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一號什麼時候返回-神舟11號返回地球準確時間

才智咖 人氣:2.48W

神舟十一號什麼時候返回,神舟11號返回地球準確時間是幾月幾日呢?下面是由本站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神舟11號返回地球準確時間,希望能夠幫到您!

神舟十一號什麼時候返回-神舟11號返回地球準確時間

神舟11號返回地球準確時間

  2016年11月18日下午,預計降落時間為下午2點。今天下午1點到2點40分現場直播神舟十一號飛船的歸家之旅

【相關閱讀】

神舟十一號“回家”的路上要經歷什麼?

在完成了一個月的太空生活後,神舟十一號兩名航天員景海鵬、陳東將在今天下午返回闊別一個多月的地球。回家的路有多長?這一路上他們要經歷些什麼?來讓文靜穿越時空,帶您感受一下。

浩瀚的宇宙,我們來過。在過去的一個多月時間裡,兩名航天員在地球低軌道上工作和生活。現在,帶著滿滿的實驗成果和一顆想家的心,他們要返航了。我又一次實現了穿越,進入到了神舟十一號的返回艙。馬上要回家了,其實我的心情和航天員一樣激動。就在17日上午,兩名航天員關閉了“天宮二號”實驗艙的前艙門,離開了這個他們生活了三十天的太空之家,回到了神舟十一號飛船,準備返航。那麼返航的第一件事,是讓飛船和天宮二號分開。這個時候,航天員也有兩件事要做,第一件事,是給天宮二號和神舟十號之間的對接通道洩壓,讓對接通道恢復到真空狀態,以保障分離順利;另一件事,就是喚醒飛船。為什麼呢?因為在組合體飛行期間,飛船其實是處於停靠狀態,相當於是在“睡覺”,裡面的很多裝置都處於關機狀態,馬上要分開旅行了,飛船的各個系統就要全面甦醒,該開機的開機,該工作的工作。準備工作做好,飛船就可以和天宮說再見啦!

那麼告別是怎麼進行的呢?在神舟十一號和天宮二號的對接機構中,各有兩個彈簧。分離時,這些彈簧給神十一和天宮一個反推的力,同時,飛船自身的反推發動機也開始工作,這樣飛船就逐步撤到距離天宮二號120米的位置,到120米之後,為了確保安全,地面控制中心還會控制飛船飛到更高的飛行軌道上去,直到兩個飛行器之間距離達到20公里之外,才算安全完成分離。各自分道揚鑣後,飛船就開始瞄準主著陸場,調整飛行軌道,準備返回。

高度393公里,速度每秒7.3公里,現在,飛船獨自向著地球飛去。當然啦,咱們飛船是三個艙段,但是回到地球,只需要返回艙帶著航天員回來就可以了,所以,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讓飛船的軌道艙和返回艙分離、然後再是返回艙和推進艙分離。那麼現在,時間已經快進到航天員返回地面前的兩個半小時左右。軌道艙也同樣完成了洩壓,和返回艙分離了,大約二十分鐘後,返回艙和推進艙也分開。這個時候我們注意到,飛船是大頭朝上在飛行,而為了讓它在回到大層內能夠產生足夠的升力,來控制下降的速度和角度,這個時候就要控制返回艙進行姿態調整,變成大頭朝前的姿態,準備進入大氣層,航天員離家又近了一點兒。這個時候,飛船離地面的高度是120公里,速度在每秒鐘7.5公里左右。

不過,大氣層歡迎飛船回家的方式有點兒特殊。飛船在穿越稠密的大氣層時,會產生巨大的摩擦力,這種摩擦力讓返回艙外部產生上千度的高溫。

此刻坐在返回艙內部,從兩邊的舷窗向外看去,窗外一片通紅。不過雖然看起來一片火海,可是航天員坐在這裡卻並沒有什麼明顯的感覺。為什麼呢?在飛船返回艙外表塗著灰色的特殊材料,它們可以耐住這上千度的高溫,通過慢慢燃燒掉自己給飛船降溫,這也就是為什麼咱們在地面上看到的返回艙總是外表黑乎乎一副燒焦的樣子,其實裡面的溫度絕對安全舒適。

這個時候航天員要做些什麼呢?航天員可以適當地調整姿態,把身體緊貼座椅,同時肌肉緊繃,用腹式呼吸,這是為什麼呢?雖然窗外的火海不會給航天員帶來什麼影響,可進入大氣層時,飛船飛行的速度在每秒鐘7.5公里左右,高速下降產生的過載會讓人有不舒服的感覺。這個過載有時會達到4個G左右,這就相當於有4個你自己坐在身上,採用適當的姿態,就可以對抗這種過載。

大約下降到約80公里的高度時,就會進入黑障區。由於和大氣層的高速劇烈摩擦,在返回艙表面會產生電漿體,這些電漿體會遮蔽掉所有電子訊號,出現黑障現象。這時,返回艙與地面暫時失去聯絡,不管是聲音、影象、還是遙測資訊,全部中斷,剩下的只有等待。這對飛船和航天員的心理都是嚴峻的考驗。這一段“最難熬的時光”大概要持續4到6分鐘,一直要到返回艙距離地球約40公里高的地方,黑障才會消失。

出了黑障區,和地面又重新建立了通訊聯絡,接下來一個重要動作,就是開降落傘。開傘的過程,對於坐在返回艙內的航天員來說,可不是什麼舒服的事情。因為在這個過程中,返回艙又是搖擺又是旋轉,甚至還有翻滾,這個運動是非常劇烈的。對於人的身體來說,所感受到的,也是非常複雜的一種情況。但是航天員們說,這又是一件他們最願意看到的事,因為這樣的擺動,就意味著降落傘的開啟是正常的。

隨著主傘的完全開啟,返回艙逐漸恢復平穩。這個時候,飛船的速度就降到了每秒鐘7米左右。不過,這個速度對於3噸多的返回艙來說,仍然會產生巨大的衝擊。此時,坐在返回艙裡的航天員也要繫緊束縛帶,準備好對抗著陸衝擊。接下來,返回艙的防熱大底被拋掉。當飛船下降到離地面只有一米的時候,飛船底部的.反推發動機就會點火,產生向上的推力,這樣就把飛船下降的速度進一步降低到了每秒3米。好了,飛船平穩地降落在了預定的落區,我們回家了!

在航天各個系統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們終於安全地回到了地面,這感覺真的很好。現在,我已經在期待下一次的載人飛行了,也許,就是飛往我們自己的太空站!

相關新聞

17日12時41分,神舟十一號飛船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成功實施分離,航天員景海鵬、陳冬即將踏上返回之旅。截至目前,他們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已工作生活了30天,創造了中國航天員太空駐留時間的新紀錄

一天後,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將首次從高度約393公里的軌道上返回,考核從太空站執行軌道返回的相關技術。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將繼續在軌執行、開展有關科學實驗,於2017年4月接受天舟一號飛船的訪問。

據新華社內蒙古四子王旗11月17日電 執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返回搜救任務的空中救援分隊8架陸航直升機,目前正在備戰返回艙搜救。

這8架直升機均來自陸軍第38集團軍某陸航旅。據介紹,這次派出的直升機數量,是歷次搜救任務中最多的。

除模擬正常情況,他們還擬定了10餘種預案,加大演練難度,為直升機加裝搜救燈進行夜間訓練;挑選下雪、大風天氣進行飛行、降落訓練,錘鍊空中搜救隊員在極端天氣下執行任務的能力;擴大搜索區域進行空中勘察,對區域內的民房、風車陣、礦區等障礙物進行標註。

神舟十一號返回搜救四大環節

跟蹤測控

神舟十一號飛船太空啟動制動返回程式後,經過約30分鐘進入主著陸場裝置跟蹤範圍。

測控裝置主要有雷達和光學裝置兩類。位於主著陸場區西北方向的白雲鄂博雷達站捕獲到返回艙訊號後,迅速測量出返回艙出黑障區前後的軌道;在主著陸場區的大廟場區的測控裝置捕獲目標後,向返回艙傳送“回收著陸系統加電”遙控指令。

這次任務,新增了效能更加先進的光學裝置,與原有的裝置構成光學測量鏈,保證不間斷拍攝返回艙在黑障區前後及開傘著陸的實況景象,並實時傳輸至指揮部。

返回艙搜尋尋找

返回艙的搜尋尋找主要依靠空中搜救分隊。較以往的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這次新增了2架無人機。

空中分隊的5架直升機在返回艙著陸前,就在以著陸點為中心的36×36公里的區域上空四角待命。返回艙出黑障區後,艙上的信標機開機,向直升機傳送訊號,直升機則開始定向搜尋。返回艙拋大底後,直升機按照定向儀指向歸零飛行。

2架無人機在核心著陸場區西北側和東南側空域待命飛行,利用光學吊艙輔助進行視訊搜尋,同時1架運輸機在著陸場上空搜尋返回艙信標機發出的訊號,再將相關資料發回指揮部,輔助提供搜尋定向資訊。

在確定了返回艙的準備位置後,直升機將立即前往,並同時通報地面分隊。

航天員救援

當搜救隊伍抵達返回艙著陸點後,首先要進行返回艙外觀檢查,在確認著陸姿態正常,沒有燃料洩漏等異常情況後,再由搜救隊員開啟艙門。

隨後,醫監醫保人員進入艙內,對航天員進行血壓測量、心跳測量、外傷檢查等常規查體。在確認航天員身體狀況良好後,將其轉運至醫監醫保直升機。

轉運航天員所用的是一個半躺式的座椅。航天員出艙後將為其添置保暖型睡袋和蓋毯。同時重力適應過程由以往的在艙內進行改至在直升機上進行。

在重力適應之後,直升機從著陸現場起飛,前往機場,再轉運至等候在那裡的航天員專機將他們送往北京。

返回艙處置回收

在航天員進行醫監醫保程式後,搜救隊員會進入返回艙內,將有效載荷儘快取出,移交給相關科研單位。這些有效載荷將隨航天員專機一道返回北京。

載荷取出完畢後,搜救隊員將對返回艙進行拍照攝像、測量實際落點等,隨後將其吊裝至專用車輛,運送至著陸場站存放,次日通過專列將其轉運至北京。

至此,飛船返回搜救任務全部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