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三字經的作文集合6篇

才智咖 人氣:7.4K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字經的作文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的三字經的作文集合6篇

三字經的作文 篇1

書是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它像我的啟蒙老師,讓我瞭解了許多知識,也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記得上一年級時,媽媽給我買了一本《三字經》,剛開始我很不喜歡看這本書,因為我覺得它不像《格林童話》、《伊索寓言》那些書,有一波三折的情節吸引我,而且我也看不懂。媽媽把《三字經》逐字逐句地解釋給我聽,她的講解使我明白《三字經》裡雖然沒有跌宕起伏的故事,但是它更耐人尋味。

漸漸地我愛上了《三字經》。《三字經》是我國悠久歷史文化的精華,也是我們中國人的國學經典。這本書裡,每三個字為一句話,一段共有四句。它主要講述了人的善、惡、學、孝、禮、儀,是一本很有教育意義的書,《三字經》教育我們要愛國愛校,親師愛友,勤於讀書等太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當我讀到:“香九齡,能溫席。”我真的很感動,小黃香九歲時,懂得孝順父親,夏天為父親搖扇子,冬天給父親暖被子。他不僅以孝心聞名,還勤奮刻苦,博學多才。我們現在的許多同學家境優越,整天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卻不知道知恩圖報,孝敬父母,有的還對父母大吵大鬧,整天這個不滿意,那個不順心,不是把心思用在學習,而是趕時髦,比吃穿。父母為養育自己的兒女付出了畢生的心血,這種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間最偉大的恩情。所以我們要學會愛自己的父母,只有愛自己的父母才能愛他人,愛集體,將來長大才會愛社會,愛祖國。

“融四歲,能讓梨”講得是:孔融四歲的時候,鄰居家送來一筐梨,他走過去拿了一個最小的梨,大人問他:“你為什麼挑小的呢?”他回答說:“哥哥們年紀大,應該吃大的,我年紀小,應該吃小的呀。”我覺得孔融是一個懂得謙讓的好孩子,從小知道做弟弟的要尊敬兄長。我也要向孔融學習謙讓之禮。

有一次我和媽媽坐公交車的時候,看見一位老奶奶在我身旁站著,隨著車子的顛簸,搖搖晃晃的,很危險,我立馬站起來扶著她,讓她坐在我的位子上。老奶奶笑著問:“小姑娘,你為什麼要把座位讓給我呀?我對奶奶說:“奶奶,我學習的《三字經》裡講了‘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所以我把座位讓給您坐”。奶奶說:“你真是一個懂事又孝順的好孩子。”聽完奶奶的誇獎,我心裡美滋滋的,這都是《三字經》的功勞呀!

通過對《三字經》的學習,我明白了古代文化之所以能流傳到現代,是有它的道理的,例如尊老愛幼、尊敬師長、互幫互助、愛護公物等等,我們應該把這些優良傳統一代一代地相傳下去,把我們的國家發展得更加美麗富強,這是我的夢想。

俗語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同學們,與書為友,其樂無窮,讓我們點燃讀書的激情,在書海中揚帆遠航吧!

三字經的作文 篇2

我是從三歲多時開始認識《三字經》的,那時,媽媽常常給我聽《三字經》的錄音,慢慢的我記住了幾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但卻對每一句的意思不明瞭。

上國小以後,老師又帶領我們一起誦讀《三字經》,在學習和誦讀的過程中,我漸漸了知道了許多的故事明白了許多道理。

從“香九齡,能溫席”這句中,我知道了尊敬、關愛自己的父母,是孩子應該做的。從“玉不琢,不成器”這句中,我知道了一塊好玉,不經過雕刻成不了玉器,人也一樣,如果不好好學習,就不會懂得各種知識和道理。從“幼不學,老何為”這句中,我明白了我們必須從小要好好學習,長大才能有所作為。從“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這句中,我明白了做晚輩的要尊敬長輩。從“蠶吐絲,蜂釀蜜,人不學,不如物”這句話中,我明白了連動物都知道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才能換取勞動果實。

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同時也是我最喜歡的是“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綴”一句。

“囊熒”的典故說的是晉朝的車胤(yin),“映雪”講的是晉朝人孫康的故事。

車胤因家中貧寒,晚上看書沒錢點燈,他就捉些螢火蟲放在紗布縫製的袋子裡面,藉著螢火蟲發出的微弱燈光苦讀。在他父親的指導下,車胤終於成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一生中做過吳興太守、輔國將軍、戶部尚書等官職。

孫康幼時酷愛讀書,常常感到時間不夠用。他想夜以繼日地攻讀,可此時家道中落,沒錢買油點燈。一到天黑,便沒有辦法讀書了。到了冬天,映著雪光讀書。整個冬天,孫康都夜以繼日地苦讀,從沒有中斷過,學有大成,終成晉時很有名望的學者,南朝宋景平年間官至尚書左丞相,封德陽縣侯。車胤、孫康他們雖然家境貧寒生活艱苦,卻能立志苦讀,沒有因為讀書的條件差就停止學習。他們的故事一直激勵我在學習的路上不畏困難,一路前行。

除了這些,還有很多,誦讀《三字經》,教會我該如何對待自己的學習,如何對待自己的長輩,如何去做事,以後我仍要繼續學習、誦讀《三字經》。

三字經的作文 篇3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我照常揹著書包,和好友佳欣一起上學。剛走進教室,上課鈴就響了。我快步走到座位上,等老師來上課。老師一進教室,就點我們幾個好友的名字:“佳欣、雪銀、麗佳、肖雨等同學,馬上到校長辦公室去一趟。”聽了老師的話,我和同學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向校長辦公室走去。

來到校長辦公室,音樂老師羅葉每人發給我們一張卡片,我仔細一看,全是《三字經》的內容。我明白了:老師是要我們讀吧。讀《三字經》啊,我可喜歡了,全都是三字組成的,節奏感很強,一定很順口的。老師看著我們激動的樣子,微笑著說:“孩子們,你們先讀一遍吧。”沒等老師說完,我們便放聲讀起來。剛一讀完,我們就興致勃勃地看著老師,等待老師地“評判”。老師和顏悅色地說:“你們讀得很流利。但字音錯了不少啊!”當時,我們幾個同學都感到很鄂然。平時,我們聽家裡的爺爺、奶奶念,或是聽同學念,就跟著隨口唸出來來沒有認真練習過,自以為讀得還可以,沒想到。然後,老師把易錯的字音一個一個地給我們糾正,要我們反覆練習幾遍,再從頭讀。

當我們讀這一遍的時候,都覺得有些膽怯,沒有第一遍的激情了,總害怕讀錯字音。但是,我們還是試著讀,我相信:只要自己用心了,沒有做不好的事。“人之初,性本善——-”這遍讀了下來,我們頭上還冒出了汗。哎,有這麼難嗎?我們幾個出了名的“讀書大王”,這可是頭一次“遇難”啊!我們又懷著急切的心情看著老師,只見老師微笑著對我們說:“孩子們,你們的進步真大啊!這遍字音讀得很準了。”接著,老師又嚴肅地說:“每篇文章或詩句都有它們自己的意思和風格,《三字經》也是這樣的,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還得用心理解它的內容,體會它的感情啊。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讀,才能讀得很好。”

聽了老師的話,我們又低頭看著稿紙小聲念起來,一邊念一邊思考其中的道理。哦,原來《三字經》是教我們怎樣做人的道理,我們應該帶著肯定、勸說的語氣讀才對,不能只圖順口隨便讀。於是,我們跟隨著老師地指點,一遍遍地練習,到了第八遍的時候,我們不僅讀得很流利,而且還有古人讀書的味道了。這時,老師滿意地說:“孩子們,你們真棒!今天,我們一起享受到古人的風采了。我為你們的進步感到驕傲!”聽了老師的話,我們情不自禁地擁抱著跳了起來。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總是樂滋滋的。是啊,讀書就是這樣,你越喜歡讀它、欣賞它,它就越是想給你做“朋友”。

三字經的作文 篇4

家務事,願承擔,

洗碗筷,掃庭院。

我的爸爸媽媽都在深圳。家裡只有我和奶奶起生活。

我從生下來就是奶奶帶我。其實我最愛的人是我奶奶。奶奶也最愛我。

我五歲的時候,讀學前班。看見奶奶做家務事很累,我就要幫助奶奶做。可是奶奶不讓我做。有次,吃完飯,我定要洗碗,奶奶就讓我洗了。

我搬來小凳子站在水池邊。學著奶奶的樣子,放些洗潔精,可是不小心放了很多,弄了水池的泡泡。奶奶看見了又氣又笑。

我讀年級的時候就已經六歲了。個星期天我坐在沙發上看《貝貝熊》的故事書。奶奶就在打掃衛生。我看見奶奶累得滿頭大汗。我就說奶奶讓我來拖地吧!奶奶連聲說:“讓開!讓開!”

我拿了張紙巾給奶奶擦汗。奶奶接過紙巾的時候,我就把奶奶手裡的拖把搶了過來。奶奶就到廚房做飯去了。

過了會,奶奶從廚房裡出來,看見我把沙發移向前,把沙發後面的地板拖得乾乾淨淨。奶奶豎起大拇指,站到我的前面,大聲說:“我的孫孫長大啦!我的孫孫長大啦!”彎下腰來重重的親了我口。還誇獎我是個熱愛勞動的好孩子。

三字經的作文 篇5

記得在二年級的時候,老師教我們學習《三字經》,其中《香九齡,能溫席》的故事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位名叫黃香的小孩,家裡的生活很艱苦。在他9歲時,母親就去世了。黃香非常悲傷,他對父親更加關心、照顧,儘量讓父親少操心。冬天的夜裡,天氣特別寒冷,黃香躺在被窩裡,半天仍是冷冰冰的,很難入睡。為了讓自己的父親少挨冷受凍,小黃香就走進父親的房裡,給他鋪好被,然後鑽進父親的被窩裡,用自己的體溫,溫暖了冰冷的被窩之後,才招呼父親睡下。黃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親的心。

學了這個故事後,我被深深地打動了。一直以來,家裡所有的勞動,做飯、洗衣服、打掃衛生、輔導功課……這一切都看作是父母必然要做的。而我自己呢?只要享受就好。為什麼相同的年齡,黃香有這麼孝順?我還常常為父母的關心不夠而滿腹牢騷,耿耿於懷。想到這裡,我的臉一下子變紅了……

晚上,我回到家,吃完晚飯後,我主動跑到水池邊,趕在媽媽的前面洗起碗來,不一會兒看見媽媽走過來,我立即大聲說:“媽媽從今天起,家裡的碗由我來洗了”。媽媽驚訝地看著我,我把《香九齡,能溫席》的小故事講了一遍給媽媽聽,完了後,我捏著小拳頭自豪地說,“維九齡,能洗碗”!只見媽媽的眼睛亮閃閃的,高興地豎起了大拇指。

其實,只要我們一個小小的舉動,一句輕輕的問候,我們的父母就心滿意足了。愛人,首先要學會愛父母。

三字經的作文 篇6

還在我上幼兒園的時候,一地早上,我聞聲有一些生疏人邊走邊說什麼:“人之始、性標擅、昔孟母、擇鄰處、玉不琢、不成器、香九齡、能溫席……”我立刻跑去問爸爸:“這些人想的是什麼呀?”爸爸說:“他們思的是《三字經》。”我答:“《三字經》道的是什麼呀?”爸爸說:“《三字經》它能告訴我們做我的講理,學我們怎麼往處事。”也不知是替什麼爸爸的這句話深深地記在了我心面。

在我上國小以後,學校鼎力發展了經典誦讀運動。老師帶我們一伏誦讀《三字經》,在誦讀的程序中,我了結了《三字經》,匆匆地清楚了很多做人的路理,知說了不多感人的故事。

從“昔孟母,擇鄰處”這句話中,我懂得了《孟母三遷》這個故事了,更加感觸到母愛的巨大,信心要佳好教習,往返報我敬愛的媽媽。“玉不琢、不成器”告知我一塊美玉不雕刻,成不了玉器己也一樣,假如不賴惡學習就不會理解各種常識跟情理,所以,當前我會更添盡力地學習。“臭九齡、能暖席”這句話中,我曉得了父母給奪了我們性命,給予了咱們無所不至的關愛,爾們就要用舉動去愛父母,生涯中的點點滴滴皆要孝順父母:助爸爸媽媽分擔野務,作本人力不從心的事,幹一個父母口中的好孩子。

誦讀《三字經》,它教會我如何看待學習如何孝順父母,如何友好同窗它未經成為了我的良師益敵。我要持續誦讀《三字經》,長大以後要做一個有德有才的人。

TAGS:三字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