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騙術

才智咖 人氣:2.37W
求職騙術
  大凡求職者,在求職過程中總是會遇到騙局,如果不加註意,陷入騙局,實在令人光火。騙子為了騙錢,居然向求職者行騙,真的是沒有天理。
  其實天下沒有完美的騙局,但凡是騙局都是有破綻的,但是如果求職者對於求職中的騙局沒有足夠的防範,就會深受其害,如果對於求職中的異常現象中保持警惕,騙局是很容易識破的。
  無論職場騙局怎樣花樣翻新,極力偽裝,其騙術無非都是表現在以下的幾個方面:
  1、黑中介巧設名目採用各種方式騙取登記求職者的錢財。注意,這裡所指的黑中介並非只是指沒有經過正式註冊完全是以騙取求職者錢財為目的黑中介紹機構,為了賺取黑心錢,部分擁有合法手續的職業中介機構同樣也會設定各種名目壓榨求職者。黑中介行騙的慣用騙術有以下四種:
  1)以“直聘”來誘使求職者上套。在報紙、網站上,一些招聘廣告明確打出“非中介”、“拒絕中介”等字眼,但求職者過去應聘,仍要繳納中介費、培訓費、資料費、上崗費等,然後遲遲不能上崗。
  2)用動人條件騙取求職者信任。黑中介往往保證求職者很快能找到工作,“立刻上崗”、“月薪很好”等等,不少黑中介還拿出“道具”,如某某公司“急聘”的職位表、中介服務承諾書等等。其目的就是騙取求職者掏錢。
  3)與“用人單位”暗中勾結,聯合行騙。一些黑中介甚至找用人單位做“搭檔”,提供虛假的招聘資訊給求職者,然後合夥行騙。求職者苦不堪言,兩邊受騙。
  4)與“醫療機構”勾結,聯合行騙。有些黑中介打著需要辦理“健康證明”為由要求求職者去指定醫院辦理健康證明,這樣求職者又要被騙一筆錢,有時為了將騙局做得完美,“中介+用人單位+醫院”三方組成了欺騙一條龍。
  2、黑心企業的騙局。黑心企業多數是沒有註冊、經常更換名稱或地址的非法企業,企業的生產及業務完全是幌子,全部業務就是欺騙求職者的錢,黑心企業的常用騙術:
  1)收取報名費、資料費、工本費。這一類的黑心企業根本就不會錄用招聘者,在騙取了相關費用後,就讓求職者回去等待永遠也不會有的上班通知。
  2)收取各類押金、上崗費、服裝費、培訓費。企業在收取了前來工作的求職者的錢之後,就會在短期內找藉口辭退求職者,或者採取一些手段(高強度的工作、苛刻的`管理制度)逼使求職者主動記職,從而達到了騙錢的目的。
  3、個別正規企業的騙術。這一類企業雖然有著合法的身份,但是卻採用種種手段欺騙求職者,常見的騙術有以下幾種:
  1)招聘崗位名不符實。明明是招聘經理助理,實際工作卻是市場銷售。
  2)試用期騙術。進入這樣的企業的工作,要不就是永遠處於試用期,求職者成為企業的低價勞工,企業最後會以求職者試用不合格為由給予辭退。部分設計類的企業最喜歡採用這種方式,既完成了專案,又不需要付出較高的人工成本。
  3)先買產品才能上崗。個別公司要求職者先買下公司的產品才能上崗,這些產品看假似利潤很高,但是卻很難銷售下去,使求職者利益受損。
  4)在招聘廣告中虛報待遇。部分企業在招聘銷售人員時,只突出說明每個月可以拿到的高薪,卻不說明求職者必須要完成的很難完成的業績額度。
  4、不騙求職者的錢物的騙術。在求職者的求職中,也會遇到不以騙取求職者錢物為目的的企業,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方式:
  1)企業釋出虛假信自己騙取求職者從事非法活動。一些貿易、投資方面的騙子公司招聘人員從事一些欺騙客戶的業務;個別公司以招聘公關人員、服務人員的名義招聘人員從事色情活動;一些傳銷組織也是以正常招聘的名義騙取求職者進入傳銷體系。不知情的求職者進入了這樣的公司甚至觸犯法律。
  2)招而不聘。此類企業招聘的目的只是獲取求職者的有用資料(策劃創意、專案方案等),或者借招聘的名義做企業的形象廣告,還有一種情況是參加招聘會的企業只是為主辦方湊數而已。 

  5、網上招聘的騙局。網上招聘的騙局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要求求職者交納相應費用才提供面試機會。通過網路,行騙者更易於隱蔽自己,安心行騙。
  2)在大型人才招聘網釋出虛假的招聘廣告宣傳企業。目前中國的招聘網站都採用會員制的形式,部分會員企業充分利用網路,通過不斷更新招聘資訊來宣傳企業,而不是真正想要招聘人員,求職者發簡歷給這樣的企業無疑是浪費時間。
  3)網路傳銷騙局。有些網上的招聘資訊實質是以加入對方的網路傳銷組織為由騙取會員費。
  6、其它一些針對求職者的騙局。
  1)傳銷騙局。傳銷騙局的行騙者往往是求職者的同學或朋友,為了發展下線,往往採用高薪的方式吸引求職者前來。
  2)招聘男女公關的騙局。到處張貼小廣告高薪招聘酒店男女公關,只有聯絡的手機、市話通,沒有固定電話,沒有固定的聯絡地址,面試見不到人,就要往指定銀行帳號裡匯入服裝費、介紹費等。
  3)在路上直接與求職者搭訕以幫助找工作為名騙錢。行騙者經過察顏觀色充分利用求職者急於找一份工作的心理,許以押運員或者保安等要求極低、待遇較高的工作,騙取介紹費後不見蹤影。
  4)行騙者假借接求職者去面試,在半路上通過藉手機、借錢等方式行騙。行騙者通過釋出虛假資訊,騙取求職者前去面試,或者裝作是應聘企業的接待人員,在接待求職者的過程中伺機行騙。
  5)出國勞務的中介騙局。非法勞務機構借介紹出國勞務的名義進行欺騙,求職者在交了大筆的費用之後,或者根本出不了國,或者出國之後無工作可做,或者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偷渡到國外。

TAGS:騙術 求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