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寫作素材:經典名人的成長故事

才智咖 人氣:7.47K

國中寫作素材:經典名人的成長故事1

加索小時候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繪畫藝術大師,一生畫法和風格迭變。早期畫注重於表現派的主題;後轉入原始藝術,簡化形象。1915——1920年間,畫風又一度轉入寫實,1930年又改變風格明顯地向超現實主義風格靠攏。畢加索小時候晚期製作了大量的雕塑和陶器等,並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國中寫作素材:經典名人的成長故事

畢加索小時候是劃時代的藝術家,他的作品對現代西方藝術派產生可深遠的影響。尤其是對二十世紀的藝術史有著濃墨重彩的一筆,被人稱為“人類藝術史上罕見的天才”。

美國教育家克勞蒂婭說:“一個兒童的藝術細胞,除去天賦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人去‘發現’。從某種意義上講,發現時最最重要的。生活中很多極有藝術天賦的兒童被埋沒了,這的確是一種悲哀。但遺憾的是,許多做父母的,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們只是淺顯地以為還是個孩子,他不會懂得太多,或者他現在還不到學的時候。”

克勞蒂婭說的這段話就是伯樂與千里馬的關係,也就是千里馬還需要伯樂來發現。堂。何塞就是一位伯樂,因為他發現了畢加索小時候這匹千里馬。堂。何塞是西班牙一個小鎮上的畫家,在所還不會說話的時候,他就發現了兒子能夠用畫畫表達自己的意思了。

一天,剛剛學步的畢加索小時候畫了一個螺旋狀的東西,家人都不知道他畫的是什麼,堂。何塞卻看出小傢伙畫的是熱食攤上賣的油炸餡餅,這令他驚訝不已。

堂。何塞認為兒子身上具有繪畫的天賦,他決定把兒子培養成畫家。他給兒子專門騰出了一間房子,牆壁周圍貼滿了他畫的'兒童畫,這些畫的內容都是日常用品,線條雖然過於簡單,但是他都做了合理的變形,以此來誘發畢加索小時候的想象力和空間變形能力。堂。何塞經常把兒子帶到房間裡看這些畫,告訴兒子這些畫是怎樣畫成的。

到畢加索小時候四歲時,何塞就開始教他剪紙。隨著剪刀的一開一合,畢加索小時候完全被迷住了,他把一張張平展展的紙,剪成了無數的公雞和小狗……在何塞的刻意培養下,畢加索小時候迷上了繪畫。他常常能夠以自己的理解將周圍的事物給表現出來。漸漸的,有一些鄰居也稱他為“小天才”了。

畢加索小時候雖是繪畫天才卻不是好學生,在學校裡上課對於他來講簡直就是受折磨,聽課時他不是漫無邊際地幻想,就是全神貫注地觀賞窗外的景色。而且他似乎對枯燥無味的算數永遠都不感興趣。

畢加索小時候無奈地對父親說:“我只知道一加一等於二,二加一等於幾,我根本就沒去想。不是我不用功,我努力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可我還是辦不到。”他為此成了同學們戲弄的物件,那些無聊的小夥伴們喜歡跑到畢加索小時候面前,逗他玩:“畢加索小時候,二加一等於幾呀?”然後看著索呆呆發愣的樣子哈哈大笑。

如此一來,畢加索小時候在老師眼裡也是一個智力低下,無可救藥的孩子,他經常在畢加索小時候父親面前,有聲有色地描繪畢加索小時候的“痴呆”症狀,畢加索小時候的母親聽了羞惱交加,覺得畢加索小時候給她丟了臉,讓她無臉見人。

左鄰右舍也不再誇獎畢加索小時候的繪畫天賦了,而私下議論說:“瞧那呆頭呆腦的樣,只會畫幾幅畫還能當飯吃。”當時,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畢加索小時候是一個傻瓜。面對風言風語的議論和嘲笑,畢加索小時候的父親仍然堅定不移地相信:兒子雖然讀書不行,但是在繪畫方面是極有天賦的。

堂.何塞能真正的理解和賞識自己的孩子。他對畢加索小時候說:“不會算數並不代表你毫無能力,你是個繪畫天才,你可以去繪畫。”小畢加索小時候看著父親堅毅地面孔,找回了一些自信。果然,畢加索小時候總是似乎毫不費力就能畫出各種各樣的東西。

1890年11月,年僅六歲的畢加索小時候,畫出了《手握大棒的赫克勒斯》,畫布上大力神赫克勒斯英姿神武,形象非凡。人們非常驚歎,驚歎於畢加索小時候的繪畫天賦。

賞識、信任自己的孩子,並不是容忍孩子的缺點和錯誤,更不是盲目地溺愛,而是指導和鼓勵。如果孩子有著幾乎與生俱來的缺點,而做家長的又一味不顧實際情況,大有恨鐵不成鋼之態,以惡言惡語、冷嘲熱諷對待孩子,這無疑會給孩子心靈上造成難以癒合的傷口,成為孩子心中永遠揮之不去的陰影。

一個學習不好的孩子,也許全世界都可以嘲笑他,譏諷他,然而作為父母的你卻萬萬不能這樣,以為只有父母才能給孩子信心和勇氣,鼓勵孩子,讓他敢於正視自己的弱點,改正自己的缺點,發揮自己的優點,積極健康地對待自己,充滿信心地學習、生活。

國中寫作素材:經典名人的成長故事2

一次在取汽車鑰匙時,李嘉誠不慎丟落一枚2元硬幣。硬幣滾到車底。當時他估計若汽車開動,硬幣會掉到坑渠裡。李嘉誠及時蹲下身欲拾取。此時旁邊一名印度籍值班見到,立即代他拾起。李嘉誠收回該硬幣後,竟給他100元酬謝。李嘉誠對此的解釋是:“若我不拾該2元,讓它滾到坑渠,該2元便會在世上消失。而100元給了值班,值班便可將之用去。我覺得錢可以用但不可以浪費。”這件小事說明了李嘉誠的一種理財哲學,也說明了他的思維風格,這就是用社會總淨值的增損來判斷個人行為合理與否。只要社會總鬥爭值增加了,自己損失一點也不算什麼;相反,如果社會總淨值減少了,自己即使收穫了一定的財利也是損失。不要小覷了著眼社會總淨值的思維方式,這是關係到國家富強的大問題。

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有這樣一個重要論點:人以自利為出發點對社會貢獻,要比意圖改善社會的人的貢獻大。這樣的“自利”或者說“自私”就有幾分可愛了。因為如此,“自利”能給別人帶來利益,自己的“利”和別人的“利”加起來,社會總淨值必然會增加,國家自然富強。中國傳統社會是一個“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社會。“不患寡”,就是不怕社會積弱;“患不均”,就是怕別人比自己好。別人好了,我要想辦法讓他不好,雖然這樣做我也沒利。“內耗”的結果是沒有“利”的我和沒有“利”的別人組成了一個平均型的“寡”的會。用社會總淨值衡量,也能說明製造假冒偽劣產品的行為為什麼可惡。製假貨造成的資源和人國成本的浪費,最終造成的是社會總淨值的減少。如果任其發展,勢必削弱國國。一部分藉此先富起來的人和其他被剝奪了財富的人組成的是一個不均型的“寡”的社會。

李嘉誠的境界是富國的境界。他的心態既是傳統文化的異質,也是不規範的市場經濟文化的異質,值得我們好好揣摩。

國中寫作素材:經典名人的成長故事3

1879年3月14日,一個小生命降生在德國的一個叫烏爾姆的小城。父母為他起了一個很有希望的名字: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看著他那可愛的模樣,父母對他寄託了全部的期冀。然而,沒過多久,父母就開始失望了:人家的孩子都開始學說話了,已經三歲的愛因斯坦才“咿呀”學語。後來,愛因斯坦的妹妹,比他小兩歲的瑪伽已經能和鄰居交談了,所以到10歲時,父母才把他送去上學。可是,在學校裡,愛因斯坦受到了老師和同學的嘲笑,大家都稱他為“笨傢伙”。學校要求學生上下課都按軍事口令進行,由於愛因斯坦的反應遲鈍,經常被教師呵斥、罰站。一次工藝課上,老師從學生的作品中挑出一張做得很不像樣的木凳對大家說:“我想,世界上也許不會有比這更糟糕的凳子了!”在鬨堂大笑中,愛因斯坦紅著臉站起來,他從課桌裡拿出兩個更不像樣的凳子,說:“這是我前兩次做的,交給您的是第三次做的,雖然還不行,卻比這兩個強得多!”一口氣講了這麼多話,愛因斯坦自己也感到吃驚。老師更是目瞪口呆,坐在那裡不知說什麼好。

愛因斯坦大學畢業時,正趕上經濟危機爆發,由於他是猶太人血統,又沒有關係,沒有錢,所以只好失業在家。為了生活,他只好到處張貼廣告,靠講授物理獲得每小時3法郎的生活費。這段失業的時間,給了愛在斯坦很大的幫助。在授課過程中,他對傳統物理學進行了反思,促成了他對傳統學術觀點的猛烈衝擊。經過高度緊張興奮的五個星期的奮鬥,愛因斯坦寫出了9000字的論文《論動體的電動力學》,狹義相對論由此產生。可以說,這是物理學史上的一次決定性的、偉大的宣言,是物理學向前邁進的又一里程碑。

儘管還有許多人對此表示反對,甚至還有人在報上發表批評文章,但是,愛因斯坦畢竟還是得到了社會和學術界的重視。在短短的時間裡,竟然有15所大學給他授予了博士證書,法國、德國、美國、波蘭等許多國家的著名大學也想聘請他做教授。當年被人們稱為“笨蛋”,“笨東西”,認為無法成才的愛因斯坦,終於成了全世界公認的、當代最傑出的聰明人物。由“醜小鵝”變為“白天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