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實驗培訓心得體會

才智咖 人氣:3.88K

導語:樹立科學的實驗態度;看實驗結果,重實驗過程;提高實驗技巧、實驗能力;加強學生實驗操作;提高學生成績。認識到自己實驗教學的不足,並且意識到要如何去改進所面臨的問題。只有正確認識存在的問題,面對問題,並勇於在課堂教學中摸索和實踐,我們才會不斷地提高,從而成長起來。下面由小編為您整理出的科學實驗培訓心得體會,一起來看看吧。

科學實驗培訓心得體會

科學實驗心得體會1

20xx年4月14日,我縣進行了《黃陵縣國中理化生、國小科學實驗管理培訓》。參加本次培訓的人員有國中理化生教師、國小科學教師以及各位教育專家。本次培訓的主要內容是:樹立科學的實驗態度;看實驗結果,重實驗過程;提高實驗技巧、實驗能力;加強學生實驗操作;提高學生成績。

通過本次實驗管理培訓,我受益匪淺,收穫甚多。韓老師的《國小科學課探究式學習各階段的教學策略》的培訓讓我對科學實驗課有了更深的領悟及感想。韓老師指出,國小科學課探究式學習的教學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幾點:1、創設情境;2、根據情境,提出、篩選、確定探究的問題;3、根據問題作出猜測;4、制定探究方案;5、探究活動;6、探究結果的交流與研討;7、在交流、研討的基礎上,總結、明確結論;8、應用相關知識解決相關問題;9、反思探究過程方法。在韓老師的詳細敘說下,我知道了科學實驗的重要性,學生在一次動手實驗中不僅學到了本節課所要掌握的知識點,更是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及實驗素養。讓學生親身經歷探究的過程,在實驗的過程中交流和反思,去進行思維的昇華、情感的碰撞、激情地創造,為學生以後的實驗生涯奠定牢固的基礎。

如今的科學課堂上,教師能為孩子們營造了一種寬鬆和諧的學習環境,使孩子們能在輕鬆的氛圍中接受新知,這些都是我們值得肯定和發揚的。但是,由於對課程的認識和理解上的不一致,在具體的實踐操作過程中存在著盲目性、追隨性和形式性,注重了活動的外在性而忽視了內在的本質性,導致課堂教學的效率低下,教學目標單一,從而影響了學生科學素養的形成和自身的發展。下面就針對我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談談自己的點滴思考。

問題一:學生的教學常規問題。

在學校有人說:學校的科學實驗室,不需要用眼睛找尋,只要聽聲音就可以找得到,聲音最響最吵的教室就是實驗室。這是什麼原因呢?學生的天性是好動,對實驗操作,有著天然的興趣和吸引力,若沒有有效的控制,說話也是其參與實驗的一部分。另外,在學生的心目中,科學課相對語數英來說就是副課,就是來放鬆的,來玩的。尤其是科學實驗課,在語數英等主課課堂上的壓抑,在科學課堂上可

以盡情的爆發。若科學老師對其沒有有效的應對措施,實驗課堂上的紀律就可能無法調控。這就涉及到學生的教學常規問題。

問題二:實驗材料的放置時間問題。

好動以及對實驗的興趣是孩子們天性,若有實驗材料在眼前,能夠控制住自己不去碰和動,那得需要很大的忍耐力。所以在課堂上,我們會經常發現,有些平時就好動的的學生,往往會將注意力集中在實驗材料上,而至於老師在講些什麼,他們就不去關注了。這種情況很多時候都發生在我們老師事先將實驗材料放置在實驗桌上,或者實驗結束之後,沒有及時將實驗材料收繳的時間段內。其實,對於材料的放置和收繳,我們老師也很矛盾,提前放在桌上,怕干擾學生聽講,不放,課堂實驗的時間又很緊張。所以,實驗材料何時放置,也是實驗教學面臨的一個問題。

問題三:學生實驗的方向偏離問題。

學生在實驗操作過程之中的偏離現象,可能是學生對於老師佈置的實驗操作不感興趣,只是對實驗材料感興趣。於是,在開始實驗之前或者之後,學生又樂此不彼的用這些實驗材料研究別的實驗。還有一種現象是,由於要照顧全體學生的實驗程序,已經提前完成的小組成員,沒有進一步研究的任務,於是就拿著材料按照自己的意願,開始了自己的實驗,這就很大程度的影響到學習的效率。這種現象不得不引起我們老師的關注和合理解決。

問題四:實驗資料的利用問題。

由於國小生的年齡特點,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學生往往會更多的關注實驗本身和實驗材料本身,對於實驗的資料卻視而不見。即便是老師在分配實驗任務前要求學生把實驗資料記錄下,可還有一些學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在分析實驗資料時,這些學生會表現出一臉的茫然。若需要老師再重新梳理一遍實驗及資料,在教學程序上會造成時間的緊迫性。當然,這樣的學生也只是一部分群體。跟著教學思路的學生,還是能很輕鬆的完成任務。其實,實驗教學中,對於認真聽講和參與的學生來講,都沒有什麼問題,關鍵還在於這少數的一部分學生。如何有效的讓其參與進來,這是一個實際問題。

通過本次培訓,我對這些問題有所反思。在今後的科學教學中,我計劃對目前所存在的問題採取以下措施:

1、教學常規:從教室開始,學生就要排著整齊的隊伍來,在實驗室走道安靜等待。若不能完全做到,則在實驗室外組織紀律,必須全部安靜才能進入實驗室。這樣做的目的在於,幫助學生快速進入狀態,在教室外就做到,實際上在為學生上課做心理準備。其實,我們經常可以看得到,平靜的學生進入教室後其喧鬧明顯低於鬧哄哄的學生,而且持續的時間也不同。在課堂上,尤其是實驗開始時,有的學生在座位前後亂竄,有的學生和前後同學打鬧說笑,這需要我們嚴格的規範,尤其是在實驗時,一定要求學生必須小組內合作,有問題小聲討論,若解決不了,舉手示意,老師幫助解決。做完實驗後必須快速將實驗材料擺放原位,安靜的就坐。只有形成一定的紀律性,實驗操作才會更加規範。在實驗報告時,當有學生報告實驗結果時,其他同學必須安靜傾聽報告,不能在別人發言時做小動作或插嘴。只有培養出學生這樣的習慣,課堂效率才能大大提高。

2、實驗材料放置時間:在學生實驗前不將材料提前放置在實驗桌上,這樣可以有效防止學生注意力的分散。為了防止學生過分新奇,可以在上課之前向學生介紹所用材料,也可以適當的讓學生用手先行接觸,消除材料的神祕感。針對實驗的不同,材料可以採取分批發放的形式,而且,一個實驗完成,相應的材料不再需要時,必須要求回收到原來的位置,養成 “從哪裡拿就要放回到哪裡”的良好實驗習慣。有些實驗材料因為學生比較熟悉,在有時候需要對其雪藏,若不雪藏,學生會根據其生活經驗,干擾實驗的程序和實驗的`解釋。如馬鈴薯在水中沉浮實驗中,若將鹽提前暴露給學生的話,學生就會認定液體中一定加的是鹽,一定是鹽水的液體,等等,會嚴重干擾整個教學。

3、實驗偏離:在實驗計劃的制訂過程中,我們要儘可能多地考慮實驗中可能出現的情況,把能預測到的都交代清楚。實驗的先後程式,觀察的重點要十分明瞭,儘量把指導工作做細做紮實,為學生成功實驗做好鋪墊。為了防止有的學生對實驗的理解方向偏離,教師必須強化方法的再描述和敘述。把實驗方法說清楚,明白後再做。長期訓練,學生實驗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才能逐步規範。在實驗過程中,對於有的學生的錯誤操作,需要本組成員敢於站出來,提醒和指出。所以,培養小組成員的紀律意識,讓強勢學生和有影響力的學生擔任監督組長,充分發揮組長的威信和權威,通過同伴監督和提醒的方式,可以有效減少方向性和偏理性。

4、實驗資料:要學生關注資料,首先教師自己要關注,在學生實驗的時間段,需要教師將資料記錄表格用課件形式放映在黑板上,通過問題的設定來引領學生關注資料,並且告訴學生關注資料的目的性和重要性。在此基礎上,要帶著學生一步步分析資料,教給分析的方法,訓練學生向資料要資訊的習慣,由資料推出結果的過程。像數學解題一樣,讓學生說出整個資料分析思考的過程,長此訓練下去,學生的表達能力會不斷提升,表達能力提升了,思維能力也就提升了。

國小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科學素養的形成是長期的,早期的科學教育將對一個人科學素養的形成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因此,我們教學者必須重視國小科學教學。只要我們敢於面對困難,正視存在的問題,在教學工作中多多反思,總結髮揚教學的成功經驗,改正彌補教學中的缺點與不足,不斷進步,不斷完善,經常寫好教學反思,以寫促思,以思促教。長期積累,必有“集腋成裘、積少成多”的收穫。

科學實驗心得體會2

今年9月25—28日我參加了市教研室組織的國小科學實驗培訓,此次培訓主要圍繞實驗教學在國小科學課堂上如何開展,通過此次科學實驗培訓,使我對如何進行科學教學,特別是在實驗操作方面有了較深刻的認識,下面結合教學談談體會。

實驗教學的物件是學生,學生才是實驗教學的主體,是實驗教學的實踐者和實施者,更是最大的收穫者和受益者,因此,我在實驗教學中注重加強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通過課堂操作、課外開放、實驗檢測等多方面的綜合運作,全方面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培養嚴謹的科學品質,發展學生的科學素養。

1、課堂實驗,注重小組合作。

合作學習是實驗教學中經常採取的教學組織形式,可以培養學生的奉獻意識、合作精神,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但有時會因為操作不當,而流於形式,成為優等生的特權。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我採取異質分組的方法,促使學生在互相學習中達到實驗教學的最優化。

2、開放實驗,讓研究無處不在。

內容形式突出開放性。教師將實驗器材按探究內容準備好,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自由選擇,可以將課堂上意猶未盡的實驗再次進行操作,還可以進行課後的延伸、拓展性實驗,教師對學生的操作及時進行指導。比如,凸透鏡成像實驗的進一步探究,就可以在開放活動中進行,讓學有餘力的學生繼續研究發現。

《科學課程標準》指出:每一個生活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時代的人,從小就明顯地感受到了科學技術所帶來的種種影響。因此,從小就必須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素養,通過科學教育使學生逐步領會科學的本質,樂於探究,熱愛科學,並樹立社會責任感;學會用科學的思維方式解決自身學習、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我們上科學課的老師必須採取各種有效的教學手段去吸引學生,培養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和求知慾,引領他們學習與周圍世界有關的科學知識,幫助他們體驗科學活動的過程和方法,使他們瞭解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係,樂於與人合作,與環境和諧相處,為後繼的科學學習、為其他學科的學習、為終身學習和全面發展打下基礎,從而愛上上科學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