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教學反思

才智咖 人氣:2.71W

身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一地理必修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高一地理必修教學反思

高一地理必修教學反思 篇1

一個學期的教學工作結束了,期末考試成績以均分50分而告終。而八個班只有三個班均分超過50分。回顧這一學期的地理教學工作頗有感慨。現對這學期的地理教學工作反思如下:

(1)學生的基礎差

與往屆的學生相比,這屆學生基礎差是不爭的事實。學生沒有端正的學習態度,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這些學生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型別:

①完全不學習型

佔有小部分比例,每班約為2——3人,這些人上課除了打瞌睡,就是雙手抱在胸前,目光呆滯,一愣就是一節課。任你花言巧語還是天方夜譚,我則穩如泰山面不更色,心不跳。

②偶爾學習型

佔有相當大的部分比例,約為三分之一。這部分人偶爾會對學習產生興趣,但稍縱即逝,且不求甚解,沒有追根求源的精神。即使有時會問老師題但問過拉倒,聽不懂也就算了。

③半夢半醒型

約佔三分之二的比例,這與國中沒有學過地理有直接的關係。但同時也暴露了中國教育的弊端:注重書本知識的傳授而乎視社會生活的恩賜;過分強調的終極目標的相同,而乎視他們起跑線的不同和學生的個性差異。我個人認為,會考考600分的學生與考400分的學生學習同一套教材,面對的是同一張大學聯考試卷,這對考400分的學生來講,這種競爭是不公平的。

同時學生從上學的第一天起就被圈在教室裡。每天有大量的作業。雙休日和假期又被沒完沒了的補習班所包圍。學生身體素質差了,接觸大自然的機會少了,基本的生活常識也沒有了。如我們在講“天氣”的時候,上課時我說:“氣溫降低了,天氣會……”學生接下來說:“變暖。”再如我們講到風向的時候,學生理解為向東邊刮的就是東風。

高一地理是大學聯考地理教學的重點也是最難點,在大學聯考中佔到百分之六十的比例。初學地理的人學習起來肯定會有難度。我們這類學校的學生基本上都是會考成績在400分這一檔次的學生,學習起來就會更難。上課學生聽不懂,而教學內容又是高中三年中最為繁重的。因而對這部分的學習,學生基本處於懵懂狀態,收穫百分之五十也就不足為怪了。

(2)學生的整體素質低

洞察這屆學生給人的整體感覺是好玩樂,怕吃苦,凡事我行我素,享受了今天不知道明天該怎麼過。我也曾與幾個學生交流過。我問他們:“你們將來打算幹什麼?”回答:“不知道”驚人的相似,可怕的驚人,難道這就是目前大學聯考制度下塑造出來的國家棟梁?試想我們的國家沒有高素質的人材嗎?當然不是,但畢竟是少數人。而我們現在所面對的這一批學生將來才是社會的主流,是生力軍。難以想象一旦他們掌管了我們的國度,我們的社會將會向哪個方向發展。

在這學期的教學方法上,我沿襲了以往的教學方法,但綜合前邊的因素,再加上這學期教學任務重,課時比往屆又少了一課時,這些教學方法用在這屆學生身上並不適用。放慢教學進度,完不成教學任務,因而調整教學方法也有很大的難度。下學期我們要適當調整教學方法,以讓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的更好。

高一地理必修教學反思 篇2

新課程強調學習方式的轉變。由於能合理地利用競爭機制,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小組合作學習成為了本次課程改革積極倡導的學習方式之一。它既是一種教學方法,又是一種學習方式,並且有助於促進師生之間的相互理解,增強課堂教學的生命性。新學期校領導要求我們廣大教師要將小組合作學習作為課堂教學改革的一項硬任務來研究、嘗試和實踐,不斷優化課堂教學過程。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學會傾聽、學會 記錄、學會互學、學會展示、學會思考、學會質疑、學會合作和探究,從而達到課堂教學質量的大幅度提高。開學以來,為響應校領導的號召,課堂教學中我們積極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力求通過合作學習的活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水平。以下是本人在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單元《宇宙中的地球》教學中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幾點反思。

首先要考慮本課的教學目標是什麼?本節課中哪些教學內容適合小組合作學習?設計的合作學習內容是否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單元《宇宙中的地球》這部分內容,是整個高中地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特別是“地球運動及其地理意義”這部分內容的教學,需要學生能有一定的空間概念和較好的空間想象能力,但是由於剛上高一的學生還沒有學習過《立體幾何》,要做到這一點確實有困難。因此在設計教學內容和方法時,千萬不可千篇一律,對於那些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難以完成而該教師講授的內容,教師必須講授。

其次,備課組老師要精心編制每一節課的“導學案”,確保導學案的優質高效。小組合作學習要想取得好的效果,離不開教師有效的指導。只有抓住重點指導,引導學生積極合作探究,真正讓學生互動起來,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一份好的“導學案”可以實現教師在學生課前預習時就對這節課的重點內容進行有效的指導,讓學生在課前做好必要的準備,從而達到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如果“導學案”的編制不能滿足以上要求,如:設計的自主探究的內容難度太大,或者設計的檢測題目太深,都會不可避免地影響到教學的進度,進而打亂正常的教學計劃。我們在“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產生時差”這一節內容的教學時,就是因“導學案”中編制的題目太深,導致原計劃用一課時就能完成的教學任務足足用了兩課時。

另外,由於個別學生習慣於教師的傳授或由於自控能力差,會在小組合作學習時茫然不知所措,可能會產生學不到東西的感覺,老師、同學要多多關注,不斷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真正做到“讓每一個學生都動起來”;合作小組成員之間應互相信任,多溝通,減少內部衝突,提高合作的有效性。

最後,教師要根據合作學習開展前所提出的評價標準,對小組合作的情況給予評價,從不同的角度肯定各小組的合作,並予以獎勵,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促使他們繼續進步。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新課程大力提倡的學習方式,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品質的學習方式。我們要通過不斷的指導,長期的薰陶,積極引導學生吸收、內化。教師之間也應該經常開展小組合作式的學術探討,不斷反思、改進,使自己逐步走向成熟,適應新課程的教學,讓小組合作學習成為一種真正行之有效的學習方式。

高一地理必修教學反思 篇3

高一上學期的必修一(天然地理)教學只完成為了四章內部實質意義。第五章因為時間不足留在本學期完成。本學期一開學,簡略與學生寒暄之後,就直奔正題,第五章第一節《天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一課時完成,第二節《天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2課時完成,配套《同步作業》習題講述一課時完成。必修一終於在本學期開學的第三週結束了。現擬從講堂新課教學、作業與反饋、問題研究實施、文理分科意圖等四大方面系統反思,與春節前釋出的《地理課前三分鐘演講篇》構成《淮南一中2009級高一地理教學反思系列》。

必修一課時施用與分配

必修一各章節教學現實課時與教參建議課時對比表(因格式限制,省略表格)

表格分析:

上學期教學周次很長,達23周,教學用時21周,國慶、元旦、運動會等放假2周,章節習題評講5課時,期會考試、月考2周,現實用來新課教學時間只有28—29課時。依據以上表格,上學期只能完成四章教學。

教學難度把握和控制

上學期必修一的配套資料有全省統一的《地理同步作業》,這本同步作業試題難度以基礎題為主,有部分拓展延長難題,每課時題量約30分鐘以內能夠做完(中等水平學生,按照我親自做題的時間和詢問學生用時的估測),試題比較新穎,選編了部分大學聯考真題,還配有單元測試卷。學校又統一徵訂了第二本教輔《贏在講堂》,這本資料,編輯的還算較好,但題量多,難度大,尤其是地球運動和大氣等部分試題,書中也配套了一套單元測試卷。這本資料可以用做作高三一輪複習資料。兩樣資料,加上配套單元卷,我們的高一地理資料算是有4本。課時少,內部實質意義多,徵訂如此之多的資料,既苦了教師,又誤導了學生。組內青年教師常常抱怨上課不講深、不拓展學生做不好習題,課下被學生問患上無可奈何,筋疲力盡,倒不如上所述課多講、講透,省的學生老問。這樣勢必導致問題產生:我們的地理教學高一新課是否要按高三複習課那樣子挖掘?我們教學的目標是大學聯考照舊學業水平考試?我們的教學預設是依據課程尺度照舊依據手中習題?其實這些問題一提出來,答案就很明確了,然而現實教學中依然很難解決。高一要開設九門文化課,兩套資料,學生不堪其累,作業很難獨立完成,學生為應付差事,必須患上抄襲答案。思量到種種情況之後,上學期期會考試之後,我對於第二本教輔提出了要求,學有餘力,自己獨立完成,有問題課下來找我探討。學生到底需要做多少習題?做什麼樣的習題?不同層次的學生習題應該有如何的差異?教師如何處置懲罰這些習題?這些最基本的、最原始的、最常識的問題現在卻圍困並攪擾了我。

新課程新方法的施用

掀開我校的《教學預設專用簿冊》(教案本),檢視28節新課教學的教學方法一欄,看到這些我寫出來的方法:講授法、實驗法、分組探究法、自立學習法、讀圖法、圖解法、練習法、角色飾演法、會商法、案例教學法、腦筋風暴法、首尾呼應法、對比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等等,尋覓硬碟中保留的部分課時的多媒體課件,追念起講堂上的各種各樣的情景,總覺有些苦澀。自我總結,教學方法中講授法施用最多,最頻繁,最順手。分組合作少,自立學習少,活動探究少,角色飾演少,甚或連提問也少了不少,課外的查詢拜訪根本沒有,新課程是否就意味著方法一定要創新呢?很多方法的施用,除了教師的精心準備外,尚需學生們提前做些準備工作,我們的學生有時間嗎?

教學與檢測、評估的不對等

上學期教學檢測,含期會考試(本校教師自己正題)、月考與期末考試(教育局統一出題目)三次。期會考試分科考試,地理有90分鐘時間,試題部分來自選用資料的原題,月考是政治、歷史、地理三科單獨組題合場考試,我們謂之“文綜”,共150分鐘,地理題量偏少,難度略大於期會考試。期末考試題量很多,難度中等,三次考試結果每每出乎意料,不知道是我們高估了學生的水平照舊自己的水平。我們現在的教學到底是為測試而教學照舊為教學而測試?我是特別阻擋考試出平時作業中的原題來考查的,但是如果不如此,則一些學生不願意複習備考,而即便原題搬來考查學生,學生的錯誤率依舊不低,這說明教與學出現了問題,可能的情況是這些問題早已產生,終於到高中階段顯現了。美國彼患上·W·艾瑞遜《講堂評估》一書中提到這樣一段話:(抄錄於此)

(第97頁第4章正式評估相關)本章一直在強調兩點:1)成就測試應該公正地、有代表性地顯示學生對所教內部實質意義的掌握程度;2)為了做到第一點兒,測試問題必須讓學生往返覆和所教內部實質意義近似的試題,一定要“近似”。

為測試而教學和為教學而測試存在著很大的道德方面的區分。若是為測試而教學,教師教給學生更多的是回覆測試題的技能。不是說這樣的做法不克不及有,但只將測試中出現的詳細問題的答案教給學生的做法既不符,也不合乎道德。這樣的測試反映的成績也是扭曲的、無效的。這樣的測試測的只是學生背答案的風能力,說明沒完將來學生面對不是一模一樣,而是近似問題時會有的表現。教師在教育和道德層面上都有責任維護成就測試的真正意義,而不是讓學生背答案來應付測試。

參考這段文字,我們的地理教學測試題目很難與教學對等。我們所教與所考差異明顯。高一學生的國中地理學習和考試經歷可以概括為兩個字:背(平時考試之前背書)和抄(九年級畢業考試時很多學生都是抄的,自己抄和教師提供答案抄)。可能因為地理學科的綜合性和區域性所致,我們的試題很少有完全屬於某一階段、某一區域、某一純粹知識點的考查內部實質意義。國中地理基礎薄弱表現的不單單是考試成績的好壞而更涉及了地理基本方法的缺失和地理學科常識的陌生。四川葉老師在“究竟應該如何複習《世界地理》?”一文中提到的複習備考的思路沒有疑難是非常正確的,但是對於國中地理基礎薄弱的高一學生來說,教學困境較多。

文理分科意圖影響地理教學

我校高一的分班措施:第一層次:理科意圖重點班,四個年級,囊括了我校進校會考高分段的多數學生;第二層次:文科意圖重點班,兩個年級,囊括了餘下的大多會考高分段的學生;第三層次:理科意圖平行班,1四個年級,年級正取生學生數目較多;第四層次:文科意圖平行班,8個年級,進校會考平均分最低,藝術生多數集中在此類年級。

從高一上學期期會考試開始算起到本學期開學之初的寒假作業四次測試各類年級成績分析來看,我校的高一分班管理措施,導致一定程度上地理學科教學的困境和教學效果的弱化。批閱試卷和梳理地理考試成績,通過同組教師的交流,發現以下現象:

(1)從首屆教學檢測基本沒有發現文理意圖對於考試成績的影響,但隨後考試的影響就開始出現,上學期期末考試表現就較為明顯了,理科意圖重點班的一些學生,尤其是數理化排名靠前的學生,地理竟考不合格,甚或出現罕見的低分段。

(2)月考、期末考試和本學期的寒假作業檢測,理科意圖年級的學生交卷時間明顯提早。寒假作業檢測理科意圖年級的學生重視程度明顯不如文科意圖年級。

(3)理科意圖年級的作業難以收起,作業質量抄襲面較廣。

高一學生的興趣、志向、學習潛力、未來規劃等諸方面都很難確定。多數高一學生國中地理基礎十分薄弱,農村國中畢業的學生更加明顯,過早確定文科意圖,導致一批學生放棄了認真學習高中地理的機會,從而錯過了思維訓練、能力提升、情感造就和薰陶的重要階段。更為深遠的影響可能是:理科意圖年級的學生到了高二正式文理分科時畢竟有部分學生轉入文科年級,這些學生因為所處年級的群體氛圍影響,很可能地理學習不夠重視。文科意圖年級的學生因為女生扎堆,理科思維好些的男生偏少,一定程度上消弱了同學互助的地理學習氛圍。任教理科意圖年級的地理教師因為文理意圖的確定,講堂教學、講堂管理、作業批閱、考試反饋等多方面都遭遇到了與完全平行分班不同的情況,我想表達的是上課沒有以前那麼舒心,講堂調控和管理難度加大,教學效果遭到了一定的影響。

問題研究篇

與上一屆相比,問題研究不少我上課都提示講解了,並且佈置了研究任務等。但整理學生的電子稿和紙質研究成果來看,本屆學生的研究成果作品數量偏少、質量較差、漫衍不均,理科意圖的年級收上來的作品很少。究其原因:

1、分班造成的年級型別的差異。上一屆僥倖帶了一個理科意圖重點班,上課非常有感覺,教學興奮度高,學生非常喜歡地理,地理作業和研究作品上交的數量多,質量較高。蒐集整理了不少經驗,本屆一律是平行班,多數是理科意圖平行班,文科意圖平行班只有兩個。生源素質對於教學的互動影響是明顯的。

2、工作負擔原因。上屆任教6各平行班,到了高二文理正式分科好像又剪掉一個年級。本屆任教8各年級,的確要命,這裡不僅只是課時的問題,而是重複的次數太多,有時候有些煩。鑑於這個原因,所以問題研究課下對於學生的督促和指導偏少,沒有強有力地督促,作品收上來是有困難的。

3、文理意圖的影響,這點前文所述原因同樣適用於問題研究部分。

4、懷疑某些問題探究的價值和意義,故沒有高度重視某些問題研究,必修一本來課時就很緊張,故部分問題研究沒有佈置,甚或講堂也沒有講解和分析,沒完了之了。

5、時間瓜葛,多數年級沒有及時反饋問題研究成果和作品。缺失展示的平臺,學生探究的熱情和意志力遭遇冰凍。

出路和對策:

(1)精簡數量

(2)加強指導

(3)定期總結,搭建平臺,及時展示。

(4)鼓勵、表揚,必要時予以事物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