣和特長的學生進行思維、技能訓練,讓他們自由選擇所愛好的領域去學習、探究,發展自己的個性和特長,並形成學校的辦學特色。

2、完善物理課師資隊伍培訓機制

物理課教學目前處於改革實驗階段,改革能否順利推進,師資隊伍的保障是關鍵。現在絕大部分學校的物理教師資源都比較緊缺,由於教學內容涉及面相當之廣,而目前銀川市對物理課教師的培訓時間太少且培訓時間和方式單一,杯水車薪很難解決實際問題。

總之,要想順利地推進這門課程的改革與實踐,我們不能僅僅把學習自然物理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作為培養學生物理素質的唯一內涵,更重要的是要全面地把物理課理解為一種特殊的探究自然的活動,這也是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物理素養的過程。讓我們一起去探索、去嘗試、去體驗,讓物理課課堂成為學校培養創新人才的大舞臺。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6

教師教學的困惑是什麼

高中新課程方案的核心設計思想是“讓每一位高中學生實現在共同基礎上的有個性發展”。通過必修課程,保證學生獲得共同基礎;通過選修課程,保證學生有個性發展。我們的工作是堅持積極、穩妥、創新、務實的基本原則。新課程倡導的理念反映時代的要求和課程改革的趨勢,新課程實驗是一個漸進和不斷完善的過程。新課程實施會給我們帶來許多新的問題,需要我們在實施中逐步加以解決。我們認為新課程要順利實施,首先要從根本上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事實上,目前困擾教師們的最大問題是教學評價。傳統的考試還需要嗎?考試的成績還重要嗎?考試的重要其實還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作為教師更是無法迴避的,在強調這個重要,那個重要的時候,教師最敏感的恐怕還是考試成績的重要,只要考試不取消。即如何評價教學事實上是制約新課程實驗順利進行的瓶頸,也是教師們心裡最關心的問題。

1.1 如何落實新課程理念

“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新課程核心理念相信教師們都是熟知並認可的。關鍵的癥結在於在具體教學中如何體現並落實這一理念。

根據我們對新課程下課堂教學常態觀察,目前教師們的常態課更多是一種傳統講授式為主導的改進型,應當承認教師角色的轉變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不能急於求成。當教師試圖引導學生髮現規律、歸納結論時,由於學生長期形成的習慣於被動接受,依賴於教師講授的學習方式很難一下子改變,往往不會找,歸納不出來,就等著老師你說出結果,造成教與學關係不協調。有的課從表面上看學生動起來了,小組合作學習也開展起來了,課堂氣氛也很活躍,但仔細觀察便會發現,這些課只停留在形式上的熱熱鬧鬧,沒有真正激發學生深層次的思維。導致的結果是傳統的東西沒有了,新的內容又沒掌握。

思考與建議:課堂教學是實踐性很強的事,教師的執教能力是一種默會知識。雖然教師們都經過了市級學科培訓,甚至省級國家級培訓,但很多在紙面上很容易說的問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就變得很難了,這不是培訓就能解決的,還得要教師在實踐中探索和總結,在實踐中得到解決才是真正的解決。形式要為內容服務,要真正落實新課程所提出的要求,使用好新教材,就要求教師要有較強的執教能力,並通過創造性的勞動來實現。

1.2 教學過程如何組織實施

新課程必修教材在組織結構和教學內容上都作了適當調整,雖然刪除了部分內容,但也增加了一些內容。從本質上看新教材的教與學要求比原教材高,平均每課時的教學內容比原教材多,主要滲透了學科研究的思想和方法。

教師們普遍感到課並不如原先想象的那麼好上!這包含有三個方面的具體問題。

1.2.1 教學目標如何把握

這是實施新課程中急需解決的一個突出問題。新教材重視過程目標的落實,重視情感目標的體現,重視聯絡學生的生活、社會實踐和現代科技。許多教師可能受多年教學實踐積澱的經驗干擾,加上教學評價嚴重滯後,擔心過程與情感目標的落實,在一定程度上會削弱知識與技能的掌握。認為新課程強調了三維目標,勢必使教師在課堂上關注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對於知識目標從時間上就顯得比較緊張,甚至會來不及進行課堂小結、例題的討論、學生課堂練習,從而導致對知識掌握缺失,課外作業錯誤增加,會直接影響學習興趣與學習成績。

思考與建議:制定教學目標的水平是衡量教師專業化水平的重要標誌。在教學目標的陳述中,知識目標的“瞭解”、“認識”、“理解”、“應用”和體驗性要求目標的“經歷”、“反應”、“領悟”的區分並不容易,需要教師經過較長時間有意識的經驗積累。在教學目標的把握上,我們要從傳統的知識本位迴歸到三維目標。三維目標應有機整合,不應只重視知識技能目標而忽視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教師們需要仔細研讀省“教學指導意見”和教材,熟悉、掌握新舊教材變化,體會這些變化隱含的目的從而領會編者意圖,並在此基礎上通過自己的再創造,才能在課堂教學中更好地體現新課程的要求,避免用老方法使用新教材。

1.2.2 教學內容如何取捨

教材組織結構都變了,如教材中的“做一做”、“說一說”、“STS”、“科學漫步”,雖說為學生提供了探索、交流的時間與空間,但實際操作起來頗感困難。對教材如何處理,對教材提出的要求如何把握,對省“教學指導意見”中提出的要求又如何把握,可能大多數教師還是心中無數。有些教師過分強調教材,把教材看成唯一的教學資源,教材裡有什麼就講什麼,不敢大膽地取捨,更不會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握不準一節課的具體教學要求,補充舊教材上的內容,無形中加重學生負擔,造成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苦的現象。新教材對學生的各種能力要求是有所提高,“說一說”、“做一做”、“思考與討論”頻繁出現在新教材中,要求學生既要動口,又要動手,更要動腦。學生自然會感到學習的要求增多了,學習的難度也提高了。例如,直線運動提前到第一、二章後和國中講的概念完全不同,導致學生由於前概念的缺失,思維能力一下子拔高,學生就可能跟不上。

思考與建議:新課程強調“三維目標”的共同要求和融合發展,對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提出了高要求:如何處理各方面的不同要求,課的結構如何安排等等,相信多數課都需要教師花很多時間、精力去準備很多材料。這些對教師來說也都是新的問題和困難。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教師在課堂上45分鐘所呈現的內容,課前要花費數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準備。以“教學指導意見”為綱,認真細緻的準備,嚴謹流暢的教學設計,會使教師上課時底蘊十足、如數家珍,教學過程如行雲流水。

1.2.3 課時與進度的矛盾

按照省裡每週2課時的安排建議,難以完成教學任務,更不要說達到規定的教學要求了。好在學校安排的課時多一些。一個模組36課時,相信多數學生會感到非常吃力:每節課的容量特別大,且每節課的內容都是新的,複習與鞏固要靠自己課後下功夫。其實學生對學科知識的學習,不可能像聽報告講座看電影那樣,聽過了看過了就算數,它畢竟對學生有一定的教學要求,對知識的理解掌握需要通過一定量的訓練,對錯誤的做法和理解也需要反覆糾正,這些其實都需要一定時間作保證。例如,必修教材1的第一章就集中了位移、速度、加速度等高中物理的核心概念,學生又是第一次接觸“向量”問題,這對很多學生來說都是新東西,理解上都存在困難,所有這些都不是一節課下來學生就明瞭的,要經過反覆的糾正和體會才能較好地掌握。

思考與建議: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學設計應當重在創設問題情景,以問題引導學習,鋪設恰當的認知階梯,呈現與學生思維最近發展區相適應的學習任務,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既讓學生應用了原有知識,又啟迪學生思維,使知識得以深化。在課堂教學有限的時間和空間裡,教師的任務是將學習最大化,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恰時恰點適度的問題,為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搭建了平臺,有利於學生知識的自主建構。“問題引導學習”應當成為教學的一條基本原則。

1.3 如何進行探究性學習

新教材很強調學生的探究活動,增加了許多探究性教學內容,要求用物理原理和研究方法去解決一些生產和生活相關的實際問題,其用意何在?在於培養學生的自主發展、個性發展和創新能力。探究性教學方式對教師自身的執教能力而言是一個挑戰,一是不習慣這樣的教法。二是怕費時費力,如果探究活動課時少花了,可能流於形式,達不到應有的作用和效果;如果花的課時太多了,過多強調“學習體驗”,又會覺得效率太低,疏於其它知識的落實和鞏固。探究性學習方式對大多數學生來說這本身也是一個傳統的薄弱環節,或者說大多數學生這方面的能力本身就很低,要想提高學生的能力,取得比較好的成效,還得要花較多的時間。教師要習慣於這樣的教法,學生也要習慣於這樣的學法,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有些教師這樣認識,讓學生探究,教師講的時間就少了。有時感覺讓學生探究太浪費時間,半天還得不到應得的結論,教師乾脆把結論講了算了。

新教材設計了許多科學探究、小課題研究案例,一般學校對這些資源沒有很好地實施與利用。一則因為學生課餘負擔很重,忙於應付作業;二則社會、學校、家長對這方面的意識欠缺。從而使學生的科學探究、小課題研究留於表面。教師在教學中有口難言,也只能處於應付狀態,無法真正地按課程標準落實到位。

思考與建議:實際教學中,教師在形式上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實質上還是一個假探究真活動。我們認為,實驗不是探究的本質特徵。在思想認識上不要一提到探究,就想到實驗。科學探究的目的在於通過學生自主的探究行為,變求知為已知。其中是否有實驗,不是問題的本質特徵。如“探究彈性勢能表示式”這節課,儘管沒用實驗,但探究的過程卻體現得很好。可見,課堂上的探究活動,並不在於什麼形式,關鍵在於是否體現了探究的意識,是否滲透了探究的方法。新課程強調“學生的體驗性學習”,在教學中教師應適度地利用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的經驗作為教學資源,為教學鋪墊。不能片面誇大“體驗”的教學功能,畢竟生活世界存在著知識零碎、隱蔽等問題,需要科學世界與生活世界的有機整合,避免以“學習體驗”為時尚的隨意、無謂的體驗,不應把教學體驗等同於錄影、照片的展出。新課程呼喚新的學習方式。在教學中教師應創造條件使學生有機會經歷物理知識的發現、發生、發展的過程,在實現知識與技能目標的同時,形成意識,掌握方法,提高能力。實踐告訴我們,新課程需要一種理性迴歸,尊重傳統的學習方式,適度開展探究性學習。

1.4 相匹配的教學資源匱乏

1.4.1 作業、練習等教輔資料不配套

有一些發下的配套練習,學生普遍反映上課基本聽懂,但很多題目不會做。仔細研讀其中一些題目,竊以為教輔用書依然停留在原教材的套路上,與所學內容脫節。教師們感到,難以找到適合新教材和本校學生的輔導用書和配套練習。

思考與建議:把握省“教學指導意見”的要求,對習題要精心選擇,大膽取捨,不要被資料束縛,提倡自編。

1.4.2 教學裝置陳舊和實驗器材缺乏

新課程中有關實驗裝備有很多更新,但學校實驗室還沒能跟上,導致教材和實際實驗脫節。例如,我校沒有添置教材中介紹的感測器。真可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相信許多教師會有這樣的感慨:實施好新課程,任重而道遠。新課程,想想是好,做做是難,要想愛你真的不容易。

勻變速運動規律的應用習題課教學設計

【《課標》研讀】

1.《課標》要求

(一)運動的描述

(3)經歷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研究過程,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瞭解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體會實驗在發現自然規律中的作用。

(4)能用公式和影象描述勻變速直線運動,體會數學在研究物理問題中的重要性。

2.《課標》研讀

知識性行為動詞2個;技能性行為動詞1個;體驗性行為動詞3個。由此不難看出,新課程在重視知識的同時,更加強調學生的體驗過程。

【教材分析】

教材中安排了兩個活動一個討論交流,即:活動1“飛機跑道的設計”;活動2“飛機制動系統的設計”;討論交流“一起交通事故的分析”。“設計”兩個字反映出編者意在把學生放在自主學習的位置,活動中要求學生“1.畫出設計分析草圖;2.寫出設計依據的公式;3.算出你的結果”。也適合對學生進行過程和方法的訓練,如果在加上“4.拿你的設計方案和同學交流”,就多了一個探究要素。因此,這節課不應該是一節普通的習題課,而應該是一節應用規律解決實際問題的探究課。

考慮到活動1和活動2本身構成了一個有機整體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設計中將討論交流“一起交通事故的分析”等內容作為後續課程,旨在突出重點,分散難點。

【學生分析】

學生對勻變速運動有一些瞭解,但是解決問題對規律的應用和理解仍有較大的困難。

【設計思路】

本節的內容是應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探究和解決實際問題。教材給出的例項比較典型,但是略顯平淡。為此,我們在教學中特別選擇了當年震驚世界的“協和飛機失事”事件為線索,設定問題情境,以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和熱情。通過獨立思考、交流討論,讓學生體會應用物理規律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和方法。教學過程中力求體現新課程的教學理念,落實三維目標。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在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的應用中深化對規律的理解和認識。

2.嘗試運用物理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

(二)過程與方法

1.在探究活動中體會用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解決問題的一般過程和方法。

2.使學生在對設計結果的分析、論證和交流中,嘗試經過思考發表自己的見解。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創設真實的、富有震撼力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熱情。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進一步領會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性。

3.通過“協和飛機失事”原因的分析,使學生領悟細節決定成敗,提高責任意識。

【教學重點】

用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和方法

【教學難點】

將實際問題轉化為物理模型

【教學方法】

探究討論、分析講解

【教學資源】

教材、ppt課件、有關視訊資料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通過“協和飛機失事”視訊的.演示,創設問題情境,強化感官與心靈體驗,激發學生對飛機起降問題的關注

賦有“空中驕子”之稱的協和超音速飛機是由英國和法國聯合研製的一種超音速客機,它的最大飛行速度可達2.04馬赫(2150km/h)。

1969年10月1日,協和飛機首次超音速飛行; 20xx年10月24日,協和式飛機退出了商用飛機的歷史舞臺。

20xx年7月25日,協和客機AF4590班機在法國戴高樂機場進行起飛,當起飛速度達到328km/h時,飛機接到塔臺傳來訊息飛機尾部起火。但是,機長還是拉起了飛機。飛機於起飛後約2分鐘爆炸,墜毀於機場附近,這場悲劇造成了113人喪生。

教師:讓我們把沉重的心情化為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來研究下面的問題。

第二環節:通過對〖問題1〗的探究和討論,體會用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解決問題的一般過程和方法

〖問題1〗飛機跑道的設計

請你設計一種飛機跑道,給一種特殊型別的噴氣式飛機使用。

該飛機在跑道上滑行以a=4.0m/s2恆定的加速度增速,當速率達到85m/s時就升空,如果允許飛機在達到起飛速度的瞬間停止起飛而仍不會滑出跑道,且能以大小為5.0m/s2的恆定加速度減速,跑道的長度應當設計為多長?

1.畫出設計分析草圖

2.寫出設計依據的公式

3.算出你的結果

4.拿你的設計方案和同學交流

獨立思考 ――發現問題

交流討論 ――修正設計

設計展示 ――規範要求

第三環節:通過對〖問題2〗的討論分析,深化對研究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悟知識的運用價值

〖問題2〗協和號AF4590班機的機長為什麼還是拉起了飛機?有關資料:法國戴高樂機場跑道的總長度為4000m,飛機起飛時的加速度約為2.1m/s2,降落過程中加速度大小能夠達到約1.4 m/s2,飛機拉起時速度已達到328km/h。

學生通過計算分析,得出結論:此時速度達到328km/h,飛機已經跑了20xxm,如果此時採取制動措施,還需跑出3000m才能停下來。因此,在地面減速已經不可能了,於是機長拉起了飛機。。。。。。

第四環節:通過對〖問題3〗和〖問題4 〗的思考和討論,引出飛機的制動系統設計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鞏固用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解決問題的方法

〖問題3〗為了避免AF4590班機空難的發生除了延長跑道長度外,還可以採取什麼方法?

學生討論得出結論:增大飛機的制動加速度。

〖問題4〗噴氣式飛機的制動系統設計

機場跑道長為2500m,噴氣式飛機以恆定的加速度a=3.5m/s2增速,當速率達到95m/s即可升空。假定飛機在達到此速率時因故要停止飛行,設計出的噴氣式飛機的制動系統至少要能產生多大的加速度。

學生分析計算,得出結論。

第五環節:通過協和式AF4590班機失事的原因的分析,使學生領悟細節決定成敗,提高責任意識

(1)協和式AF4590班機失事的原因

事故調查結果表明:AF4590班機在進行起飛時,輾過了跑道上另一架美國大陸航空公司的DC-10班機脫落的小鐵條,造成爆胎,而輪胎破片以超過音速的高速擊中機翼中的油箱,之後引發大火。

教師:你從中悟出什麼道理?

(2)協和式飛機為什麼退出了商用客機的歷史舞臺?

高能耗、高燥聲、載客量少、安全性……

教師:人類在追求高速度與保護環境兩者之間應該做出怎樣的抉擇?

(3)第二代協和飛機將於20xx年上天 載客能力達250人。

教師:讓我們關注它吧!

第六環節: 通過師生互動歸納出用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解決問題的一般過程和方法

〖小 結〗用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解決問題的一般過程和方法。

(1)將實際問題轉化為物理模型;

(2)畫出物理過程的分析草圖;

(3)運用物理規律和方法,分析計算得出結論。

教師:你可以使它更加完善嗎?

【發展空間】

汽車的制動加速度是保證行車安全的重要指標,請你嘗試設計一種測定汽車制動加速度的方法。

(課外研究)

【課後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是我們高一物理備課組集體完成的。在物理課堂教學中,為了實現三維培養目標,課堂應該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平臺,為了搭建好這個平臺,就需要從創設一個好的問題情景入手,儘可能使學生獲得強烈的、深刻的、真實的、有生活與社會意義與價值的體驗。

在本節課的教學實踐中,“協和飛機失事”的視訊對學生產生了極大的心靈震撼,這種體驗使他們更加主動、熱切地投入問題的探究。在真實的情景中,利用所學習的知識與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強化了知識的實際運用意義與價值感悟。課堂上學生們以較大的熱情認真思考,積極交流,實現了預期的教學目標,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針對高一新生的特點,教學中特別注意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良好習慣和解決問題的規範方法。

但是,隨著學生自主活動的增多,課堂的組織略顯鬆弛,對學生設計的展示和交流有些不足。

新課程的實施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搭建了一個更大、更堅實的平臺;同時,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教師的發展提供了新的空間。面對許多困惑,我們只有不斷地學習和實踐,才能“站的更高,看的更遠”。在給學生創設“體驗課堂”的過程中,也體驗著創新、創作的快樂。

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反思二: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反思(800字)

我經歷這麼多教學坎坷,我對教學理念,物理教師專業化的發展要求有了一定的領悟.曾經年少愛追夢,一心只想往前飛,踏遍千山和萬水,一路走來不能回,而今才發現,一個人,不僅要低頭趕路,還要學會遙望遠方,更應仰望蒼穹,走走停停,回頭望望,不斷反思總結,為下一段路的風兼程而養精蓄銳。

一、作為二十一紀的教師要轉變自己的角色,以學生為主體。新課改要求教師要注意三維目標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特別要求教師注意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理解和應用,要求教學中要有情感,要有對學生的評價和激勵。要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注重實踐活動,理論聯絡實際。這樣的課堂才顯得“有血有肉”,“充滿生機”,才會激起學生無窮的學習慾望。

二、作為物理教師,不僅應該具有豐富紮實的學科專業知識,而且還要有較高的專業應變能力和專業情感。新課程對物理老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課堂教學目標已從過去的“學會”轉變為了“會學”,而學生的終生學習能力直接來自於教師的合理指導。這便首先對教師自身的學習能力提出了相應的要求。教師要想教好學生,首先得自己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潛移默化的將這種能力傳授給學生。

三、作為新課改環境下成長起來的教師,應該懂教育學、心理學,掌握高中學生的認知心理和接受知識的過程與特點。高中學生正處於青春發育期,思想不夠成熟,在某種程度上情感的波動對學習的影響較大,而且這時的學生也非常渴望老師的理解、鼓勵和關懷。因此,我們應該有健全的專業感情,真心去關愛學生,理解學生,走到學生中去,多和學生交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這樣學生就會喜歡你這位老師,更會喜歡你這門學科了。這也就是所謂的“感情投資”了,回報要比付出大得多。

教育以學生為本,關注生命,關注學生的終身發展,所以教育教學是一項系統工程,一脈不和,周身不暢,我將繼續不斷反思提練,爭取最終上為理論,從而更有效的指導我的物理教育教學工作。

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反思三:高中物理有效課堂教學的反思(2875字)

實施有效的物理課堂教學,首先就要明確物理學科的思想:把複雜問 題簡單化,簡單問題理想化,理想問題模型化,模型問題具體化。其次明確物理教學的任務:在課堂上播撒一種思想,收穫一種行為;播撒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撒一種習慣,收穫一種人格;播撒一種人格,收穫一種命運。

有效物理課堂的教學,首先取決我們老師對課堂上應做什麼作出正確的決定;其次取決於我們如何實現這些決定,課堂上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其中也包括對人對已的情感,態度和價值等心理成份。有效的物理課堂教學應從平面走向立體,從單元走向多位。高中物理教學不僅應該重視科學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訓練,而且還應該重視對學生終身學習願望、科學談究能力、創新意識以及科學精神的培養。有效的物理課堂教學應該重視知識的傳承,但應改變過分強調知識傳承的傾向。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我對有效課堂教學談以下幾點看法:

1、 重視培養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常儀器簡單、現象鮮明直觀的演示實驗、或能使學生多觀察、多動手的學生實驗,利用設懸念、擺疑點、設定矛盾的方法,可以激發起學生的興趣;而根據教材舉出一些生動、直觀、新奇的現象,也可以激發起學生的興趣。如,蘋果為什麼落向地球?如果丟擲的石塊速度足夠大,還會落向地球嗎?在光滑的平面上,一隻螞蟻能推動一個很重的鐵塊嗎?在雪地上開車時為什麼速度不能太大?如果太大會有哪些危險?有哪些方法可以辨別一根木棒哪頭是樹根?在此基礎上再不失時機地設法強化、鞏固學生的興趣。

2、 讓學生在活動掌握物理知識

教師在組織教學中要讓學生聽中學、做中學、聽懂以後做出來、做好以後說出來。教師教學中要“敢放”“能收”。新課標下要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就高中階段的學生所研究的題目來說,結論是早就有的。之所以要學生去探究,去發現,是想叫他們去體驗和領悟科學的思想觀念、科學家研究問題的方法,同時獲取知識。所以教師要相信學生的能力,讓學生在充分動腦、動手、動口過程中主動積極的學,千萬不要只關注結論的正確與否,甚至急於得出結論。

學生實驗及有趣的小實驗,也是現實生活的一部分。我發現,學生對實驗的興趣是最大的,每次有實驗時候,連最不學習的學生也會目不轉睛的看著實驗,物理教材中有許多學生實驗及有趣小實驗,既生動又形象,能使學生在分工合作,觀察、記錄、分析、描述、討論等過程中獲得與概念、規律相聯絡的感性認識,引導學生探索新知識。千萬不要因實驗儀器或教學進度的原因放棄實驗,而失去一個讓學生動手的機會。有趣小實驗更能發揮這種作用。例如在講慣性一節時,我先給大家演示一下慣性小球的實驗,然後讓他們自己做一下,來體會一下,把筆或者文具盒放在一張紙上,迅速抽出紙張時發現放在紙上的物體並沒有隨紙一起運動,再一次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迫使其回到課本中找到答案。再如將重心時,拿來一根木棒,然學生開辦法找出那頭是樹根,然後當堂動手找出。激發他們探究新知識的積極性,讓教學內容事先以一種生動有趣的方式呈現出來,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感覺器官,營造一個寬鬆愉悅的學習環境,使學習的內容富有吸引力,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講授聲音的發生時,可讓學生用手摸摸自己的喉嚨,讓學生驚奇的發現原來每天都聽到的聲音是由聲帶的振動而產生的等等,這樣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掌握物理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同時,瞭解這些知識的實用價值,懂得在社會中如何對待和應用這些知識,培養學生的科學意識和應用能力。

3、 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

有效物理課堂教學離不開啟發講授式、實驗探究式、小組合組式、自主學習式、科學研究式等多種教學方式。孔子在《論語》中指出了“悟”的邊緣狀態是“憤”、“悱”。說出了啟發教學的精髓。通過啟發讓學生達達“憤悱”的狀態:“心求通而尚未通,口欲言而未能言”。 探究式教學有多種形式,靈活運用,把握好提出問題這個要素,讓問題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成為課堂的中心。愛因斯坦講:“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讓學生經歷真實的學習過程,一堂有效的物理課,必須使所有學生都經歷“真實的學習過程”。“真實”,體現在學生從不懂到懂、不會到會、模糊到清晰、錯誤到正確、失敗到成功的過程之中;體現在教師的循循善誘、真誠幫助、嚴格要求和規範訓練的方法之中;體現在學生不同方法不同過程的交流、不同思想不同觀點的碰撞和懷疑、爭論、發散、統一以及自圓其說之中;體現在教師真情實感的批評和表揚之中;體現在學生有充分的時間獨立思考、有個性的語言表達和有膽魄的對一切權威的否定之中;體現在教師機敏地捕捉動態生成的教育教學資源,對預設教案的必要調整和捨棄之中。真實的,才是最美的、最精彩的。

4、發揮多媒體技術在物理課堂教學中的優勢。

建立物理情景、渲染氣氛,增強學生求知的興趣。在課堂教學中合理藉助於多媒體技術,可以輕鬆的引領學生進入直觀、形象、甚至虛擬的場景,使學生猶如身臨其境,學習興趣倍增。如在講授 "曲線運動”這一節時,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過山車情景來引入新課,學生會被刺激的情景深深吸引,有的還會想起自己的親身經歷,有的還會以後去試試。教師適時提出問題:在高處,為什麼過山車在軌道的下面也不掉下來?其中包含了什麼物理道理?這樣可啟發學生的思維,教師再結合其他生活中的例子,指導學生思考提出假設,這會給學生產生難以忘懷的印象,從而加深對光沿直線傳播的認識。

5、重視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利用猜想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猜想的過程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思維發散過程,通過猜想力的鍛鍊和培養,激發和保持學生研究物理問題的濃厚興趣和慾望,從而使學生自覺地、積極地去探求物理知識。這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效能起到重要作用。

利用猜想可以提高學生的分析力、觀察力、操作力和其他方面的技能,啟發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可以使物理教學過程變成學生積極參與的智力活動過程,鍛鍊和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探討研究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為創造力的孕育、萌發創造了條件。

總之。一堂有效物理課的教學,需要有豐富的“知”和“識”,“知”和“識”是黃金搭擋,只有“知”,而沒有“識”,那隻能是個容器,所學的東西不能內化為自己的血液,只能是一種外加的累贅,有了“識”,才能化死為活,化古為今,為我所用,更要有真摯的情感與探索體驗,這是任何時候評價有效物理課堂教學的底線。檢驗的標準就是學生的接受程度與效果。在課堂上,主要考查學生有無切實掌握這些知識,並將這些新知識納入自己原有的知識體系中融會貫通。這本身也是一種能力。同時,還要了解獲得知識的過程,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否積極主動地跟進、共鳴和投入,每一個學生是否在原有基礎上得到了儘可能大的進步與發展。在致力於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是否能使“優等生”“吃得飽”,讓“暫困生”“吃得了”,真正學有所得,各有發展。要充分開展課堂有效教學,一切要從教學的實際出發,順應學生的學情、講究實效,正確處理好教、學、練關係,靈活運用各種教學策略和手段,採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全面有效的提高課堂效率。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7

第二十三屆湘鄂邊教學比武結束了。告別了美麗的宜昌,美麗的夷陵中學,我心裡更多的卻是遺憾。“遺憾是殘缺的美吧!”我想。我也常對學生說,人生中總是免不了遺憾的,我們能做的就是在遺憾中辨析得失,將遺憾減少到最少。的確,當我一次次反思著這堂課,回味著這份遺憾時,卻覺得,不只是遺憾了!

得意

我以為,在課前我已做了充分的的預設,我甚至有點得意。因為,我在教案上不僅將每個環節的時間調控精確到分秒,還將學生可能生成的東西也羅列了下來。比如說,在應用環節,要求學生分析求合力的各種方法時,可以有多種方法,針對每種方法,我將採用不同的評價方式,很幸運,預設和生成是吻合的。再比如,在分析影象環節,我對可能出現的各種影象做了預判,再根據這種預判做出相應的處理方式。再比如,備課過程中,我一開始對感測器的原理還不是很清楚,於是我通過上網的和電話查詢的方式得到了答案,並且將其自然的穿插在課堂中,使得學生對感測器的原理更加清楚,更加便於後來的教學。

意外

到這裡為止,課堂生成就如一部手機的廣告語——一切盡在掌握。但是,“課堂是動態的藝術,是極具現場性的,是一個即時性的舞臺”。就像一個運動品牌的廣告語——一切皆有可能。說得真的一點沒錯,在和學生合作做實驗時,沒有想到是事情發生了——滑輪突然掉落。沒有辦法,只得現場安裝,這樣的話會使得本來時間就很緊的課變得時間更緊,而且,在安裝的這段時間,學生也不能沒有事情做,於是我說了一句:“我們做任何實驗都不可能不出問題,出了問題就要馬上解決問題,重要的是我們能夠解決問題,充分體驗實驗的過程,享受解決問題的樂趣。”簡單的一句話時間,滑輪已經安裝好,可以繼續進行實驗了,有驚無險。

其實在這堂課之前還有一個意外,就是這裡的場地條件和我預想的有很大的出入:投影很不清晰;主機離講臺太遠,我無法接好資料採集器的線;講臺太高、太小,如果儀器放在講臺上,資料線沒那麼長,如果儀器不放在講臺上,又太低,學生看不到實驗操作。最後我們幾個老師一直將儀器除錯到快十二點才回去休息。

遺憾

可是最終我們還是隻能將儀器放在學生課桌上,這樣的話就太低了,課後就有老師提出,後面的學生看不到我做的實驗,又因為投影不太清晰,後面的學生看不太清採集到的資料,嚴重影響了整堂課的效果,又因為滑輪掉落的意外,使得時間緊促,到後面為了完成教學任務,不得不加快速度,這樣又產生了趕時間的嫌疑。

當然,這堂課最大的遺憾卻是來自本堂課設計本身,主要是學生的參與面太小,留給學生思考的東西太少,教師講的太多,到最後雖然改進了很多,但仍因教學內容太多,進度太緊而忽視了學生個性化的發展。這可能是最大的遺憾吧。

思索

這些遺憾,雖然有些解決的很漂亮,但是有些卻因為我的考慮不周到而無法解決,這讓我看到了自己作為教師,在環境預想上的缺憾。面對預設外的生成,我沒有考慮完全,這是教師必須具備的一種才能和素養。當然這一素養的提高不可能是一蹴而蹴的,需要我慢慢的去體會。而更重要的是,我看清了在一堂課中,在對待學生的態度上,並不如自己一向認為的那樣民主平等。在學生的生成和預設的教案之間,我選擇了後者。看來,我還是無法從課堂的主宰者這個高高的階梯上走下來,無法將課堂真正還給學生。

有人這麼闡述如今教師在課堂上的地位——平等中的首席者!的確,隨著新課程背景下教學開放性的增強,學生在課堂上質疑、反駁、爭論的機會勢必大大增多,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時刻關注著學生不斷變化的學習需要,去尊重他們的即興創造,珍視他們的獨特生成,並能把這些作為推進課堂程序的重要資源,來靈活調整教學重難點。“平等中的首席者”不僅僅是一句“你喜歡讀哪段就讀哪段”“你想怎麼讀就怎麼讀”能詮釋的;“平等中的首席者”應該成為教師心中一把恆久的尺,教師要用它來衡量自己的課堂角色,真正用它去把握“學生自主”和“教師主導”之間的平衡。當教學過程不只是忠實地執行課程計劃的過程,而且是成為師生共同開發課程、豐富課程的過程後,課程才可能是動態的、發展的,教學才會真正成為師生富有個性化的創造過程。

尾聲

如果說,課堂是個藝術的舞臺,那學生就是這舞臺上的舞者。而我們要做的就是讓舞臺上的每一個人都能在最佳的狀態下盡情發揮。如果我們能夠在課堂上敢於直面發生於瞬間的鮮活學情,順應學生的需求,巧妙地轉化為一種難能可貴的教學契機,那麼展現在我們眼前的就將是一片更為廣闊的舞臺空間,而我們也就能走出生成的遺憾,去演繹無限的精彩。

當然,更別忘了為他們的出色演繹而叫好——這就是遺憾為我沉澱的思索。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8

高一許多學生在學習物理時都會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教學中我注意研究高中物理的知識特點和學習方法,加強學生學習習慣與思維方法的培養。其中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是提高高一物理教學質量的關鍵。首先,要把握好進度。勿圖快。尤其在難點的教學中要把握好進度。第二,重在理解。切勿死記硬背。在高中物理學習中,需要記憶的東西不是很多。必要的物理概念和常數需記憶。而大多數物理知識應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切勿死記硬背。第三,在教學中,加強觀察與實驗。教師一定要把物理現象總結、歸納的過程講清楚。不要草率地給出結論。要使學生體會到物理學是注重講道理的科學。最後,在教學中不要隨意增加難度。如例題和習題的選擇要慎重,應符合學生的實際。對成績非常好的學生。可選擇一些超前性的習題。而對大多數學生來講。在高一階段的習題仍然是對概念的理解和簡單的應用。切忌總是將綜合性題目拿給學生。更不要把大學聯考的*拿給學生。那樣結果只會適得其反。物理教學。原本就有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個方面。所以我們不僅應重視對教師教法的研究。更應重視對改善學生學法的探討。那種把教學方法只理解為教師的教法和只重視教法研究。而忽視對指導學生學法的探索的現象。對於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提高物理教學質量。是極為不利的。物理教學過程。不僅是傳授知識技能的過程。而且也是教會學生如何學習物理的過程。學生學習物理效率的高低。成績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又取決於學習方法的是否科學。

物理教師教學的最終落腳點。也只能是學生的"學會"和"會學"上面。所以我我們在研究教師教法的同時。要認真探索學生的學法。一、在設計教法的同時設計學法備課的實質。就是一種教法設計。所以從教材的實際和學生的實際出發。抓住其特點。在備知識、備教法的同時。也備學生的學法。在設計教法的同時也設計學法。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章節、不同的教材內容。都有其自身的特點。教師在教法上往往採取不同的形式。同時也要考慮在這種教法下。學生應當怎樣學習。才能掌握學習的主動權。這就得設計具體的學法。二、在實施教法之中教授學法學生學習方法的形成。一個重要的渠道是教師的影響。教師的教法往往是會成為學生學習的模式。而教師薰陶學生的重要途徑就是課堂。這就要求我們在課堂上一方面要向學生傳授知識。另方面就要考慮如何教給學習的方法。(1)教學生學會聽課。對於一個學生來說。聽課是他學習的中心環節。學生獲取各門知識。主要通過教師的課堂講授這一形式。所以會不會聽課。對於學生學習成績的優劣。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至於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有哪些特點、某個物理教師的講課又有什麼特點、學生應如何抓住其特點適應他的教學。聽好他的講課。就更少有人研究了。通常我們強調學生在課堂上要專心聽講。遵守紀律。但我們卻常12常發現。有這樣一些學生。腦子正常、智力不錯。遵守紀律、專心聽講。但就是學習成績上不去。每每提問。則一問三不知。仔細推敲。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9

內容提要:初高中物理學習的差異主要有課程差異,學習方法的差異。在教學中注意從新舊知識的同化,思維、研究能力的培養、知識硬塊的消化、解題思路的掌握、自學能力的提高等方面加強教學,達到克服差異的目的。

主題詞:課程差異方法差異教學措施

國中畢業學生升入高中學習,普遍感到物理難學,教師也感到難教,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於初高中物理課程要求存在著差異和學生學習方法的差異。處理好這些差異,順利實現初、高中物理課程學習的銜接,是提高高中物理教學質量的一個必要手段。

一、差異產生原因的分析

(一)課程要求的差異

1、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差異

國中物理課程中大多數問題都重在定性分析,即使進行定量計算,也是相對比較簡單的比例關係的運用;高中物理課程,大部分問題不單是作定性分析,而且要求進行大量的,甚至相對複雜的定量計算。

2、知識的呈現的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的差異

國中物理課程的呈現基本上是以形象思維為基礎,大多數問題是以生動的自然現象和直觀的實驗為依據,讓學生通過形象思維獲得知識;而高中物理課程的知識的呈現,多數以抽象思維為基礎。問題研究的實驗不再是以直觀直接得結論,而需要在實驗基礎上,加以抽象、歸納,才能得結論。

3、國中課程的問題多是單因素的歸因的邏輯關係;高中課程的問題的歸因則是多因素的複雜邏輯關係,且是以遞進式、歸納式的邏輯關係為主。分析問題時還需較多使用假設、判斷的推理邏輯手段。

4、國中物理問題的解決,對運用數學工具的要求不高,主要使用算術、代數方法;高中物理問題的解決,使用數學工具提高到了需大量使用代數、函式、三角函式、影象、向量(即向量)運算、極值等方法的綜合應用上。

(二)學生學習方法的差異

1、國中物理的學習,學生習慣於教師的(知識)傳授。在學習中,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停留在“簡單問題”的“簡單理解”上;高中物理的學習則要求學生獨立在老師的指導下獲取知識。要求學生要能(把課本作為工具)形成“自主學習”習慣,更要求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多層次、多角度的邏輯分析,學會尋找知識點的“連續性”關係。

2、國中物理知識的簡單性,決定了學生在學習中較多運用記憶方法掌握知識,對理解、分析方法使用的程度要求不高;高中物理知識的複雜性,決定了學生在學習中需要以理解、分析、歸納為主的方法來進行學習。同時,還需“形成物理學思想”,尋找物理課學習的門路。

3、高中物理習題的求解,要求學生在數學工具使用上學會數學語言表示物理問題,學會數學工具的靈活運用,實現大量定量分析的自如化。

二、克服差異的教學措施

1、加強新舊知識同化,順利實現學生升級學習的過度

國中學生進入高中學習,無論是教材理解方面、思維活動方面、研究物理的方法方面、完成作業應用的手段方面等,與國中階段相比,存在著明顯的梯度。在備課時就應該認真思考國中物理課程與高中物理課程的差異,切實瞭解學生已掌握了哪些知識,並認真分析學生已有的知識,仔細捉摸高中課程所研究的問題跟國中課程曾研究過的相關問題,在語言、研究方法、思維特點等方面存在差異,明確新舊知識間的聯絡與差別,確定課堂中如何對學生進行啟發和指導,幫助學生把舊知識同化新知識,讓學生掌握新知識,順利地達到知識的遷移,減少學生學習高中物理的困難。

2、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早入門

針對高中課程的知識呈現多以抽象思維為基礎的特點,在教學中,應注重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培養,讓學生能從教師的課堂引導中,快速形成抽象思維習慣,形成分析、判斷、歸納、總結的抽象思維能力,能夠早入高中課程學習的門道。例如:高一年級的“勻變速直線運動”一章關於加速度的教學中,對加速度概念的確定,採取引導學生分析此運動現象的特點(軌跡是直線,速度均勻變化),尋找速度變化量,尋找速度變化有快慢的規律,歸納出a=△v/t的物理意義。然後再引導學生總結“a”的定義的要素,充分理解“a”的意義。實現從現象→特點→規律→“知識點”的抽象概括。

3、加強演示實驗的研究,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

高中物理課程的演示實驗,是培養學生研究能力的最重要的手段。在課程教學中,要儘量增加演示實驗,並且要注意對現有實驗裝置的使用進行符合研究性學習的處理,讓學生能夠從演示的觀察中,學會研究,尤其要學會對有形的物理現象進行抽象思維,並能歸納結論,形成研究習慣,培養研究能力。如“牛頓第二定律”的演示實驗,在課堂演示中,可著重引導學生充當研究者,老師扮演工具操作人員,從實驗→讀取資料→繪製圖形→尋找物理量的數學關係→得出公式的程式實施過程中,把研究的任務交給學生,老師充當“引路人”,讓學生來完成研究,得出結果。使學生從研究中產生興趣,形成研究習慣,訓練研究能力。

4、化整為零,消化知識硬塊

針對學生在高中物理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出現“知識硬塊”的現象,採取化整為零的方法,消化那些在思維上比較抽象和複雜的知識硬塊。具體採用編制一些小型的、概念性強、不需要什麼計算又針對學生思維特點的基礎訓練題,把抽象思維具體化,把一個複雜的思維過程分割成數個簡單的思維過程,從而幫助學生克服差異。化硬塊為軟塊。如: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對剛進高一的學生就是一個知識硬塊。對這一知識才用“正交分解法”來處理,化互成角度為同一直線的力的合成,再轉成互成90度的力的合成。對學生來說就易於接受。

5、上好習題課,促進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的提高

高中學生,尤其是剛進高一的學生,不會做題的現象較為突出。上好習題課就成了促進學生分析問題能力提高的關鍵。在習題課教學中應該著重講思路、講方法。告訴學生“我的思維過程——尋找問題現象、分析問題特點、歸納已知條件、確定所用知識、建立解題模型(方程或圖形等)、完成具體運算。”,讓學生明白解題的根據是什麼?怎樣聯想?如何推算?讓學生知道什麼是歸納和演繹?如何進行判斷等分析方法,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解題習慣,以實現學生分析問題能力的提高。

6、利用好教材工具,加強教材閱讀輔導,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充分利用好教材,輔導學生閱讀,告訴學生閱讀教材時注意去尋找每章每節的知識點,注意尋找定律的成立條件、要素、結果等內容,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對學生中出現的注意理解、有創見的,會靈活運用的現象大力提倡。對死記硬背的學生及時糾正,讓學生學會讀書。從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採取上述措施,可以減少學生的厭倦、畏難情緒,培養增強學生的信心和學習積極性,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克服差異的目的。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10

物理是學生認為最難學習的課程之一。學生之所以怕學物理,除智力因素外,缺乏對科學的積極的情感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因。

當學生對學習有了興趣,就可以自覺克服困難,努力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積極良好的情感可以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並促進其價值觀的形成。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無論是使學生掌握科學知識、實驗技能,還是進行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都離不開情感的培養。所以在中學階段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是很必要的。

一、科學中蘊含著人類優秀的情感品質對未知事物的好奇與衝動,是科學探究的開端,正是好奇心引導著人類打開了科學的大門,而每一個兒童天生具有這種情感。研究過程中的喜悅與快樂是建立在自己的思維過程和辛勤勞動的基礎上的。這種情感體驗也是研究、學習過程中重要的情感之一。在科學活動中還可以造就人的客觀、公正、無私的情感。因為科學研究和學習都要求人具有嚴謹的治學態度,實事求是的精神。

二、物理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物理學科對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和生活經驗的積累都有較高的要求,這使得大多數學生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加以正確的引導,而是讓學生長期處在一種膽怯、恐懼和過度焦慮之中,無疑會導致學生喪失學習的信心。

培養學生的情感,可以從根本上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培養意志品質,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也就是說,我們進行情感教育的目的不是單純地為了提高學生的物理成績。而是希望利用物理學科的這些特點,以高中物理課為載體,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使學生形成健康人格,建立正確的價值觀,進而成為有用之才。

1、物理學科在高中階段可以培養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道德感包括的內容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對公共事業的責任感、義務感、人道主義,等等。物理課程中包含有這些內容。例如,《墨經》中對力的定義,對小孔成像的解釋;沈括的《夢溪筆談》等。通過介紹可以使學生更加了解我國古代的科學成就和思維形式,這就是愛國主義的一種具體體現。科學是把雙刃劍,既可以造福人類,又可以毀滅世界,通過對核能的講解可以使學生認識到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也就是使學生具有對社會的責任感。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11

實驗是物理學的基礎,是培養學生觀察、動手、思維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完成教學活動必不可少的環節。因此實驗在中學物理教學中佔有重要位置。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做好實驗應從下面幾個方面著手。

一、認真備課

我們有時一說上實驗課就鬆了一口氣,認為實驗課好上,學生喜歡上實驗室,積極性高,互動效果好,因而放鬆對實驗課的課前準備,或者說不知道怎樣來備實驗課。有的教師甚至沒有教案就匆忙上實驗課。其實有經驗的教師都知道,真正上好實驗課很不容易,不下一番功夫是很難達到預期效果的。

學生們的好奇心強、愛動手,實驗對中差生是一個引起他們學習興趣,從而使其學好物理的好契機,一個好教師應該抓住這個機會認真準備,上好每一節實驗課。

如果沒有課前紮實的備課,就很容意出現“亂堂”,一節課熱熱鬧鬧,但有的學生的注意力沒有集中在實驗上,而是光忙著看熱鬧;或是有的學生很想認真做實驗但卻感覺無從下手。因此,上實驗課應當和其他課一樣備好課,寫好教案。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提前預做實驗,以便取得第一手資料,懂得每一個實驗的關鍵,這樣才能取得主動權,做到心中有數。許多老教師,雖然講課多年,每個實驗在他們心中瞭如指掌,每次上課前仍要認真預做。因為時間條件變了,因素也隨著變化,只有預做才能做到萬無一失。

為了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做好實驗,上課前檢查每一組儀器也是應該做的一項工作。而不少教師認為這是實驗員的事,不予重視,結果實驗開始了,才發現有的器材短缺,有的儀器不能使用,至使一部分學生做不成實驗,白白浪費了寶貴的時間。

檢查每組儀器一定要認真,首先從數量上規格上檢查,其次看每一件儀器是否能用。考慮到實驗的過程中,有出問題的可能,還應有一些備用器具,以便及時補充更換。

二、要求學生預習實驗

提倡學生預習實驗是一個很好的辦法,但不能停留在一般的號召上,要佈置預習題綱,且要採取多種方式檢查預習情況,逐步做到不預習不準進實驗室。例如可採用提問檢查,進實驗室前檢查筆記等形式;也可以權力下放到小組長,由他們檢查後彙報。對於無故不預習的學生,可採取停做實驗先預習,課外補做實驗的辦法。這樣要求幾次就逐步走向正規了。

三、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在實驗課上,教師應抽出適當時間,向學生講清實驗的基本原理、儀器的使用方法和容易發生的故障,點出本次實驗的關鍵所在,啟發引導學生學會自己查詢發生故障的原因並排除故障。這樣能減少盲目操作造成儀器的損壞,又能使教師不陷於被動地解答學生的問題之中。這樣引導,學生反映收穫大,遠遠不止學到一點知識,更重要的是鍛鍊了自己獨立工作的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老師也解脫了因排除故障而所致的忙亂,有了指導學生的主動權。

在實驗課上,學生是活動的主體,教師要充分發揮其主導作用,要認真觀察學生實際操作的全過程,仔細分析實驗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給予指導。教師是在學生獨立完成實驗的過程中進行教學工作的,工作的重點,不是一般的講解和輔導,而應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個別指導。特別對於基礎薄弱、動手能力差的學生,要耐心指導,引導他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指出努力改進的方向。

有些實驗較難,而學生基礎又普遍較差,完成實驗有困難,如果時間允許,可以採用預先培養“小組長”的做法,利用課外時間,由各實驗小組長參加,先走一步,取得經驗,由他們帶動其他同學完成實驗。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12

在我國以前就提倡老師要進行教育教學反思。教育家認為,反思目的是提高教學質量,現在教育認為:一個優秀的教師,關鍵是否進行了反思,因為反思你就去找原因,在教學中存在那些不足,我們要進行那些有效的教學改進呢?我們該如何進行物理教學反思?這個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課題,特別是年輕教師,更要加強反思,新時代的教師有新時代的特徵,要時時更新教學觀念,去掉那些不適合時代教學的內容和方法,教學反思就是要不斷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一種能動力。而一種成功的教育要不斷改革,反思。我們的教育經歷古代的科舉制度,八股文教育制度,當代教育制度,現代教育制度,這些教育制度在不斷更新和進步,改掉了不適合人的身體和心理髮展規律的東西。具體到物理的教育教學,也要通過不斷改革實驗,改革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反思,使的我們的物理教育陣地更加有向前踏步的活力。通過幾年的教學經驗,我感覺到反思對提高物理教學質量很重要的意義。我們應該從那些角度去進行反思呢?

第一、物理教學需要在引導學生上下功夫

高中物理在自然科學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它的重要性對科技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在大學聯考填報志願的專業中,物理專業是最多的,這給同學們嚮往學習物理提供了原動力,因為我們現在讀書,一條出路就是為了考上大學,很多同學選擇填報物理專業,因為考上大學的機會比較大,雖然是這樣,但是物理難學,也擺在學生們面前的一個檻,通過這幾年的大學聯考題來看,題目在能力和難度要求比較高,所以我們老師在高一新生進入學習時,要求總是想要學生一步到位,這樣無形中加大了學習物理的難度,本來我們在學完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後,由於這兩節要用到數學的函式關係,同學在國中的數學進行課改後,刪掉一些物理解題需要的知識,這使的本來難學的物理,血上加霜,有的老師在這裡面還要加力的正交分解,力的動態平衡進去,想一下給學生學懂,越是達不到效果,欲速則不達,學生覺得物理怎麼這麼難學,一段時間就放棄物理學習,這相當於埋葬了自己的教學。

因此,我覺得高一學生要適當降低臺階,減少障礙,真正把學生吸引過來,這也是提高學習物理興趣的一個原因,我們在課堂教學要看學生的反應,如果學生沒有什麼反應,你就要及時調整教學,降低難度,也可以通過作業反饋來看,大多學生不會做,說明學生還沒有達到這個層次,要降低難度,如果我們有意識地降低教學難度,一旦學生順利跨上這個臺階,形成了對物理學科的興趣,事情就達到了事半工倍的效果,我記的大學一個教授說過這樣一句話:“教學好不好,關鍵看學生喜不喜歡你的課和物理老師,”這句話我深有體會,所以我們在教學中要通過直觀的教學實驗,給學生理解透這個概念,規律,我們不要一味的講解,一味的提海戰術,到頭來還達不到理想的效果,注意知識的形成過程,學生如果對物理失去興趣,對基本概念搞不清楚、對知識掌握不牢也就不足為怪了!如果老師在方法上引導不對,很容易造成誤區,如果先好好的引導學生,讓學生覺得物理是容易學的,你的教學就是成功的。

第二、物理教學需要在確定教學目標上努力

1、雙基目標的落實,我們要注重基礎知識的應用和掌握,現在高三老師在進行總複習時,感覺到力不從心,什麼原因?因為學生基礎知識不紮實,為以後學習埋下了隱患,例如,在講解力的合成時,老師只注重滔滔不絕的講解,這樣給學生的思考空間太少,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沒有得到提高,所以我們在上課時,要創造物理情景,讓學生去想,去思考,因為每個學生的接受能力和思維能力不同,你一味地擴大教學容量,勢必造成這裡聽不懂,接下來想不清出的局面,所以在教學中,多去設定疑問,讓學生出錯,達到思維共鳴,我們要與學生一道去發現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我們要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做到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的思維模式,真正提高學生能力。

2、一個章節的重難點在哪裡,要明確,一節課的重難點在哪裡也要明確,這樣在教學中做到目標明確,若不明確,教學過程就失去了方向,在時間上你就要怎麼合理分配教學時間,那些內容多花時間,哪些內容少花,或者一筆帶過,在這過程中,明確教學方法,如果我們主次不分,這就導致教學效果和學習效果下降。

3、老師的配合很重要,老師總以為很學生很容易理解的,學生還是沒有掌握,因此在教學中,要觀察學生的反映,顯的尤為重要,因為學生掌握一個知識點,是需要一個過程,不要過分高估學生的認識能力,最好從原始認識,我們往往認為很好理解的,學生沒有理解,因此,我們要多多瞭解學生反饋回來的資訊,我們在教學中要不斷調整思路和方法為學生用。

第三、物理教學需要在教學方法上下力氣

1、物理具有很強的邏輯性,所以在思維方面要具有邏輯性,這就需要解題也要規範,學生交上來的作業,特別是計算題,很不規範,有很大的任意性,一方面,學生的思維不清晰造成,另一方面是學生從國中帶上來的學習習慣,直接造成解題不規範,在教學中,老師要為人師表,拿出行動,在黑板上板書要規範,不要隨手畫圖,這樣無形中,學生也會模仿老師的行為,假如你不用刻度尺畫圖,學生也跟著你一樣,隨手在作業本上畫圖,逐漸的養成習慣,學生的作業也就規範了。有時我們忽略了過程,只注重結果,這樣就會造成思路定勢。

2、學生出現的錯誤要及時糾正,不要人錯誤的思

維永遠深藏在學生的腦海中,把它殺在萌芽狀態。因為課堂和課後訓練是提高學習物理的能力,因此這個環節也顯得很重要,因此老師在選題要特別注重,要做到舉一反三,做的是方法,而不是提海戰術,佈置作業要有針對性和典型性,讓學生做了這題,類似的題目要懂得做,而不是做一題,只懂得這題,達不到教學效果,白忙一場,因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遵循循序漸進過程。而且佈置的作業要有合適,難度要適宜,不要讓學生望而卻步,失去信心。還有學生的作業要認真批改,檢查學生那些掌握的,那些是還沒有掌握的,然後針對學生錯誤的進行講解,做到有的方矢,達到作業的目的。在講解題目時,要給學生思考的空間,這題該怎樣解,做到規範,聽了一道題,有所收穫,不要盲目的亂講一氣,達不到效果。

第四、物理教學需要在教學基本技能上努力

1、老師要有教強的專業知識,講解題目就不會出錯,首先講解內容要有邏輯,不要東扯西拉,過度自然,節奏性要強,語言要精練,表達能力要清晰,上課特別要富有情感,充滿激情,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老師的板書要規範,如果我們在教學中,在心目中,設計好自己的板書,佈局合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比如你能隨手畫一個完整的圓,學生也會佩服你的。合理的板書,使的學生在記筆記容易記憶,思路清晰。

3、在操作實驗、教具方面要熟練,因為熟練的操作使的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容易,這節課的節奏性也強,達到教學目的。

總上所述,是筆者幾年教學生涯中的一些感悟,我記得大學的一位博士導師說過這麼一句話:“教學是一輩子的事”,所以我們要時時反思自己教學,取長補短,拓寬自己的教學理念,使自己不斷地成長起來。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13

今年的高三上完,我在康中已然完成了14年(完整的4輪+1個高二、三)的教學工作。下面就談談我在剛剛結束的一個學年裡教學工作中的一些體會及反思 :

一、要讓我們的學生不僅知識要成串,而且方法要成套

前幾輪的教學中,從自身反思,講知識多,方法少。在課堂上,注重知識的落實,忽視了方法的強調及訓練。但理科學生的思維能力、解題能力,更主要靠快速辨析題型,尋找合理解題方法,一下抓準,快速正確求解。尤其是普通理科班,學生自身能力低,大多數學生不能夠自己形成思路、不會分型別、不講方法、胡用公式、盲目求解,碰對了是運氣,碰錯了晦氣。通過這些年在教學中的摸爬滾打,對物理方法的教學,感覺是越來越迫切,越來越必須。

1、典型章節中的典型問題的典型方法

例:平衡和牛頓定律的不平衡問題,一定訓練學生的三角形法和正交分解法,而且必須明確什麼情況選什麼方法,優先選什麼方法,具體如何構建△,如何建立直角座標系,一定要講明瞭,講透徹,講全面,別留隱患。

2、不同題型的處理方法

例:選擇題可以用排除法、直接判斷法、定性分析法、對稱法、假設法、特殊值法、極限法、影象法、模型轉換法、微元法、等效法、類比法、逆向法、整體法與隔離法、臨界條件法、數理結合法、守恆法等等。

這些方法起碼我們教師要明確,要經常在學生耳邊唸叨,碰到時機就講,慢慢學生就知道並且會用了。

3、教會學生解題的程式

例:明確物件、運動分析、受力分析,選擇方法,列方程求解、分析結果。但前提:讀完題能夠正確建立情景。

此外,在講課中,要講清怎麼建立物理模型;怎樣隨著審題而描繪物理情景;怎樣分析物理過程;怎樣尋找臨界狀態及與其相應的條件;如何挖掘隱含物理量等等。這些,都是遠

比列出物理方程完成解題任務更有價值的東西。實踐告訴我們,在高三學年,同學們畢竟比高一、高二時有了更強的理解能力,有了更強的綜合分析能力的優勢。一旦領悟掌握了方法,就如虎添翼,往往能發揮出比老師更強、更敏捷的思維能力。所以,用方法去解題才是王道,才是解題中的戰鬥機。

二、激發、保護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舉一反三”的能力

陶行知告訴我們“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

為了讓頭腦“能想”到多種方法,甚至能“創造”出更多的好方法,我認為應多進行小組學習,每一個人都自由思考、大家自由討論、自由發表見解,要求所有學生都必須參與,不忽視任何一個微弱的聲音。對個人來說,要培養自己的創造性思維,應訓練自己多角度思考問題,多尋找與問題相關的資訊及知識,構建良好的知識結構,敏銳的觀察力,獨特的思考力。

創造性思維是培養學生“一題多解”的能力,那多題一解則可以培養“舉一反三”的能力,這個能力是真正反映一個人解決問題能力高低的特徵。要擁有多把鑰匙開一把鎖的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必須善於分類、歸納,抓問題本質,異中求同。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1、上課應該認真聽講,至於學習方法,應該是讓學習方法適應自己,而不是讓自己去適應別人用起來好的方法。

2、做題的時候要多思考,多提問題。“我”做題的速度一向很慢的,但是每次做完題後,都看看是怎樣得出的,看看對以後有什麼可借鑑的,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而不是做完後就置一旁。

物理是一門邏輯性非常強的學科,學好物理既要以一定的數學知識為基礎,同時更要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因此很多同學都感到學好物理特別難,尤其是進入高中以後,經常可以聽到同學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 物理難,化學繁,數學作業做不完。"於是就更覺得中學物理非常難學。 物理固然有複雜性的一面,但是隻要我們抓住物理學的特點,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這門功課是完全可以學好的。在此,筆者就想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談談如何學好中學物理。

四、做不到位的

1、能做到經常反思教學困惑,但總懶於動手,拖延了時機,未將其記錄下來,形成教學論文,這一點必須改。

2、能做到經常反思教法,但和同事就授課方式方法相互交流少。這一點還的多琢磨。

3、 反思作業訓練規範練習提高成績

教學只有在不斷的反思中才會有所進步,也只有學會反思的教師,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只有不斷反思的教師,才會獲得學生的喜愛,才會立於教學不敗之地。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14

今年我從事高中畢業班的物理教學工作,反思一年的教學工作並結合今年及歷屆幾年的大學聯考理綜試題,要想做好高三複習工作,我覺得應做好下面幾點:

一、循序漸進,加深對雙基知識的理解

大學聯考對能力的考核要求首項便是理解能力。確實,只有對所學雙基知識都能深刻理解,才談得上運用它們進行推理、分析,去解決更復雜的問題。怎樣才算對所學知識做到理解了?舉例說吧,對交流電的有效值,如果以為最大值的√2/2倍就是有效值,那麼,對這一物理概念就沒有理解。因為這只是對特定交流電的一個數量關係,不適用於所有交變電流的情況。必須從有效值定義本身去理解,並能運用它計算出不同情況中交流電的有效值,才達到理解的效果。又如,靜電場中的導體在靜電平衡到達時,其內部場強為零。如果對此結論誤以為導體內部沒有電場,則對這個物理規律也就沒有深刻理解。務必通過仔細體味,明確在導體的內部既有施感電荷產生的電場E1,又有感應電荷產生的電場E2,它們的向量和為零;同理,施感電荷的電場和感應電荷的電場迭加的結果,則使導體各處電勢都相等。能這樣來理解這個物理規律,應用它去解決問題才算是到位了。

怎樣才能做到深刻理解雙基知識?我認為必須安排學生堅持“循序漸進”這個原則。任何貪多、求快的複習安排,或以解題來帶知識的速成複習方法,都只能食而不化。快則快了,然而對所複習的知識仍然是一知半解,不深不透,不可能達到正確理解的目的。“循序漸進”是按課文的章節順序,穩紮穩打。具體說,可按以下幾項來操作:①對每節課文堅持認真閱讀,及時消化,理出要點;②獨立完成相應的鞏固作業,檢查自己對所涉及的概念及規律的理解程度;③每章結束,可藉助一些參考書搞一次單元小結,理一理本章知識線索;④每逢大型考試,再將知識回頭聯絡。以上各項如能持之以恆,則對雙基知識的掌握定會有相當的收益。

二、正確處理知識的全面和重點的關係

我認為,總複習必須按照教學大綱掃描全部的知識。在這上面千萬不能心存僥倖,搞什麼猜題押寶,隨意捨棄或疏忽自認為不重要的、不會考的部分。例如今年大學聯考實驗考的是二極體,二極體應作為教學中的邊緣知識,如果未重視這些邊緣知識,就會丟不長施。尤其在時間有限的複習課上,老師一般很難詳細述及所有內容,因此,對於面上一定篇幅屬於識記性質的知識,需要要求學生自己閱讀課文加以彌補,以免形成知識的缺漏。這就是正確處理知識面的意思。但在物理學科全部知識中,畢竟也有主次之分,所以還得在複習中注意突出重點。例如就力學部分而言,力和運動學知識可視為力學的準備知識,而牛頓定律、動量守恆定律、功和能的關係則是整個力學框架的重要支柱。對這些重點內容,複習務必追求突破性進展。所以,講課時要特別要求學生注意聽老師的總結及分析解剖;消化時務求深刻理解它們的內涵。同時找些例題幫助學生熟悉它們的應用;練習則需要有一定的反覆以求熟練掌握。只有正確處理好面和點的關係,才可能達到既揀芝麻又抱西瓜的最終目的。

三、規範地做好各項練習

練習在總複習中是舉足輕重的一環,要想通過練習達到鞏固知識、提高能力的目的,力求規範地解題是應該遵循的一個原則。具體說務求做到兩條:①要規範地使用物理規律。不少同學常從生活經驗角度去解物理題,比如用動能定理時習慣從功、能的數值上加加減減來得到結果,而不問列式的物理意義。這種不規範的混亂的思維方式,只能使認知水平停滯在生活經驗的層次上,正是複習中一大障礙。物理學自有本身固有的思維規律和方法,像動能定理的應用,首先要求弄清所研究的過程及研究物件在此過程中的受力情況,然後區別各力做功的正、負,再搞清過程的初態和終態,最後按外力功的代數和等於動能增量列出方程,這之後的代數運算便容易了。如果在平時練習中始終能堅持這樣規範地使用物理定律、定理,時間久了必然會加深對規律的理解,能力一定會上升到新的層次。②要將題做完整。我接觸過一些學生,做練習“浮而不實”,列出幾個物理方程便丟手不做或整理到代數式但懶於代入數字運算等,都不肯將題解到底。他們之中不乏最後失敗的例項,均因為他們沒有從日常的練習中得到收益。許多物理題,粗一看解題方向似乎很明顯,仔細一解才發現裡邊隱含著重要的變化及關鍵。再說,一個完整的解題要有嚴密的邏輯過程;要有簡明扼要的文字表述;有單位的處理;有數字的運算……所有這些,無不涉及雙基知識及個人的素養和能力,都是要通過訓練來加以提高改進的。那種蜻蜓點水式的解題,不可能在這些方面得到不斷啟發和訓練,題解得再多,然而水平提高不快、工作不實,最後必定導致複習工作的低效率。

四、通過專題複習,提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高三複習的後階段,在基礎知識的認知基本到位的前提下,可考慮搞一些專題性質的複習。採用歸類、對比的方法,加深對雙基知識的理解,並提高自己綜合、分析的能力。拿物理圖象舉例說吧,有關這方面的知識,原來散見於力學、熱學、電學等章節,初學時一般只能就事論事,學的是一個個圖線的某個方面的意義。複習時若還是機械重複一次,認識必然還是支離破碎,不能提高認知能力的水平。如果搞一個“物理圖線”的專題,綜合一下已有的對圖線的各項認識,就能從圖線的涵義、截距、斜率、走向、覆蓋面積等諸多方面全方位認識圖線的物理涵義。這樣,對圖線的認識、解釋、翻譯的能力便得到了提高,再去解決同類型的問題,自然就會迎刃而解了。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15

本節課的課題是《互感與自感》,按照教材的要求,互感只要求瞭解,自感是本節課的重點、難點。對自感部分的教學,書上已經給出了通過兩個實驗———閉合電鍵和斷開電鍵來體驗。但其內容是直接給出的,在學生的腦海中是突然出現的感覺,理解內容時會覺得很被動,顯然不利於其概念的生成。如何使學生對知識的形成感到是水到渠成並在同時加強對同學們的思維的發展成了我在備這節課時的主要出發點。

一、實驗激發思維,吸引學生注意。

在上課時,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我設計了一個實驗。用一節乾電池、一個電鍵、一個鎮流器和一些導線。問學生,面對“電老虎”是否敢做“武松”。學生一看才一節乾電池,不過1.5V而已,都躍躍欲試。

邀請八位同學上臺實驗,一開始電鍵處於斷開狀態,在我閉合電鍵時,問學生有什麼感覺,學生都說沒有感覺;接著我閉合電鍵(先渲染一些緊張氣氛,再問,學生仍然說沒感覺;這時,學生都很開心和疑惑,難道我是喊他們上來搞“形體展示”,然後我斷開電鍵,現象發生了,學生的手被電擊的握起來了。我就這個現象進一步提問,為什麼電鍵閉合時,大家沒感覺;而電鍵斷開時,大家卻被電擊了呢?這樣,我就用這個似乎“不太合常理”的實驗引起了學生的思考並進入主題。

二、自主設計實驗,詮釋思維奧祕。

1、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了,下一步怎麼辦呢?

直接進入閉合電鍵的自感現象的引入,會在學生的思維中出現斷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用一個電源、滑動變阻器和線圈組成一個電路。

(這是我們前面剛剛學習過的內容)問學生:

(1)螺線管中有無磁場?磁場的強弱與電流有無關係?

(2)當電流變化時,螺線管中的磁場是否變化?

(3)當電流變化時,通過螺線管中的磁通量是否變化?

(4)當電流變化時,螺線管中是否產生感應電動勢?

接著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把產生的感應電動勢形象地展示出來?當學生答出用小燈泡時,又問學生一個電燈泡好不好,如果想讓現象更明顯,該如何?學生又答兩個相同的燈泡並讓他們並聯,我又引導他們知道為了讓兩個支路的電流相等,我們應該讓沒接線圈的那個燈泡接滑動變阻器。從而自然的進入閉合時自感研究的實驗。

在這個實驗中,學生全程參與了實驗的設計、及實驗,理解起來更加自然而深刻,非常有助學生概念的生成和有效地提高學生設計實驗的能力,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能力的提高很好地結合起來,並培養了學生科學探究的思維和能力。

2、自感係數L。

書上直接提到,並說它與形狀、大小、匝數及有無鐵芯有關,這種純記憶的學習方式,顯然是比較落後地,可如何更好的詮釋它呢?首先我從自感電動勢出發,由於E=nΔ/Δt,而現在是由於ΔI引起B的變化而變化的,所以E∝ΔI/Δt,取比例係數為L,所以E=LΔI/Δt。

由這個過程可以知道,L應該與n,S有關,即與形狀、大小和匝數有關。而為何與鐵芯有關呢,是由於其影響磁場而起,本節內容重點是電流變化引起磁場變化,所以此處不宜提起,所以我通過一個實驗展示,有鐵芯和無鐵芯時,自感現象改變很大,並留下思考題,我們可否設計與n,S有關的實驗儀器,並鼓勵他們參加江蘇省自制教具大賽和科技創新大賽,學生當堂反應比較熱烈。這裡,從理論和實驗相結合的角度很好分析了為何L與形狀、大小、匝數及有無鐵芯有關,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效率,並讓學生理解了創新的涵義,我們學生也可以完成。

三、靈機應變考驗上課教師的智慧。

前面提到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我請了九名同學上臺體驗被電擊的感覺。結果來了九名同學,這時教師如果讓任何一位同學下去,會引起同學的諸多猜疑。我就讓九名同學做了實驗,當然我心裡已經分析過了,多一名學生不會改變他們被電擊的結果。學習完閉合和斷開電鍵的自感實驗後來分析前面這個實驗時,我展示課件上的內容,上面的畫的是八名同學,我靈機一動在分析完這個現象發生的原因後,請同學就八個同學被電擊和九名同學被電擊有什麼區別進行討論。同學們經過一分析才知道,原來多一名同學在斷開電鍵時,被電擊的效果更強烈一些再一次提震了學生的思維,使同學們處於思維高度興奮狀態,理解問題的效率當然大大提高了。

四、努力發現問題,為教學提升打下基礎。

從課堂的實際過程來看,我至少發現兩個問題:

1、在本次的上課中,出現板書上有的內容和課件上的內容相重複,顯得不夠簡練。

2、在磁場的能量這個環節的處理上功夫下的仍然不夠。

從當堂效果看,學生不易想到磁場是具有能量的。儘管它不是本節的主要內容,但其思維的引導做得顯然不夠的。

當然,問題肯定還有很多,需要我不斷的學習、摸索和請教,從而更快的提升自己。

這節課後,我總結自己的可取和不足之處時進一步的體會到,學生一直是課堂的主體,我們的課堂因為他們而精采或黯淡。全方位的提高自我,為了學生也是為了我們自己專業成長,這需要我們教師一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