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論文寫作經驗

才智咖 人氣:1.5W

科技論文是宣傳新觀點、新見解、新發現、新經驗的重要途徑,是促進學科發展、推動科技進步的重要手段。

科技論文寫作經驗

2014年4月16日,我國著名的大地測量和衛星導航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楊元喜教授在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做了題為“科技論文寫作與基金申請若干問題”的專題報告。報告會上,楊院士就科技論文寫作問題結合實際案例進行剖析講解。楊院士提到,科技論文寫作是科技工作者的能力之一,也是時代創新的需要。楊院士還就如何寫好一篇科技論文提出了自己的獨到見解。之後《測繪科學》編輯部就測繪科技論文寫作相關問題從科技論文與科技進步、科技論文的特點和寫作精髓、寫好科技論文的基本要素和文章的行文方式等4個方面對楊院士進行了專訪。分享楊院士幾十年科技論文寫作和主編的經驗,對廣大的測繪科技工作者進行科學研究和提升寫作技巧具有重要的啟迪和指導作用。

1、科技論文與科技進步。

《測繪科學》:您如何看待科技工作者的工作能力?

楊元喜:我認為科技工作者的工作能力主要體現有9個方面,即發現問題能力、獲取情報能力、科學研究能力、動手實驗能力、發明創造能力、科技寫作能力、學術交流能力、社會活動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當然前面7個能力是硬實力,社會活動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是軟實力,依附於前面的硬能力發揮作用。

《測繪科學》:科技工作者發表論文的主要作用?科技論文審稿最關心的就是創新點,您如何看待創新?

楊元喜:我認為科技工作者需要寫論文、發表論文!有以下理由:人類文明史主要靠文字記載;學科發展需要文字記載;科技進步也主要靠發表論文;學術交流也同樣需要文字表述;科學家的成績主要靠創新性的論文展示;碩士、博士畢業發表論文是基本要求……;職稱評審對論文一般也有要求……發表學術論文的目的:宣傳新觀點、新見解、新發現、新經驗;擴大單位的影響、作者的影響;擴大學科的影響;促進學術交流;推動科技進步;促進學科發展。

科技進步需要創新:科技進步離不開創新,科技創新常以科技論文和科技報告的形式體現(注:不以科技進步獎體現,不以無人過問的專利體現);工程科研應注重創新:引用、應用或模仿一般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科研;工程科研成果的評價:一般不以經費多少為指標,而應以科技創新及其創新成果的應用價值來衡量;填補空白不一定是創新:對某部門、某單位可能是空白,對他人可能不是空白。

《測繪科學》:當前科技工作者寫論文主要存在哪些問題?

楊元喜:我認為主要有幾個方面:生產任務太重沒有時間;從事生產作業,沒有什麼可寫的;有人將工程科研與學術創新對立,將科研與技術生產相混淆;現在的學術期刊為極少數的學術貴族所壟斷;學術腐化現象嚴重,偽劣文章多,偽劣科技人員也多;四無(無創新、無讀者、無引用、無應用)文章偏多;對我國學者而言,在國際高等刊物發表論文太少。

另據中央電視臺一套的“共同關注”欄目2011/2/11:

2010年中國學者論文總數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但論文平均引用量世界排名100之後。

中國是一個測繪大國。從事測繪的科技人員是世界之最(50多萬),測繪學科本科生和研究生是世界之最(2008年有91所大學招測繪本科生,200多所大學招GIS本科生)。中國測繪人在國際上被公認的測繪科技創新成果少,國際會議上的大報告、口頭報告少,國際刊物高質量的學術論文少,論文被引用的頻次更少……(儘管我們每年都有號稱國際先進水平的測繪科研成果獲獎)。

2、科技論文的特點和寫作精髓。

《測繪科學》:科技論文有哪些特點?

楊元喜:科技論文主要有6個特點:創新性---區別於科普文章;科學性---區別於讀書筆記;實用性---區別於詩歌散文;時效性---區別於歷史年鑑;真實性---區別於新聞報道;可讀性---區別於中醫處方。

《測繪科學》:您認為科技論文寫作的精髓是什麼?

楊元喜:主要有3點:

①文者戒庸:寫文章要以天下為懷、以個性為本、以求索為樂,恥與人同,志在求異,鳴其己聲,聽我足音,雖稚拙而無虛飾,雖淺陋而無矯情,頑石本性,真人品格,如此為文無庸;②思當有邪:思無邪,則文無奇,思邪是對常規思維的質疑,思邪催生創新,思邪乃智者所為,於合理中見荒唐,於常理之中發現創新之機;③避免“死”文:所謂“死”文就是發表以後不被引用、不被摘錄、不被轉摘、無人問津的文章,也就是沒有實用性的文章,出現“死”文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文章是已有理論、方法或實驗的簡單重複,內容不具有資訊性,二是起點較低,未能對重要理論、熱點現象作出解釋或提出新的觀點,學術價值不大。所以發表論文不難,論文被廣泛應用則難!

《測繪科學》:如何理解科技論文的創新性和創造性?

楊元喜:《易經》裡講“革故鼎新”、“不主常故”,創新重在“創”,貴在“新”,意於“用”。創新是科技論文的靈魂和價值所在,創新要求標新立異,創新要求不從眾。創新性是科技論文的第一要素,創新包括新成就、新發現、新理論、新設想、新探索、新方法、新技術、新流程、新分析、新結論等等;創新性是科技論文區別於其他科技作品(課程作業、技術報告、讀書報告、科普文章、通訊報道、情報譯文)的重要特徵;也是區別於教材和其他書籍的顯著特點;有人能出書,能出許多書,但不一定能發表論文!為什麼?

創造性是創造前人所沒有過的新技術、新工藝、新理論,並具有普遍性和公開性,所有刊物在審查論文的標準裡都明確:是否有創造性貢獻?是否原創(original)?具體貢獻是什麼?強調一點:填補國內空白不一定就是創新,不一定能寫論文!

《測繪科學》:科技論文創新點從何而來,創新方法有哪些?

楊元喜:高質量學術論文可能的創新方法:

現有錯誤修改、現有理論分析、現有前提否定、現有前提拓展、現有理論加深、理論異域應用、理論組合應用、技術方法嫁接、探索全新技術、建立全新理論。

創新點主要有4個來源:

1)奇思妙想。奇思包括對常規思維的質疑、對現有秩序的叛逆、見人之不見,為人知不為。

疑人之不疑,惑人之不惑。

2)文獻資料。它山之石可攻玉,少做或不做重複勞動。大型科研專案是創新的基礎,科研就是創新,而且這種創新具有極強的生命力。

3)生產任務。完成生產任務重的技術革新,解決生產中尚未解決的實際技術問題,促進生產力發展等屬於創新。

4)實驗計算。發現的問題及其解決問題的獨特思路、理論和方法。這就要求學者們在讀書、聽報告、試驗、討論時,要有心得體會。遇到問題,要記筆記,要善於思考。未經思考的讀書和實踐是沒有意義的。應記住胡適先生的話,做人要有疑處無疑,做學問要無疑處有疑。

《測繪科學》:科技論文的科學性如何體現?

楊元喜:科學性是科技論文的生命,主要有3個方面:理論、實踐和形式。理論新且嚴密,經得起推敲、經得起驗證、經得起檢驗;實驗驗證要求合理,他人可重複;解釋正確;結論要公平;形式要符合論文要求,符合刊物特有的要求。

《測繪科學》:如何判斷或評價科技論文的實用性?

楊元喜:科技論文不是裝潢,本質是解放生產力,促進科技進步。搶先應用一種理論或一種方法本身就是創新!只要管“用”。實用性是科技論文的價值所在。我們應該常問自己,我們的研究是否源於實際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技術路線是否能夠實現?是否化繁為簡,化難為易?理論、方法是否具有生命力?是不是解放或促進生產力?是否推動科技進步?是否促進學科發展?

論文不一定一發表就有用,有滯後效應。

《測繪科學》:您如何看待科技論文發表的時效性?

楊元喜:時效性是科技論文效率的重要體現,任何論文只承認首創!創新只有第一,沒有第二!

科技論文要注重機遇、注重時效,時效性是創新性的重要內容。及時發表創新性論文可以及時發揮科學效益。新發現、新推導,若不及時發表,可能成為過時的論文,創新成果一旦發表就是舊的。判斷是否是創新要關注當前的科研動向,新的發展方向。注重國際前沿領域的發展,尤其是國際會議論文(熱點論文容易受到關注)。滯後的論文容易失去主動,失去自主智慧財產權。過時的論文一般不作為科學論文發表,容易造成誤解(誤認為抄襲、剽竊)。

《測繪科學》:科技論文的真實性具體從哪些方面判斷?

楊元喜:真實性反映作者的人品和文風。

我們一定要問自己論文的思想是自己提出的嗎?新模型是經過嚴格推導的嗎?實驗計算結果是真實的嗎?他人可重複嗎?結論與實驗及驗證相符嗎?結論對他人的成果評價公正嗎?文章署名者都是論文的貢獻者嗎---有沒有人情論文?

參考文獻合理嗎?有沒有拉大旗作虎皮?

文風高尚是人格高尚的表現,文風就是人品!

千萬不要把網路上、教科書上以及外文期刊上的論文改頭換面變成自己的論文;千萬不要把他人的成果說成是自己的成果;千萬不要掩蓋實驗中的失敗結果……對自己負責、對事業負責。做到誠實和忠實。誠實主要表現是做自己的學問,寫自己的文章;不抄襲、不誇大自己的成果;文章署名要真實;引文要真實,參考文獻要真實;試驗計算及分析都要真實;結論要真實。忠實是指對其他作者要忠實、不掩蓋別人的成果、不歪曲別人的成果、不糟蹋別人的成果。

《測繪科學》:目前我國科學道德建設與學風存在哪些問題?

楊元喜:科研中不誠實行為的認定是科學道德規範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把科研領域中違背誠實原則的行為稱之為科學不端行為。

我國科學道德建設仍然面臨的問題:主要是社會上的不正之風不斷侵蝕著科技界。

學術規範和科學道德教育嚴重缺位,造成無意違規現象的蔓延,造假手段不斷翻新,從資料造假或主觀篩選,編造個人學歷、職務和成果,到任意誇大研究成果的影響力。科學道德與學風存在問題的主要表現形式有:“天下文章一大抄”

似已成為一種“潛規則”,從不加引注地抄襲他人文章發展到剽竊他人思想或研究成果(即使標註參考文獻,大段引用仍屬於抄襲);學生獨立完成的論文,導師要求署名和學生主動為導師署名的現象已經比較普遍;人情文章廣泛存在;非科學因素對科學評價的影響愈演愈烈,某些場合“人情”、“關係”成為影響科學評價結果的要素;一些單位出於自身利益姑息違規行為,甚至為違規行為提供保護;有些學者不恰當地尋求社會評判和利用媒體乃至司法的炒作,我們知道許多媒體的正面宣傳一般是有償的,於是公允性受到質疑,這類現象不僅對科學信譽帶來負面後果,更埋下了用外部標準判斷科學真偽的隱患(甚至有人幫助別人寫文章,用別人的口氣或權威正面評價自己的文章);作者的責任心嚴重缺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