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柳》教學反思

才智咖 人氣:1.33W

下面是國小詩歌詠柳教學反思,僅供參考!

《詠柳》教學反思

  反思一:詠柳教學反思

語文教學要符合兒童的年齡特徵,這是新課標中明確規定的,所以在《詠柳》這一課的教學中,我根據低年級學生喜歡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這一特點,在課始運用課件,通過讓學生在優美的樂曲中欣賞柳樹的圖片,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本著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這一點,引導學生採取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各種有效的方法逐字逐句理解詩句的意思,從而明白整首詩的意思,以便進一步體會詩人的感情。

當彙報交流時,他們大多隻是按照詩句的順序,生硬地連起來,整句詩的意思聽上去很彆扭。古詩的語言倒置現象較多,有時要先解釋最後的詞句。孩子們較少接觸,我強調詩句的意思可以用自己的話來表達,但要說通順。最後,部分的孩子能用自己的話說得出來了。當然還有一部分不會說的。這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說還是有一定的難度。這需要一個過程。在這一點上我的目的想讓他們瞭解學習的古詩方法,“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當他們掌握了方法,我們的古詩教學會更輕鬆。

在教學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時”時,我啟發學生髮揮想象,“二月的春風還-----”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我想會有很多很多精彩紛呈的各異思維展現出來,但是也許是換班講課的原因,學生的回答也僅僅是課件圖片上的幾個,思維並沒有完全發散開來,在這一點,教師處理比較倉促,可以進一步引導,讓他們放飛想象的翅膀。

在本課教學中,識字是隨文進行,對“裁”“剪”兩個比較易錯字做了書寫指導學習,我充分發揮主體意識,讓學生自己觀察字的結構,從中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

整節課下來,感覺作為教師在古詩教學中還是沒有完全放開,沒有完全投入教學中去影響學生感染學生,因此對詩的意境體會的不夠到位,感情朗讀沒有達到最預期效果。

  反思二:詠柳教學反思

《詠柳》是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第一課。旨在春天來臨之際,讓學生隨著文字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大多數孩子已經能熟讀、背誦這首詩了。所以,我除了要讓學生掌握本課的7個生字之外,主要是教給學生學習古詩的方法,培養學生利用手中的`學習工具自學古詩的能力和興趣。

教學開始,我板書課題“詠柳”,問學生“詠”是什麼意思,學生搖頭,我鼓勵學生查字典,得到“詠是用詩歌的形式描述,有歌頌、讚美的意思。”我在詠字後面加了一個“柳”字,問“詠柳”是什麼意思?“就是讚美柳樹。”“那快看圖讀古詩,說說詩人讚美了柳樹什麼?”

我根據低年級學生喜歡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這一特點,在課前,通過讓學生收集有關柳樹的圖片,激發學生學習本課的熱情。在教學過程中根據詩歌的特點,出示直觀的插圖,再現詩歌意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在讀中感悟春天的美。

在本課的識字教學中,我充分發揮“主人”意識,讓學生自己觀察字的結構,然後小組討論怎樣記住這些字,從中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貫徹了“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這一課標精神。

  反思三:詠柳教學反思

詩,以其古樸深邃的已經感染著我們。

《詠柳》一詩,世人通過寫初春二月柳樹、柳葉、柳條,向人們展示了一個多姿多彩的春天,繼而表達了詩人對春天到來的喜悅以及對春天景色的讚美。

俗話說:“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三年級的學生通過前面幾個學期的學習,對古詩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於是,對《詠柳》一詩,我作出了以下兩個方面的要求:

第一,熟讀並能背誦這首古詩。

第二,能用自己的話解釋詩句的意思。

這兩個要求是相互相通的。通過誦讀、男女互讀,同桌互讀的形式讓學生熟悉詩句,結合圖片和音樂讓學生在多次的誦讀中感悟詩歌的意境,在讀中感悟春天的美。

三年級學生雖然對古詩詩意不作考查要求,但學生已經初步具備理解詩句的能力,可以在具體的教學中嘗試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把詩句的意思,簡單地寫下來。

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也把詩意理解作為一個小小的訓練,讓學生在讀與寫的兩相配合下,細細品味春天柳樹吐芽,柳條碧綠的生機勃勃的景象,繼而理解題眼“詠”的意思,揣摩詩歌所要表達的歌頌、讚美之情。

《詠柳》一詩,通俗易懂,且文段短小,在教學中,可以儘量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通過發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來提高對古詩學習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