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精彩故事

才智咖 人氣:2.18W

李清照作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下面由本站小編為大家精心收集的李清照的精彩故事,供大家參考與借鑑~

李清照的精彩故事

“賭神”李清照

誰會想到“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也是個賭神。北宋滅亡,逃難下船後的她,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先賭它一把再說;她發明了一項賭博遊戲,還記載給後人看。宋朝的禁賭刑罰嚴厲,她怎麼賭呢?

李清照對賭博不是一般的喜歡,簡直到了痴迷的地步。

“賭神”李清照她寫過一篇《打馬圖序》,“打馬”就是一種賭博的方法。在這篇文章中,李清照一開篇就教訓人說:你們賭博為啥就不能像我一樣精通呢?其實賭博沒什麼竅門,找到搶先的辦法就行了,所以只有專心致志地賭,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所謂“博者無他,爭先術耳,故專者能之”也。

她還得意洋洋地宣稱:我這人沒啥別的嗜好,就是天性喜歡賭博。凡是賭博,我就沉迷其中,一到賭桌上就飯也忘了吃,覺也忘了睡,不分白天晚上地賭。而且,我賭了一輩子,不論是什麼形式的賭,不論賭多賭少,從來就沒輸過,贏的錢嘩啦嘩啦爭著往我腰包裡趕,擋都擋不住。

其實,宋代的賭博跟今天差不太遠。比如說,有錢人可以玩賭足球。宋代有一種體育遊戲叫蹴鞠,規則類似於今天的足球。

除了賭足球,還有賭棋。下棋是不管身份,不管有錢沒錢都可以來,是最雅俗共賞的賭博。北宋的最後兩個皇帝——宋徽宗、宋欽宗被金兵俘虜到北方去的時候,慌慌張張居然還沒忘了帶上象棋。李清照也說“大小象戲、弈棋”都是賭博的遊戲,可惜的是,下棋只能兩個人玩,不夠刺激,所以李清照不怎麼喜歡。

最下里巴人的賭博大概就是扔骰子了。扔骰子是規矩最少、輸贏見效最快的一種賭博,所以,流傳也最廣。

當然,除了常見的這幾種,賭博的方法還有很多,比如鬥雞啊、鬥蛐蛐兒啊,等等。李清照在她的文章中列了二十多種賭博遊戲方式,不過在這二十多種五花八門的賭博中,有的她嫌太鄙俗;有的她嫌只憑運氣,顯示不出智慧;有的她嫌太難,會玩的人太少,她根本就找不到對手——整個一賭博界的“東方不敗”。

據李清照自己說,她創制了一種賭博遊戲,叫“打馬”。打馬具體是個什麼玩意兒,現在已經失傳,我們沒辦法知道了。不過據說有人考證出來,打馬就是今天麻將的前身,看來,打通宵麻將,是李清照的一大愛好。

最神的還不是這個。北宋滅亡後,為了躲避金兵的圍攻,李清照跟著宋朝的皇帝、達官貴人們一起逃難。就這兵荒馬亂的時候,北宋的兩個皇帝被俘虜了,北宋朝廷滅亡了,丈夫死了,前半生千辛萬苦積累的一些家產也在逃難中幾乎丟光了,她還念念不忘賭博的事兒。從逃難的船上一下來,剛剛租了臨時的房子安頓好,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趕緊把找出來,賭一把再說!

她說過這麼一句話:“使千萬世後,知命辭打馬,始自易安居士也。”原來李清照寫這篇《打馬圖序》,除了得意洋洋、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精通賭博之外,她最主要的目的',還是要讓千萬年後的後輩子孫都知道,“命辭打馬”這種賭博遊戲,就是我李清照開創的啊。“博家之祖”,非我莫屬,誰都別來搶啊!

李清照,婉約的“女漢子”

提起李清照,後人往往對她的婉約風格讚不絕口,王士禎就在《花草蒙拾》中評價道:“婉約以易安為宗,豪放惟幼安稱首。”但事實上,她的豪放詞一點也不遜於婉約詞,從她數量不多的豪放詞裡,可以感受到她的“倜儻丈夫之氣”。用現代的觀點來看,她真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女漢子”。

李清照,婉約的“女漢子”婚前,李清照生活在寬鬆自由的家庭環境裡,她身上有種尋常女子所沒有的大膽率真甚至是男子氣。在李清照生活的時代裡,一位大家閨秀,往往笑不露齒,語不高聲,生活在高牆大院內,幾乎沒有與外界接觸的機會。而《點絳脣》裡,她無拘無束,盡情地玩耍嬉戲,以至於力乏汗出而溼透輕衣。更令人稱奇的是,待字閨中的少女見陌生人來訪,急的連鞋子也不穿,只穿著襪子就走,借嗅青梅作掩護,竟好奇地打量起了客人。不僅如此,在《如夢令》裡,“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她喝得酩酊大醉,誤入藕花深處,灑脫的笑聲打破了夜晚的寧靜,驚起了一群露宿的鷗鷺。在她的作品裡,經常可以看到豪放大膽之舉,毫無顧忌地打量陌生男子,隨意地划船嬉戲,豪飲而酩酊大醉,像男子一樣地外出玩耍,這些都表現了她超越於時代的大膽率真甚至狂放不羈。所以,沈曾植曾在《菌閣瑣談》裡這樣評價:“易安倜儻,有丈夫氣,乃閨閣中之蘇辛,非秦、柳。”

婚後,嫁入名門望族的李清照,其大膽勇敢的風格仍舊沒有絲毫的改變。她與丈夫趙明誠琴瑟相合,生活美滿。作為妻子,在丈夫面前,應該溫順乖巧,行為要謹慎得體,儀態要高貴大方。而在《減字木蘭花》中,李清照卻風情萬種地在丈夫面前撒嬌,與花兒爭豔,“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她還在詩中大膽抒發對丈夫的相思愛戀之情,“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云云。甚至她不僅有名,而且別號“易安居士”。如此種種,在崇尚“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社會裡,真的是驚世駭俗之舉。宋人王灼就在《碧雞漫志》中評價道:“自古縉紳之家能文婦女,未見如此無顧忌也。”

更有甚者,在那個理學盛行的年代,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從一而終的觀念深入人心。而丈夫趙明誠去世後,李清照毅然衝破壓力與世俗的偏見,與張汝舟結合。婚後,她發現張人品不好,沒有忍氣吞聲逆來順受,而是堅決果斷地去官府告發,寧肯自己坐牢也不願委曲求全。這種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堅決,縱使有些男子也自嘆弗如。

金滅北宋,隨著金兵的入侵,她開始了顛沛流離的生活。她帶著趙明誠留下的眾多文物古董,輾轉流離,一路南奔。世人的冷眼,晚景的淒涼,生活的遭遇和挫折,讓她清醒地看到了當局者的軟弱無力。她在《烏江》詩中寫道:“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對項羽的讚揚,實際上就是鞭撻了南宋統治階級的不思進取和苟且偷安。其作品中力主收復失地的剛烈,彷彿讓人看到躍躍欲試彷彿要提劍殺敵的鬚眉男子。難怪朱熹曾說:“如此等語,豈女子所能。”

李清照最為人稱道的豪放之詞是《漁家傲》:

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彷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漫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這首詩採用浪漫主義手法,景象壯闊,氣勢磅礴,藉助對夢境的描述,創造出一個幻想中的神話世界,充分反映出她生活的熱情、對自由的嚮往和對光明的追求。她在夢中橫渡天河,直入天宮,並大膽地向天帝傾訴自己的不幸,強烈要求擺脫“路長”與“日暮”的困苦境地;然後象鵬鳥一樣,磅礴九天,或者駕一葉扁舟,乘風破浪,駛向理想中的仙境。這首詞具有鮮明的浪漫主義特色,詞風豪邁奔放,很近似蘇軾、辛棄疾。黃了翁在《家園詞選》中說這首詞:“無一毫釵粉氣,自是北宋風格。”近代梁啟超也評:“此絕似蘇辛派,不類《漱玉集》中語。”

由於古代婦女的社會與政治地位很難得到肯定,文壇上的女性如沙漠中的綠洲,並不多見。而李清照的出現,可謂橫空出世,她被稱為一代詞宗和直壓鬚眉的女中豪傑。她,多愁善感,纏綿含蓄,以婉約之詞描寫了兒女的纏綿情懷;她,勇敢剛強,悲憤豪放,用男兒之志抒發了慷慨激昂的雄心壯志。她確實是一個以婉約詞風著稱的女詩人,也確實是一個剛強自立、堅決豪放的女漢子。

尋尋覓覓之李清照

宋代女詞人李清照,齊州章丘人(今山東章丘明水鎮)。她仰慕陶淵明,佩服他蔑視權貴、迴歸田園的精神,渴望尋找一份心靈的淨土,於是,取其文《歸去來兮辭》,為書房題名為“歸來堂”,又取文中的“審容膝之易安”之句,自號易安居士。清照的這個自號裡,寄託了她的傲視情懷,即使身居陋室也覺得心安。可是,她的心真的能安定嗎?

尋尋覓覓之李清照父親李格非進士出身,在朝為官,學識淵博,是當時著名學者。他出自韓琦門下,曾以文章受知於蘇軾,名列“蘇門後四學士”之首。母親也是名門閨秀,知書識禮。可以說,李清照一出生,就掉在蜜罐子裡,她是在溫暖幸福中,度過了十分快樂的童年。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李清照自小就受到了詩書禮樂的薰陶,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無所不能。再加上家中往來客人,多是文人政客、達官貴人,獨特的政治氛圍,使她視界開闊,氣質高貴。所以,她小時候,就有了一定的審美能力和鑑賞能力。

獨特的環境氛圍,文學藝術的濡養,很自然地薰出一顆詩心來。清照用一顆敏感詩化的心,細細地感受著周圍的一切,尋覓著內心的美好和純真。她寫景抒情,品評他人,頭頭是道。她的才氣也隨著她的詩文,流傳開來。她十餘歲時就作了《如夢令》,轟動京師,“當時文士莫不擊節”。

少女的情懷總是詩。她在詩中享受著自然之美,她流連於花間溪畔,沉醉忘了歸路。同時,少年也是情竇初開之時,對異性有了敏感與好奇。她在詩中編織著自己的愛之夢。

18歲那一年,李清照嫁給了21歲的太學生趙明誠。雖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兩人都出身於官宦之家,可謂門當戶對。他們都喜詩詞,愛文學,日日在一起調琴吟詩,猜書鬥茶,樂不可支,更為重要的是兩人有共同的志趣愛好——金石研究。特殊的家庭門第,才子佳人的相知相悅,他們的結合該是多麼的幸福!

李清照和趙明誠就是一對恩愛的鴛鴦,靈魂合一,愛心相印。這在那個不能自由戀愛的封建時代,有這樣美滿的愛情,是多麼的難得!

新婚時,清照就是那個含羞帶嬌、溫婉多情的小女子,陶醉在幸福的甜蜜裡。她的詞《減字木蘭花》記錄了當時喜悅自矜的心情:

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

新婚是清照愛情幸福的起點。此後,她常和趙明誠在婚姻的小溪裡如魚戲水,恩愛相歡。曲徑迴廊,花前月下,斗室之內,臥榻之上,兩人吟詩接續,調琴作畫,研究金石,留下了多麼難忘的生活畫面!然而,明誠在外做官,清照閒居在家,兩人聚少離多。

一次次,離歌聲聲,似乎有意在考驗我們的女詞人,為她提供創作的靈感。

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新來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

人何處,連天芳草,望斷歸來路。

從這些凝聚了清照才情和愁思的詞句中,我們可以看出,她對趙明誠的眷戀是多麼的深濃?無論是相守還是分離,她都是他心中永遠的王后,他也是她心中永遠的王子。

如果清照和明誠就這樣一直相守到老,該多好。可是,天妒紅顏,命運偏偏弄人。從個人角度看,李清照和趙明誠的婚姻無疑是幸福的,但他們的婚姻又受到政治和時局的影響。

李趙兩家在政治的舞臺上時浮時沉,而李清照也因趙明誠的失官和復官,與他時聚時散。

靖康二年(1127年),金人圍攻汴京,掠走了徽欽二帝和后妃皇子等數千人,北宋滅亡。李清照在山東青州的愛巢被破壞,歸來堂十餘屋的書冊什物被焚。李清照只攜小部分文物共十五車隨人群逃難,從此開始了她在南方的苦難生活。她和明誠的婚姻,也在戰亂中經歷著考驗。

南渡第二年,趙明誠被任為京城建康的知府,就在這一年,發生了一件國恥又蒙家羞的事。一天深夜,城裡發生叛亂,身為地方長官的趙明誠不是身先士卒指揮平亂,而是偷偷用繩子縋城逃走。叛亂被定之後,趙明誠被朝廷革職。李清照深為丈夫的臨陣脫逃感到羞愧,雖然並無爭吵,但往昔的魚水之和已經一去不返,她從此冷淡疏遠了趙明誠。

1128年,夫婦二人繼續沿長江而上向江西方向流亡,當行至烏江鎮時,李清照得知這就是當年項羽兵敗自刎之處,她不禁浮想聯翩,心潮激盪。面對浩浩江水,吟下了這首千古絕唱《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這首詩一改易安詞婉約愁苦的風格,慷慨激昂,諷刺當時朝廷腐化無能,喪權辱國,不思進取,表現了她堅強豁達、叛逆勇敢的愛國情懷。這首詞也似乎暗含有對丈夫趙明誠的不滿和警示。

這哪是一個多愁善感的柔軟女子的心聲呢?倒像一個視死如歸的勇士在引吭高歌!字字有力,鏗鏘悅耳,錘擊著失節的趙明誠的心。他聽著清照吟詠這首詩,愧悔難當,深深自責。從此便鬱鬱寡歡,一蹶不振,第二年(1129年)趙明誠被詔回京復職,但不幸病倒,不治而亡,年僅49歲。

趙明誠死後,李清照如一葉孤舟,居無定所,各地漂泊,身心疲憊。在無數個晨昏交替中,她用回憶和思念慢慢療傷,書寫著心靈深處的戀歌,訴說著無盡的淒涼和愁苦。

如果聰明的清照能守著這份感情,痴痴地念想,一直到終老,也許就不會有後來第二次失敗的婚姻。

對於她的改嫁,眾說紛紜,褒貶不一,但主要原因可能是生活所迫。據李清照所著《投翰林學士綦崇禮啟》及南宋人所著《建炎以來系年要錄》等資料記載,李清照孤獨無依之中,紹興二年夏(1132年),曾再嫁張汝舟,秋八月離。原來張汝舟娶她,並不是真正的愛慕她,而是早就覬覦她的珍貴收藏,想把它們據為己有。其實,在李清照南渡的過程中,許多文物已經丟失,當婚後張汝舟發現李清照家中並無多少財物時,便大失所望,原形畢露,拳腳相加。

張汝舟的野蠻行徑,使李清照難以容忍。像李清照這樣堅強聰明的女人,眼裡豈能揉進沙子?豈肯受那窩囊罪?李清照到處蒐集張汝舟的材料,發現他還有營私舞弊、騙取官職的罪行。於是便一張狀紙,告到了朝堂,揭發張汝舟,並要求離婚。經查屬實,張汝舟罪名成立,被除名編管廣西柳州。

宋代法律規定,妻告夫要判處三年徒刑,儘管如此,她還是高昂著頭,毅然決然地走上了大堂,選擇了離婚。李清照雖被獲准離婚,但也身陷囹圄。可能是她的才名廣播,影響太大了,後經翰林學士綦崇禮等親友的大力營救,才關押九日就獲釋了。此段婚姻前後不滿百日。

這次婚姻的失敗,徹底泯滅了李清照的愛情之火。從此,她在漂泊無依、孤苦寂寞中,繼續著她的詩詞創作,繼續著趙明誠未盡的事業——《金石錄》的編纂工作。紹興十三年(1143年)前後,李清照將趙明誠遺作《金石錄》校勘整理,表進於朝。開禧元年(1205年)刻書。

當她看到《金石錄》裝刻成書時,她飽經滄桑的臉上該露出會心的微笑了吧。那是對情深意篤的丈夫的深情愛戀,也是他們愛的見證。但在一個又一個漫漫難捱的日子裡,她在思夫、失家、離國的痛苦中,忍受了怎樣的煎熬?品嚐到了多少刻骨的愁苦啊?

品嚐了曠世的孤獨後,李清照吟出了奠定她婉約詞風格的代表作《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清照的一生,既有幸福的童年,也有浪漫的愛情;既有相思的甜蜜,也有婚姻的痛苦;既有喪夫失家的孤獨,也有愛國的情感。她在甜美和坎坷中,嚐遍了人生的況味,演繹了一生的嫵媚和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