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民俗博物館參觀指南

才智咖 人氣:5.54K

北京民俗博物館是京城唯一國辦民俗類博物館,大家去北京旅遊的話可不要錯過啦!以下為您帶來北京民俗博物館參觀指南,歡迎瀏覽!

北京民俗博物館參觀指南

北京民俗博物館景點介紹

北京民俗博物館設在集元、明、清古建群為一體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京東嶽廟,是京城唯一一家國辦民俗類博物館。

北京民俗博物館1997年成立,旨在保護、挖掘東嶽廟歷史文化,徵集北京地區民俗文物,研究、展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1999年正式對社會開放。

博物館內常年舉辦老北京民俗風物系列展,每逢春節、端午、中秋等重要傳統節日都舉辦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

地址:朝陽區朝陽門外大街141號

北京民俗博物館參觀資訊

門票

門票10元,講解門票40元,學生票半價。

開放時間

每天8:30-16:30開放,週一閉館。

交通訊息

公交

乘75路、101路、109路、110路、112路、202路夜班車、420路、615路、650路在神路街下即到。

地鐵

乘地鐵6號線在東大橋下,向西步行660米即到。

東嶽廟會介紹

廟會簡史

元延佑年間,張留孫買地城東,規以為廟。此後嗣宗師吳全節繼承師志,繼續修建。建成後,便受到元廷的重視,每年都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三月二十八日東嶽大帝誕辰,還派遣官員降香。那一天,大都城內的居民都蜂擁齊化門外,迎接御香。又因東嶽廟位於齊化門外,是大都通往通州城的要道,因此商賈雲集,"漕運歲儲,多所交易,居民殷實",市場的繁榮更是促進了香火的興旺。元《析津志》載"是日,沿道有諸色婦人,服男子衣,酬步拜,多是年少豔婦。前有二婦人以手帕相牽闌道,以手捧窯爐或捧茶、酒、渴水之類,男子佔煞。都城北,數日,諸般小買賣,花朵小兒戲劇之物,比次填道。婦人女子牽挽孩童,以為賽願之榮。道傍盲瞽老弱列坐,諸般楫丐不一;沿街又有攤地凳盤賣香紙者,不以數計。顯官與怯薛官人,行香甚眾,車馬填街,最為盛都?"

東嶽廟不僅是香客們的聖地,還是文人墨客經常聚集的地方。元時東嶽廟有一石壇,原為開山祖師張留孫的弟子董宇定,王用亨的住處,周圍植有杏花千餘株。每到杏花盛開之際,便有群公賦詩張宴,一時間在大都傳為盛事。有果邏囉洛易之詩云:"上東門外杏花開,千樹紅雲繞石臺。最憶奎章虞閣老,白頭騎馬看花來"。

在這之後的數百年裡,東嶽廟經過明清兩代帝王的多次修葺、擴建,以及內宮嬪妃、太監,民間善士和諸香會的募捐助善,廟的規模逐漸擴大,廟內供奉的神祇也多了起來。除了每年三月份的.廟會,每月七年級、十五也有廟會。

明末清初是東嶽廟會的全盛時期,朝陽門外至通州的道路不但是陸路轉運漕糧的必經之路,也是由水路進京離京人員的必經之路。

民國以來,東嶽廟廟會依然是摩肩接踵,"禮佛士女,不絕於途"。

據三十年代調查統計,東嶽廟每年開廟44天,廟會攤位131個,擺在廟內的有賣小吃的、雜貨的、花鳥魚蟲的、雜耍的,還有套圈兒的遊戲,引得遊人圍個水洩不通。廟外有賣木材的、傢俱的、食品的、鐵器的及日用百貨,還有說書的,不過在東嶽廟說書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就是不能說《岳飛傳》,因為廟裡供著岳飛。

1937年日軍進駐北京,時世動亂,民不聊生,東嶽廟也逐漸衰敗。抗戰結束後,廟會雖已恢復,但已是元氣大傷。1949年,東嶽廟作為公安學校校址,廟會從此停止

廟會習俗

戴福還家

正月七年級一大早,就有獻花會敲鑼打鼓,浩浩蕩蕩來到東嶽廟,有各色鮮花將廟前的牌樓裝扮一番,然後進廟燒香禮神,拜完後出廟,從牌樓上取下一朵花戴在頭上。回家的路上遇到行人,便拱手作揖,道聲"戴福還家"以示問候。獻花會多由花市的商販組成,他們到東嶽廟,除了拜神,還挑著紙花、絨花在廟裡支個攤兒,售予眾香客。這樣一來,其他人也能將福"帶回家了"。所以逛廟的婦人,不論年齡大小,都喜歡買枝花戴在頭上。樣式也極多,有金魚的,有蝙蝠的,有聚寶盆的,有石榴的,總之圖的都是一個"福"字。花上面還貼著金片,陽光下閃爍不定,煞是好看。

搶燒頭香

東嶽廟除了三月中旬開廟半月外,每月七年級、十五也開廟,過去,老北京講究正月七年級子時一過,就到東嶽廟燒香祭祖。香都是成把成把地燒。有的香客真索性幾個人合起來,把成捆的香擺在大殿前,累成一座“香山”。點燃後,跪在四周,求神許願。廟裡香客雖多,卻沒有喧鬧之聲,人人表情凝重,專事燒香,氣氛莊嚴而又神祕。

是日清晨,廟門還未開啟,門外已是人頭攢動,人聲鼎沸。山門一開,進香之後,還要在山門外賽放鞭炮,祈望新的一年平安順利。

傳說,宋代有個叫韓元英的人,對東嶽大帝尊崇倍至,大帝也時常降臨其家。後來,大帝久久不來,韓元英不解其故,生怕有所冒犯,便前往泰山禱告。才知大帝只受人間的爐香,每天清晨,廟中道士燒的就是頭爐香。只要你跟在他們的後面燒香,一定靈驗。稍有遲緩,大帝就登山而去,再祈禱什麼,他也聽不到了。於是韓元英夜裡就來到東嶽廟門前的通天鼓下等待。沒想到睏倦難奈,不知不覺睡著了,錯過了燒頭爐香。大約一個多月後,韓元英去世了。

打金錢眼過去,育德殿內東嶽大帝和帝后的像前懸掛著一個大銅錢,俗傳用錢幣投中錢眼,就能得子。於是人們競相投擲。投中者,喜上眉梢;不中者,益發不止。民國時,阜財神殿的財神像前也掛起了一個大銅錢,中間懸一金鐘,擊中有聲。香客們禮神燒香完畢,都要到這裡來投幾下,求得來年的好運氣。後來,因為投得人太多,廟裡住持害怕咂壞了神像,驚擾神靈,就撤了下來。

摸銅騾後罩樓文昌殿前立有文昌帝君的一銅特和白瓷馬。銅特長著驢面、騾身、馬耳、牛蹄,俗稱銅騾子,高三尺許,鞍背鑄康熙戊子年(1708年)制,為京城善士所獻。老北京曾流傳"東嶽廟的銅騾子能治病",哪裡不舒服,只要先摸摸自己,再摸摸銅騾子相應的部分,便能感應神通,病自然就好了。又傳摸了銅騾的下體,能滋陰壯陽,早得貴子。許多人慕名而來,可是在摸的時候又害操,男人們遮遮掩掩,女人更是忸忸怩怩,羞羞搭搭,要摸又怕人笑話,但是求子的心盛,沒有法子,索性摸上一把就跑,為此鬧出了不少趣事和笑話,銅騾子也被摸得照眼的亮。後來被移到了白雲觀。銅騾的旁邊還有一匹馬,象徵著官運亨通,平步青雲,居官者爭相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