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會經歷的職場幼稚行為

才智咖 人氣:1.88W

很多剛入職場的年輕人,總是覺得周圍的一切都與自己“作對”:老闆與自己作對,公司規定與自己作對,人際關係與自己作對……“為什麼和在學校的時候不一樣呢?”這樣的感慨時有發生。其實,很多時候你可以反問一下:是不是自己身上存在著一些不成熟的職場行為呢?

所有人都會經歷的職場幼稚行為

學生腔:“現在才九點半!”

小K在學校的時候曾經是學院學生會的部長。唸書的幾年裡,他參與了很多大型活動的策劃與組織,能力不錯。可是初入職場的幾個月,他並沒覺得遊刃有餘。小K很奇怪,為什麼在學校的時候,老師對自己的評價是“對工作充滿熱情,踏實肯幹,能吃苦”,這些優點在如今的同事這兒,怎麼就沒體現出來呢?

拿昨天來說,小K接到一個任務,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出一份報表。這份報表由很多資料組成。上司只給了小K部分資料,另外一些資料需要其他同事提供。由於小K白天在做其他的工作,因此臨近下班,他才發現數據彙總的工作沒有完成。

怎麼辦?加班!下班後,上司看到小K依然在電腦面前敲敲,面露微笑:“小K啊,別忙太晚啊!”上司的關懷讓小K的工作動力倍增,自己是一個新人,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當然要好好表現一番。

想想以前在學院組織大型活動的時候,經常晚上九點開會,有時候夜裡十一二點還在寫活動策劃……現在這樣的加班,不是什麼難事。

於是小K精神抖擻,忘我工作,不知不覺到了晚上九點半。這時候,小K發現自己手裡還差幾個資料,正常來講,應該要問問相關負責的同事。完成這幾個資料,就大功告成了。想想自己剛參加工作,就能提前完成上司佈置的任務,小K的成就感立刻膨脹起來。

小K拿起電話,奇怪,同事A怎麼關機?現在才晚上九點半呀。沒關係,等下接著打。同事B怎麼沒人接?沒關係,等下接著打。同事C總算接電話了,聲音卻很低沉,“喂,你好,哦,是這樣的`……”小K又打給同事A和B,兩個人的電話還是沒有打通。看來資料彙總是沒戲了,小K嘆了口氣,只好先下班回家了。

第二天,小K一早來到公司,問同事A和B,不知道昨晚為什麼聯絡不上。同事A“理所當然”地說:“已經下班了啊,沒有規定說手機要24小時開機啊!”同事B表示同意:“是啊,下班了,儘量不談公事……”同事C也說:“昨天接電話的時候,女兒剛剛睡覺,小傢伙聽到聲音就容易醒過來,再睡著就很難了……”

小K這才明白,原來自己打電話的時間沒選好,忘了這是私人時間。職場和學校不一樣。學校搞活動,只要是非上課時間都可以稱為課餘時間,職場不同,對於員工來說,上下班時間的界限是相對明確的,原來自己把學校的習慣帶入了職場。

孩子氣:“怎麼這麼不照顧晚輩呢?”

小L法學專業即將畢業,在一個律師事務所實習。按照規定,事務所給小L配了一個導師。所謂“導師”,就是指導小L實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小L很高興。學了一肚子的理論知識,平時在學校鮮有真刀真槍的實戰,現在不僅有了實習機會,事務所還派一個導師,自己可要好好抓住機會,多多鍛鍊一下。

因為剛剛開始,工作內容相對簡單,每天整理一些文案資料,幫助所裡的律師整理一些案例。就這樣過了兩週。小L的學習能力很強,雖然只是整理文案資料,但也在不斷吸收新知。

令小L感到奇怪的是,導師為什麼不熱情呢?自己有問題請教的時候,他似乎不太願意認真解答,他經常會說:“學校裡沒有學過嗎?”“自己去查查參考書。”……小L心裡不太高興,如果自己知道,還需要請教導師嗎?再說自己是新人,怎麼這麼不照顧晚輩呢?

其他的律師也是這樣。如果小L多問了幾句,他們就很不耐煩。慢慢地,小L認為這個事務所沒想象得那麼好了,這份實習也不那麼讓人期待了。想想在學校的時候,事無鉅細都可以問輔導員老師,而老師從來都耐心解答。為什麼出了學校,就沒任何庇護的東西了呢?

是退縮還是堅持?小L選擇了後者。在實習單位不太容易落實的今天,還是要珍惜這個機會。

小L儘快調整了心態,學著獨立解決問題。三個月實習結束,事務所出具的實習鑑定用了“學習能力強,面對困難勇於克服……”等評價很高的語言。

等到小L回到學校寫論文,突然發現很多以前要去問老師的問題,現在都能獨立找到答案。小L這才明白,自己實習初期的“憤憤不平”是一種孩子氣的表現。在職場沒有長輩,只有前輩;沒有呵護,只有獨立。這些聽起來挺殘酷,卻給了自己最真實的鍛鍊。

界限感:“不該在上班時做私事。”

小M大學剛剛畢業,雖然學的是金融專業,但是她對會展策劃情有獨鍾,加之以前在學校時經常組織大型活動,於是她找了一份會展助理的工作。

小M知道,在職場人際關係非常重要,要想順利開展工作,少不了周圍同事的幫忙。尤其是剛進公司,一定要和周圍同事打成一片。小M性格開朗,活潑外向,以前在學校就是個“熱心腸”,用“樂於助人”來形容小M是非常恰當的。

對於一個整天笑眯眯的小姑娘,同事確實很喜歡。沒過多長時間,小M覺得自己已經融入了集體。

因為小M原來的專業是金融學,對於投資理財自然敏銳一些,加上很多同學都在銀行工作,資訊更加靈通。而當今社會,投資理財已經成為一個熱門話題,小M的同事也不例外。茶餘飯後,大家談些股票、基金之類的,小M都會給出一些專業建議。

這天,小M聽到同事在談論保險。剛好自己有個同學在從事保險業務員的工作,小M想可以趁機兩全齊美,既幫助同事解決了買保險的問題,也幫同學拉成一單業務。

就這樣,小M向同事提到自己的同學,同事說方便時談談看。後來保險業務員到公司上門服務,結果引得周圍同事都很感興趣,過來詢問具體情況。小M很得意,覺得自己又發揮了作用。

第二天,部門召開會議。佈置完工作任務後,主管說:“雖然我們公司氣氛很輕鬆,畢竟工作時間大家還是要遵守,有些事情需要低調的還是要低調……”說完別有深意地看了小M一眼。

小M開始沒明白主管的意思,等到同事的保險要簽單的時候,小M發現同事一反常態的低調,把保險業務員約到了外面。

小M這才明白過來,自己熱心過了頭,不該在上班時間做私人的事情。好在主管比較開通,小M這回可是牢牢記住了工作和私事的界限。

在身份轉換上平穩過渡

上面三個故事,只是大學生初入職場的幾個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