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NBA球隊經營看公司企業的人才管理

才智咖 人氣:1.8W

2013-2014NBA賽季已經結束,各球隊都在為下個賽季招兵買馬,增強實力。作為一個籃球迷,我常常會關注NBA球隊各方面的訊息,如球員交易、選秀、更換主教練、更換隊名等,從中也發現了很多可以供我們企業管理借鑑的地方。寫下來,和大家一起做個分享。

從NBA球隊經營看公司企業的人才管理

一、組織設計。一支NBA球隊,除了你能在球場上看到的15名明星或非明星球員,以及怒吼彰顯個性的主教練,還有幕後的支援團隊,包括體能教練、助理教練、隊醫等。這些人共同構成了一直完整的球隊。公司也是如此,有衝鋒陷陣的業務部門,也有在後面提供支援的職能部門,兩者密切配合,才能有公司的正常運轉。作為管理者,要有全域性的眼光,能看到不同部門、不同角色發揮的價值。

二、人才配置。到底是集體籃球還是巨星籃球?這似乎很難有標準的答案,事實上哪種型別的球隊都有取得成功的範例。在我看來,是否有“巨星”並不是問題的關鍵,關鍵在於是否“人盡其才”,在於是否建立了高效率的內部協作運轉機制。將個人優勢凝聚成團隊優勢,絕不僅僅是簡單的累加關係,卻往往是乘數關係。

三、人才招聘。到底是寄希望於從每年的選秀中挖到寶,還是從球員交易中換來成熟的有即戰力的球星?這其實與企業找人面臨的決策是一樣的,是校園招聘自己培養,還是從社會上招聘到已經成熟的人才。從GE、寶潔這樣的百年企業,我們看到其實從頭培養人才,往往會帶來更高的忠誠,並形成企業自己的造血機制。這些年校園招聘的熱度不斷升高,與這也有密切的關係。

四、內部推薦。每到交易季,大牌球星都會四處遊說,為自己所效力的球隊招攬優秀的球員。很多球員因為私人關係和信任的原因,傾向於加盟好友所在的球隊。大家想想,這不就是企業招聘中的內部推薦嗎?招聘人員做的再賣力,效果實在是趕不上發動全員去推薦身邊的牛人。很多企業設立了很多很好的機制鼓勵這種內部推薦行為,這真的是投入小產出大的划算買賣。

五、人才使用。NBA的賽場上,花腐朽為神奇的故事實在是太多了。從一個先發球員調整為一個替補(抑或反之),“雙塔”策略,“雙控衛”,有時能收到神奇的效果。企業的用人,其實也不乏這類點石成金的故事。把合適的人,在合適的時間,放到合適的位置,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不容易。需要對人的洞察,也需要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格局。

六、薪資結構。NBA球隊管理上,有一個重要的概念,叫“工資帽”,它與球員的頂薪、中產有密切關係。同時,很多球員的經紀人在於球隊談判時,會在合同年限上堅持不讓步。這些,都影響了一支NBA球隊的薪酬設計。在一定時間內,薪資結構是否合理,是否保持了一定的靈活性,往往影響了球隊是否能吸引、留住優秀的球員。對企業來說,薪資結構也是很重要的,要考慮薪資的市場競爭力,還要保持一定的內部公平。用人成本不斷高企,這就要求我們的企業用資源配置的視角不斷改進。

七、人才發展。在NBA有一個發展聯盟——NBDL,主要球員為參加過NBA選秀或季前賽的球員。一般來說,NBDL與所屬NBA球隊在戰術打法、防守策略上都類似,是NBA的儲備人才庫。對於企業來說,發展儲備人才池、建立不同層級的人才梯隊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企業要有一個發展人才的系統策略。通過校企合作,可以為企業定製培養人才;通過內部短期輪崗,可以讓人才適應多重角色,提高綜合統籌能力;還可以通過行動學習的方式,在實踐會考察、鍛鍊人才。

八、職業發展。很多NBA球星退役後都會選擇先做解說員,然後做助理教練,然後是主教練。走的更遠的,還可能成為球隊的總經理,甚至是股東。經過NBA這些年的發展,這條路徑已經被很多球星驗證是可行的。對於企業來說,是否也為核心人才打造了這樣的職業發展路徑了呢?因為看不到未來,很多人才選擇了離開。希望這樣的遺憾以後能越來越少。

九、人才評價。NBA有類球員被稱作“毒藥”,他們往往場均得分很高,但是卻破壞場上的團隊配合,破壞更衣室氣氛。面對這樣的球員,很多球隊選擇將其交易走或者賤賣。德和才是中國企業經典的管理話題,特別是面對有才無德的員工,是否能用其長、抑其短,考驗企業的管理智慧。

十、僱主品牌。儘管NBA是個生意場,但也永遠不乏感人溫情的故事。從紐約之於休斯頓,到湖人之於科比,很多球隊對於從一而終的球員,在報酬方面非常慷慨。一方面是對於其現實能力的認可,另一方面則是對其歷史貢獻的回報。這使一些球星成為了球隊的歷史傳奇,甚至成為了一些城市的象徵人物。回到企業來,我們要思考一下我們是否善待了我們的老員工。企業如何對待老員工,對於企業吸引新人是非常有影響力的,因為每個人都在從老人身上猜測自己的未來。很多企業會規定要為離職人員辦歡送會,在我看來,這是一種非常聰明的做法。所謂僱主品牌建設,一定離不開企業與人才間的情感故事。

在我看來,企業管理的思想隨處可見,跨越了行業和地域。通過對照,幫助我們加深了對一些問題的看法。也希望大家能從這種思考中,收穫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