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子公司招數多多 學生求職謹防中“招”

才智咖 人氣:2.1W

就業市場競爭激烈,求職者擇業心切,招聘中的各類詐騙事件屢有發生。近期是求職招聘高峰期,本報接到不少來信來電投訴。行騙花樣五花八門,求職者,特別是初來乍到的外地求職者需格外小心。

騙子公司招數多多 學生求職謹防中“招”

親歷:求職未果 掏錢還遭恐嚇

利用人們求職心切的心理,以各種名目誘騙求職者掏錢,是騙子公司最常用的伎倆之一。劉先生不久前就中了這類騙子公司的“招”。

劉先生是南昌理工學院一名大專畢業生。說起不久前上當受騙的經歷,劉先生至今還怒氣難平。

今年6月底,劉先生與同學一起來上海求職。尋尋尋覓覓中數月已過,他和同學一直沒有找到滿意的工作,不免焦急。一日,劉先生看到一則招聘廣告,稱某某公司招聘“計算機操作員”,看上去門檻不高,而且還特別註明“包食宿”,劉先生和他的同學欣然前往。到達目的地後,負責接待的一位女性“工作人員”表示應聘要錄入個人資訊,需要交10元錢,“填好資料才能跟經理面談”。劉先生沒有多想便交了錢,領到一張資訊表後填寫了個人資訊。

隨後,劉先生等便坐著等待“經理”面試。在等待的過程中,該公司的接待電話一直十分繁忙,應聘諮詢電話相當多,新來的應聘者也是絡繹不絕。每個人都像劉先生一樣交了10元錢填表後等待面試。

良久,輪到劉先生面試。面試者也是一位女性,基本沒問什麼問題,拿著劉先生的個人資訊說,“你的條件不錯,但目前還不能滿足公司的要求,要上崗必須先通過培訓。”她同時表示,培 訓和考試需要先交300元,一旦錄用後將每天返還50元,並稱“考試通過後就能上崗”。

劉先生雖有些疑惑,但聽對方信誓旦旦,所說的一切似乎也在理,而且那麼多人跟自己一起應聘,自己不交的話就等於失去了機會,便掏出口袋裡僅有的100元,交給了對方,表示下次來培訓的時候再補齊200元。隨後,劉先生還簽訂了一份書面的所謂“合同”。

在回去的路上,劉先生和同學結識了兩位同樣來該公司應聘的求職者,大家把各自的經歷一說,發現每個人情況都一樣,連“經理”說的話都一模一樣。劉先生和同學這時才感覺不妙。

越想越不對勁的劉先生想要回自己交的100元,便致電該公司交涉,接電話的人表示,“這是你自己同意的,我們已經簽過合同了,你自己不想做了就是違約,錢不退的。”劉先生當即表示要向有關部分投訴,對方依舊不肯退錢。幾次打電話過去交涉後,對方竟然恐嚇劉先生:“繼續糾纏不清的話,我們晚上去找你!”

劉先生此時在滬求職已有數月,生活費所剩無幾,又上當受騙,十分氣憤。

剖析:騙子公司設定“連環套”

先交資訊費,後交培訓費,培訓後才能上崗,這是騙子公司的慣用伎倆。拆解劉先生與其同學上當受騙的經歷,不難看出騙子公司設下的是一個環環相扣的圈套。為了製造“真實”的招聘場景,使求職者放鬆警惕,騙子公司可謂煞費苦心。

圈套一:允諾“高薪”,“包食宿”

騙子公司通過各種渠道投放的假招聘廣告中,無一例外地突出“招聘人數多”、“高薪誠聘”、“包食宿”、“一經錄用待遇從優”等字眼,而對職位的具體職責描述和要求一筆帶過,給人感覺招聘單位似乎門檻不高,只要能進去,輕輕鬆鬆就能拿高薪。特別是一些外地初次來滬的求職者,因一直未找到合適的工作,求職心切,看到類似的廣告便十分動心,以為是個好機會,興沖沖地趕過去。豈料,這就是受騙上當的第一步。

圈套二: 造足聲勢———公司正規,競爭激烈

因為騙子公司允諾條件優厚,心動的求職者不少,接下來騙子公司要做的便是造足聲勢。據劉先生回憶,當時進入這家公司時,看到有前臺,有漂亮的辦公桌,還放置了好幾臺電腦,覺得這家公司的環境還不錯,給人感覺挺正規的;另外,接待電話一直來電不斷,還不時有新的應聘者加入,現場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種競爭的氛圍。很多人一開始可能還存有戒心,進門一看,“這麼多人來應聘,總不至於都上當吧,”便放鬆警惕,一頭扎進了圈套之中。

圈套三:編造“合理”理由,先從小錢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