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留學生活經驗

才智咖 人氣:3W

在德國留學需要了解哪些留學的常識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德國留學生活經驗,歡迎大家閱讀!

德國留學生活經驗

德國留學生活經驗【1】

對於那些想快速提高自己的外語水平,儘快融入當地生活的德國留學生來說,家庭寄宿也是不錯的選擇。一位德國留學多年的學生稱,大多數寄宿家庭的主人都很熱情。在日常交往中他們會糾正你的外語發音,幫助你更好地融入社會。寄宿方式也會讓你體會到家的溫暖。在選擇寄宿家庭時,要根據自己的性格特點選擇恰當的家庭。需要注意的是,留學生應該主動詢問寄宿家庭的一些日常生活習慣,以便日後加以注意。

德國留學專業方面的書籍要多帶,專業字典,英文字典,這些在德國買不到,如果能買到也非常貴,如果你從大一開始上課,也建議你帶一些很基礎的高中書籍,物理書,數學書,德國的教學方式很嚴謹,會從頭複習.不過,這些中國人都不用擔心,我們一定是學的最好的那些,德國教授都知道.而衛生用品可以少帶,不帶,這裡的日化用品很便宜,像一般的超市都會有賣,德國還有專門的日用品超市類似於dm、Rossman,裡面的生活用品應有盡有而且價格超級划算. 衣服要多帶, 帶自己最喜歡的,最合身的, 因為亞洲和歐洲女生之間的身材差異,一般瘦小的女生在德國很難買到非常合適的衣服,尤其是內衣,所以愛美的女孩字一定要多帶幾套衣服。

藥品要帶,德國的藥物,剛來的時候大家都比較敬畏,而且德國的藥勁量十足.男生要帶煙,還要省著抽.不過到了德國,抽菸的男人都會捲菸了,怎麼說德國煙都貴.雨傘,雨衣,德國是個多雨的國家,不過不用防潮.藥,維生素不用帶,德國的DM超市裡面多的是,從多維他命到深海魚油,什麼都有,而且不比國內貴,德國商品的質量還是可以信任的.

床上用品,還是過來買好,你知道你的床的大小麼?德國現在一套被子加枕頭,10歐元的都有,被套,枕套一套也不過10歐元,當然,不是羽絨被,如果你住學生宿舍,都是暖租的,暖氣讓你穿裙子都熱.

電器方面帶個膝上型電腦,然後就是安裝盤,中文WINDOWS德國人可沒有哦.其他的在德國買也不貴,尤其是日用電器,現在德國,電飯煲已經是常用裝置了,還有蒸鍋呢,中國的菜刀,炒菜鍋都有,而且是平底鍋,跟灶很配,從中國帶來的,反而不能用,沒有必要千里迢迢.

轉換插頭多帶幾個很必要.空間允許帶幾個突破國際接線板,最實惠

德國留學生活經驗【2】

由於德國與中國的體制不同,所以到德國留學,在看病就醫上也要依據德國醫療體制,遵守一定的步驟。下面,留學專家就介紹一下德國留學看病就醫的流程。

1、 找醫生。查詢電話簿,打電話預約或者直接到附近的診所。這種診室實際上就是醫生診斷的主要場所,有點像國內的私人診所,一般就設立在公寓樓和辦公樓內。但是都有不同的分科(通常是幾個科的一醫生合在一個診所),如果你要找內科醫生,就必須和內科醫生的診所聯絡。而且一般不能直接看病,都要電話預約看病時間,如果真的`著急就直接到診所排隊,一旦有醫生有空閒時間,可以立即安排就診。診所一般都有很先進的裝置,甚至能完成一些小手術。而且你可以隨意選擇醫生和時間。一定記住攜帶保險單,醫生會明確告訴你到你哪些費用可以免除(一般診斷費用都能全免)。所以千萬不要怕花錢,不敢去看病,實際上你看診斷前就會知道你的保險能免除多少費用,如果不滿意,可以選擇其他診所。

2、 拿著處方到藥店買藥。診所一般不會賣藥,不過附近肯定會有藥店。藥品分為處方藥和非處方藥,處方藥只有醫生的證明才能購買。醫生或者售藥處會明確告知你的保險可以負責哪些費用。

3、 醫院,如果有複雜的全面檢查、手術,理療或者需要觀察、住院、急救等,都要拿著醫生的診斷書去醫院就治。醫院不負責初期的診斷。有的人說這種制度太繁瑣,無法及時救治,可這種制度正是德國先進的社會制度之一,病人可以自由選擇,這能最大限度保護病人的利益,各部分利益間沒有很大關係,能很有效的監管,防止腐化和舞弊。急診會有特殊的程式,不用擔心(可直接撥打急救中心電話)。看到很多人對自己的慢性疾病擔心,怕無法通過體檢或者保險公司拒付高昂的醫療費。據我所知,慢性病也可以參加保險得到賠付,但是以後的保險費用或者賠付比例又可能會有一點變化。很多保險公司對於剛剛到德國的學生不需要體檢證明就可直接投保,不過如果想換保險公司,一般會要求你過去的保險公司出示證明、或者健康證明、或者自我保證書(保證投保當時不在任何疾病的診療期內,如果在,你最好不要換保險公司)。所以對自己身體有憂慮的同學不用太擔心保險問題,至少一開始不會遇到麻煩。德國的保險是一種真正意義的社會保障制度,即使將來知道你還有慢性的疾病,保險公司也不會拒絕你的投保(特別是續保)要求。

4、一般每年的1月、7月為德國的打折季,如果有希望到德國買東西的同學,可以注意觀察。經常在打折季你可以買到價格低到離譜的東西。

5、錢: 德國的貨幣是歐元,幾乎所有商店都接受刷卡。現金及信用卡可以到銀行、儲蓄所和郵局領取,也可以在那裡開個收支的轉賬賬戶(Girokonto),可以便捷地掌控款項,比如通過銀行自動取款機。 想儲蓄,可以開個儲蓄本,不過最好事先比較一下銀行、儲蓄所推出的不同儲蓄方式和條件,以爭取儘可能高的利息。大部分銀行為學生提供免費轉賬賬戶,值得一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