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論文摘要寫作4方面

才智咖 人氣:2.61W

導讀:SCI論文摘要是一篇SCI論文中最核心的部分,今天本站小編為大家介紹論文摘要寫作的4個方面,歡迎閱讀。

SCI論文摘要寫作4方面

摘要一般應說明研究工作目的、實驗方法、結果和最終結論等。而重點是結果和結論。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過300字,外文摘要不宜超過250個實詞。論文摘要又稱概要、內容提要。摘要是以提供文獻內容梗概為目的,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簡明、確切地記述文獻重要內容的短文。

摘要的質量會影響到論文進入文摘雜誌、檢索資料庫,被人閱讀、引用的機會減少甚至喪失。根據文章的不同情況,可以適當選擇摘要型別,一般地說,向學術性期刊投稿,應選用報道性摘要形式;只有創新內容較少的論文,其摘要可寫成報道-指示性或指示性摘要。

摘要(abstract或summary)是對論文內容的概括,主要說明論文的目的、所用的方法及取得的結果及意義。一般SCI期刊編輯把論文的題目和摘要送給候選審稿人,審稿人根據摘要內容來決定是否有興趣或者值得花時間審閱此稿,因此,在某種程度上,摘要寫作的好壞決定了論文的錄用情況。我們將從四個部分,來分別闡述如何寫一篇好的摘要。

摘要的人稱和語態

由於主動語態的表達更為準確,且更易閱讀,因而大多數期刊都提倡使用主動語態。Nature、Cell等期刊普遍使用第一人稱和主動語態的表達方式。避免使用第三人稱,如“Thispaper reported that”。

摘要的主要功能

1) 論文的高度概括,讓讀者簡單瞭解論文的主要內容,摘要擔負著吸引讀者和將文章的主要內容介紹給讀者的任務。

2) 為科技情報文獻檢索資料庫的建設和維護提供方便。論文摘要的索引是讀者檢索文獻的重要工具。論文摘要的質量高低,直接影響著論文的被檢索率和被引頻次。

摘要的.分類

按摘要的不同功能來劃分,大致有如下3種類型。

1、報道性摘要

報道性摘要是指明一次文獻的主題範圍及內容梗概的簡明摘要,相當於簡介。報道性摘要一般用來反映科技論文的目的、方法及主要結果與結論,在有限的字數內向讀者提供儘可能多的定性或定量的資訊,充分反映該研究的創新之處。篇幅以300字左右為宜。

2、指示性摘要

指示性摘要是指明一次文獻的論題及取得的成果的性質和水平的摘要,其目的是使讀者對該研究的主要內容有一個輪廓性的瞭解。對於創新內容較少的論文,其摘要可寫成指示性摘要,一般適用於學術性期刊的簡報、問題討論等欄目以及技術性期刊等只概括地介紹論文的論題,使讀者對論文的主要內容有大致的瞭解。篇幅以100字左右為宜。

3、報道-指示性摘要

報道-指示性摘要是以報道性摘要的形式表述論文中價值最高的那部分內容,其餘部分則以指示性摘要形式表達。篇幅以100~200字為宜。

摘要的寫作時態

1) 介紹背景資料或闡述研究的主要目標時,如果句子內容不受時間影響,是普遍事實,應使用現在時;如果句子的內容為對某種研究趨勢的概述,則使用現在完成時。

2) 概述實驗程式、方法和主要結果時,通常用過去時。

3) 敘述結論或建議時,可使用現在時。

儘管摘要出現在論文的最前面,但摘要一般應該在文章各主要部分完成後再寫。因為摘要總結了全文,這樣有利於文章要點的提煉。優秀的摘要能有效抓住讀者的興趣。開始寫作摘要時,可以從Introduction、Material and Methods、Resultsand Discussion章節中選擇整個句子或關鍵短語,並把他們按照邏輯順序排列。然後著手修改或新增文字。要做到準確、簡潔、清楚地表達論文的中心內容。句子之間要上下連貫,前後呼應。句型應力求簡單,慎用長句。每句話要表達清楚,無空泛、籠統、含混之詞。即不閱讀全文,讀者也能獲得必要的資訊。簡單地說,一般先從一些簡單的背景資料開始,用一兩句話解釋為什麼要做這項研究及與你研究線管的背景特色(背景與目的)。簡述(一兩句話)做了什麼(目標/基本方法)。不必詳述,但必須註明使用的關鍵技術,然後清楚地簡述主要成果或發現(一兩句話)及重大意義(一兩句話)。最後一句應為研究總結,為什麼結果是很重要,強調研究的創新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