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謊百計?戳穿你

才智咖 人氣:2.39W

招聘網站曾經做過面向求職者的調查,主題是“該不該使用假簡歷來爭取面試機會”,連續幾年,都有超過70% 的求職者表示並不反對在簡歷中稍加“包裝”。

千謊百計?戳穿你

簡歷裡可以“包裝”的地方太多了。對學歷背景造假風險比較大,但這樣做的人很多,即使在唐駿被方舟子打假之後,敢撒謊的職場人也只不過稍稍收斂,不扯得太誇張而已。尤其對於那些進入職場十來年的人來說,把專科寫成本科簡直算不上什麼事兒。

過去的工作經歷當然也可以“包裝”,只要美化得有技巧,即使面試單位的HR 去做背景調查,也未必能查出什麼紕漏來。比如明明只是在普通專案裡扮演Supporting 角色,卻說成自己是專案的核心成員;明明自己的職位算是中下層,卻稍加美化,說成中層;明明當時的工資是一年10 萬,簡歷裡稍微加一點兒,以期新公司能給出更好的Offer……

當被問起離職原因時,也可以對真實原因進行“包裝”。明明是人際鬥爭中作為犧牲品不得不離職,卻說成是“功高蓋主”被領導嫉妒;明明是工作能力太差被迫辭職,卻說是公司發展與自己的預期不符……這種尷尬的情況下,不撒謊還能怎樣?但要是扯得太離譜,還是很容易被面試單位的背景調查挖出真相。

巧妙包裝還無傷大雅,但惡意造假就問題很大。在爭取中高階職位的候選人中,為了一份高薪酬工作鋌而走險的人還蠻多的,這些人所懷的僥倖就來自“公司未必會做深度背景調查”。於是他們編造海外求學和工作經驗、編造子虛烏有的工作經歷、編造從未做過的高階Title……撒謊撒到連自己都信了,因為“豁得出”,所以即使到了面試環節也臉不紅心不跳,毫無心虛狀態,真能順利拿到Offer 的也是有的,這裡甚至還有獵頭公司參與造假。


 

國內一家專做深度背景調查的人力資源諮詢公司透露,在他們已經完成的案例中,簡歷核查與事實不符的情況佔85%以上,最常見的造假多見於“身份證號碼與本人姓名不符”、“學歷證書僅是結業而未畢業”、“簡歷中工作時間不符”、“簡歷中就職職位不符”、“前任僱主離職原因不符”等方面,其中既有基於客觀因素造成的一些時間、數量上細微差距的虛假,也有一些基於主觀因素導致的刻意修改、隱瞞的造假成分。另一份調查則顯示,招聘過程中,求職者在職業背景方面最易造假的是“離職原因”、“工作經歷”與“薪酬等級”這三項,所佔比例分別高達81.4%、80.5% 及64.1%。

面對假學歷、假工作經歷、假職位,甚至假身份,人力資源部門仍然有應對方法。在完善的深度背景調查面前,千謊百計都可能被戳穿。


 

千謊百計之學業背景造假


 

學歷是個硬指標,是入職的最低門檻,像唐駿那樣炮製學歷的大膽之人畢竟較少,但在文憑上打擦邊球的人卻不少。


 

幾種經典謊言

小A 本科畢業後去香港某大學進修了一年“研究生課程”,雖然是沒有文憑的,但他就在簡歷中直接寫自己是“碩士”,理由是同等職位上公司對本科生和碩士生提供不同薪資待遇。

小B 找工作時聲稱自己是“金融與英語雙學士”,但其實英語只是輔修的第二專業,並不具備“學士”的資質。

小C 的簡歷中說自己有國外大學文憑,實際上只是一個短期語言學校。

小D 在學校裡只通過了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但她買了一張假的六級證書,簡歷裡就說自己是六級水平,她覺得反正在實踐中四六級水平也差不了太多。


 

分析

在員工背景調查中,對學歷證書、過去接受培訓的證書進行核驗等都屬於記錄核對的範疇,其中,技術類、研發類員工的專業和學歷資質特別受到重視,因為這與他們的專業技能和工作價值高度相關。至於海外教育背景,專業的第三方機構也能核查,除了能查到你是否真的拿到了自己所說的教育機構的文憑,還能查到這個教育機構是否具有足夠的資質,如果只是聽著洋氣的“野雞大學”,也能被查出來。很多工作經驗豐富的公司人會在學歷這一欄誇大其詞,覺得即使HR 去做背景調查也頂多查到之前一家公司而已,不太會往前查那麼多年,但不怕一萬,只怕萬一,真要被查出來與事實不符,就會讓你的職業形象大打折扣。也有人覺得作為在行業裡頗有資歷的人,多年前的'學業背景就算撒個謊也沒什麼要緊了,可是,既然已經擁有了更重要的行業資歷,還有什麼必要在學歷上撒謊呢?


 

千謊百計之工作經歷造假


 

工作歷史和工作質量是評判候選人工作能力的重要依據,除非你是在寡頭壟斷的行業裡工作,一般情況下,因為每個行業的公司數量眾多,HR 們未必瞭解各家公司的格局,候選人要在工作經歷上造假就變得很容易了。


 

幾種經典謊言


 

小A 在某外企駐某城的代表處做了幾年行政助理,跳槽時在簡歷裡說自己“在該外企擔任行政工作”,實際上誇大了自己的職責範圍和能力。

小B 原先的月薪是8000 元,但在和麵試公司談起薪酬時,他表示自己之前的月薪是1 萬元,於是談薪水的起點就從1 萬元起了。

小C 有8 年工作經驗,他在簡歷裡說自己開頭2 年是在基層崗位,第三年開始就到了中級,再過2 年就開始做高階職位了。實際情況是,他在基層做了6 年後才轉到中層做了2 年。

小D 說自己的抬頭是副總。其實他之前所在的公司規模很小,一共才十來個人,除了CEO 之外,其他人要麼是“總”,要麼就是“副總”。

小E 大學剛畢業,說自己有在幾家赫赫有名的大公司實習的經歷,但實際上她只在同行業的小公司實習過。


 

分析

工作經歷造假的情況分很多種,可能是在工作內容和年限上的誇大,也可能是對職位和職務的界定進行篡改,還可能包括業績上的編造,甚至無中生有地將自己知曉的某個專案冠以自己負責之名……而且在很多情況下,就算面試公司的HR 打電話去候選人之前所在的公司詢問,也可能問不出什麼花頭。於是,很多公司會採用“行為面試法”,比如,讓有經驗的管理層參與面試,根據候選人自稱的工作經歷,抓其中一些具體的枝節來追問,從而判斷那些經歷是否真實。


 

千謊百計之離職原因造假


離職原因能說明很多問題,在有心人看來,這是簡歷中資訊量很大的一塊。“對工作環境不適應”說明你的人際關係可能很緊張;“薪酬收入不合期望”揭示你業績並不理想;“工作壓力太大”暗示著你可能希望把公司當做養老之地……在描述自己的“離職理由”時撒謊,讓自己的離職顯得體面一些,其實也無可厚非,但HR 們真要想查,總是能打聽到真實原因的。

幾種經典謊言

小A 說自己離職是因為工作能力太強,“功高蓋主”,引起直屬上司嫉妒,但其實是因為辦公室不倫事件被揭穿。

小B 的離職原因是家人身體抱恙,需要他暫時離職照顧。

小C 說自己是因為看到了“玻璃天花板”,進步空間不大,所以離職。

小D 的離職原因是在某領域要學的都學到了,希望換個行業繼續學習。其實是在之前的公司犯了有損口碑的錯誤,在那個行業都很難混下去了。


 

分析

對於一些比較重要的職位,有經驗的HR 除了會致電候選人的原上司和原公司HR 之外,還會利用一些自己的人脈資源去打聽候選人的“八卦”,在非正式的詢問中,被詢問者更容易說出真話,候選人的個性特點、曾經做過的“好事”或“壞事”也更容易浮現出來。

另一方面還能得到員工前同事們的軟性評價,比如請他的同事和領導提建議,求職者在哪些方面可以做得更好,其實就能瞭解他自身存在的問題,個性特點與優勢方面的資訊也可以得到補充。只要不是在原公司犯了太大的錯(比如有損職業道德的問題),一般離職原因也無非是圍繞收入、環境、人際關係、職業發展這幾方面,與其繞圈子撒謊,還不如有話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