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三字經的作文集合7篇

才智咖 人氣:2.04W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字經的作文7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三字經的作文集合7篇

三字經的作文 篇1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我照常揹著書包,和好友佳欣一起上學。剛走進教室,上課鈴就響了。我快步走到座位上,等老師來上課。老師一進教室,就點我們幾個好友的名字:“佳欣、雪銀、麗佳、肖雨等同學,馬上到校長辦公室去一趟。”聽了老師的話,我和同學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向校長辦公室走去。

來到校長辦公室,音樂老師羅葉每人發給我們一張卡片,我仔細一看,全是《三字經》的內容。我明白了:老師是要我們讀吧。讀《三字經》啊,我可喜歡了,全都是三字組成的,節奏感很強,一定很順口的。老師看著我們激動的樣子,微笑著說:“孩子們,你們先讀一遍吧。”沒等老師說完,我們便放聲讀起來。剛一讀完,我們就興致勃勃地看著老師,等待老師地“評判”。老師和顏悅色地說:“你們讀得很流利。但字音錯了不少啊!”當時,我們幾個同學都感到很鄂然。平時,我們聽家裡的爺爺、奶奶念,或是聽同學念,就跟著隨口唸出來來沒有認真練習過,自以為讀得還可以,沒想到。然後,老師把易錯的字音一個一個地給我們糾正,要我們反覆練習幾遍,再從頭讀。

當我們讀這一遍的時候,都覺得有些膽怯,沒有第一遍的激情了,總害怕讀錯字音。但是,我們還是試著讀,我相信:只要自己用心了,沒有做不好的事。“人之初,性本善——-”這遍讀了下來,我們頭上還冒出了汗。哎,有這麼難嗎?我們幾個出了名的“讀書大王”,這可是頭一次“遇難”啊!我們又懷著急切的心情看著老師,只見老師微笑著對我們說:“孩子們,你們的進步真大啊!這遍字音讀得很準了。”接著,老師又嚴肅地說:“每篇文章或詩句都有它們自己的意思和風格,《三字經》也是這樣的,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還得用心理解它的內容,體會它的感情啊。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讀,才能讀得很好。”

聽了老師的話,我們又低頭看著稿紙小聲念起來,一邊念一邊思考其中的道理。哦,原來《三字經》是教我們怎樣做人的道理,我們應該帶著肯定、勸說的語氣讀才對,不能只圖順口隨便讀。於是,我們跟隨著老師地指點,一遍遍地練習,到了第八遍的時候,我們不僅讀得很流利,而且還有古人讀書的味道了。這時,老師滿意地說:“孩子們,你們真棒!今天,我們一起享受到古人的風采了。我為你們的進步感到驕傲!”聽了老師的話,我們情不自禁地擁抱著跳了起來。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總是樂滋滋的。是啊,讀書就是這樣,你越喜歡讀它、欣賞它,它就越是想給你做“朋友”。

三字經的作文 篇2

我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了《三字經》這本經典國學,使我受益匪淺。

自從我學了《三字經》受到了許多啟發,也影響了我的品行。記得一次我媽媽生病的時候,我倒水、拿藥給媽媽吃,還煮麵條給媽媽吃,媽媽說:“你真是個好孩子!”我說:“媽媽,《三字經》裡面不是說了‘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實禮儀。’還有‘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嗎?孝敬您是應該的!”

有一次,我叔叔帶來了一個小弟弟,到我家坐客,媽媽抬來了幾個蘋果!我拿了一個最大的蘋果,給了小弟弟,我自己拿了一個最小的蘋果。叔叔說:“你真乖!你怎麼不拿最大的蘋果呢?”我說:“叔叔,《三字經》裡面說:“‘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嗎?孔融四歲就知道把大梨給哥哥們吃,自己吃小的梨。我也要做一個像孔融一樣的好孩子!”叔叔說:“真是一個懂事的孩子!經典對孩子的成長影響真是不可估量的啊。”

《三字經》是我成長的好朋友,它使我懂得了很多道理,伴隨著我成長!

三字經的作文 篇3

現在,我們南河國小的師生們每天早晨都在誦讀“經典啟蒙”小冊子。一年級的同學們誦讀《弟子規》,二年級的學生誦讀《三字經》,三年級的我們就誦讀《大學》和《論語》了。

一年級時,我最喜歡《三字經》裡的:“幼不學,老何為”。因為它可以教育我們從小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要是從小不養成好的學習習慣,老了就學不到知識,就不會給兒女講道理。如果沒有知識,就不知道怎麼去做一件事情。我還喜歡“融四歲,能讓梨”,因為孔融四歲就能謙讓別人,把大的梨先讓別人挑,把小的梨留給自己吃,真是讓人刮目相看。我們現在都是8、9歲的大孩子了,早就應該學會禮讓他人了。體育課上,老師發給組長足球,讓他安排大家玩。可是組長他自己單獨玩,這樣很不好。

“惜孟母,擇鄰處”。孟子的母親要選一個好人當鄰居,讓孟子受益無窮。學習不好的同學要和學習好的的同學多交流,多學習別人的長處,才能進步。

我們要按照從《三字經》中學到的道理去做,才會變成好人。

三字經的作文 篇4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本《三字經》從古代開始就一直在發揮著它的作用,是我國的兒童啟蒙讀物。但不是給兒童看的書,那它就一定簡單了。《三字經》非常簡明扼要,它以最簡潔明快的方式凝聚了最深厚的文化傳統,在此說書中有很多由三個字組成的,與《百家姓》、《千字文》並稱為中國傳統蒙學三大讀物,合稱“三百千”。

我們也從小聽誦《三字經》,對它耳濡卻不一定目染,從中汲取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包含了很多中華民間故事。“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就看這第一條,人剛出生的時候,本性是善良的;人的本性雖然相近,但由於日後習慣不同而相差很遠。這一條就告訴我們:人從小就要好好學習,區分惡善,才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這短短十二字,就涉及到教育、做人、志向等方面,這裡又有關人性的探究,十分的深刻,可以說《三字經》就是在教我們如何做人。

根據《三字經》來說,它提供的知識一些供人記憶、聯想和闡釋的“關鍵詞”,經由這些不同風格朗朗上口的兒歌一樣的詞句,我們才得知了解並切入其中,我們古老的信念才能傳承。這些“關鍵詞”又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講教育的必要性,和應該學習的內容;第二部分講了中國幾千年的文明歷史;第三部分以眾多勤學的例子,強調了努力學習的重要意義。

所以說知識就是力量,實際上存在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當中,這些精神決不能浪費,要勤奮,只有勤奮才會有收穫,努力總會有所得;我們在這種努力、勤勞的學習過程中,應該有一種戒醒之星。

《三字經》給予我們的這種深刻影響,它溶解在血液裡,隱匿於日常生活之中,只要我們用心去觀察,就一定發掘自己的奧祕,並從中看到未來的財富。

三字經的作文 篇5

經歷了多少滄海桑田,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一直毅力於世界之巔,源遠流長。其中以少兒啟蒙讀物《三字經》為代表的作品最為典型。這本書最大的特點是含義簡單易懂,還有些人們也把它譜成曲,讓優美的旋律淨化心靈。這本書告訴我們許多關於歷史、天文、地理、道德等許多知識,正所謂古人曰:“熟讀三字經,便可知天下事,通聖人禮。”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句話在小時候,我通俗地把它理解為:人在以前是善良的。但是讀了這本書之後,我對它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每個人剛生下來時,本性都是善良的。雖然每個人的'本性差距並不大,可是,由於以後的薰染,環境的影響,差別會變得越來越大。

從“苟不教,性乃遷。”到“知某數,識某文。”告訴我們許多學習和做人的道理。其中“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告訴我們如果從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會變壞,而學習的方法,貴在專心。“昔孟母,擇鄰處。”裡面蘊含的《孟母三遷》的故事也告訴了我們學習環境的重要。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告訴我們人像玉一樣,不打磨雕刻,不會成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學習,不懂得禮儀,不能成才。像方仲永一樣:他家世代都是種田人,但是到了方仲永小時候時,方仲永已經會作詩,由此父親感到非常高興,因為很多人都用錢財和禮物求仲永寫詩。於是父親一天到晚帶著方仲永去寫詩、賺錢,不讓方仲永去學習。直到方仲永十二三歲時,寫作才華仍和五歲時的寫詩水平一樣,到了二十多歲時,他的才華已完全消失,跟普通人沒有什麼兩樣了。這不正體現了這句話的意思嗎?

“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又讓我懂得,做兒女的,從小時候要親近好的老師和朋友。正所謂“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從“一而十,十而百。”到“此五常,不容紊。”告訴了我們十進位算術方法,什麼叫“三才、三光、三光”,告訴了我們“春夏秋冬”、“東南西北”“金木水火土”等四季、四方和五行。從“地所生,有草木。”到“絲與竹,乃八音。”這句話還告訴了我們“花草樹木”、“蟲魚鳥獸”和“稻樑菽麥黍稷”等許多豐富的知識。

《三字經》的經典語句蘊含著古人的智慧結晶和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像在人們心中種下一粒思想的種子,慢慢生根、發芽。

三字經的作文 篇6

國學《三字經》中含有古代人民的智慧,讓後人讀後感悟如何做人的道理。

《三字經》中有一句話:“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句話的意思是:人一生下來的時候本性都是好的,只是由於後天的成長過程中,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不一樣,性情也有了好與壞的差別。

《三字經》中還有這樣的詩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意思很清楚,一塊玉石不經雕琢是不能成為一件玉器只是一塊玉石。人不學習不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是合適什麼是不合適。而“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意思是說:孩子小時應特別注重三個方面的學習:親近良師、親近益友,要學習禮貌懂規矩。

通過學習這些詩句,給我們講了怎樣做人的道理,教育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要養成優良的品質,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長大才會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才能把祖國建設的更加富強。

三字經的作文 篇7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信乃遷。教之道,貴以專……”《三字經》,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國學經典,成書大約在宋朝時期,可九百多年過去了,這本宋朝時的兒童教材如今依舊家喻戶曉。

《三字經》雖然只有一千多字,可那些三個字三個字拼出的句子卻有著深刻的教育意義。書中含有大量的歷史典故和傳說,語言生動,言簡意賅,內容廣泛,極易成誦。並用前人的故事來教孩子們做人的道理,許多內容直到現在還適用。

《三字經》中所引用的故事都膾炙人口,意義深刻。例如孟母三遷、黃香溫席、孔融讓梨等故事。五子登科的故事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從前,燕山府有個叫竇禹鈞的人,原先為富不仁,結果惹怒了上天,三十歲還膝下無子,後來他已故的父親託夢給他,告訴他要趕快悔過從善後來改邪歸正,做了許多善事,,教導兒子們仰慕聖賢,刻苦學習,為人處世,不愧不怍。結果,他的五個兒子都品學兼優,先後登科及第: 竇禹鈞本人也享受八十二歲高壽,無疾而終。當朝太師馮道還特地寫了首詩:“燕山竇十郎,教子有義方;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技芳。” 《三字經》也以“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的句子,歌頌此事;又逐漸演化為“五子登科”的吉祥圖案,寄託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竇家五子那樣連袂獲取功名。這個故事說明了因果報應、勸世勵俗的道理,鼓勵世人多做善事,起到了良好的教育作用。

再如黃香溫席的故事。“香九齡,能溫席。”黃香幼年喪母,因此對父親十分孝順。在寒冷的冬天,小小的農舍裡沒有任何保暖措施,十分的冷。黃香不忍心父親晚上挨凍,便鑽進父親的被子裡,用自己的體溫溫暖了被窩後才叫父親睡覺;炎熱的夏天,酷熱難耐,黃香又怕父親熱著,拿著大蒲扇把蚊蟲扇跑,把父親的枕頭和床扇涼,好讓父親早些入睡,自己卻滿頭是汗。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孝敬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我們做人的根本,父母為我們不辭勞苦地奔波卻沒絲毫怨言,所以懂事後的我們更該為父母著想,孝敬父母,努力學習,讓父母過上好日子。

無可否認,《三字經》是一部偉大的文學作品更是我們人生路上的良師諍友。它的篇幅很短,但卻蘊含著許多深刻的道理,每一小段都讓人受益匪淺。雖然書中不免有些言論現在已經不適用了,但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錯誤是不可避免的。這些不足,不就是要我們這些後來的讀者去更正嗎?

《三字經》,進一步加深了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與熱愛,提高了自我修養。它深遠而持久地影響著每個中華兒女,讓我們繼承這些中華民族的美德,將其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