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費納入醫保宜早不宜遲

才智咖 人氣:2.75W

有評論道:要減少大病、慢性病的出現,最合理的措施莫過於預防。將體檢費納入醫保報銷範圍,不僅有助於提升居民健康程度,也可以減少醫保支出。

體檢費納入醫保宜早不宜遲

  

社論

要減少大病、慢性病的出現,最合理的措施莫過於預防。將體檢費納入醫保報銷範圍,不僅有助於提升居民健康程度,也可以減少醫保支出。

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醫學部主任詹啟敏教授提出,有關部門對於將體檢費用納入醫保的事宜,應儘早有一個合理安排,並制定出時間表。

提議將體檢費用納入醫保報銷的聲音,不時出現。這種做法如能實現,利國利民。

一個人一生中主要的醫療支出用於大病和慢性病,大部分人也死於大病和慢性病。病症發現與干預時間的早晚,直接決定著個人壽命的長短與醫療支出規模。

要減少大病、慢性病的出現,最合理的措施莫過於預防。美國醫療協會等機構也建議成年人要定期健康評估,18歲以後每5年做一次,而40歲以後縮短至1—3年做一次。為了能儘早的發現並預防客戶患大病,保險公司有很強的動力去鼓勵客戶體檢與保健。例如牙科保險中,保險公司會贈送口腔保健品、保健諮詢、洗牙服務等,其意在於以預防來保證客戶牙齒健康,最終降低醫保支出。

在醫療服務發達的國家,居民擁有家庭醫生,掌握個人的健康檔案,家庭醫生定期給出建議,讓居民檢查潛在健康風險的專案。在加拿大,持有有效健康卡的居民,每年可以免費享受一次體檢;在美國,體檢屬於預防專案,一般會納入醫療保險並全部報銷或者負責主要部分。奧巴馬醫改更要求保險公司在出售美國本土的保險計劃時必須包括免費的年度體檢。

受制於供給能力,中國的醫療服務體系還沒法跟蹤大多數居民的健康情況,全面體檢,是絕大多數人瞭解個人健康情況唯一的渠道。近年來,提供體檢是很多大公司的福利政策,體檢成為醫療市場中的熱點,不僅有民營資本進入,公立醫院也專設體檢部。

商業體檢,普通的大概在1000元左右。要在全國範圍內實現體檢費納入醫保報銷範圍,成本不小。

儘管如此,為全國居民報銷體檢費用仍然是合算的政策。中國已經建立了大病醫療保障制度,大病發病率直接影響財政支出,把錢花在體檢上,並輔以衛生教育和防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大病醫保支出。以大病醫保覆蓋的尿毒症為例,發病大多源於高血壓和糖尿病,這兩種慢性病,如果發現得早、干預得好,就不會惡化到尿毒症。尿毒症的血液透析支出每次約400元,每年需要100次以上,各類醫保報銷70%以上。

當然,將體檢納入醫保還需要很多細節安排。納入醫保的體檢可以要求個人自付一定比例,也不必須在公立醫院完成,還應因人施策,年輕人、健康人檢查頻率低一些,老年人、既往症患者檢查的頻率應當高一些,檢查的專案也需因人而異。

目前中國居民健康情況不容樂觀,一旦體檢在全國範圍內鋪開,勢必會出現爆發性的診療、醫保報銷需求,這對目前的醫療服務供給、醫保基金儲備都是一個很嚴重的挑戰。因此需要漸進式的制度安排,減輕政策帶來的衝擊。

拓展閱讀:

近年,由於環境汙染嚴重、食品新增劑增多等問題,導致患惡性疾病的'人越來越多。但由於我國的“醫保費用”只能是針對已發生疾病在治療環節的支出,而沒有把體檢費列入醫保報銷範圍。因而很多人都不進行例行的體檢。有的單位雖然組織職工進行體檢,也只是驗驗血、做做心電圖、B超等等常規檢查,一些大毛病也很難查得出來。從而使一些人在生了重病後,不能得到及時發現,等到發現時,絕大部分人都已到了晚期,可能很難挽回了。以胃癌為例,目前日本、韓國的早期診斷率在80%以上,而在我國,還不到20%。

任何一個家庭一旦有人得了大病,這個家庭就會感到天塌下來似的,幸福指數會立刻大幅下降。所以必須對大病進行早診斷,要早發現,早治療。要讓每個公民都能及時地發現疾病,最好的辦法就是讓每個公民都能定時體檢。而能及時體檢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把公民的體檢費列入醫保報銷範圍。

體檢列入了醫療報銷範圍,表面上看起來可能會讓醫保多了支出,但體檢列入醫保後,民眾會及時得到有效的體檢,一旦有病會被及時發現,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據統計,若能對早期惡性腫瘤作正確判斷,其5年內生存率能達到80-90%。另外一個資料顯示,目前我國的醫療模式是90%的醫療資源集中於疾病的中晚期治療階段,中晚期病人比例高,是看病貴的一個重要因素,而疾病的早期治療費用不會太貴。定期的全面健康體檢可以早發現疾病,是解決看病貴的根本途徑。可以通過減少慢性病病人和大病病人的出現,這樣可以減少治療成本,大大減輕病人家庭的經濟負擔,也可以大幅降低醫療和醫保基金支出,無論對民眾來說還是醫保部門來說,是一個雙贏之舉。

我們的醫保制度,應該全方位保障民眾的健康需求,不能只是積痾難返後才給予相應的保障。現在,各種健康體檢不列入基本醫療保險診療專案的範圍,是對過去公費、勞保醫療政策的延續,體檢經費由各用人單位負擔,不在公費、勞保醫療經費中支出。但時代不同了,有關部門要改變“醫保費用”只能是針對已發生疾病在治療環節的支出才能進行報銷的固有思維,儘快把體檢列入醫保報銷範圍作出一個合理安排,千萬不能再遲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