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教學培訓的心得體會(通用9篇)

才智咖 人氣:1.65W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那麼心得體會該怎麼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課程教學培訓的心得體會(通用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課程教學培訓的心得體會(通用9篇)

課程教學培訓的心得體會1

20xx年xx月15日至19日,我參加了為期五天的白沙縣骨幹教師培訓,此次培訓共有100名教師參加,縣教育局邀請了香港中文大學黃顯華教授主講,學習內容為《學習。課程與教學》。五天的學習,我收穫很大,黃教授別開生面的教學風格,深入淺出的教學方法,嚴謹認真的教學態度,幽默風趣的教學語言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課的開始,黃教授首先問了我們一個問題:你們來進修要帶備哪三種東西?在經過了一番思索後,我們都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每一個培訓者的答案都不盡相同,但都有共同的地方,大家都是帶著一點困惑的心理,一份熱情的態度,一顆求知的心態來參加培訓。我明白黃教授給我們提出了這個問題,其實是希望我們大家都抱著一個良好的學習態度,認真完成這五天的培訓任務。黃教授的課很特別,我總結了以下幾點與大家分享:

一、用活動啟發教學。

在第二節課前,黃教授讓我們都站立起來,做了一個身體動作:雙手掌心相握舉過頭頂,伸出一個習慣的拇指朝上;雙臂交叉放在胸前,習慣左臂還是右臂擺放的位置。做完這兩個動作後,再變換不同的位置。他以這樣簡單的動作告訴我們:習慣或行為的改變要有一個從不適應到適應的過程。換一個姿勢反思,就是換一個角度去思考,自己做的事是否合理。不要總覺得自己是對的,有不對的地方可以改變。在第三節課前,黃教授又讓我們做了一個"單腳站立,睜眼與閉眼"的遊戲。我有一個很奇怪的發現,睜開眼睛單站立時,我們可以堅持一分鐘以上,閉上眼睛單腳站立時,我們的身體會站立不穩,很快就堅持不住了。黃教授讓我們思考,討論,然後回答他這是為什麼。學員的回答都很好,有說關注點的問題,意念的問題,有說平衡點與參照物的問題,有的聯絡到教學中,師生之間的配合上,腳和眼的配合,才能完成教學任務。黃教授的用遊戲活動啟發教學的方法,極大地激發了我們的學習興趣。

在第三節中,黃教授還設計了一個砌4紙活動:每人有四張紙,過程是把自己手頭上的紙給別人,目的是使同組所有人的四張紙都可以砌成一個和別人相同的正四方,便完成任務。過程中不能發聲,只能把紙給別人,不可拿去別人的紙,不可用眼神,面部表情,手指等肢體動作示意其他組員你自己希望有哪張紙。活動一開始,我們便迅速開啟信封,拿出了不同形狀的紙片拼接,開始不敢發聲,大家只是默默地傳遞紙片,可是砌起來的正方形總是和別人的不一樣,後來誰都忍不住互相以手勢示意自己還缺了哪張紙,最終才得以完成。黃教授是想通過這個砌四紙的活動告訴我們合作與交流的重要性。在學習當中,如果沒有合作與交流,就不能充分地學習。合作的同時看別人需要什麼給別人什麼,還要留意自己的需求,考慮到整體的需求。黃教授喻教於樂,在活動中學習的方法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在活動中學習,能使人身心愉悅,興趣盎然。

二、用直觀的圖畫,生動的故事啟發教學

課堂的學習中,黃教授給我們印發了許多生動有趣的圖畫和故事資料。如在講解"怎樣讓學生更投入學習?你覺得自己的教學方法是不是一個好的方法?"時,他分別用了"牛和樹""牛吃草"的故事和圖片。"為什麼要拉牛上樹""怎樣拉牛上樹",除了"拉"這一辦法,還有別的辦法嗎?如何反思我們的教學目的和學生們的學習目的。這都是我們需要共同探討的。"牛和草的故事"則告訴我們,要給牛一個消化、吸收的過程,不能在"牛"還沒有產出奶之前拼命給他們施壓,使奶牛失去了愛吃草的天性。教學過程就如同給牛吃草的過程,良好的教學模式能讓學生樂於學習,學會學習。我們無需花大量時間去"稱牛",而要用心去"養牛"。

三、用寫"評價報告"的形式檢驗教學

在每節課後,黃教授都會設計七道作業題供我們選擇,有寫對活動的啟示,有讀後評,有摘錄最關鍵的句子等。他要求在七道問題中選擇一道做一個小組報告。用12開白紙書寫並張貼出來供其他組員評價。我們做的評價報告,每一次都比前一次有進步,我們首先用文字表達,之後用圖畫和表格的形式表達。整個教室的玻璃窗上都貼滿了各小組的報告,黃教授則在第二天的早上提前十分鐘到教室,給我們的報告分類,記錄,然後每小題選幾個小組代表對自己的報告進行陳述。這樣的評價方式,更能調動學員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員的思維和表達能力。在小組寫評價報告的活動過程中,我感悟到,個人的智慧是有限的,集體的智慧是無限的。合作能創造更大的價值。

課程教學培訓的心得體會2

我非常榮幸的參加了在泉州藍天幼兒園舉辦的“雨潤童心創想無限”幼兒園美術教學泉州市專題研討大會。通過聆聽邊霞教授的《學前兒童美術教育的理念與組織實施》、於珊老師的《提升幼兒繪畫作片效果的有效策略》以及夏晶晶老師的美術活動展示,使我對幼兒園美術教育有了新的思考。

1、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內容要涉及各方面,兼顧各種型別。

幼兒園美術教學大致可包括繪畫、手工和欣賞。適合幼兒進行繪畫和手工操作的型別很多,如手印畫、手指畫、蓋印畫、噴灑畫、吹畫、蠟筆畫、蠟刻畫、水粉畫、蠟筆水粉畫、水墨畫、黑白線描畫、版畫等不同繪畫種類。撕貼、剪貼、摺紙、泥工以及綜合材料製作等手工型別。欣賞可以作為一個活動來開展,也可以作為某一個活動的某個環節。活動中不但要欣賞作品中的美,還要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實際活動組織中,我們往往重幼兒的技能技巧的培養而忽視了引導幼兒感受美、發現美的天性。在以後工作中,我要在充分尊重幼兒的意願下讓他們又跟著老師走,對幼兒進行美術啟蒙教育。

2、瞭解幼兒美術活動的特點,適當引導,積極評價,建立幼兒的自信心。

在幼兒園經常會出現有幼兒的握著筆,遲遲不敢下手創作,呆呆的望著老師,等老師來指點;也有的一個活動下來,孩子畫得都是一個樣。這和我們老師平時過多的的包辦代替、經常給孩子一個“範本”和固定模式、過於強調技術的成熟和畫面的完整的要求是分不開的。 “藝術無所謂對錯”,幼兒時期是一個天真無邪、充滿幻想的時期,他們有自己的思想、看法,我們要把趣味性、想象、創造、表現力的培養放在第一位,以積極的語言對幼兒的美術活動,因勢利導,對幼兒作品進行評價,通過各種美術活動啟用他們身上的靈性和想象力,培養他們敢於創造、勇於創新的精神。

在今後工作中,我們要創設寬鬆的教育氛圍,尊重幼兒的現狀及心智水平,從其理解能力和操作水平出發讓幼兒自主地按照自己的意願進行著美術創作活動,使幼兒在保持原有經驗下帶動提升各方面經驗,促進幼兒自主成長。

課程教學培訓的心得體會3

歷時六天的教學校長基地培訓結束了,回眸學習歷程,心中充滿留戀,盤點學習收穫,心中滿懷感恩。感謝教育局領導的提攜,感謝教科院提供的平臺,感謝校長們精彩的報告與指點,更感謝教科院王毓珣處長和王秋月老師的身體力行,人格感召,精心組織,使我們對每一次學習都充滿期待,每一次對話都閃爍智慧,每一次考察都體驗深刻。

一、 對校長責任使命的深切認識

津南實驗國小劉士民校長是大家敬佩的校長,津南實驗國小今天的辦學成就,得益於劉校長正確的辦學思想,與時俱進的辦學目標,敢為人先,敢於創新的辦學行為和善待幹部、善待老師、善待學生,“與人為善,成人之美,常懷感恩之心”的人格魅力。在津南實驗國小當老師是幸福的,做劉校長的學生是幸運的。從劉校長身上,我清晰看到了作為領導者的校長所具備的四種能力:清晰的瞭解自身的工作任務,把握學校辦學的具體情境,瞭解和善待自己的追隨,更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

作為教育者的校長,劉校長有高尚的道德領導力,引領教師樹立共同的價值追求;強大的課程領導力,使學校的課程開發、課程建設始終走在全國的前列;前瞻的教師領導力,通過各種途徑和方法,指導和激勵教師專業發展,為學校的持續發展奠定最紮實的基礎,儲備最豐實的能量。在我眼裡,劉校長是教育家型校長,他有黨性——對黨的教育事業忠誠取向,他有人性——對教育是人學的道德取向,他有理性——對教育基於實踐的理性取向。所有這些,使他凝練理念,形成思想,“文化鑄就師生靈魂,改革成就學校生機”是津南實驗國小的辦學理念,“公誠勤樸”是學校的核心文化。托爾斯泰:人們能得到的最幸福、最自由、最快樂的心境,莫過於愛別人和為別人獻身。當一位校長能造福一方百姓、影響一大批教師和學生時,我想,他的人生價值是充分的實現了,他對社會的貢獻是無以言表的,他也是最幸福的人。

二、對學校辦學理念、辦學方向更有信心

教育者的活動不是必要條件,教育不是操作性的活動,而是合作性活動,強調適時給予,激發和發展人的潛在能力,以適合人的需要和社會的需要。基礎教育,為孩子的終身發展,一生幸福奠基。教育的靈魂是教會學生做人,教育一定要以人的發展為本,把教育和人的幸福、自由、尊嚴、終極價值聯絡起來,使教育真正成為人的教育而不是機器的教育,學校應該是師生成長的精神家園。理念指導行動,一位校長必須有正確的的教育理念,才能把握學校的發展方向,感召和引領教師向著辦學目標邁進。而正確的辦學理念,來自於對教育規律的本質思考,也是對教育價值的根本追求。學校培養什麼人與怎樣培養人,是合目的性與和規律性的完美統一。規律是求真的結果,價值是求善的追求,教育就是求真、求善、求美的過程。“為學生的成功發展奠定基礎”是我校的辦學宗旨,“以人為本,以德治校”是我校的辦學理念。

“以人為本”是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核心思想。具體地說,“以教師為本”即學校在隊伍管理和建設過程中,尊重、關心教師,為他們的發展提供條件,搭建平臺,幫助每一個教師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享受工作的幸福和快樂。“以學生為本”即學校為學生髮展創造良好的物質條件和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牢固樹立並努力踐行“讓學生的學習生活更美好”的教育教學價值觀,“學生是多層次多方面有機整合的生命體”的學生觀,“人人有才、人無全才、揚長避短、個個成才”的人才觀,“高度尊重學生”的師生倫理觀,“充分相信學生”的教育教學效能觀,“每一個學生都是學習發展的主體”的學習主體觀,從而促進每一個學生全面發展、終身發展。“以人為本”必須重視“以德治校”,“以德治校”包括幹部修政德、教師修師德、管理重育德、學生修品德。把“將學校發展成為一所高品位、高質量、高水平的薊縣有影響的現代化學校”為發展遠景,引領學校內涵發展,辦學水平再上新臺階。

三、對辦學有了更深的文化追求

文化是學校的靈魂,致力於文化追求的學校,必定夯實課程教學這一根基,把握教師隊伍這一關鍵,抓住文化積澱這一靈魂。回顧薊縣六小的辦學經歷,我們純粹的教育追求和濃郁的文化氛圍,一直是家長、社會所認可的。

本次培訓中,我們聽取了河北育嬰裡、津南實驗國小、漢沽一小三位校長的彙報,也親身感受了三個學校的課程文化。它讓我深刻的認識到課程文化是“整個學校教育的軟體”,是學校辦學的核心,尤其是校本課程,體現著學校的辦學目標和學生培養目標,滿足不同個性學生的發展需求,為學生髮展服務。為此,在學校課程規劃的制定過程中,我們立足於大課程建設,統整德育和教學活動,重構學校課程,即將學校的德育活動、學科教學、課外活動、社群活動、體藝鍛鍊等一系列有計劃、有組織的活動,統一納入課程管理範疇,構建以課程為中心,以教師、學生為課程主體,以活動為載體,以“開放性、選擇性、綜合性”為課程原則,適合和滿足學生髮展的課程系統,形成了一系列特色的課程,並讓課程始終紮根於文化的土壤中,深受學生喜愛。如漢沽一小少兒版畫特色課程,在少兒版畫教學實踐中,我們堅持以傳統文化為內涵,民族精神為筋骨,國際視野為高度、素質提升為核心的原則,把少兒版畫藝術作為培養民族化與國際化相融合的一代新人的抓手,重技能學習,更重文化薰陶。又如津南實驗國小的綠色閱讀和隨筆化作文特色課程:在孩子生命的深處埋下求知的種子,隨著他們心智的成熟,慢慢的醞釀、發酵,最後轉化為一個人獨特的素質和修養。綠色閱讀和隨筆化作文課題的研究,提升了學校語文教師的文化素養和文學水平,薰染了學生的心靈,播下民族精神的種子,讓孩子擁有一個美好的精神家園。

教師在學校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視,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和載體,必須樹立新教育觀念,發揮全體教師在學校文化建設中的作用,提升學校文化的品位。校長怎樣看待教師,對形成教師文化至關重要。在我眼裡,教師不是工具,不是資源,而是有理想有追求的人。他們希望專業有發展,教學有成效,從而獲得社會的認可和信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作為知識分子,他們渴望“獨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期望擁有開明的校長、寬鬆的環境和創造的天地。為此,既強調團隊合作,又保持個人風格。因此,對教師的管理,除必要的規範性制度外,更多的是激勵性制度,是指導和引領。所以,學校一貫強調教師讀書,注重專家引領,開展同伴互助,力爭教研同步,尤其關注教師課堂教學的行為與效益。我深切的感受到,課堂教學是“求真啟智”的重要陣地,也是德智交匯的重要渠道。教學改革關注德、智有目的交融,無痕跡交融,有規律交融,是智慧教學的追求,是智慧育人的體現,是德育有效性的關鍵所在,為此各教研組關注基於教學道德、教學智慧育人的教研組文化與教研文化的生成,探究以“教學智慧”促進“育人智慧”的規律。

選擇了教師,就意味著終身與學習為伴,更何況是教學校長。“強國必強教,強國先強教,強教先強師”。我們正處在中國教育發展變革的關鍵時代,雖然目前中國教育問題眾多,矛盾重重,但牢騷抱怨不解決問題,我們需要的是冷靜客觀的看待問題,辯證的分析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就個人而言,也許不能改變大局,但自己的學校,我們可以自主。這次的教學校長培訓,三位校長孜孜以求,不斷超越的辦學歷程和辦學業績,是最貼近最好的活教材,我為有這段學習經歷感到自豪,同時也不斷勉勵自己,以三位校長為榜樣,在教育領域努力耕耘,造福百姓,為薊縣教育做出貢獻。

課程教學培訓的心得體會4

通過這次的培訓學習我收益非淺,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我想這就是評價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惟一標準。通過學習與教學實驗,慢慢理出一點頭緒,下面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

今日世界,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國力的強弱越來越取決於勞動者的素質。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務是在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國民素質,並使學生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實現有個性的發展。生物課程是高中階段重要的科學課程。在當代科學技術領域中,生物科學和技術的發展尤為迅速,成果顯著,影響廣泛而深遠。它不僅影響人類的生活,社會文明和經濟活動,還深刻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高中生物課程應當與時俱進,以適應時代的需要。

課改讓我感受到了它所帶來的勃勃生機。在這樣一種契機下,在不斷地摸索探求之中,使我無論是在教學行為上還是在教學意識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課程改革以來,我參加了幾次培訓,通過學習,使我對新課程標準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對新教材有了一個新的認識,獲得了一些寶貴經驗。其中感觸最深的是新教材特別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成為學生的朋友和榜樣。

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就是要建立合理的倫理關係和情感關係。建立充分體現尊重、民主和發展精神的新型的師生倫理關係,要樹立教育民主思想;提高法制意識,保護學生的合法權利;加強師德建設,純化師生關係。師生倫理關係是師生關係的有機組成部分,我們應面向新時代,努力建立民、平等和促進個性發展的師生倫理關係,真正使師生關係煥發出迷人的光彩。這將成為本次課程改革的高亮麗的風景線。

師生情感關係,從整體上說,目前的狀況仍難以另人滿意,師生之間的情感冷漠缺乏溝通的現象比比皆是,師生之間缺乏積極的情感關係,不僅使得一直為人們所珍視的師生情誼黯然失色,也使教學活動失去了寶貴的動的源泉。優化師生關係,重建溫馨感人的師生情誼,是師生關係改革的現實要求。新型的良好的師生情感關係應該是建立在師生個性全面交往基礎上的情感關係。創造新型的師生情感關係,需要從如下幾個方面努力:第一,教師需真情對待學生,關心愛護學生。第二,展現教學過程的魅力,品味教學成功的喜悅。第三,完善個性,展現個人魅力。教師要得到學生的愛戴,就要利用內在的人格魅力。努力完善自己的個性,使自己擁有熱情、真誠、寬容、負責等優秀品質,這是優化師生關係的重要保證。為此,教師要自覺提高自身修養,擴充套件知識視野,提高敬業精神,提升教育藝術,努力成為富有個性魅力的人。

二、上好課堂教學,最大限度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創設情境,發揮最佳效果。

在教學實踐中,試圖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就在每個學生的身邊,如熱點新聞,醫療健康,個人生活,當地資源,環境保護等,都含有與學生切身利益相關的問題,我們在教學中適當加入這些內容,會開闊學生的思路,加深

對相關知識的理解,並能夠認識到許多社會問題的多方面性。

2、獎勵激勵,提高學習積極性。

在教學中,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採取積極的評價,較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如:說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非常豐富!真聰明等等!調動了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慾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情感,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課改要求能發揮學生主體性和積極性,有一個創新思維活動的空間,關鍵在於教師;教師如何引導,啟發,點拔?能否真正地把學生引到這一領域?教師在平時備課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儘量地蒐集,製作與教材有關的知識,教具;又要善於把握學生的心裡,使學生能夠與老師發生共鳴。生物學科與自然界緊密相聯,和生活,生產密切相關。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從熟悉的事物,現象出發,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創設情境提出問題,激勵學生共同參與,發揮想象,積極思維來解決問題的意向。

對於教學課而言,不能光是知識的傳授,而是包括知識與技能、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幾個方面。那種追求"能夠教好一節課"或"教出了幾個能考高分的學生"為目的的教學已經不符合課改精神了。教會學生知識,教給學生方法,教給學生獨立和生存的能力應成為所有教師的職業追求。

3、學生應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環顧周圍,在我們的教學中還存在許多這樣的現象:一些學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東西,教師還在不厭其煩地從頭講起;一些具有較高綜合性和較高思維價值的問題,教師卻將知識點分化,忽視了學生自主探究和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一些本該讓學生自己去動手操作、試驗、討論、歸納、總結的內容卻被老師取而代之;一些學生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形成的獨特見解和疑問,往往因為老師的"就照我教的來"而扼殺。在新課程下,教師應當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性,為學生提供從事活動的機會,構建開展研究的平臺,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4、靈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許多教師不適應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與實際聯絡起來。實際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現有水平,在認真領會教材編寫意圖的同時,學會靈活、能動地運用教材,根據學生實際進行必要的增刪、調整,這樣才能從"有限"的教材中無限延伸。

5、追求形式和效果統一的課堂

現在,一些課堂濫用討論、合作學習的方式,不給學生足夠的機會和科學的指導,使課堂流於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設計組織有效的、科學的活動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問題情境必須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活動內容必須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讓學生有一個獨立思考的過程,讓他們帶著自己的觀點去充分地討論研究,發現自己的不足,構建完整全面的知識體系;還有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觀點,讓學生在交流、探究的過程中將知識優化組合,完成篩選。

課程教學培訓的心得體會5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鑽研文字,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享受審美樂趣。在閱讀中,應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理解和體驗。同時,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生閱讀的指導、引領和點撥。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如何避免教師的講解成為模式化的解讀代替學生的體驗和思考,真正做到對學生的見解進行評價和引導,恰如其分地進行精講提升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在課題研究的實驗階段,我認真學習了新課標內容,參閱名師教案,與其他教師互相交流,深入體會精講提升對課堂效率提高的重要性。在教學中,我深入文字,抓住學生的課堂生成進行及時的點撥和引導,讓學生對於所學內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更深刻的體會。結合自己的教學行為和教學反思,我不停地進行思考,在面對課堂生成的時候,怎樣能有效地將精講提升切入。帶著這樣的思考,我進行了《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這篇課文的教學展示,現以課堂教學為例來說明我對我的課題研究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聚焦文字,吃透課文

文字是我們課堂的依託和媒介,學生通過對文字的閱讀和感悟來達到語文能力的鍛鍊和提升,只有教師吃透文字,掌握課文的精華,才能在課堂上進行有效的授課,學生們才會產生多樣的課堂生成,在這樣的基礎上,教師抓住關鍵點來進行重點點撥,這樣的課堂才是高校的。在《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這篇課文中,我通過多次閱讀思考,結合網路蒐集資料和教師用書,對文字進行了深入的分析。

在本課教學中我首先抓住 “多麼奇麗的景色!多麼奇特的民族!”這兩句感嘆句,讓學生根據文字質疑,引導學生品讀文字,在感情誦讀、角色體驗、情境想象、聯絡生活等形式多樣的語言文字訓練中感受德國風情,體會異國文化,領悟“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人生境界,實現語言與精神的同構共生。

二、方式多樣,調動思維

在新課程引導下,我們越來越注重教學方式的多樣化,並且這樣的教學方式相較於單一的教學方式確實更吸引學生的眼光,更能調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真正在課堂上學有所得,這是我們一直在努力的方向。精講提升主要集中在老師的“精講”,目的是帶著學生深入分析理解課文,答疑解惑,那麼如何把精講完美地滲透在教學過程中,達成我們的教學目標,或者說,如何讓學生聽我們講,我覺得這也是作為我的課題研究需要關注的一點。只有把學生的目光和興趣抓住,學生才能把自己的思考和老師的重點點撥結合,這就需要我們在課堂中進行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和手段。

在《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這篇課文的講授中, 我靈活採用“欣賞畫面入境,品讀

想象中生情,深讀積累中拓展”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採用各種方式讀課文,做到讀中有體驗,讀中有所悟,使學生在課堂上大有收穫。在具體操作中,盡力引導學生去想象場面情景,把心放到課文中去,設身處地地去讀、去想;引導學生想象時,注意抓住一些關鍵詞、句,通過對這些關鍵詞、句的揣摸來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如在學習第三自然段時,緊扣“奼紫嫣紅、花團錦簇”這兩個詞,引導學生想象,在此基礎上出示畫面,讓學生在欣賞畫面的同時入情入境。在品讀這一段文字的時候,更是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讓學生在讀中想象,在想象中品讀,在品讀中悟情。引導學生用心感受、用心觸控,透過文字背後,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聞到了什麼??以及之後的角色體驗,深入讀書,都在盡力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想象場面情境。此時,學生看到的就不僅僅是文字,更是有聲有色、有情有味的畫面、情境了。

三、注意點撥,開啟智慧

精講提升的關鍵點在於“精”,抓住點引導學生去深入,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講解,使理解更深化。在讓學生談了對“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句話的理解後,我說到:“你們精彩的發言讓老師想到了一個詞:捨得。有舍才有得,我們雖然捨棄了看自己的花,但走在路上的時候卻看到了更多的花,而且當你從自己門前走過的時候,也看到了自己的花。”接著我又提問:想一想,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現象。孩子們暢所欲言,班級輪流值日、班級圖書角??大家感觸深刻,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出了真實的感受。

有效的精講提升,關鍵點在於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語文素養,我想起了蘇霍姆林斯基的話:“優秀教師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於他們持之以恆的讀書,不斷地補充他們的知識的大海。”我們只有將理論學習和實際的課堂經驗結合起來不斷努力,才能使精講提升達到真正的效果,成為優秀的教學工作者。

課程教學培訓的心得體會6

課堂教學是一項有目的的教書育人活動,教師教學評價是提高教學質量的著眼點。對教師在課堂上教學行為的結果需要經常地作出準確的反省和判斷;對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需要經常地作出中肯的評價和鑑定,這就是教師教學評價。

新課程課堂教學評價倡導“立足過程、促進發展”的課程教改理念,強調在綜合評價的基礎上,更關注每一個學生個體的進步和多方面的發展潛能。評價的根本目的在於促進發展,關注學生、教師、學校和課程發展中的需要,突出評價的激勵與調控的功能,激發其內在發展動力,促進其不斷進步,實現自身價值。

參加《新課程課堂教學評價》專題培訓以來,我一直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身業務,以更好地投身到教學實踐中。下面我就新課程下課堂教學評價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幾個問題跟大家交流交流。

一、關注教師教學方式的變革

新課程要求教師必須培養和增強新的課程意識,轉變傳統觀念,在課堂教學中,要積極進行教學改革,打破積習已久的教學習慣,自主尋求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創造性地運用各種教學方式,並促使學生由單向思維轉化為多向發散性思維,實現對課程有意義、有價值的深度構建。因此,在課堂教學評價上,要關注教師在與學生的交往中,是否尊重和信任學生,是否創設了民主寬鬆的教學氛圍;同時關注教師採用的教學方法是否符合教學內容、適合教學物件的需要。

二、關注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是新課程改革的焦點。傳統的學習方式忽視了人的主動性、能動性和獨立性,其結果是,學生雖有很強的認知能力,卻不能在真實情境中靈活運用知識。因此,課堂評價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方式的轉變,比如關注學生的參與狀態、交往狀態、思維狀態和情緒狀態等等,使得師生之間有較多的資訊交流和資訊反饋,學生能自我控制與調節學習的情緒,從而得到意外的收穫。

三、關注教師對學生的評價

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是影響學生個性成長的重要因素。評價的目的是為了學生的發展,所以這種評價一定是以對學生真誠的愛為基本出發點,以激勵性為基本表達方式,以促進學生各方面的發展為最終目的。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不僅表現為一些鑑定性的語言式的評價,更多的應是教師的一種手勢、一個眼神、一種默許、一種認可、一種贊同、一個微笑,等等,以此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慾望,提高自我發展的信心。我相信在新課程實施的過程中,課堂教學的評價形式和方法會不斷髮展,會最終促進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和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關注教師對教學資源的開發和整合

在傳統教學中,教材是教師教學的唯一依據和資源,課堂上,教師只是依據教材傳授知識。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在選擇和處理教學內容時,要多方面地開發和整合各種教學資源。除了教材,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更是一種資源。一堂課的教學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些資源的開發、利用和整合。因此,在課堂評價時要關注教師在教學時,是單純教教材,還是以教材為主線,科學、有機地整合各類教學資源,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課程教學培訓的心得體會7

為期四天的新課程培訓結束了,它讓我對數學新課程、新教材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自主、有效的課堂是我們經歷新課改中的每一位老師所追求的,但這其中需要我們必須明白:我們要教“什麼”。教材僅僅是學生學習資源的部分內容,它所呈現給學生的'知識內容是靜止的,沒有先後層次的。同一版本的教材不可能適用於每一個班級的孩子,這就要求我們每一位數學教師都要長出一雙數學的眼睛,善於捕捉生活中的數學資訊,在把握課標基本規範的前提下,去超越教材,補充教材,賦予教材“生命”,從而達到合理的利用教材。

從徐麗霞老師的“自能教學法”的教學視訊中,李玲老師的演講中,趙國防老師灰諧、幽默的言談中。。。我深深感受到這些名師課堂的魅力。在他們的課堂上都體現著“學生能說的的老師不說,學生能講的老師不講,學生能理解的老師不幫”的思想;注意學生學習習慣與各種學習能力的培養是他們課堂教學的另一大特色,在課堂上他們做到了創新與傳統的完美結合。用徐麗霞老師的話來說,他們的目標是:把學生培養成會學習、會表達、會交流、有能力、有氣度、能自信面對一切的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也是師生思想碰撞、智慧共生的活動過程。首先我們要抓住本節課教學的“核心問題”,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呈現一個真實的課堂。其次,我們應把學生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充分享受主動思考的權利,平等地為學生創造儘可能多的表達和表現的機會,使學生想學,以至於會學。

張廳長說過:讓學生儘量多地做具有智慧價值的作業,做更多的需要動腦動手、需要親歷親為的學生喜歡的作業。回頭看一下我們所設計的作業是什麼樣的?它對培養學生的興趣,思維能力等有導向作用嗎?名師們的做法給了我們最好的回答:作業要做有用的,它是老師精心設計的具有活動性,實踐性的,是課內外具有一定思維挑戰性的任務。

課改進行到今天,我們面臨了太多的改變:教材變了,教法變了,我們又該怎樣去改變?專家們用同一個聲音告訴我們:讀書,讀教育理論專著,讀各科的教學研究書籍;動筆,寫教學札記,寫讀書筆記。通過這次學習,我收穫了很多,同時也使我明白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借用李玲老師的話來說,那就是:投入。

課程教學培訓的心得體會8

這次有幸參加了世界三大音樂教學法的培訓,短短的五天培訓收穫滿滿,快樂多多。到了培訓的最後一刻,大家都還依依不捨,不願離開,因為在這五天裡,我們學到的不僅是專業的知識還有老師們的敬業精神。

首先,三位老師都很可愛,雖然年紀都有50幾了,但是一點也看不出年紀,風采依舊,從骨子裡透出來的可愛,讓我不能不喜歡他們。這和他們的心態是離不開的,對於孩子的犯錯,他們不會死抓不放,真正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去解決問題,所以音樂課都成了孩子們快樂的天堂。回想自己的工作狀態,經常會死腦筋,不能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比如,自己設計的教學目標,結果孩子沒在我預期的階段完成目標,我就會進行強壓式的方式進行教學,孩子不高興,我也不高興,自己還心想著怎麼就學不會,不應該不會啊?卻沒想過他們還是孩子,學不會不是應該的嗎?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也是一樣,遇到事情不懂得往好的地方想,難怪自己要長白髮了,應該都是愁出來的。所以這次三位老師包括劉老師都是我學習的物件,首先從心態上我應該努力去改變,讓自己也變成一位可愛的老師,快樂的老師。

其次,三位老師的敬業精神都是非常值得我好好學習的。她們從孩子的快樂出發,用心在做教育,每一個知識點都是在快樂的體驗中學習,滲透,鞏固。孩子在音樂課中體會到了快樂,才能真正的愛上音樂,從而願意學習音樂。回想自己的音樂課堂,都是要求孩子要唱會歌,學會知識點,而忽視了孩子的快樂,我想如果能換個角度進行教育,真正從孩子的快樂出發進行教學,很多知識就迎刃而解了。培訓中,姚玉娟老師就和我們說:“音樂老師的嗓子是很寶貴的,所以我們要學會保護好嗓子,我的課堂中也會有很多調皮的孩子,管不住自己的孩子,那我從來不用我的嗓子來約束他們,我都是用我的手勢來告訴孩子們,每節課我會給孩子們三個音樂遊戲,當我伸出一個手指,那麼一個遊戲沒有,如果我伸出三個手指,那麼三個遊戲都沒有了,而且一定要說到做好,如果三個手指都伸出來了,那節課絕對就沒有遊戲。”這其實是一個保護嗓子很好的辦法,讓孩子自己約束自己。回想自己的合唱隊,我其實也應該制定一定的規則,說到做到,不至於每次排完合唱,我的嗓子就連話都說不出來,我的課堂也是一樣,我想,這些專家們的很多方法都是可以借鑑到我的音樂課堂中的,可以讓音樂課上的既輕鬆快樂又豐富多彩!

最後,我分別談談三位老師給我們展示的課例的一些感想。姚玉娟老師的柯達伊教法融合,我感觸最深的就是柯達伊手勢和節奏訓練。這次培訓中,跟著姚老師一起做手勢,讓自己的手勢也熟練了不少。曾經看到過日本的孩子邊演唱歌曲邊做柯達伊手勢,當時就想這些孩子太厲害了,變化的那麼快,手勢居然能一點不錯的做出來,證明這些孩子對這手勢已經非常熟悉了,平時的音樂課堂中肯定也是一直在運用,這是需要日積月累的。柯達伊手勢我自己本身接觸的不多,在課堂中用過一些,但後來又沒有堅持下去。聲音是聽覺的藝術,它沒有視覺的形象,如何讓孩子通過視覺形象來感受音高的概念,我想柯達伊手勢是最好的教學手段。它通過直觀現象的手勢變換,來幫助學生區別不同的音高,從而形成正確的音準概念,然後把音正確的唱出來。當孩子們非常熟悉的掌握了柯達伊手勢,對合唱教學的輔助作用也是很大的,平時的合唱訓練中,我都是提早告訴孩子你們要唱什麼音,如果我運用手勢來訓練孩子的和聲,既方便又能很好樹立孩子的音高概念,如果堅持訓練,我想孩子的音準肯定會越來越好!

姚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對節奏的訓練也是非常的紮實。她通過一個形式變化出不同的遊戲,也製作各種各樣的玩具進行節奏的訓練,我想這需要老師真的很用心的在進行教學研究。比如,她用包裝絲襪的紙板畫上嘴脣,來提醒孩子要用怎樣的嘴型進行演唱,用她的話說既做到了廢物利用,而且自己需要怎樣的嘴脣就畫怎樣的,又生動形象。從這也可以看出姚老師是一個對生活很有心的老師,如果換成是我,肯定就把紙板一扔,哪能想到紙板還能作為他用。她還在吸管的一頭粘上細細的鬚鬚,在吸管另一頭吹氣,鬚鬚就會隨著氣息流動而轉動,通過比賽誰吹的時間最長來激發孩子在平時練習氣息,不但氣息得到了練習,而且孩子們還很願意來玩這個。一個簡單的傳筆過程,如果是我肯定是發下去大家往後傳,這個過程中,孩子們肯定是嘰嘰喳喳邊傳邊說話,而姚老師是通過唱歌拍節奏的形式一隻一隻的傳筆,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要非常專注的唱歌,拍節奏傳筆,哪有時間來說話啊,不但歌曲複習了,節奏也鞏固了,孩子的注意力也得到了訓練。同樣的節奏練習可以變化出各種各樣的形式,上學期在班裡我也進行了學生的節奏練習,我拍節奏,學生模仿,很單一,但學生卻也玩得很開心,我想如果在平時的教學中更用心一點,音樂課會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吳玟蓉老師的奧爾夫教法的融合課例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奧爾夫的這套樂器,在音樂課堂中加入了這套樂器,音樂的層次感更濃了,樂器的音色真的是非常悅耳,在聆聽的過程中也是一種美的享受。一套樂器要十幾萬,對於現在的情況我們的課堂中也是不可能實現的,但是有很多東西卻是我們在音樂課堂中可以很好借鑑的。比如我們可以製作一些樂器來進行演奏,比如一隻紙箱,我們可以用它作為一種打擊樂器;比如玻璃瓶也可以作為樂器來敲。只要用心去發現,生活中的樂器真的是太多了,包括我們自己的身體也可以發出很多不同的音色。在平時的教學中,還可以引導孩子去發現身邊的不同音色,讓孩子們自己去體驗大自然的美好,這不正是音樂的美育功能嗎?雖然沒有能力去買這套昂貴的樂器,但是不同的和聲編配合作卻可以用在音樂的課堂和合唱中去,讓孩子分聲部演唱不同的旋律,用不同的音色,母音來演唱,不但豐富了和聲效果,對於孩子的合唱也是很有幫助的,當然這也是需要長時間的日積月累,從簡單開始,慢慢加大難度。以前一直很畏懼合唱教學,在平時的教學中,如果遇到合唱的教材,基本上就是隻唱一個聲部,想象著合起二聲部,那是一件相當痛苦的事情,想想都不敢讓孩子演唱二聲部。但是上學期自從參加了低段合唱教學的優質課比賽,我開始嘗試在課堂中進行二聲部的教學,結果真的沒那麼難,雖然不能完全準確的演唱,卻也克服了我的恐懼心理,其實二聲部真的不可怕,只要在平時的教學中紮紮實實的進行訓練,其實可以實現音樂課堂中的合唱教學的。這次的培訓又讓我增加了信心,合唱的教學就是要紮紮實實,從簡到難,一步一步的訓練,只要用心去做,肯定也能做的很好。

吳老師和姚老師有一個共同點,也會在音樂課堂中加入音樂遊戲。比如畫旋律線,平時我的課堂的,畫旋律線肯定是拿出一個手指跟著老師一起畫旋律線,畫完以後,很多孩子基本上是一臉的迷茫,而我自己也似乎是走過場,把這個環節完成就行,卻沒有用心去思考,如何把這畫旋律線變得有效。吳老師給我們展示了《草原上》的遊戲教學,她通過圍圈拍節奏念一片雲兩片雲……最後右手去抓右邊同學的左手,左手不能被左邊同學抓住來訓練節奏,同時也訓練孩子們注意力。然後兩個同學相對,兩隻手舉起和對方相對,但不能碰到,進行抓雲的遊戲,一個人帶一個人跟著,帶的人手的方向是根據音樂的走向,兩人同時演唱旋律。在這個過程中沒有刻意的要求孩子去畫旋律線,但是孩子們卻可以很好的掌握音樂的走向,通過遊戲的形式,孩子們很感興趣,歌曲旋律也得到了鞏固,音樂的旋律走向也在遊戲中讓孩子明白了,真的是很好的辦法。所以在以後自己的音樂課堂中,也可以根據歌曲的需要進行遊戲的創作,我想通過遊戲學習音樂,孩子們會更開心,更快樂。

達爾克羅茲體系的教學實踐是由由體態律動,視唱練耳和即興音樂活動三部分內容組成。在張馨方老師的達爾克羅茲教法融合的課例中,也有充分的展示。比如視唱練耳部分,大家手拉手,聽鋼琴的演奏,如果旋律是舒展的,那麼大家就拉著手向外擴張,如果旋律是緊湊的,那麼大家就向中心靠攏,這是集體的遊戲,必須要大家非常專注的聆聽旋律,在玩中進行耳朵的訓練,孩子們肯定是非常樂意玩的,遠比要求孩子們坐端正認真聽來的更有效果。把呼啦圈鋪在地上,大家各自走,聽到四分音符大家隨便走,當聽到八分音符的時候跳到呼啦圈裡去,老師們在上面也玩得不亦樂乎,更何況孩子了。想想自己在黑板上解釋四分音符八分音符,自己說的口乾舌燥,孩子們卻聽得雲裡霧裡,正像方老師說的我們這些是學院派的特點。其實這些遊戲的過程都是教育無痕的一種體驗,而我缺的也是這無痕。

遊戲多種多樣,比如用三人拉絲襪,感受音樂的變化;用大塊的布表現不同的音樂形象;在這些老師的面前,什麼東西都能用來表現音樂,用於音樂教學。最後的《山谷靜悄悄》的展現,當時聽得雲裡霧裡,心想著這麼簡單的一首歌曲,為什麼要把它變得這麼複雜,後來在全體教師展現的時候,真的覺得這樣的創作很有趣。通過分組創作,每組都可以創作出不同形式的音樂,有舞蹈,節奏,歌曲串聯,樂器演奏等用這樣的形式複習了很多學習過的音樂,也創作出不同的音樂形式,豐富了音樂課堂,也激發了孩子們的創作興趣。

五天的培訓學到了很多東西,三位老師給我們展示了很多音樂教學的方法,但是對於音樂情感的處理卻沒有看到,不知道是不是三位老師在這次培訓中沒有展現出來。而劉老師在點評時都會指導我們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每次在劉老師的指導下演唱完歌曲,我都會覺得很盡興,因為音樂中不僅有很多知識技能,更缺不了情感的體現,當情感真正融入了音樂中,音樂才賦予了它生命,才能讓音樂深入人心。

接下來的音樂教學,我會好好利用三位老師教給我的方法,用心去思考我的課堂,紮實的進行音樂教育。希望將來,我的孩子們能真正的熱愛音樂,快樂的生活,幸福的學習!

課程教學培訓的心得體會9

我們參加了區少年宮在實小舉辦的柯達伊音樂教學法的培訓。聆聽中國音樂家協會柯達伊專業協會特邀專家賴富的講座。感受頗深。俗話說的好:“人過四十不學藝”我已經五十奔六的人了還有什麼好學的嗎?不然啊,賴老師那激情和精彩的講座深深地打動了我,同時又湧起一種再搏一把的衝動和熱情。其實我知道這種來源於匈牙利不是今天的事,但真正懂他、瞭解他卻在今天。這使我愛好了近五十年的音樂藝術在今天又增加了一副飛翔的翅膀和新鮮的血液。

在他的講座中,一是要樹立本民族為主題的教學理念,強調音樂中的團體動感和音樂的湧動特點相結合。將雙基教育融入其中通過人的肢體語言體現出來。用最簡單的音樂樂思做出多種律動效果來,使孩子們多層次理解音樂,感受音樂。二是注意了基本知識的公共性備課。按照不同的教學深度,備出不同的基礎知識的組合訓練方法。並以遊戲的形式出現在課堂上,使孩子們一上課就得到音樂帶來的啟動,自然進入學習狀態。真是妙不可言。三是他的拓展不是僅限於教科書的範圍,而是廣泛收集和利用中外民族和鄉村的民歌小調加以編配,去粗存精。進行拓展性訓練,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總之,他的講座給現有的中國小教育帶來了更新更現實的經驗和方法。需要我們細細的品,慢慢的消化,認真的領會。與我們現有的實際教學進行有機的結合,切不可照貓畫虎,生搬硬套,只有這樣才能走出一條有自己特色的藝術教育的心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