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學子要小心傳銷陷阱

才智咖 人氣:1.56W

眼下正是大中專畢業生求職高峰期,一些傳銷組織和傳銷人員利用大學生急於找工作的心理,在網上以高薪招聘為名引誘大中專畢業生上當,一些求職者因不瞭解情況而受騙。有關專家提醒,大學生求職要小心“傳銷陷阱”!

求職學子要小心傳銷陷阱

談戀愛,招經理傳銷形式更隱蔽

一切源於大半年前的那場“愛情”:一次偶然相遇,來自南方的一位姑娘彷彿對正在北京一所高校就讀的小張一見鍾情。兩人互留手機號碼後,就開始長達半年的簡訊傳情。

小張快畢業時,女方告訴他:“畢業後到我們這邊來吧,我哥哥開了個公司,投4萬元到公司入股,到年底就可以分紅;來公司上班每月還能掙6000元錢!”

懷著對甜蜜愛情和美好生活的憧憬,小張帶著家人東拼西湊的4萬元錢,隻身南下。

但當他把錢交上去以後,心中的姑娘也難見著了,公司裡的人則開始跟他講如何發展下線,如何在短短几年迅速積累百萬身家……就這樣,小張落入了“傳銷陷阱”中。

如今,一些傳銷組織在吸引其他人加入時,會“穿起”各種“外衣”,或假借談戀愛,或假借招聘人員,形式與過去相比更加隱蔽,然後輔以高薪或高回報為誘餌。曾經受騙落入“傳銷陷阱”的大學畢業生李雲龍(化名),遭遇的則是一場“網上招聘”的慘痛經歷。

正當新疆某高校的大學畢業生李雲龍在四處找工作的時候,2006年7月的一天,他突然在網上看到,山東一家經營食品加工的企業需要招聘一名營銷經理。該招聘單位對應聘者的學歷、經驗等方面都沒提出要求,只要求有大專以上文憑,而提供的待遇是每月8000元。

李雲龍喜出望外,當即把自己的求職簡歷投了出去,很快他便收到了該企業的錄用通知,告訴李雲龍已被該企業正式錄用,由於身處外地,該企業要求他帶1萬元現金過去,以便安排生活等事宜。

來到該企業後不久,該單位以辦理證件的名義把李雲龍的身份證收走了,後來企業又說新員工要參加培訓需要先交培訓費,讓李雲龍交納了8000元錢。“參加培訓那天,走進會場10分鐘後,我就感覺到不對勁了。”李雲龍對記者說,“那場面就是自己多次在電視上看到的被曝光的傳銷培訓的場面。”到這個時候,李雲龍知道自己落入了“傳銷陷阱”。

由於難以脫身,李雲龍只得被迫暫時留了下來。但他沒有按照傳銷人員的要求,購買所謂的代理權,做下線。他不相信一年能掙100萬元的謊言,也不想欺騙朋友和同學。後來該傳銷組織被警方查處,他才得以脫身。

找工作,時間忙畢業學子易上當

李雲龍在反思這一年來的經歷後說,如今,一些傳銷組織已把目光盯上了大中專畢業生,利用大中專畢業生急於找工作和不瞭解相關情況,在網上以招聘為名,誘騙畢業生上當。

大學畢業生小鐘也是在網上求職時被騙的。他被招聘單位以招聘主管之名招到了外省,去了之後,便落入了“傳銷陷阱”。小鐘發現,在傳銷組織裡,類似他這樣遭遇的不止一個,不少人都是在網上求職時被騙的。

小鐘告訴記者,每年6月、7月是大中專學生畢業的時候,很多畢業生都忙著找工作,一些傳銷組織在網上釋出一個招聘資訊往往總能招來人。傳銷人員往往以某公司的名義,在網上發招聘啟事,留下一個手機號。招聘崗位填寫的都是業務主管或者文員,不需要工作經驗,中專以上學歷即可,包吃包住,年薪兩萬元以上,等等。這種招聘資訊一般釋出在外地的求職網上,人生地不熟的外地大中專畢業生往往是騙子眼中的最佳人選。

 勤查證,擦亮眼多管齊下保安全

針對大中專求職者在網上求職時容易落入傳銷組織設定的陷阱的實際情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工商行政部門有關負責人指出,大中專畢業生求職者只要提高警惕,不輕易相信網上招聘資訊,還是能夠很容易防止自己落入“傳銷陷阱”的。

據這位負責人介紹,目前,傳銷騙術主要有以下幾種新的形式,值得大學生求職者注意和警惕:

一是“跨省招聘”。一些傳銷組織和傳銷人員知道,網上詐騙在當地很難實施,因為當地人都熟悉情況,編造的謊言很容易被戳穿,而外省的'求職者往往不瞭解當地情況,容易得逞。二是“高薪引誘”。在網上釋出虛假招聘資訊時,提供所謂的好職位和高薪,引誘大學生求職者上當。三是“共同創業”。一些傳銷人員為了引誘大學生求職者上當受騙,在網上釋出虛假資訊時,向大學生伸出“橄欖枝”,表達共同創業的願望,一些大學生求職者信以為真,結果受騙上當。四是“網上戀人”。一些傳銷人員以在網上尋找戀人為名,誘騙大學生,一旦上當,便以各種理由拉其入夥。

這位負責人說,傳銷人員為了發展自己的下線,會編造各種謊言,以公司名義在網上釋出虛假招聘資訊,因此,大中專畢業生求職者要注意瞭解和識別這些謊言。諸如,在網上找工作時,招聘單位說所從事的工作十分賺錢;一直透露想讓你參與該單位一起創業的想法;招聘單位給你留有電話和公司名稱,但沒有留具體的公司地址。另外,招聘單位對求職者的學歷、經驗等不提要求,但給的職位卻很好,待遇很高,出現這些情況,求職者就需要提高警惕了。同時,在網上求職時,要通過多種渠道核實招聘資訊是否真實可信。如可以通過電話向當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實,該單位是否存在,還可以登入當地工商部門官方的網站進行查詢等。

有關專家提醒,如果求職者不小心落入“傳銷陷阱”中,不要輕易與傳銷者發生衝突,要想辦法尋找機會報警,保護好自己的人身安全,以免給自己造成傷害。專家指出,有關部門應該進一步加大打擊傳銷的力度,要根據新情況調整策略,出臺新的舉措和方案,嚴厲打擊傳銷行為,維護群眾的切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