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淨山旅遊景點介紹

才智咖 人氣:1.37W

每個人心中都有這樣一個夢,離開喧囂的城市,去遠方,聽聽蝴蝶與野花的對吟,猜猜樹葉飄墜的心事,或者什麼都不想,只是呼吸純淨的空氣,體驗純樸的人情。那麼,跟我走吧,去被稱為梵天淨土的梵淨山,去感受金頂上的風光無限……在此,還有人在梵淨山中忘去城市的喧囂,放眼觀望梵淨山的秀美,下面小編就來和大家介紹一下梵淨山的旅遊景點吧!

梵淨山旅遊景點介紹

梵淨山簡介

梵淨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際生物圈成員、亞熱帶最完整的生物體系,棲息著黔金絲猴、珙桐、紫薇等珍稀動植物;是黃河以南地區10多億年古老的地質臺地;是天下眾名嶽之宗佛教聖地、全國五大佛教名山之彌勒菩薩道場。

棉絮嶺

棉絮嶺,西上梵淨山的汽車終點站、西線徒步起點,海拔2000米,正前方新金頂、老金頂、鳳凰山一覽無餘。

在此可以看到梵淨山一大奇觀——萬米睡佛、又為佛中佛,佛頭三個、座佛兩尊,寓意“五福臨門”,且長達萬米,為世界之最,極像大肚彌勒,千百年來當地百姓把梵淨山稱作“大佛山”,山即是一尊佛、佛即是一座山。

賜敕碑

賜敕碑——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奉神宗皇帝聖旨而建,當時的戶部郎中李芝彥撰寫,對梵淨山的地理位置、山形地貌、名勝古蹟、歷史傳說、佛教興衰等都作了記載。碑文寫到梵淨山是“古佛道場”,是“天下眾名嶽之宗”,是“上之穹隆接天、下之厚重住地”、“崔巍不減五嶽、靈異足播千秋”,是名震南京、北京,傾動十三地方行省,吸引王公大臣、黎民百姓紛紛湧來朝拜的“極樂天宮”,為貴州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梵淨山民族民俗

土家族在梵淨山麓,居住著土家族、苗族、侗族、漢族、羌等各族人民。在這裡,可以領略到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體悟到梵淨山區豐富深邃的人文文化。其中最值得稱道的是書法藝術

土家族——自稱"畢茲卡",歷史上被稱為“武陵蠻”或“五溪蠻”,為古代巴人後裔。印江縣50%以上人口為土家族。土家歌舞有山歌、哭嫁歌、蓑秧歌、擺手舞、八寶銅鈴舞、茅古斯、肉蓮花等,並以特有嗩吶、木葉、咚咚喹樂器伴奏。

苗族——其分支繁多複雜、文化豐富多彩,武陵山脈的苗族先民曾被稱作“黔中蠻”,史載“逐三苗於三危”,本地苗族為三苗氏後裔。苗族能歌善物,有跳歌、打跳、踩蘆笙、四面鼓舞、板凳舞、反排木鼓舞等。

古佛道場

古人云:“天下名山僧佔多。”大自然造就了梵淨山的奇異風光,而佛教徒則揚名了梵淨山的靈山秀水。在明朝萬曆以前,梵淨山作為“古佛道場”,早已聲名遠播。在梵淨山的滴水巖附近,有一塊奉萬曆皇帝的詔令而專門豎立的石碑。碑文中寫道:“此黔中間之勝地有古佛道場,名曰梵淨山者則又是天下眾名嶽之宗也。”明朝萬曆皇帝之所以要下詔重建梵淨山金頂正殿(寺廟),是鑑於曾經興盛一時的梵淨山“古佛道場”,因長年戰亂而日趨衰落破敗,即碑文所言:“天哀名山之頹,而賜以欽命僧妙玄重建金頂正殿,足為萬聖臨鑾。”碑文中把盛極之時的梵淨山“古佛道場”比作“極樂天宮”,記載梵淨山佛教自開闢以來,香火旺盛,信奉朝拜的信徒如雲流水湧,連王公大人都十分嚮往。梵淨山的聲名早已傳入了南京、北京,傾動了十三個行省的地方長官。

賜敕碑

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奉神宗皇帝聖旨而建,當時的戶部郎中李芝彥撰寫,對梵淨山的地理位置、山形地貌、名勝古蹟、歷史傳說、佛教興衰等都作了記載。碑文寫到梵淨山是“古佛道場”,是“天下眾名嶽之宗”,是“上之穹隆接天、下之厚重住地”、“崔巍不減五嶽、靈異足播千秋”,是名震南京、北京,傾動13地方行省,吸引王公大臣、黎民百姓紛紛湧來朝拜的“極樂天宮”,為貴州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黔山第一石

西線上梵淨山,到達山頂草甸層後,立於山頭的一尊奇石,像贊美人而伸出的大拇指:你是第一!據說清朝大書法家嚴寅亮(書寫頤和園匾額)書寫“黔山第一”也來自它的靈感!

萬米睡佛

萬米睡佛,仰臥在梵淨山頂,長達10000米,為世界之最。千百年來,各地百姓把梵淨山當作大佛朝拜,山即一座佛,佛即一座山。

蘑菇石

其名字就如形象一樣,上大下小,酷似蘑菇。高約十米,亭亭玉立,看似一觸即傾,其實巋然不動(它已經在風霜雨雪中飄搖10億年以上)。蘑菇石是造物主舉世無雙的一座魔幻現實主義經典雕塑,是許多畫家、攝影家都以它為題材,創作出了數不勝數的藝術傑作。它如今作為梵淨山的形象大使,走向了全國,走向了世界,還走進了富麗堂皇的人民大會堂。

九皇洞

位於梵淨老山之下,洞口石牆依石壁而建的九皇洞由石門入門,見一方整齊的在天井,爾後伸入洞內。扉崖的石牆上,刻有“洞天福地”四個大字,筆鋒雋秀。據說這裡是明朝萬曆皇帝的李皇娘修行的地方。

金頂的金刀峽上共建有三座飛橋相連,其中頂上的一座稱為“天仙橋”,為明代所建,長4米,寬1米,是從50千米以外運來的塊塊巨石砌成的拱橋。在金刀峽左右兩側的金頂絕頂,曾建有廟宇,分別為“釋迦殿”和“彌勒殿”。佛殿後的巨石,有的稱之為“晒金臺”,有的稱之為“說法臺”;金頂左側有“拜佛臺”;金頂半山便是“捨身巖”;金頂半山還有觀音洞,洞內有石雕佛像。

金刀峽

兩側壁立的石壁上,曾開鑿有石梯,並有數十處凹穴和鐵索鏈條,便利於登峰者依附攀登。在老金頂下現存有兩塊禁山碑。碑高1米,寬0.5米,清代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十二月由巡撫部院、按察使兼管驛傳事麟慶、貴州布政司按察使李文耕為嚴禁砍伐山林、開窯燒炭以培護風水而立。碑文曰:“銅仁府屬之梵淨山,層巒聳翠,林木蔭薈,為大小兩江發源,思銅數郡保障,其四(周)附近山場林木,自應永遠培護,不容擅自傷毀……該處山場及附近四周一切山林木石,務須隨時檢查,妥為蓄護……毋許砍樹燒炭,以培地方而護風水……”這可能是我國較早的環境保護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