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寫作的幾個問題

才智咖 人氣:2.73W

學位論文水平的高低,當然首先是決定於作者的整體文化素質、理論思維能力和創造力的高低,決定於作者研究的深度,以下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學位論文寫作的幾個問題,供大家閱讀參考。

學位論文寫作的幾個問題

 (一)對學位論文決不能掉以輕心

有的同學學位論文寫得不好,主要原因是他下工夫不夠,下工夫不夠,又是因為他對學位論文不重視,掉以輕心。這些同學不瞭解,碩士論文或博士論文是一個人的文化素質、學術水平、創造性和學風的集中體現,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顯示一個人在學術上有多大的發展前途。所以,對於一個人來說,碩士論文或博士論文應該成為他的治學道路和人生道路上的一座里程碑,決不能掉以輕心。不論是碩士生還是博士生,在三年的學習期間,都應該全力以赴,用盡心血,把學位論文寫好,使它達到可能達到的最高水平。

這就像一個演員第一次正式登臺演出。演藝界的人都知道第一次正式登臺演出對一個演員是何等重要,因為這是一個演員第一次向觀眾展現自己的藝術才華、藝術功力和藝術風格。如果這次演出演“砸”了,對他一生的藝術道路會有多大的影響?很可能他的藝術生命從此就結束了。

學位論文寫不好,還因為有的碩士生或博士生缺乏一種學術的渴望,缺乏一種學術的熱情和學術的追求。我認為,一個人不論將來從事什麼工作和職業,只要你進入大學攻讀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你就應該有一種學術的渴望,應該有一種學術的熱情和學術的追求。但是我們在有的同學身上看不到這種學術渴望、學術熱情和學術追求。有的同學在考進北大之前,給北大的老師寫信,表明自己如何迫切地希望進入北大學習,表明自己渴望獻身學術。但是一旦進入北大,他就變了。學校和院系組織的國內外一流學者主講的學術報告會,他沒有興趣去聽。本學科和相鄰學科的新的學術成果和學術動態,他漠不關心。他也不抓緊時間讀書。也不知道他整天干什麼,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他對學術很冷淡,學術在他生活中不佔主要位置。你們想,這樣一種精神狀態,他的學位論文怎麼可能寫好?對於這些同學,要想寫出一篇高質量、高水平的學位論文,首先要調整自己的人生目標和精神狀態,要在自己身上重新激發出一種學術渴望、學術熱情和學術追求。

為了寫好學術論文,我建議大家平時經常動手寫點東西,養成寫文章的習慣。因為寫文章可以推動自己思考,可以使自己把一個問題想得深入,使自己的思想系統化,還可以使自己發現新的問題。平時寫文章也不一定寫大文章,可以寫點小文章,讀書筆記,工作的經驗、體會,逐漸積累起來,過一段時間加以整理,看看自己的思想中有沒有出現有意思的東西,或者值得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二)選好題目

有人說:“選好題目,就是成功的一半。”我想這話是有道理的。所以確定論文題目不要草率。要對你研究的這個領域做一番比較廣泛、比較深入的調查研究,看一看你這個學科領域的整體狀況如何,別人都在做什麼,有哪些有價值的課題還是空白,有哪些課題雖然有人做了但還可以繼續深入,還要看一看由於社會的發展或學科的發展出現了哪些新的課題,等等,在這個基礎上,再來確定自己的題目。

在選題的時候有兩個常見的誤區:1、最喜歡選過去自己熟悉的題目,或者過去自己做過的題目;2、最喜歡選現在最熱門的題目。這是兩個誤區。自己熟悉的或自己做過的題目未必是好題目,同樣,熱門的題目也未必是好題目。

根據過去的經驗,大家在選擇題目時要考慮以下幾點:

1、學位論文的選題,特別是博士論文的選題,最好能與學科建設結合起來。例如你們是藝術學專業的研究生,你們要搞清楚(在導師幫助下),在藝術學基本理論方面和藝術學各個分支學科有哪些前沿課題需要突破和推進,在中國藝術思想史和西方藝術思想史上有哪些重要的環節(人物、著作、範疇、思潮、學派)還沒有人研究,或者還沒有研究清楚,還有當代社會的發展對藝術學學科提出了哪些迫切需要解決的新的理論問題,你可以從這裡產生你的題目。這樣的題目寫得好,就可能對解決學科建設中的某個前沿課題或填補學科建設的某個重要環節的空白做出貢獻,後面的人進入這個領域就必定要參考你的研究成果,你的論文在學科建設的歷史上就有自己的價值和地位。

2、你選的題目必須要有足夠豐富的材料。如果材料太少,文章就很難做,你有天大的本事也寫不好。因為論點總是從材料中提煉出來的,沒有足夠的材料,你怎麼提煉你的論點?

3、你選的題目應該是可以做出新意的。學術論文特別是博士論文總應該提出一點新的思想。要避免老一套,避免簡單重複前人(或今人)說過的話。在這個問題上,清代大思想家葉燮有一些話說得非常好。例如他說:

僕嘗論古今作者,其作一文,必為古今不可不作之文,其言有關於天下古今者,雖欲不作而不得不作。或前人未曾言之,而我始言之,後人不知言之,而我能開發言之,故貴乎其有是言也。若前人已言之,而我摹仿言之,今人皆能言之,而我隨聲附和言之,則不如不言之為愈也。(《已畦文集》卷十三《與友人論文書》)

所以我們特別強調創造性、原創性。我們很多博士論文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新意,缺乏原創性,只是把前人(或今人)說過的話再重複說一遍。例如大家寫尼采,我也寫尼采,大家寫海德格爾,我也寫海德格爾,但只是把別人說過的話重複說一遍,這樣的文章就沒有意思,也沒有價值。現在人文學科領域這種現象比較普遍,刊物上的論文不少,出的書也不少,但常常可以看到葉燮說的那種現象,“前人已言之,而我摹仿言之,今人皆能言之,而我隨聲附和言之”,就是一種低層次的重複。所以我們的學位論文要強調做出新意。從選題開始就要注意這一點。

4、你選的題目應該是你自己能夠掌握的。也就是說,就你現有的功底和學力來說,就你現有的知識準備和理論準備來說,你選的題目是可以做下來的。例如,如果你選的題目需要有系統的、充分的西方歷史和西方文化的知識,而你過去缺乏這方面的準備,現在再去臨時補課,你的文章就很難寫好。所以你最好換一個題目。

選擇論文題目,選擇研究課題,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顯示你的修養和眼光,顯示你在這個學科領域有沒有一種理論的直覺。楊振寧曾提到愛因斯坦的一段話,我覺得很有啟發性。像愛因斯坦這樣的天才,他可以研究物理,也可以研究數學,為什麼他選擇了物理呢?愛因斯坦晚年回答了這個問題。他說:

在數學領域,我的直覺不夠,不能辨認哪些是真正重要的研究,哪些只是不重要的題目。而在物理領域,我很快學到怎樣找到基本問題來下功夫。

愛因斯坦這段話啟示我們兩點:第一,選擇研究課題,需要一種理論的直覺,一種理論的眼光和判斷力,而一個人要想具有這種理論的直覺,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它可能是先天和後天的多種因素造成的。第二,這種選擇研究課題的能力,對於一個學者來說,具有多麼重要的意義,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一個學者在某一學科領域能不能取得成就以及到底能取得多大的成就。

(三)注重第一手的資料

第一手的資料就是原始資料。原始資料不僅最可靠,而且最有啟發性,最有包孕性,最能啟發你產生新鮮的思想。例如你研究《老子》,你就應該注重《老子》這本書。但有的同學不是這樣,他研究《老子》,反而把《老子》的文字放在一旁,把主要精力都用於研究第二手資料,即古人和今人關於《老子》的論述。但是第二手資料有兩面性,它一方面可能引導你接近《老子》,幫助你認識《老子》,另一方面卻又可能遮蔽了《老子》的本來面目,或者它彰顯了《老子》的某一個側面,卻遮蔽了《老子》的其他更多的側面。它會形成一個框框,如果你把自己的思想侷限在這個框框中,那麼你的頭腦就被封閉了,你永遠搞不出新的東西。怎麼突破這個框框?就是回到第一手資料,就前面的例子來說,就是回到《老子》的文字。《老子》的文字才是研究《老子》的取之不竭的源泉。

(四)注重提煉論點

論點是論文的支柱,是論文的靈魂。能不能提煉出有新意的論點,這是論文成敗的關鍵。論文寫作最困難的不在蒐集資料(當然蒐集資料有時也有難度,也要下苦功),而在提煉論點。

現在我們有不少學位論文的問題就是沒有論點,只是把材料分分類,做一些介紹。例如論某個人的美學思想,只是把這個人關於詩歌、書法、繪畫等等的論述加以整理,一一加以介紹,但是沒有提出任何論點。其實這算不上是一篇論文,因為文章中沒有“論”。

剛才說過,提煉論點是論文成敗的關鍵,是論文寫作的重中之重。能不能提煉出有新意的論點,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一個人的理論思維能力。所以文科的研究生都要十分注重鍛鍊和提高自己的理論思維能力。理論思維能力強的人,就會有我們前面提到的那種理論的直覺,他善於往深處想問題,同樣的材料到了他手裡,他就能夠提煉出新的東西,他寫的文章理論色彩比較濃,讀起來有味道。

據我瞭解,有的同學的論文缺乏論點,有一個原因是他在很長時間內只是靜止地看材料,而腦子沒有開動。結果頭腦裡塞滿了材料,沒有空間了,腦子活躍不起來了,最後把這些材料都堆到文章裡就算完成任務了。所以我建議大家一開始就要注意“學”和“思”的結合,在對基本材料做了研究之後就開始提煉論點,一邊提煉論點,一邊繼續研究其他材料和蒐集新的材料,不要等到把所有材料都窮盡之後才開始提煉論點。

在這裡我還想說一點,就是在研究材料、提煉論點的過程中,你的頭腦裡一定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想法,你要善於對自己的思想進行篩選,要分析自己思想中哪些是有價值的東西,哪些是沒有價值的東西,哪些是深刻的東西,哪些是膚淺的東西,哪些是有新意的東西,哪些是平淡無味的東西,要及時抓住自己思想中出現的有價值的東西,有時是轉瞬即逝的東西,把它展開,並盡力把它引向深入。有的同學不善於對自己的思想進行篩選,不管有價值沒有價值,有新意沒有新意,全部都寫進文章。這也是文章寫不好的一個重要原因。

提出論點,要有文獻資料的根據,要有分析。有一次一位同學寫的論文第一頁上面就接連下了十幾個論斷,但沒有任何論據和分析。這就成了“武斷”。分析得透很不容易。這也是寫文章很吃力的地方。王國維在討論唐宋詞的時候提出兩個概念:“隔”和“不隔”。我們可以把這兩個概念借用到這裡來:分析透就是“不隔”,分析不透就是“隔”。這可以成為我們評價學術論文的一條標準。

(五)在寫作的全部過程中都要繼續不斷往深處挖掘

當你在研究材料和提煉論點的基礎上擬出論文的提綱之後,你就要動手寫初稿了。我想提醒大家的是,這個寫作的過程不應該只是簡單地把頭腦中已想好的東西記錄下來,而應該仍然是一個充滿活力的過程,應該是一個繼續發揮創造性的過程。這和藝術創作是相似的。用鄭板橋的說法,藝術創作有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第二個階段是從“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從“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當然是一個創造的過程,從“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同樣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創造的過程。所以在你的全部寫作過程中,你都要繼續不斷地挖掘,要繼續搜尋新的資料,要進一步往深處想問題,繼續不斷地力求增加文章的深度、厚度和理論色彩。

(六)“慢—快—慢”的三段式

我根據自己的經驗,把論文寫作或課題研究的整個過程概括成一個“慢—快—慢”的三段式,不一定普遍適用,說一說供大家參考。

第一段是“慢”,就是確定文章題目(或研究課題)要慢。不要匆匆忙忙就確定題目。要花點時間,甚至花幾個月時間,做一番調查研究,把自己的眼界拓寬一些,要經過反覆思考,儘量選一個對你來說是最好的題目。因為題目很重要,道理前面已經說過了。

第二段是“快”。題目一旦確定,就要立即上馬,儘快開始蒐集資料和研究資料,儘快開始提煉論點,儘快開始考慮文章的框架,儘快動手寫初稿。我們有一些同學正好相反,動作太慢。一年過去了,問他在幹什麼,回答說還在看資料。有的一直拖到交論文前兩個月才動手寫初稿,那怎麼會有充分的時間把文章寫好?結果有的論文連文字也很粗糙,因為他沒有時間反覆修改,有的連句子都不通,有的標點符號用得亂七八糟,有的甚至連錯字、漏字都沒有改正。所以題目確定之後,一定要早動手。這一點不僅寫學位論文是如此,將來畢業出去做研究工作也是如此。這涉及到一個“創新度”的問題。你看到一個題目或研究課題很有價值,肯定別的人也會看到。如果你不盡早動手,別人動手快,他的論文或研究成果搶先發表了,你在他後面發表論文或研究成果,你的論文或研究成果的“創新度”可能就會大受影響。如果你做得比他好,你的東西可能還有點價值,如果你做得還不如他,那你的東西就可能一點價值也沒有了。

第三段是“慢”,就是最後交稿要“慢”。一定要把這篇論文從內容到形式都搞得儘可能完美,搞到按照你現有的水平所能達到的最高的限度,搞到你自己覺得比較像樣,可以拿得出去了,才把稿子交出去。不要像剛才說的那種情況,根本沒有認真地修改幾遍,連自己也不滿意,就匆匆忙忙交出去。如果你是寫一本書,那麼最後你把書稿交到出版社要“慢”,一定要使這本書達到你現在所能達到的最高水平和最完美的程度,再把它交出去。這時出版社可能來催你,你要沉住氣,不達到你自己滿意的程度決不交稿。因為一旦交出去,印成了書,你書中的缺憾、毛病就不可改變了(當然這本書如果再版你還可以修改,但那是另一回事)。所以這也是一個責任感的問題。把最好的(當然是相對來說)稿子交出去,是對讀者負責,對學術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就我們攻讀學位的研究生來說,把最好的'學位論文的稿子交出去,則是對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負責,對學校負責,對國家負責,當然也是對你自己負責。

在這裡我想強調一點,就是文章必須反覆修改。修改文章有幾個目的:第一,加強薄弱環節;第二,深化文章的意蘊;第三,使文章更準確(從論斷到用詞);第四,使文章更符合學術規範;第五,刪掉多餘的東西,使文章更簡潔、更生動、更流暢。我們有的同學寫文章從不修改,連文章中錯字漏字也沒有改正就交出去了,這種習慣應該改變。修改文章對任何人都是必要的。經驗告訴我們,在一篇文章(或一本書)交稿之前,那個時候修改所起的作用特別大。例如,你寫的一本書要交稿了,你把它壓一壓,用三個月時間再把它仔細修改一遍,這樣你交稿的時間晚了三個月,出版社可能會不高興,但你的書的質量則可以提高一大步。這是“事半功倍”的效果,是非常值得的。這就是我說的“慢”。

這個“慢—快—慢”的三段式,不知是否具有合理性,有興趣的同學不妨試一試。

(七)學風問題

學風問題現在大家談得很多。學風確實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我談三點:

1、現在學術界一些人中有一種抄襲(剽竊)的風氣,現在有了電腦,好像使抄襲更方便了。我們北大的同學一定要和這種風氣劃清界限。文章中引用前人(或今人)的論點和材料,都要註明出處。我們看馬克思的《資本論》,書中引用前人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論斷、每一條資料,都詳細註明出處,所以翻開《資本論》,我們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小注,這是我們的典範。現在有的人大量抄襲別人的東西,然後說,這個問題從來沒有人研究過,他是第一個研究的。還有的人把別人書中創造性的成果抄到自己書中,同時又對那本書批評一番,一方面是表示自己高明,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掩蓋自己的抄襲行為。早在20世紀80年代王元化先生就曾對這種行為表示了極大的義憤,他說:“我們時或可以看到,有人提出一種新觀點或新論據,於是群起襲用,既不註明出自何人何書,以沒其首創之功,甚至剽用之後反對其一二細節加以挑剔吹求,以抑人揚己。這種學風必須痛加懲創,杜絕流傳。”(《文心雕龍創作論》第二版跋)王元化先生的這些話我是非常贊同的。

2、在文章中做任何論斷都必須謹慎,特別不要根據一些個別的事例就得出普遍性的結論。20世紀80年代我們國內曾出現一陣中西比較熱,當時有一些文章的作者並沒有對中國文化進行系統的、深入的研究,也沒有對西方文化進行系統的、深入的研究,但他卻可以進行中西文化的比較研究,並且得出一系列帶有普遍性的論斷,中國文化的特點一二三四,西方文化的特點一二三四,例如說中國文化是內向的(面向人的內心),西方文化是外向的(面向大自然),中國藝術重表現(表現自我),西方藝術重再現(再現現實),等等。張岱年先生曾批評說,這些文章是從一些個別的事例得出普遍性的結論,並不符合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實際狀況,這種結論是很不謹慎的。朱光潛先生也批評這種學風。有一次我去朱先生家裡,我說,現在有一些中西文化比較研究的文章,提出的論斷我覺得很難站住腳。朱先生說,我們現在做中西文化的比較研究還不具備條件。

3、要有一絲不苟的嚴謹的態度。引用的數字、材料以及他人的言論,都要仔細校對。轉引別人文章所引用的材料和言論,必須找到原始出處加以核對。常常出現這種情況,別人引用的時候出了錯誤,你轉引時未找原始出處核對,結果也跟著錯了。

(八)文風問題

文風也是一個大問題。8年前,我就想編一本《文章選讀》,把一些好的文章介紹給大學生、研究生。目的是提倡一種簡潔、乾淨、明白、通暢、有思想、有學養、有情趣的文風。

1、文章要力求簡潔,要乾淨利落。我們有些同學的文章有一個毛病就是囉嗦,拖泥帶水,一句話來回重複說。有一次一位同學交給我一篇文章,前面三頁其實只有一段話,但他寫成三頁。老子說:“少則得,多則惑。”簡潔是我們應該追求的風格。有一年我在香港,一家報紙的副刊約我寫幾篇專欄文章,每篇限定500字,不能多一行,也不能少一行。開始我覺得這種500字的文章很難寫,寫了幾篇,感到這是一種很好的訓練。一般我們的文章最短也有一兩千字,因為你要把一個問題說清楚,總得一兩千字。現在你要在500字的限度內把一個問題說清楚,就要極其簡潔,極其精練,要把多餘的枝杈統統砍掉。但又不能砍得光禿禿的,只剩一根樹幹。也不能乾巴巴的,一點味道都沒有。文字雖少,包含的意蘊要很豐富,而且不能寫得很匆忙,很侷促,而應寫得從容舒展。這就像篆刻藝術,只有很小一塊地方,但是方寸之內,要有海闊天空氣象。所以我建議同學們也不妨試試寫這種500字的文章,它可以推動你提煉思想、提煉文字,幫助你逐漸形成一種簡潔的風格。

2、文章要通暢易曉。近20年學術界有少數人喜歡用一種艱深晦澀的句子,寫一種誰也讀不懂的文章。過去人們說,哲學家是把大家不懂的、深奧的道理用大家都懂的話說出來。現在有的人正相反,他們是把大家都懂的道理用大家都不懂的話說出來。他們以為這樣可以顯出自己有學問,卻不知道他們是走入了一個“以艱深文其淺陋”的誤區。“五四”以來人文學科的一些大師,如蔡元培、胡適、聞一多、朱自清、郭沫若、范文瀾、翦伯贊、馮友蘭、朱光潛、宗白華等人,他們的文章都極其明白通暢,毫無艱深晦澀的影子。明白通暢並不妨礙他們表達深刻的思想。像范文瀾的《中國通史簡編》的文字,極其準確,極其簡潔,同時又明白通暢,真可以說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這些大師才是我們學習的典範。我希望你們在今後的治學生涯中會逐漸領悟到,簡潔的風格和明白通暢的風格,都是文章的一種極高的境界。

3、要有一種適度感和分寸感。文章中的議論、感想、引經據典,都不要過度。“過猶不及”。發表議論和感想過了度就成了裝腔作勢,賣弄才學。生動過了度就成了油滑。尖銳過了度就成了刻薄。我們有時看到有的名作家也難免犯這種毛病,所以更應該引起警惕,要注意掌握分寸,掌握“度”。

4、要注意文章會顯示你的人品。我們古人經常強調“文如其人”,強調文品、詩品、書品、畫品和人品的統一,如清人劉熙載說:“詩品出於人品。”“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藝概》)因此,從一個人的文章,可以看出這個人的人品,看出這個人的趣味、格調、胸襟、氣象,看出這個人的精神境界。馮友蘭先生說,當年他第一次到校長辦公室見到蔡元培先生,就感到蔡先生有一種“光風霽月”的氣象,而且滿屋子都是這種氣象。我們讀蔡先生的文章,同樣也會感受到這種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