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大學聯考滿分勵志作文

才智咖 人氣:1.6W

本站小編寄語:駿馬是跑出來的,強兵是打出來的。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些經典的大學聯考滿分勵志作文,希望對大家的寫作有所幫助,能夠提高大家的寫作水平!

經典大學聯考滿分勵志作文

  篇一:超越極限

孟子云:“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可見,要想成就一番大事業,就必須敢於超越極限。

海倫•凱勒被馬克•吐溫譽為19世紀最偉大的兩個人之一。她兒時因患一場大病喪失了視覺和聽覺,但她並沒有向命運低頭,挑戰了生命的極限,學會了英語、德語、希臘語、拉丁語等多種語言,最終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哈佛大學。她用親身的經歷告訴我們要敢於超越人生的艱難險阻,披荊斬棘地闖出一條自己的路來。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愈是艱難的絕境,愈能促進人發揮潛力,超越看似不可征服的極限。紅軍的長征,在當今世界被譽為奇蹟,在漫漫的二萬五千里路途中,紅軍戰士忍受著“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的孤獨,挑戰了忠孝的極限;爬雪山,過草地,飢寒交加,為了災難深重的民族的解放,紅軍戰士們挑戰了生理的極限。正是有了許許多多像紅軍長征精神一樣的超越,我們才有了不斷的攀登與進步。

剛剛過去的汶川大地震又給了我們許多對於人生極限的思考。溫總理說的最讓人難忘的一句話:“只要有一線希望,我們就決不放棄。”武警官兵們不顧自己的安危,在隨時可能到來的餘震中奮力救人,表現出對使命和人民的無限忠誠;醫務工作者不分晝夜搶救災民,給“救死扶傷”一個最大限度的詮釋;我們平常總說母愛是偉大的,地震中那個用自己的身體保護孩子的母親用行動再次詮釋了什麼是母愛的大境界,突破了愛的極限;在超過72小時生命存活極限之後,仍有許多的災民被救活,這不僅是生命的奇蹟,更是對生死極限的頑強跨越。試想,人類連生死極限都能跨越,還有什麼我們不能超越的“極限”呢?

吉尼斯紀錄,就可以說是對極限的考驗。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紀錄被不斷打破更新,可見極限不過是個具有時效性的字眼。就像那個實驗中,桶中看似已裝滿了石塊,但卻又可以倒“滿”沙子,甚至倒“滿”水。很贊同那個學生的觀點,“很多事情看起來達到了極限,實際上還存在很大空間”。

也許現在我們還沒有“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氣概,沒有“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胸懷,沒有“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睿智,但只要我們心中有理想、有勇氣、有毅力,定能超越自己的極限,創造一切的可能!

  篇二:為志傾情

過一些歷史書籍,便了解了一些歷史人物。向來,我對這些歷史人物都充滿了好奇心,心想,那麼多的古人都被歷史湮沒了,如果他們沒有一些與眾不同的地方,何以會成為歷史名人,然後被載人史冊?有關這些歷史名人的書讀多了,於是就發現,他們真還是各有各的不同。或者理想追求不同,或者所建功業不同,或者是品格不同,或者是人生的態度不同。

曾經,我很迷惑,有人稱讚老莊的逍遙,可有人稱讚孔孟的激情;有人稱讚屈原的執著,可也有人稱讚蘇軾的灑脫。他們的是是非非,究竟該如何評判呢?就拿莊子來說吧,是個地地道道看破紅塵的人,他學問淵博,思想深遠,有著很高的名望,就連楚王都慕名遣使請他為相。可是,他對來使說,他寧願一生在濮水垂釣,看魚兒在水中自由自在地遊弋,哪怕窮困潦倒,也不會去做相國。

而孔子呢?恰恰相反,明明知道自己“克己復禮”的主張不會被人採納,卻還要帶著一群弟子邊行邊乞,周遊列國,苦口婆心地去遊說各國諸侯,讓他們停止爭戰,要為民施仁術。一個崇尚自然,一個熱衷政治,可他們都是人們2000多年來不可忘懷的名人,你說,這是為什麼?其實,不用多想就有了答案:人各有志。當一個人有了自己的志向追求的時候,他就會投入全部的情感,甚至獨鍾於此。

看看杜甫吧,他青年時就趕赴長安,希望能一展自己的才華,被朝廷重用,然後“至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然而他卻一生不得志,沒有能真正獲得過一次報效朝廷的好機會。但是,他的政治抱負從未因此而衰減。自己在戰亂中逃亡,而心中惦記的卻是廣大飽受戰亂的百姓,於是,寫下了“三吏三別”以抒懷;自己困居浣花溪,屋漏無干處,卻還幻想“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這就是杜甫,他心中只有國家與人民,所以無論他自己在怎樣的生活環境,他都在憂國憂民。看看這些古代名人,他們因為自己人生有志,便一生為之傾情。那麼,對於現實生活中的那些沉迷於某事物者,我們就不要把他們想象成異類了,無論是“香港大學之寶”的袁蘇妹鍾情於做一位雜工,還是肢殘也不離開講臺的趙世術,前者不以自己的工作為卑,反為做飯掃地投入了真情,後者不認為自己行動不便,只因為他對孩子們情有獨鍾。

既然鍾情於物的人就會留名青史,而袁蘇妹與趙世術理當被人們稱道歌頌。如果我們也希望自己在世上能留下點什麼,那麼,選好物件,鍾情於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