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歲的人生感悟

才智咖 人氣:2.3W

老年人需要安靜,舒心,而不是要‘偷閒學少年’。老夫的‘少年狂’也只能‘聊發’,是不能頻發的。頤養天年,各自有術,順其自然吧。以下內容是小編為您精心整理的80歲的人生感悟,歡迎參考!

80歲的人生感悟

80歲的人生感悟一

人的一生大致是從嬰兒—幼兒---童年---少年--青年---壯年--中年到老年,最後直至死亡的過程。在這個生命的發展過程中,有一個進化和退化的問題。據說,人在三十歲之前是在走上坡路,各種機能都在生長髮育階段,是進化階段。三十歲以後是頂

峰,過了四十歲就是‘天過午’了,器官機能都開始走下坡路了,就是退化階段了。從進化到退化,從起點到終點,其實是繞了個大圈子。因為人到了老年就要變成小孩子,要退回到童年,幼兒,嬰兒的階段去。兩條腿變成了‘三條腿’,在需要要四條腿爬行的時候,就用輪椅代替了嬰兒車,最後就要睡到‘搖籃’裡面去,和出生時一樣地死亡了。這就是自然規律,人們的各種努力,都只能延緩其程序,絕不能逆轉。

在年過八十的時候,我開始意識到‘我老了’。關心我的朋友幾次告訴我‘老夫聊發少年狂’。希望我能夠像蘇軾那樣豁達,樂觀,開朗,‘天天向上’,不為權勢和困境所屈服。我想,‘聊發少年狂’,我想,大概也就是返老還童,由老變小的意思吧。變成個和小孩子一樣頑皮搗蛋的的‘老頑童’,這是好事嗎?我是心存疑慮的。因為老人如果變成‘小孩’了,說話,辦事,舉止行為都和小孩一樣,就是走下坡路了,就是痴呆了,就是退化了,老化了。‘還童’這是人的生理心理機能衰退的表現。看來,‘返老還童’不什麼好事。

老年人‘返老還童’的過程,就是如同小孩子上國小一樣,把老年人送到‘老年大學’去。其實這就是老年人的國小,在那裡有許多老年人在一起,互相學習,交流,溝通,像國小生一樣的歡快,很有生活情趣。下一步就是,把沒有上‘大學’能力的老年人送進‘養老院’去,這相當於老年人的幼兒園,由相當於‘阿姨’的護理員照顧。再下一步就是把沒有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送進‘託老所’,這就是‘臨終關懷’的意思。當然,也可以不進‘託老所’,可以像給小孩找保姆一樣給老年人僱個保姆。老年人像小孩一樣需要保姆護理。這就是‘返老還童’了,實質就是退化,最後結果就是像小孩子出生一樣的進入了墳墓。

但是,人們還是在努力的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情趣,延緩衰老過程。其中一個辦法就是讓老年人和孩子在一起生活。這是個兩利雙贏的好辦法,對於老年人來說,兒孫繞膝,可以享受天倫之樂。老人樂於照顧孩子,沒有孩子的老人會感到孤單寂寞,日子會很難過,容易衰老。另一個辦法就是把養老院和幼兒園辦在一起,讓老人和孩子在一起活動,讓老年人開心。有人說,老人和孩子在一起能夠‘煥發第二青春’,有個小朋友也說能夠幫助我返老還童‘煥發第二青春’。  老人和小孩子在一起活動,用小孩子的天真活潑激發老年人的童心,讓他們從小孩子身上得到歡樂,從而延緩衰老。實在來說這既是小孩子的幼兒園又是老年人的幼兒園,不同的是它是小孩子的起點卻是老年人的終點。

老人和孩子在一起能夠‘返老還童’嗎?如果老人身體好,能夠在家裡照顧兒孫,能夠在幼兒園裡和孩子們玩耍,是可以得到生活樂趣的。精神和身體得到充分的.活動,能夠防止老年痴呆,也是可以延年益壽的。但是,老年人需要安靜,小孩子總是吵鬧,兩者是很難和平共處的。在老年人感到煩和累的時候,小孩子還是調皮搗蛋,經常騷擾,也會促進老年人衰老。‘還童’的結果的積極結果,就是能夠延緩老年人從童到幼到嬰的退行性變化。所以,通過小孩子讓老年人返老還童,也不是什麼好辦法。正如老貓需要睡覺,而小貓則總是竄竄跳跳一樣,是互相干擾,而不是互利了。

老年人需要安靜,舒心,而不是要‘偷閒學少年’。老夫的‘少年狂’也只能‘聊發’,是不能頻發的。頤養天年,各自有術,順其自然吧。

80歲的人生感悟二

一旅行者的汽車拋了錨,村民建議找村裡的猶大人拉德鐵匠看看。拉德用小榔頭朝發動機敲了一下,汽車發動了。拉德不動聲色地說:“共20美元。”旅行者說:“這麼貴?”拉德說:“敲一下1美元,知道敲那兒19美元,合計20美元。”要知道敲哪兒,得學習、積累啊。真正的知識是值錢的。

正心態

奧地利精神病學博士維克多·弗蘭克爾(1905—1997年),二戰中被關押在納粹集中營,目睹每天都有人發瘋。於是,他強迫自己不想倒黴的事,而是刻意幻想在前去演講的路上,來到一個寬敞明亮的教室,精神飽滿地發表演講……最後,他走出集中營時精神很好,他的朋友都不太相信。

電影演員張瑞芳(1918—2012年),89歲在上海國際電影節接受傑出貢獻獎時說:“和我同輩的不少傑出影人,都已先我去世,我只是因為現在還活著,所以這個獎,就讓我愧領了。”臺下掌聲不息。

一位對苦難持開放心態,一位對榮譽持明白心態,結果,一位活92歲,一位活 94歲。

美籍華人,著名中、英文作家,好萊塢專業編劇嚴歌苓56歲(2014年)時在中山大學演講,有學生問“網上說您每天在丈夫回家時會換好衣服去迎接他,真是這樣嗎?”引來一堂鬨笑。她很坦然,她說:“一是女性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一點,自己心情也會好一些。另外,將家收拾整潔,把自己打扮得體,讓丈夫賞心悅目,我覺得也是對丈夫的人道主義。這個世界什麼都是自己賺來的,不是說人家該給你的,包括丈夫對你的愛。”

TAGS:感悟 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