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管理如何實踐

才智咖 人氣:2.59W

引導語:下面小編就來帶大家看看品牌管理在生活是如何實踐的,謝謝您的閱讀,祝您閱讀愉快。

一、品牌管理誤區

品牌管理的常規定義為,管理者為培育品牌資產而展開的以消費者為中心的規劃、傳播、提升和評估等一系列戰略決策和策略執行活動。是建立、維護、鞏固品牌的全過程。通過品牌管理有效監管控制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關係,最終形成品牌的競爭優勢,使企業行為更忠於品牌核心價值與精神,從而使品牌保持持續競爭力。品牌管理的組織體系,是指企業在計劃、組織、協調、控制與某一品牌發展相關的各種活動時所作的制度安排。

品牌不是產品,這本是常識,但在實戰中,許多人往往將它們混淆。有的企業在輝煌時期,產品非常暢銷,卻沒有將自己的市場優勢轉化為品牌價值,或不能及時、主動地通過推出新產品,保持品牌的鮮活形象,最終使產品和品牌一起退出市場,導致企業經營失敗。

全世界的產品品牌有上千萬個,我們能說得出名字的其實不過幾十個,在眾多的品牌中,為什麼少數的品牌可以璀璨奪目,而絕大多數的品牌則暗淡無光呢?市場競爭中,不乏一擲千金,轟炸式廣告宣傳的品牌,還有的依靠事件營銷、噱頭炒作,雖然知名度很高,但是這樣的品牌對銷售的貢獻率並不明顯,品牌很快就會從大眾的視線中消失。

 二、正確品牌管理

1.積極監督人們對你的評價

你可能會說,監控整個網際網路空間是不可能的任務。幸運的是,已經有一些工具如Google快訊(Google Alerts,免費)以及ReputationDefender網站,可以幫你進行監督工作,並每天將涉及到你的姓名或品牌的連結用郵件報告的形式發給你。

2.將負面內容擠出視線

實際生活中,大多數人都不會碰到什麼負面內容,除非相關連結出現在搜尋引擎結果的第一頁上。通過搜尋引擎優化的相應設定,或者使用DefendMyName公司的幫助,你通常可以將負面連結推到視野所及之外的網際網路的沼澤中。

3.迅速處理每個負面評價

如果你能夠及時、客觀地承認問題,將其解決,並在負面訊息被放大之前就將正面訊息傳播出去,那麼很多消極的顧客體驗實際上可以轉化成積極內容。不要重蹈“美聯航摔壞吉他”(United Breaks Guitar)的覆轍。

4.可能的話,移除不受歡迎的內容

從網路上移除關於你的資訊可能沒有登出賬號那麼容易,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你可以輕而易舉地移除你所擁有的內容(你的網站或賬號上的評論)。一些專業公司,如“聲譽扞衛者”(Reputation Defender),具備專有技術,供你修正或完全去除其他不受歡迎的內容。

移除負面內容著實麻煩,但好的一面是,它給那些名副其實的壞企業設定了障礙。為約束這些不良企業,網際網路的速度和透明度將很有幫助。而對於我們這些人來說,當有人開始在我們背後說我們壞話時,我們可以迅速並廣泛地迴應,這是一件不錯的事。

5.維護聲譽是你的責任

第一步是認識到你對維護公司和個人生活的聲譽負有唯一責任。放手不管,或者坐等更多法律出臺,都不是辦法。根據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所規定的權利,攻擊性的內容一旦釋出,通常不可改變,並且釋出者對其不負有法律責任。

6.先發制人,建立正面聲譽

維護良好的聲譽意味著你不得不早早地建立起一個好名聲並開始維護它。毫無聲譽但帶有一個負面評價,相比1,000個好評和一個差評,兩者的區別還是很大的。大多數人都能接受沒有什麼人或者公司是完美的這一事實。

三、管理策略

1.以質量為立足點樹立全面的品牌意識

產品的競爭,品牌的較量,首先是質量的競爭。質量對產品的.效能具有直接影響,與顧客價值和滿意度密切相關。企業要想在競爭中生存,除了接受質量觀念外別無選擇;要想在競爭中取勝,除了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別無出路;要想建立名牌,必須以高質量的產品為基礎。

2.以知名度為催化劑,注重品牌個性化與差異化

21世紀的消費者是理智成熟的,傳統消費方式正逐步向個性化消費方式過渡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社會保障體系的日益完善,人們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人們的消費需求已從生活基本需求向更高階的需求轉變,消費觀念已不再是商品從無到有的過程,而是享受購物服務、追求完善和展現個性,達到精神上的滿足。在個性化消費時代,消費者更注重的是心理需要,以心理感受作為衡量消費行為是否合理、商品是否有吸引力的依據,消費時追求個性、情趣;強調商品內在的質的要求,注重商品購買過程中、使用後的服務與信譽,關注商品的時尚性、獨特性和安全性;注重消費的文化內涵,注重商品的欣賞價值和藝術價值,追求名牌所蘊含的文化特質,以滿足自己的個性化要求。

3.以文化為根本打造世界名牌

文化是根植在一定的物質、社會、歷史傳統基礎上形成的特定的價值觀念、信仰、思維方式、習俗的綜合體。文化具有連續性和穩定性,是環境因素中最深層、變化最慢的,但文化並非一成不變,現代世界不同文化既在努力保持各自的特色並發展自己,又在不斷地相互交融和滲透。企業要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必須將產品與文化結合起來,必須瞭解自己所面對的顧客的文化以及他們的消費行為在多達程度上、哪些方面受到其文化的影響,從而調整自己的產品,使產品形象體現出的文化適合消費者的心理需求,強化自己產品的訴求能力,使消費者產生愉快感、信賴感、可靠感、安全感,形成有特色的品牌文化。

四、管理創新

管理創新管理是建立品牌的保證,是品牌創新的生命線。

品牌創新是一項包括產品、組織、技術、價值、文化等多種創新在內的複雜的經濟系統工程,它涉及品牌經營活動的程式化和程式化運用。管理既高於這些活動,又被包融在這些活動中,貫穿於活動的全過程,成為品牌創新的績效基礎。

《追求卓越》的作者湯姆·彼得斯和羅伯特·沃特曼在其著作中寫到:“在目前這種全世界日新月異進步的新時代中,資本力量在經營中的重要性已讓位給管理創新。就是說,走在時代前列的創新將引導企業走向繁榮。沒有管理創新,就是抱著錢袋子,也趕不上時代潮流,註定會成為失敗者。有些公司,雖然沒有足夠的資本,卻依靠管理創新獲得發展。相反,不少公司雖然擁有雄厚的資本,工廠裝置齊全,但因缺乏管理創新而虧損或失敗。時代的迅猛進步把資本與管理創新的重要性顛倒過來了。”美國賓州大學沃頓商學院院長托馬斯·格瑞(Thomes Gerrity)說:“企業領袖當然必須擁有足夠的企業經營知識能力,包括營銷、財務、人際能力等。但更重要的是,他們必須能夠整合所有這些知識······未來的企業精英最重要的條件,或許應該是管理‘持續變革’的能力。我們現在都還未能完全認清這項能力的重要性。

最新的調查表明,有88%的企業認為,結構不合理和程式複雜等組織問題成為創新的阻礙因素;77%的企業把溝通不暢看成創新過程中的一大困難;還有80%的企業裡責任不明確,這又會導致其他問題。品牌管理創新的基本要求是管理創新轉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健全激勵機制、制定品牌人力資源戰略等。在品牌管理創新的實踐中,許多跨國企業都取得了寶貴經驗,比如培養團隊精神。團隊就是在一起工作的一群人,他們以任務為中心,相互合作,每個人都把自已的智慧和力量奉獻給所從事的事業。在每個企業中,都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團隊。團隊所具有的多樣性和蘊藏的巨大人力資源是企業戰略資源的有機組成部分,團隊培育企業精神和企業文化,提升人對企業的忠誠度和奉獻精神。一個擁有良好團隊精神的企業在競爭的經濟中必然形成巨大的優勢。有些企業的品牌創新中引入了危機管理的概念。品牌危機管理就是企業監控、預測品牌的潛在危機,控制危機的發生,以保持或恢復品牌形象的一系列策劃與管理活動的總稱。品牌危機的發生常常不是突如其來,而是逐步演變而成的。管理者如果保持敏感和警覺,善於收集分析品牌資訊,研究危機發生的機制,及時採取對策,就能夠將品牌危機消滅在萌芽狀態,此乃品牌危機管理的上上策。

TAGS:實踐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