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的故事讀後感

才智咖 人氣:2.07W

導語:《心理學的故事》作為一部及時的、重要的、引人入勝的心理學著作,力圖準確地解釋人們心中的疑問——人類行為的真正起因到底是什麼?想了解更多的心理書籍讀後感,請跟小編來應屆畢業生心理網咖。

心理學的故事讀後感

一直覺得歷史很重要,學習一門學科必須首先得明其史。培根在其《論求知》一書中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修辭使人善辯。總之,知識能塑造人的性格”。那麼讀史的話,會讓一個人對本門學科有一個清晰明瞭的把握,明曉本門學科的源起與流變,以及預測本門學科未來的發展方向。一切正如弗洛伊德所說:“我們對過去和現在瞭解的越少,對未來的判斷越不準確”。

心理學的研究物件是人的心理過程及行為,而人的心理及其活動是千差萬別的,涉及生活各個方面的,因而心理學的知識包羅永珍,學科內涵極其豐富,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學知識,教育、社會、消費、管理、健康、養生、疾病、幸福、工業、計算機……心理學的知識和應用無處不在。正因如此,學了兩年半的心理學,感覺肚裡很空,猶如一頭扎進心理學知識的汪洋大海,四顧回頭,找不到岸,不知道怎麼遊了。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了解一下心理學的發展史了,從中才可以找到遊的路線。大三下學期才開這門課,我覺得太遲了。不過,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大一就開這門課的話,我估計都聽不太懂,因為沒有一點基礎,內容都是全新的。大三的話多少有些知識積澱了,再經過心理學史的學習,就很容易把學過的零散知識給組織系統起來,融會貫通。李老師主張我們多看些書,並且寫一篇關於心理學史或者其他心理學著作的讀後感,我想老師的出發點也是大抵如此吧。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我開始了我的心理學史書籍的讀書計劃。

在圖書館逛了一下午,搜尋翻閱了很多心理學史著作,根據其大致內容的難易程度,我制訂了一些讀書計劃。我打算先看一本心理學史方面的比較通俗易解的著作,比如《心理學的故事》、《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等經典書籍;然後再讀一些深入的、用歷史的理論視角去組織起來的心理學史書籍,比如高覺敷的《西方近代心理學史》、黎黑的《心理學史》和波林的《實驗心理學史》。如果實現這個讀書計劃的話,我會覺得我過得很充實。

拿起《心理學的故事》,翻開扉頁的序言,讀下來就覺得本書的視角是那麼的不落俗套。本書開篇即說:人性惡?人性善?思想來自何方?人類擁有自由意識嗎?凡此種種,都是人類希望瞭解的。作者是站在一個人類文明智慧的高度和歷史長河的寬度上思考的。從古希臘哲學講起,一直到近代心理學,期間的歷史脈絡清晰可見。內容也不像國內的`教材那樣枯燥無味。它的語言很簡潔明瞭,引用的話也都是經典之句。雖然作者是以著名的心理學家來組織故事的,但它把心理學家所處的時代背景、創立某種流派或理論的前前後後交行得很清楚,讓我看完之後能對某一流派或理論瞭解得更全面。墨廷亨頓給予了那些心理學的開拓者很客觀準確的評價。他說:“在任何知識領域,就算是時間和地點恰到好處,脫穎而出的絕不會是幾千人、幾百人,而只能是少數幾個佼佼者,甚至只能是一個:一個伽利略、一個牛頓、一個達爾文。他們啟發了數以千計的跟隨者,後者向這些人學習,並將他們的事業推向前進。也只有一個馮特,他的天才和驅動力,構成了歐美新心理學的指路明燈。”

一開始,我對心理學的創立一直存有疑問,像韋伯的最小可覺差研究、費希納的心理物理學實驗都在馮特實驗之前,為什麼不把他們作為心理學的開創者呢?書中的觀點給了我一個很讓我信服的解答。書中說:“人們可以認為心理學開始於19世紀30年代,也即韋伯進行最小可覺差的研究之時;或開始於19世紀50年代,也即赫姆霍茨對神經傳遞的速度進行測量與費希納進行第一次心理物理學實驗之時;或開始於1868年,也即唐德斯在進行反應—時間的研究之時;甚至如羅伯特.沃森所說,它應該開始於1875年,因為在這一年,萊比錫大學批准馮特使用位於孔維德的房間以儲存他的演示工具,而哈佛大學也在同年在勞倫斯大廈裡闢出一個專門的房間供威廉.詹姆斯做實驗之用。但大多數權威認可的則是1879年,因為這一年馮特在孔維德的房間裡進行了心理學的第一次實驗。並且馮特是第一位名副其實的心理學家,而不只是對心理學感興趣的生理學家、物理學家或哲學家。”

在這本書裡,我也第一次知道了弗洛伊德的謙虛,原來一直以為他是一個很自信、很自以為是的人。書中引用了弗洛伊德曾說過的一句話:“回顧一生中所做的這些雜碎的工作,我可以說的是,我只不過做了許多個開端,也提出過許多個建議。將來有一天,它們當中有可能衍生出什麼。不過,我自己無法確定衍生出的這個什麼的多少。然而,我可以表達一個希望,即我打開了一條通道,沿著這條通道,我們的知識將長驅直入。”我看到了一個偉大的心理學家對待自己的成就的謙虛,以及對學術的開放態度。

書中的許多精闢的論述也讓我對心理學一些領域的研究主題更加明瞭。墨廷.亨頓把心理物理學的主題描述為:刺激的強度和受試者是否感受到刺激,或兩種刺激間能否達到某種差別。把深度知覺的基本問題歸為以下一個事實:我們的資訊來源—視網膜上的影象—基本上是兩維的,但我們又是如何看到三維世界呢?把發展心理學的核心概念概括為:遺傳和環境並不是在性格之中簡單地疊加,而是跟化學品生成化合物一樣,重新生成一種不同於任何物品的東西,然後它再與隨之而來的經驗產生反應。對於心理學中具體的理論與大而綜合的理論之間的關係,《心理學的故事》說:“當心理學仍由哲學家思索時,任何理論看上去都能解釋一切;而當其成為一門科學時,任何理論都無法解釋一切。一個領域越是科學,人類設計無所不包的解釋性的心理學理論的可能性就越小。”讀完豁然開朗,之前一直很糾結的心理學中為什麼沒有一個像牛頓萬有引力定律一樣通用的理論模型的問題也覺得沒有必要了,因為心理學不同於其他學科,越是追求可涵蓋一切的理論可能越背離其學科特性。這個觀點應用在普通心理學現在的學科特點時也很發人深思,書中說:“普通心理學遇到的最大障礙是,人們如此吹捧追逐的‘普通’規律則根本談不上普通,相反,它們往往表現得十分具體。”對於情緒理論,作者也有一個非常貼切並且是心理學中的一個規律的觀點:“早期的理論往往被後來的實驗研究所否認並拋棄;同時,新的理論不斷地推出,但現實是,再後來的證據往往重新證明舊理論的有效性,而所謂的新的學說似乎又與證據不符。因而,在心理學中,人們很少能證明某個理論是完全錯誤的;反之,它們看上去總是有限的、不完全的,當其與其它常說串在一起時,拼湊成一床雖不整潔但屢經縫補的理論時,卻顯得很有價值。”像這樣精闢的總結在文章中到處都閃爍著光輝,讀起來讓人眼前一亮,覺得總結得太恰當不過了。

讀完了這本書,真的是獲益匪淺。同時也讓自己心理慰藉了不少,因為終於認認真真、完完整整地看完了一本心理學書籍,覺得很有成就感。李老師強調的“多看些書總是有好處的”現在終於有更切膚的體會了。剩下的時間就按自己的讀書計劃,再看一到兩本深入一些、有歷史眼光的心理學史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