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論文格式範文

才智咖 人氣:2.65W

古典文學常見論文一詞,謂交談辭章或交流思想。當代,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之為論文。下面是科技論文格式範文,請參考!

科技論文格式範文

科技論文格式範文

淺談科學教育活動中核心素養的落地

幼兒階段是終身學習的啟蒙階段,是學習能力形成的關鍵期,在幼兒階段關注其核心素養的培養,具有深刻價值。如何使“核心素養”從上位“引領”,到落到實處?我園以科學領域作為研究切入點,探究核心素養六大要素之一——“科學精神”的落地、生根、發芽。

一、迴歸科學教育原點的現實思考

1.科學教育的現實。為幼兒提供豐富的科學操作材料,讓幼兒自主感受、擺弄、遊戲,已成為科學教育、特別是科學區的普遍模式。但現實中,在科學區孩子注意力被玩具所吸引,不斷選擇新奇材料,探索少,永續性差,教師忙於進行遊戲製作、收拾與整理;科學活動中很多所謂的遊戲形式、記錄方式,讓簡單的科學真相變複雜。這種注重形式、注重結果的教育方式,遠離了幼兒園科學活動所追求的本質。2.科學教育的原點。科學教育最終目的是要提高人的科學素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改善人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質量。幼兒園科學教育本質在於探索,核心是科學思維啟蒙,關鍵是科學態度形成。在學習了大量科學家傳記後,我們更加確定科學態度比科學知識更重要,追求科學精神是科學教育的根本和原點。3.科學精神的界定。在核心素養中,科學精神主要指學生在學習、理解、運用科學知識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價值標準、思維方式和行為表現。具體包括理性思維、批判質疑、勇於探究等基本要點。以下就基於這三個基本要點,來闡釋迴歸科學教育原點,追求科學精神的方式。

二、迴歸科學教育原點的方式研究

(一)推進思維發展,讓科學精神落地

在真實環境中觀察——崇尚真知。科學探索以觀察為基本活動,觀察是科學的根本,在觀察的基礎上,幼兒瞭解真相,瞭解全面和細節,才能夠進行推理和總結。所以,科學素養的提升,精神的追求,歸根結底就是在觀察中探索世界。

(1)還原自然原則。孩子的觀察具有短暫、零散等特點,所以科學活動環境儘可能需要還原真實、自然。如觀察小兔時,教具從課件還原成真實小兔,教學現場從室內轉換到室外,小兔從籠子裡釋放到草地。孩子圍坐在小兔周圍,小腳變成八字形,兩兩相連,變成“小柵欄”,觀察小兔在小柵欄裡的活動。小兔子每一次可愛的動作變化,都會引起孩子新的觀察和發現。小兔在吃菜葉,他們會發現小兔的嘴巴是三瓣嘴,吃起東西來特別快。小兔往前蹦跳,他們會發現小兔用後腿往前蹬,有四條腿。小兔跑到“小柵欄”這兒,小朋友會輕輕抱起它,摸摸它柔軟的毛。“小兔的耳朵怎麼不是豎起來的?”“小兔子的眼睛不都是紅色的。”“小兔有很多種顏色。”“小兔喜歡吃菜葉,不愛胡蘿蔔。”……在自然環境中,孩子眼中的小兔變得真實、靈動,極具吸引力,這才是孩子的科學世界。

(2)場地就近原則。在教室附近自然環境中的觀察活動最為適合。如教室前的草地裡、大樹上、種植園地中、操場上。這些場地孩子進出比較方便,教師也可以根據孩子的觀察興趣和觀察程序,自由控制觀察時間。如果孩子對於觀察物件興趣很足,那教師可以延長觀察時間和增加觀察交流次數;如果孩子在戶外對觀察物件興趣不足,交流討論過程專注性不夠,那教師可以暫時中斷觀察活動,回到教室後再組織經驗分享的活動。

(3)幼兒興趣原則。孩子在日常自然環境中產生的觀察興趣點,可作為觀察內容和觀察契機。如春天了,孩子們對自然角中的花朵產生興趣,討論各種各樣花的顏色。教師可以此為主題,開展認識花的活動。在戶外操場上,借取其他班自然角中的鮮花,開個花卉展。當孩子們在各種各樣的花盆間流動觀察時,捕捉他們的興趣點。

(4)釋放天性原則。在觀察活動中,觀察不是簡單地用眼睛看,而是多感官、經驗、思維等多方面的綜合性活動。因此,釋放孩子天性,就是在自然環境中,促使孩子使用感官、經驗、思維去主動地感受、發現和表達。小班的孩子觀察橘子、枇杷,孩子們最直接的反應就是這是好吃的東西。那麼就讓孩子吃吧,一邊剝、一邊吃、一邊看、一邊聞,綜合各種感官的認識才是對水果最好的觀察結果。

2.在反覆中求證——事實求是。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需要貫穿在整個科學活動中。科學活動因為不斷嘗試,因為追求真理,因為實事求是而變得具有獨特性。還原真實的科學問題、科學現象、科學過程,讓幼兒在反覆中求證真理,是我園科學活動的基本模式。

(1)反覆嘗試原則。鼓勵幼兒在反覆觀察、操作、驗證的過程中探索科學。反覆嘗試的前提是研究物件的多樣化。如“認識磁鐵”活動中,如果只提供同種型別的磁鐵,那麼孩子的探索活動會簡單得多,可能玩了一兩次就沒有發現了。所以我們鼓勵孩子收集各種各樣的磁鐵,這樣提供的磁鐵有新有舊,有大有小,有圓有方。孩子在探索的過程中,會不斷有新奇的發現。這些發現是在反覆嘗試探索中出現的,就像一個小科學家,對磁鐵特性的理解也不斷地深入。

(2)問題解決原則。引導幼兒帶著問題去驗證,問題解讀的過程也就是尋求真理的過程。問題的提出是基於孩子的自主發現,教師要及時採集資訊、判斷資訊,選擇具有共性的問題先解決,從簡單的問題入手,再解決難的問題。教師要善於在孩子自由觀察中發現問題,捕捉孩子交流中提出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是激發孩子進一步觀察的推動力。如“認識烏龜”活動中,有的孩子發現烏龜背上有花紋,那花紋是什麼樣子的呢?有多少塊花紋?這就是孩子進一步觀察的點。這個“進一步”是有基礎的,不是基於教師預設的目標,而是基於孩子的發現。

(3)靜待花開原則。耐心等待,不斷為孩子提供解決問題的機會,給孩子反覆求證的時間和空間。活動方案的預設,是教師自己的教學計劃,孩子的現實表現,才是活動走向的根本。教師不要急於將事實展現出來,而要相信孩子,給孩子探索驗證的機會,哪怕沒有達成教師預設的目標也沒有關係。對於幼兒而言,追求真理的科學活動中,追求的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3.概念建構——邏輯清晰。科學概念的建構必須是幼兒主動吸收、建構的過程。孩子的學習不是老師直接去告訴他們,而是讓孩子自己去發現。

(1)親身體驗原則。需要激發幼兒學習的主動性,給幼兒動手操作的機會,讓幼兒自己提出問題,獲取經驗,轉變概念。如在沉浮的活動中,老師說水裡放了鹽雞蛋就會浮起來,孩子是建構不起這個概念的。只有在親身操作、實驗的過程中,不斷去修正自己的概念,最終形成放一定量的鹽,雞蛋就能浮起來這個科學原理,最終去不斷思考什麼情況下雞蛋沉,什麼情況下雞蛋浮。

(2)樸素理論原則。孩子不是一塊白板,他們有自己的科學,這在他們來到幼兒園以前就存在。但這些理論與嚴格意義上的科學理論是不同的,因而被稱為“樸素理論”。兒童的樸素理論是兒童根據自己已有經驗和邏輯推理,對世界的獨特理解。科學概念的轉變不是僅僅一次活動就可以實現的,所以幼兒園科學教育也應該在不同的年齡階段給孩子不斷嘗試完善樸素理論、建構科學理論的機會。沉浮、磁鐵的吸力這些科學現象是孩子進入小班、中班以前就有可能接觸到的,他們會有各自不同的樸素科學理論。小班的孩子剛入園的時候,用瓶子、瓶蓋來玩水,在玩水的過程中,孩子自然就會有沉浮的一種經驗感知。中班的幼兒在清洗積木的過程中,又完善了木頭浮起來沉浮理論。到了大班,則可以開展一系列的科學小實驗,如雞蛋浮起來、瓶子沉下去等,激發孩子不斷探索、思考、發現新的內容,在操作中不斷轉變孩子關於沉浮的樸素理論。

(3)自主建構原則。幼兒科學概念的建構,是一個在沒有開展科學活動以前,其實孩子對這些觀察物件已經有了各自的認識。但是這些概念又是零散的,很多是不科學的。在通過與動物和植物親密的接觸,孩子們會不斷重組各自對動植物的認知,形成新的科學概念。如在認識小兔的活動中,兔子是什麼樣的。在孩子原有的概念中或許是耳朵長長的,愛吃青菜、蘑菇。與兔子近距離觀察後,孩子逐漸發現,兔子有毛,有四條腿、三瓣嘴,愛吃菜葉,耳朵長長的,但不一定是豎起來的……從而逐步完善對兔子這個概念的新的建構。

(二)提升質疑能力,讓科學精神生根

1.在問題中思考——問題意識。孩子的觀察往往是以感官為主,思維的聯絡能力比較弱。所以當孩子有發現的時候,教師的作用就是幫助孩子建立思維的聯絡性。如孩子發現烏龜的殼硬硬的,那麼教師可以幫助孩子去思考“為什麼烏龜有硬硬的殼”;孩子發現烏龜腳趾有連在一起的東西,那麼教師就可以啟發孩子思考“什麼動物的腳趾也是這樣的”,從而推斷出烏龜的足有蹼,能夠生活在水裡。這是對孩子思維聯絡的提升。2.在爭議中思辨——獨立意識。善於捕捉和發現孩子的思維差異,是教師在科學活動觀察指導中的重要任務。而激發孩子對於問題的爭辯,是教師在開展科學活動中的重要方式。這樣的爭議,是孩子不斷探索的動力,是思辨能力發展的推動力。我們摒棄了傳統的教師出示答案、圖片,立即解決分歧的方式,教師成為彙總孩子不同的觀點,梳理出矛盾,作為進一步研究的起點。在矛盾解決的過程中,孩子學會了思辨,有了研究的動力,形成了獨立思考的意識。3.在交流中學習——合作意識。不同的幼兒具有不同的經驗、不同的觀點、不同的思考。在與同伴交流的過程中,幼兒可能受到別人的啟發,也可能受到別人的挑戰,幫助個體不斷髮現、進行學習。所以在活動中,我們提倡小組觀察的模式。如觀察蝸牛的活動,雖然每個孩子都有蝸牛。但是在活動過半後,我們仍然讓一組孩子將蝸牛放在大彩紙上一起觀察,孩子們在同伴交流中得出蝸牛大小不一樣、爬行速度的差異以及蝸牛爬行會留下印跡等其他很多資訊。

(三)形成探究品質,讓科學精神發芽

1.在困難中堅持——不畏困難。我們把問題和困難作為孩子科學探索的動力,摒棄簡單重複的機械操作和知識接收,為孩子創設有挑戰、有難度的.學習環境。所以教師從幫助孩子解決問題的角色轉變成了幫助孩子發現問題、陪伴孩子探究問題的角色。如在“讓紙站起來”的活動中,孩子們用紙牌來壘高,我們給予了孩子更多的嘗試時間,孩子一次一次地失敗,又一次一次地嘗試,形成了他們對於壘高、重心、底面積這些抽象概念的最初感知。2.在支援中探索——持續研究。教師在科學活動中的角色定位,就是支援孩子的探索行為,幫助孩子持續不斷地大膽嘗試。在“認識冰”的活動中,我們一改以往嘗試不同的遊戲場景,探索冰不同特性的方式,為孩子分組提供裝滿各種冰的大盆,讓孩子在自主探索、交談中學習,並且通過不斷自取探索工具——筷子、毛根條、小木錘、吸管等,支援他們持續大膽嘗試。3.在興趣中研究——好奇與想象。科學活動不侷限在科學區和科學集體教學中,它隨時出現在孩子的生活、學習過程中。在種植園中鬆土,孩子能夠發現春、夏、秋、冬四季小蟲形體和數量的變化;在散步的過程中,可以尋找螞蟻的祕密洞穴;在戶外建構遊戲時,可以探索物體的平衡性……“你發現了什麼”“為什麼會這樣”“還有什麼新發現”這三句話是教師點亮孩子心中探索慾望的火種。在激發孩子好奇和想象的興趣後,我們更加關注的是孩子持續深入探索的興趣,因為興趣是激發孩子勇於探索的動力。孩子興趣和慾望易產生,也易消退,所以教師對孩子探究的觀察要細緻和全面,不斷引導孩子像小科學家般不懈地持續探索。

三、迴歸科學教育原點的價值分析

(一)幼兒科學精神的形成

讓科學教育迴歸原點,就是追求幼兒科學精神的培養,關注幼兒科學教育核心素養的形成。在迴歸教育原點的研究過程中,孩子關注自然、關注變化,像小小科學家一樣,善於發現周圍的科學現象。孩子們在集體教學中認識了三球關係,因為活動的自主性、不完滿性,給孩子們很多可以繼續研究的空間,所以在區域遊戲中,我們會看到孩子還會成群結隊地進行模型操作、觀察、討論。這種對科學現象的不斷思考與探討,就是幼兒科學精神的最好體現。

(二)教師研究精神的體現

孩子們科學概念的形成過程,和人類科學發展、完善過程是相似的。科學具有相對的真理性,是在不斷修正中完善的;科學沒有最終的結論,人類永遠走在趨近真理的道路上。教師們在與孩子一同探究的過程中,也有了很多挑戰、質疑的想法,建立自己的教育觀念。沒有一種理論是完美的,沒有一種方式是適宜每一個孩子的,基於孩子現實表現的實踐就是教師修正教學方式最好的途徑。

(三)課程遊戲化的落實

課程遊戲化就是遊戲精神在教育中的體現,我們的研究側重於科學集體活動,尤其是傳統的科學認知活動的研究,這一塊是知識傳授最密集,遊戲性最低的部分。如果將這一部分的教學方式從傳統知識的傳授轉而到核心素養的追求,那麼科學活動就能更好地體現核心素養的落地,對科學精神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