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創業失敗史,17家網路公司的失敗教訓

才智咖 人氣:2.46W

在網際網路各大巨頭迅猛發展的時候,在BAT成為耳熟能詳的網際網路代名詞的時候,作為創業者,除了看別人創業成功之外,也要看到網際網路創業中失敗的那些案例,以下列舉17家中國網際網路公司的失敗史。

網際網路創業失敗史,17家網路公司的失敗教訓

1. 億唐網

不少人還記得2000年北京街頭出現的大大小小的億唐廣告牌,“今天你是否億唐”的那句仿效雅虎的廣告詞著實讓億唐風光了好一陣子。億唐想做一個針對中國年輕人的包羅永珍的網際網路門戶。他們自己定義了中國年輕人為“明黃一代”。

網際網路創業失敗的教訓:缺少定位,融資過多

1999年,第一次網際網路泡沫破滅的前夕,剛剛獲得哈佛商學院MBA的唐海松建立了億唐公司,其“夢幻團隊”由5個哈佛MBA和兩個芝加哥大學MBA組成。

憑藉誘人的創業方案,億唐從兩家著名美國風險投資DFJ、SevinRosen手中拿到兩期共5000萬美元左右的融資。

億唐宣稱自己不僅僅是網際網路公司,也是一個“生活時尚集團”,致力於通過網路、零售和無線服務創造和引進國際先進水平的生活時尚產品,全力服務所謂“明黃e代”的18~35歲之間、定義中國經濟和文化未來的年輕人。

億唐網一夜之間橫空出世、迅速在各大高校攻城略地,在全國範圍快速“燒錢”:除了在北京、廣州、深圳三地建立分公司外,億唐還廣招人手,並在各地進行規模浩大的宣傳造勢活動。2000年年底,網際網路的寒冬突如其來,億唐錢燒光了大半,仍然無法盈利。此後的轉型也一直沒有取得成功,2008年億唐公司只剩下空殼,昔日的“夢幻團隊”在公司燒光錢後也紛紛選擇出走。

在我看來,億唐失敗的最大問題就是沒有定位。這也是大部分網際網路創業者公司的問題。浮誇,不願意沉下心幫使用者解決實際的問題,而是幻想憑錢就可以砸出一個網際網路集團出來。億唐對中國網際網路可以說沒有做出任何值得一提的貢獻,也許唯一貢獻就是提供了一個極其失敗的投資案例。它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貴族,幾千萬美元的資金換來的只有一聲嘆息。

後續發展:

2009年5月,域名由於無續費被公開競拍,最終的競投人以3.5萬美元的價格投得。

 2. 酷6網

視訊網站當年的三傑之一,優酷,土豆和酷6。其中優酷的古永鏘,和李善友都是搜狐系,土豆王微是文藝青年。一度風風火火。

網際網路創業失敗的教訓:路線之爭的犧牲品

在被酷6手骨時間僅僅過去一年,酷6網掉隊了。創始人離職,虧損逐年變大,血腥大裁員,再轉型了……陳天橋派駐的酷6新CEO施瑜公開表示:“酷6從此不再購買長視訊版權,包括電影和電視劇等,將關注於社群化、UGC(使用者生成內容)和短視訊。”

在李善友離職,盛大大規模清理了創始團隊之後,陳天橋與李善友就酷6網的發展戰略產生的分歧浮出水面。陳天橋希望酷6的發展方向是“視訊資訊新聞”,而李善友則更希望堅持購買正版版權的“大片模式”,最終不歡而散。

視訊行業一向以“燒錢”著稱,盛大在酷6身上已經投入了將近兩億美元,卻顆粒未收。而這或許正是促使酷6轉型的最直接原因。燒了兩億美元,落得個尷尬轉型。管理方與創始人,理念不同,企業就不會有正確的方向和終點。

後續發展:

創始人李善友去了中歐成了創業導師,微博名“老李飛刀”,金盆洗手,退出江湖。酷6的命運就和盛大的命運一樣;一隻在溫水中的青蛙。

 3. 亞洲互動傳媒:

2004年7月,亞洲互動傳媒在英屬百慕大群島設立。亞洲互動傳媒自稱是“中國提供跨媒體平臺電視節目指南解決方案的領導者”,其銷售收入中,以電視廣告代理業務為主,TVPG(電視節目指南)和EPG(電子節目指南)為輔。

網際網路創業失敗的教訓:挪用資金導致退市

2005年10月,公司獲得紅杉資本的投資。在紅杉資本之後,亞洲互動傳媒先後吸納了包括新加坡野村證券公司、美林日本證券公司、日本最大的廣告公司電通、NTT移動通訊公司、日本最大的衛星通訊公司JSAT、伊藤忠商事Itochu等日本著名的金融、廣告公司。2007年4月,亞洲傳媒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根據其上市《招股說明書》,2005年該公司淨利潤達到4.65億日元(約3000萬元),淨資產18.97億日元(約1.26億元)。但僅過了一年,就令人啞然地無奈退市。

導火索是由於亞洲互動傳媒的會計師事務所拒絕為其2007年年報出具審計意見,並暴露出了其CEO崔建平挪用公司資產的醜聞。亞洲互動傳媒的退市,讓11家財務投資人同時失手,退出平臺。

後續發展:

公司尷尬退市,紅杉資本創始合夥人張帆也引咎辭職。

 4. e國

2000年電子商務的明星企業,一度口號為一小時配送到家。

網際網路創業失敗的教訓:市場太超前

e國1小時在獲得使用者稱讚的同時也獲得了同樣多的懷疑:“e國1小時”帶來了巨大的配送成本,e國還能賺錢嗎?賣得越多不是虧得越多?沒有新資金的介入,e國還能夠支撐多久?有的人則乾脆認為e國1小時只是“成功的市場運作而已”。有人算了一筆帳,只要e國的訂單每筆10元,就可以把它幹掉。賣得越多,虧得越大,e國面臨著巨大的贏利壓力。

實際上e國的悲劇是在於在市場沒有成熟前過早切入市場;在2000年,中國無論是物流,支付,配送,甚至網購人群都極不成熟。靠一家公司來撐起整個產業鏈,天方夜譚。

後續發展:倒閉

5. 若鄰網

若鄰網創建於2004年,軟銀投資。目標是模仿LinkedIn,做中國最大的商務社交網站。

網際網路創業失敗的教訓:不顧國情的模仿

在2004到2006年那波商務SNS的Copy 2 China高潮中,若鄰還算是活下來的。不過中間經歷了多次的波折,創始人鄒嶺二進二出。網站一度也裁員,幾乎關站。

若鄰和其他的商務SNS一樣。使用者一直上不來。一度大家相信的所謂六度交友的人際關係理論,在實踐中毫無成功的希望。一個普通人可能通過六度能聯絡到奧巴馬;但是這不代表他能認識奧巴馬並尋求到實際的幫助。因此六度理論和龐氏騙局也差不多。

更大的差別在於,美國是一個專業社會,尊重個人的履歷和專業能力。這是LinkedIn崛起的社會學原因。而中國是個關係社會,權力決定了經濟。如果你認識省委書記,你會主動把人脈介紹給別人嗎?更何況是,中國絕大部分掌握財富和權力的人,壓根都不會上這類網站。

後續發展:

重組以後,資方獲得了控制權,現在轉型做獵頭。後優士網崛起。

6. 分貝網:

2003年6月,鄭立和朋友一起建立了163888網站,寓意“一路上發發發”。隨後,他們開發K8錄歌軟體,163888逐漸成了中國首屈一指的網路歌手聚集地。香香、楊臣剛等網路歌手在網站成功推出,《老鼠愛大米》等網路歌曲風靡一時,讓163888網站名聲大噪,號稱“華人第一音樂社群”。

網際網路創業失敗的教訓:走上歪門邪道

2004年10月,IDG向其投資200萬美元(據悉,最終投資並沒有完全到位),佔其20%股權。2006年,網站註冊使用者達到1200萬。同年,163888獲得了阿爾卡特VC的600萬美元投資,佔12%股權。

2007年6月,網站啟用了新名字和新域名:分貝網,但分貝網的盈利模式並未有根本轉變,依靠賣空間和收取會員費的盈利模式難以為繼,廣告成了分貝網主要的收入來源。

2009年,鄭立涉嫌經營色情視訊聊天業務被捕,2010年1月,此案開庭審理,鄭立當庭認罪。鄭立涉足色情業務的原因尚不知曉。

後續發展:

但分貝網日漸衰弱。公司始終處於虧損狀態,新的投資卻始終沒有到位。最後慘淡倒閉。

7. 部落格中國

部落格中國是當年號稱中國網際網路第一人的方興東建立。是Web2.0時代的一面旗幟;曾匯聚了一批民間最頂級的思考者。一度號稱要把新浪拉下馬。

網際網路創業失敗的教訓:管理太差,並忽視了巨頭的後發優勢。

2002年,方興東建立部落格中國,之後3年內網站始終保持每月超過30%的增長,全球排名一度飆升到60多位。並於2004年獲得了盛大創始人陳天橋和軟銀賽富合夥人羊東的50萬美元天使投資。2005年9月,方興東又從著名風險投資公司GraniteGlobal Ventures、Mobius Venture Capital、軟銀賽富和Bessemer Venture Partner那裡融資1000萬美元,並引發了中國Web2.0的投資熱潮。

隨後,“部落格中國”更名為“部落格網”,並宣稱要做部落格式門戶,號稱“全球最大中文部落格網站”,還喊出了“一年超新浪,兩年上市”的目標。於是在短短半年的時間內,部落格網的員工就從40多人擴張至400多人,據稱60%~70%的資金都用在人員工資上。同時還在視訊、遊戲、購物、社交等眾多專案上大把燒錢,千萬美元很快就被揮霍殆盡。部落格網自此拉開了持續3年的人事劇烈動盪,高層幾乎整體流失,而方興東本人的CEO職務也被一個決策小組取代。到2006年年底,部落格網的員工已經縮減恢復到融資當初的40多人。

後續發展:

2006年末,以新浪為代表的入口網站的部落格力量已完全超越了部落格網等新興垂直網站。隨後,部落格幾乎成為任何一個入口網站標準的配置,入口網站輕而易舉地複製了方興東們辛辛苦苦摸索和開闢出來的道路。最後方興東回老家義烏折騰電子商務,如今已經在行業裡幾乎消失。

 8. 飯否

在飯否的初期階段,中國大陸與Twitter類似的中文網站有六七家,其中飯否是各方面功能較為完備,最接近Twitter的一個。與Twitter相比,中文微部落格為大多數不習慣英文的中國使用者提供了更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