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成功人士的職業生涯規劃

才智咖 人氣:1.67W

時間象奔騰澎湃的急湍,它一去無返,毫不流連,你是否有一個清晰而精準的職業方向了呢?請一起努力,寫一份職業規劃吧。相信很多人都是毫無頭緒、內心崩潰的狀態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有關成功人士的職業生涯規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成功人士的職業生涯規劃

王志東:職業經歷的三次蛻變

從名噪一時的新天地公司,到新浪網,再到現在的北京點選科技公司,未滿38歲的王志東經歷了三次蛻變:從一個優秀的程式設計師,到一名職業經理人,再演變為一位充滿傳奇色彩的創業家。

20xx年6月,在那個網路泡沫破碎的季節,王志東離開了新浪。當時他有很多種選擇,先休息半年,出去鍍金或者當職業經理人,也有人讓他乾脆寫書做廣告,我花了一個月的時間來想這個問題,離開新浪之後,最適合我的是什麼事?

當時我就問自己一個問題,現在有沒有一件事情特別想做,要是不做的話,會後悔或者放不下。於是王志東決定創辦點選科技。有了新天地和新浪的`經驗之後,王志東的這次創業非常謹慎,至今點選科技所有的問題基本上都沒有超出當初的預計。

王志東認為,每個人都要按照自己的特點去創業,自己的三次選擇,業務內容完全不一樣,才有現在這個結果,“如果我離開新浪後,再做網站,不僅沒有挑戰性,也很難成功。創業不能隨波逐流,也不能認死理,要善於學習,善於突破自己。

丁磊:勇敢開除自己

丁磊大學畢業後進入電信局工作。雖然單位待遇很不錯,他卻覺得有種難盡其才的苦惱。1995年,他從電信局辭職,決意去廣州闖一闖。他這樣描述自己的行為:這是我第一次開除自己。人生總有很多機遇,但抓住機遇是要付出代價的,勇敢地邁出第一步,往往是人生的分水嶺。雖然在廣州和後來的創業中都吃了不少苦頭,丁磊樂觀地說:人總有跌倒的時候,即使跌倒,也要記得抓把沙子握在手裡

張建國:敢於將自己清零的狼

1990年,在蘭州某大學任教的張建國,不滿足講師副教授教授的既定職業軌跡,決意南下下海。1996年,張建國憑藉自己多年打拼,出任華為公司副總裁、人力資源部總監。然而在事業如日中天時,張建國選擇了離開。20xx年,他離開華為公司赴美國麻省理工大學進修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然而,20xx年7月,當再次面臨職業選擇時,張建國選擇了中華英才網,並以職業經理人身份出任總裁。張建國說:在做職業選擇時,對你的歷史敢於清零,走到一個新的事業平臺;在選擇新平臺時,要把原來的經驗和知識進一步加以利用並延續,這對二次創業能否成功很重要。此外,從事新的職業一定要具備狼的精神,即敏銳嗅覺、協作精神和堅忍力。

王良星:簡約不簡單的企業

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創業,王良星帶領的利郎(福建)時裝有限公司已經發展成為中國商務休閒男裝的領頭羊。利郎是從服裝批發零售起家的,經歷了1995年的低谷,1997年的調整企業戰略目標,到20xx年提出了商務休閒男裝品牌細分,利郎再次爆發,進入了品牌經營階段。

作為企業家的王良星總是面臨很多的選擇,他認為自己最大的優點就是“敢想、敢學、敢做,閩南人都有愛拼才會贏的性格,但拼不能盲目拼,要永遠抱著一種學習的心態去打拼。他毫不避諱自己的國中學歷,但一直保持學習心態的他,奉行:邊實踐、邊學習、邊總結出來的東西才是精華,他認為和幾個朋友泡茶聊天是最大的享受,也是最好的學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