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規劃:跳出梯子 看到格子

才智咖 人氣:4.75K

有朋友抱怨,目前的崗位,絲毫燃不起“事業激情”,“一眼看到退休”,年紀輕輕,就混日子,立馬“奔三”,一事無成,想到可能就此庸碌一世,無比鬱悶。

職業規劃:跳出梯子 看到格子

相信即使薪酬待遇優渥,也無人甘心如此過一生。任何人都有一顆事業心,或大或小,或腳踏實地,或天馬行空。通俗點說,人生在世,總得做點事兒。但是,職業之路,不會是一道直直的梯子,而是一片可左可右,可上可下的格子。

發牢騷的那位朋友,之所以痛感“一眼看到頭”,就是因為只知直視前方,沒有“左顧右盼”,“瞻前顧後”,只見梯子,不見格子。

現在很多年輕人入職場前,都會做“職業規劃”,訂出5年目標,10年目標。但是,這種規劃,往往視職業路徑為梯子,而非格子。有一位成功企業家,每次出現在公開場合,總被年輕人團團圍住,諮詢如何規劃職業生涯,她都答:“其實沒有什麼規劃。”然後看到“所有的年輕人大大地鬆了一口氣”。

為什麼“大大鬆一口氣”?因為年輕人並不想要一個完全被規劃好的職業路徑,事實上也不可能,面對不確定性,應付各種挑戰才更有意思也更有意義。以“蘿蔔招聘”作為職業生涯的開端,按部就班,步步為營,這樣的人生,無疑會非常無趣。

但是,“大大鬆了一口氣”的`年輕人,可萬萬不要以為,沒規劃就是不準備。翻翻這位企業家的教育背景、職業履歷,無一不強大。她固然沒有職業規劃,但當機會來臨,積累的知識儲備、工作經驗,都能幫她牢牢抓住。事實上,這位企業家曾在政府工作,也曾服務於慈善機構,最終落腳在網際網路企業。她所謂的“沒規劃”,其實是跳出了直上直下的梯子,看到了迂迴前進的格子,並且為借格子前行做好了準備。否則,即使格子近在眼前,也會受能力羈絆,邁不過去。

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一位朋友大學學的方向是國際會計,一度眼高於頂,連會計的基礎課程都有些看不上眼。但偏偏畢業後做了會計,天天跟一堆枯燥的數字打交道,自認為是重複勞動,甚至自嘲“體力勞動者”。這麼捱了幾年,經人提點,重拾經濟學、管理學,視野變得開闊,那些煩人的數字,頓時也生動可愛起來。現在他已經從記賬員升任財務經理。

連續做同一份工作,如同在一架梯子上不斷攀爬,久了,自然會心生厭倦。但是,真正有事業心的人,不會就工作看工作,而是跳出來,從大處看,從遠處看,乃至從歷史縱深處看。看到這份工作的意義,看到這份工作對個人能力的錘鍊,看到這份工作給未來發展的助益。把手上的工作做精做細,看出門道,摸出規律,為向更高的位置進發奠定基礎。這是一個積累人力資本的過程。時機成熟,不妨換一換部門,或者換一換僱主,打破 “梯子”思維,跳入“格子”前行。

如此來看,一個充滿活力的企業,也必定是能給員工提供格子的企業。人們把能夠堅守崗位的員工比作“螺絲釘”,但“螺絲釘”也只是個比喻,意思是每個人都是企業這部大機器上的一部分,唯有通力合作,方能運轉正常。企業負責人如果機械地理解這個比喻,把別人看作沒有生命的“螺絲釘”,自己來當隨心所欲的操作員,那可就大錯特錯,企業可能隨時翻車。企業要提供員工攀升的“格子”,讓“螺絲釘”活起來。

所以,梯子還是格子,其實是代表了兩種路徑。兩相比較,還是格子代表的人生更有彈性,也更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