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人40歲以後不可忽視的中年危機[1]

才智咖 人氣:1.92W

我的客戶群中,經常會有40歲上下的中層管理者詢問我怎樣在45歲以後可以維持自己的競爭力,或者就是,怎樣可以在公司倒閉,能夠找到一個新的工作?但是,他們往往擔心自己的能力與精力無法與年青人進行抗衡,一旦自己的經驗可以被取代,就失去了競爭的能力。現在一個月拿著一兩萬的薪資,但卻對未來充滿了迷惑。

IT人40歲以後不可忽視的中年危機[1]

中年危機或者說是中年的職場危機,這是一個非常tricky的問題,很長見,但是比較起學生群體的職業生涯規劃或者高階管理者輔導來說,難度上卻很大。雖然碰到的案例很多,但是卻無法總結出一個普適的解決模式,因為中年所面臨的挑戰因素很多,包括家庭的,工作的,人際的,情感的,等等。

比較普遍的現象是,房子車子孩子有了,職位上說高不高說低不低,通常是技術型別的`官僚,因為技術背景被予以提升,管理上通常是“專家型”的管理者,依靠expert power進行管理。人上中年後,純技術往往會逐漸落後於年青人,尤其是在IT行業,傳統制造行業。管理手段有限;完美主義的傾向者還會經常生生悶氣;尋找職業發展的出路,卻不得其門;面臨經濟危機的週期,往往會成為公司裁員的第二或第三波。

我們需要明確中年求助者職業發展的定義是什麼,到底是再往技術方面發展,還是管理方面發展,還是所謂的雙通道發展,這個必須基於自己的性格與優勢給自己一個明確的答案。通常管理方面的高手可以在職位上進行持續拓展,如果你始終不是管理者的料,在認清這個事實之後,請放棄在這個通道上的“孜孜不倦”,這不過就是在自欺欺人,消磨時光而已。的確,我們通常也可以混到45歲左右的日子,以後的日子就比較難過了,尤其是70年代頭上的一代人,正好處於這個時期,如果現在不好好規劃,四五年後,國家就要為新的“4050”犯愁了。

典型技術型的官僚,在中年時期,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整理自己的知識體系,生涯規劃的一個重點是確定自己在無法與年青人進行新技術抗衡的時候,如何仍然可以保持自己的某種“技術優勢”。我們無法在新的程式設計技術,CAD製圖,使用新的裝置這些方面再去拼,我們的技術優勢在於我們的思維能力、系統能力、以及知識的廣度,這就是卡特爾晶體智力與流體智力的原理。基於這個道理,中年的技術官僚,更應該以mentor的角色參與管理,而不是鑽進潮流技術的衚衕裡面。我們的上一輩人中,在傳統制造行業的叔叔伯伯阿姨級別的親戚,10個裡面也總會有1、2個在退休以後被外聘,僱主看重的不僅僅是他們的技術,更重要的是希望依賴他們可以傳授,可以帶徒弟,可以分享知識。

 

TAGS: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