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真能敲開職場的大門嗎?

才智咖 人氣:2.53W

   培訓,究其本意,是指標對某一特定技能對員工進行專業化培養,使其達到勝任具體工作的要求。培訓有兩個突出的特性———特定性和專業化,而培訓的目的則在改變———改變舊有的知識體系和心智模式。

培訓真能敲開職場的大門嗎?

   不久前,聽說美國某大學的mba課程以中國企業為案例,分析為什麼大多數中國企業知識和技術的傳承能力低。案例中指出,中國的.許多企業都存在技術流失現象,也有許多企業投入大量資金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或思想,但總是不能植根在企業中。原因之一,在於我們的培訓浮於表面。

   引入一個培訓,在短期內引發員工思想碰撞是十分容易的,難就難在如何將碰撞出的火花延續下去,形成燎原之勢,並在企業中代代相傳。歸結到個人身上,就是如何改變舊的思維模式,將培訓中的新知識、新思路體現在點點滴滴的工作和生活之中。

   企業招聘時,通常會考慮應聘者原來受過的基本技能培訓是否與應聘職位相匹配,並考查培訓是否確實使其發生了改變。然而,常常是應聘者的培訓經歷一大堆,但基本能力和素質卻與企業的期望相差甚遠。曾受過的培訓如劍過水麵,只是在瞬間掀起波瀾卻又歸於平靜。應聘者重視了培訓之名,忽略了培訓之實。

   事實上,對於招聘者而言,最關注的就是培訓的有效性和持續性。如果一個人在接受了多項培訓後,依然頑固地保持自我,不肯改變,又有誰願將這樣一個“不可造就”的人引進企業?企業還希望新員工能給企業帶來新思想呢!

   聽聞一些培訓機構打算或已經開拓學生市場,想為學生們新增一些應聘的籌碼。這是好事。然而效果如何,我們拭目以待。生活在一個充滿變化的世界之中,變,成為惟一不變的真理。面對變化,人類只有一種選擇———“改變”。基本技能的缺乏,可以通過崗前培訓來補充;學習能力可以通過培訓來激發,但培訓不是萬能的。

   改變要從心開始。任你接受再多的培訓,心不變,則行不變。哪怕你只接受了一項培訓,只要它能引發觀念的改變,你就能舉一反三,終身受益。學習型社會、學習型組織、學習型的人,講究的是學習的能力,是不斷改變自身的觀念。

   培訓只是為你開啟挖掘自我潛能的大門。培訓領域有個經典對話場景———

   學員:“請問現在幾點了?”

   培訓師看一眼戴在學員手腕上的手錶說:“九點一刻。”

   多看看腕上的手錶,常清清心中的渾水。培訓雖然能讓你發現杯子中的水是渾的,然而倒出杯中的渾水,只能靠你自己。《誰動了我的乳酪》曾經風靡一時,“打破舊模式,建立新模式”幾乎成為一種時尚,但真正受益者還是那些肯改變自身心智的人。

   培訓能否敲開職場的大門,關鍵要看它是不是一塊實心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