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學《三字經》的故事讀後感

才智咖 人氣:1.33W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學《三字經》的故事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我學《三字經》的故事讀後感

我學《三字經》的故事讀後感1

《論語》、《弟子規》、《三字經》等經典詩文,誦讀朗朗上口,歷史典故也多,既能多識字,還敘說了中國人從古時起,就有很好的美德和衛生習慣;教我要孝敬父母,尊敬老人,愛護幼小……對我的啟蒙教育影響很大。

幼兒園時,我就開始背誦《三字經》了。爸爸說,意思不懂沒關係,只要有興趣背誦,上學後就會慢慢明白其中的道理。爸爸媽媽鼓勵我,把《三字經》當成兒歌經常背誦,於是,我每天吟唱著“人之初,性本善”,敲開了知識的大門,走進了經典的世界。

上國小後,在周老師嚴格督促下,每天我都必背一首古詩、誦讀《三字經》。通過《元日》、《春日》、《春曉》等描寫春天的古詩;夏天的《小池》;秋天的《菊花》;冬天的《鬆》和《梅花》……讓我知道了:春夏秋冬四季的風景還可以這樣描寫的;從中學到許多歷史、地理知識和人生道理。如“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從小就要尊敬師長,學習各種禮節,孝敬、體諒父母。“融四歲,能讓梨”,就是要懂得尊敬兄長和友愛謙讓。“頭懸樑,錐刺股;如囊螢,如映雪。如負薪,如掛角;身雖勞,猶苦卓”,就是告誡每一個人,要想學有所成,一生都要勤奮學習。在周老師耐心指導下,慢慢地,我對這些古詩、文有了感覺,常常會有感而發,嘗試著編打油詩。

就是這本《三字經》,打破了我沉睡的心靈,讓聖潔的陽光照進來,以前我對長輩百般

依賴,啥事都幫我安排好,誦背後,覺得非常慚愧。學會能做的事情盡力做,多體諒大人

辛苦,幫做一些家務,孝順父母,好好學習,待人禮貌謙讓,團結互助。

《三字經》你教會我做人的道理;《三字經》你指引我學習的方向。《三字經》我要感謝你!因為有你的伴隨,我才會這麼快樂的成長!

我學《三字經》的故事讀後感2

我剛讀一年級不久,就與它結下了不解之緣,陳老師說,它能將我們步入中華五千年文明的精神殿堂,讀了它,能夠讓我們做博學兒童,它就是我的啟蒙經典——《三字經》。從此,我對《三字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可是,《三字經》讀起來並不那麼簡單,平時很長的課文我都能倒背如流,而《三字經》卻讓我焦頭爛額,雖然字數少,卻很不容易背。和藹可親的陳老師對我說:“孩子,咱們應該先弄清楚它的意思,明白古人給我們講了什麼道理後才會更容易背誦,因為古語跟我們今天的語言有區別哦!”這一招果然很靈,我能背誦很多則《三字經》了。

一天,我放學回到家裡,書包一放,搖控板一按,就與我親愛的喜羊羊見面了,媽媽說:“孩子,你能背一下《三字經》的第三十二則嗎?”“能!”我一聽,來了精神,流利地揹著:“頭懸樑,錐刺骨,彼不教,自勤苦。”“它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呢?”“它告訴我們要勤奮刻苦學習。”哦,我明白了,媽媽是在告訴我要先做完作業才能看電視,這就是老師說的要“學以致用”呀,看來這《三字經》做起來比讀起來更難。

所以,《三字經》不僅會讀,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去行動。通過學習《三字經》,我明白了“人之初,性本善”;從“孔融讓梨”中我明白了做人要謙讓;從“孟母教子”中我明白了學習要持之以恆。怎麼樣,小朋友們,我學得還不錯吧?你想成為人見人愛的孩子嗎?那塊來讀《三字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