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潯旅遊注意事項大全

才智咖 人氣:2.39W

南得鎮是江南水鄉名鎮之一,也是馳名中外的“輯裡湖絲”的故鄉,文化悠久,人才輩出,風景優美, 是中國近代史上罕見的一個鉅富之鎮,下面是由本站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一份南潯旅遊注意事項大全,歡迎閱讀!

南潯旅遊注意事項大全

1、停車指南

停車收費標準:

大型車(19座及以上)15元/輛/天;

中型車(7—18座)10元/輛/天;

小型車(7座以下)5元/輛/天

2、當地交通:

南潯鎮內主要以人力三輪車、計程車為主,景區內交通主要有步行和手搖遊船。

三輪車價格:3元/千米

計程車:起步價5元/5公里,以後每公里2元

3、景點票價:

景點門票:100元/人。門票包含(嘉業堂藏書樓、小蓮莊、張石銘舊宅、張靜江故居、劉氏梯號(俗稱“紅房子”)、廣惠宮、百間樓、南潯商會、求恕裡)九大景點。

導服費:120元/團

水上之旅:

(1)“江南遺韻”水鄉休閒觀光遊12.5元/人,100元/船(單程)限坐8人

(2)水鄉記事風采遊20元/人,160元/船(單程)限坐8人

(3)江南水鄉尋蹤遊30元/人,240元/船(單程)限坐8人

(4)水鄉美景精品風情遊40元/人,320元/船(雙程)限坐8人

4、開放時間:

五月至十•一黃金週開放時間:7:20——6:00

十•一黃金週後至四月份開放時間:7:20——5:30

【延伸閱讀】

  南潯風景名勝介紹

南潯古鎮

南潯古鎮為湖州首個國家5A級景區,南潯頔塘故道、南潯鎮歷史文化街區為世界文化遺產京杭大運河的一部分。位於江浙交界,北靠太湖,在明清時代就是一個典型的江南水鄉名鎮和旅遊地。明萬曆年至清代中葉,蠶絲業和手工業、繅絲業的興起及商業的發展,為南潯經濟繁榮鼎盛時期。鎮上的.鉅富豪紳,幾乎都靠經營蠶絲業發跡,俗稱“四象”、“八牛”、“七十二隻金黃狗”。民間有“湖州一個城,不及南潯半個鎮”之說。南潯歷史上園林眾多,自南宋至清代鎮上大小園林達27處。以一鎮之地,而擁有五園,實江南所僅見。

懷舊的麥芽糖,斑駁的石板路,蜿蜒的小河道,讓你真正體驗原生居住人們的生活狀態。古鎮格局獨特、風貌完好、文化深厚、民風淳樸而成為江南水鄉眾多城鎮的典範和代表。

南潯百間樓

百間樓位南潯古鎮東北側,沿老運河東、西兩岸建造。相傳是明代禮部尚書董份為他家的保姆僕人居家而建。始建時約有樓房百間,故稱“百間樓”。

菱湖安瀾橋

安瀾橋,位於菱湖鎮北柵,是鎮區重要建築物之一。該橋為三洞環形石橋。長58.5公尺,寬4.55 公尺,上下踏步各33級。該橋未建前,湖西墩與菱湖鎮來往交通,靠南、北兩渡船解決,由於湖面較寬,有時風浪很大,來往人員時受風波之險。清康熙三十年(1696),當時百姓要求建橋的呼聲很高,但因資金難籌,願望未能實現。康熙四十三年(1704),菱湖鎮祗園寺有位叫鬆巖的僧人,自願任勞募化建橋,接著就開始動工建橋。康熙四十六年(1707)鬆巖去世,其徒弟繼承師志,繼續邊募化邊建橋,由於連年饑荒,籌募甚為困難,故未全部竣工,但石橋已初步建成,長虹初展,百姓稱便,取名“安瀾”。從此,湖西墩因橋之利,市集逐漸興旺。隔了七十年,即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在里人協力捐資下,改建成環形石橋。民國8年至10年(1919~1921),共化3年時間進行重修,由鄭姓石鋪承包,化白銀二萬四千兩,建成氣勢雄偉的三拱環石橋。

和孚荻港古鎮(荻港漁莊)

荻港古鎮東靠杭湖錫運河,位於和孚鎮狄港村,現存的外巷走廊沿運河而建,全長380餘米,沿河條石駁岸、梯形河埠十分完整。岸邊廊屋蜿蜒,店鋪相間,河中船舶穿梭,浪濤拍岸,景觀頗為奇特。鎮內古民居數量眾多,規模較大。言傳鎮內建有三十六座堂,惜大多殘損,但三瑞堂、墨耕堂等結構基本完整。這些堂屋從名稱和結構都體現著“耕讀傳家”的儒家風範。[15]

善璉含山風景區

含山風景旅遊區位於善璉鎮南,京杭運河(含山塘)傍山而過。含山又名涵山、寒山,為水鄉平疇之中卓絕高丘。原山上有唐代始建的淨慈院,院內有專祀蠶神馬關孃的蠶花殿。山頂有含山塔,始建於北宋元祐(1086~1093),因含山東三莊也是湖筆發源地的一部分,而塔高聳挺拔,又稱筆塔。1993~1998年先後在風景區內重建了蠶花殿、淨慈寺,新建蠶絲博物館、聖地閣、含山傳奇遊樂宮、水上看臺等,又修復舊景仙人潭,並改善了基礎設施。

雙林三橋景區

在雙林古鎮區中,以“三橋”為代表的橋文化景觀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品位。據《東西林匯考》記載,歷史上曾有橋125座,其中始建於宋代4座,元代1座,明代13座,清代35座。雖經滄桑變遷,大部分已廢圯湮沒,但至今仍不失為“江南古橋留存集中區”(《中華文物古蹟旅遊*古代橋樑》之語),僅鎮區尚有21座之多。其中鎮北的萬元、化成、萬魁三橋始建於明代以前,均為市級文保單位。橋長50米左右,且空間水平相距不到360米,為江南僅有。

TAGS:旅遊 南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