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衛生的安全常識

才智咖 人氣:1.13W

食品衛生是為禁止食品汙染和有害因素危害人體健康而採取的綜合措施。以下是小編收集的食品衛生的安全常識,歡迎檢視!

食品衛生的安全常識

學生食品購買知識

1、到正規商店裡購買,不買校園周邊、街頭巷尾的“三無”食品。

2、購買正規廠家生產的食品,儘量選擇信譽度較好的品牌。

3、仔細檢視產品標籤,食品標籤中必須標註:產品名稱、配料表、淨含量、廠名、廠址、生產日期、保質期、產品標準號等,不買標籤不規範的產品。

4、食品是否適合自己食用。

5、不盲目隨從廣告,廣告的宣傳並不代表科學,是商家利益的體現。

學生飲食衛生習慣

1、白開水是最好的飲料,一些飲料含有防腐劑、色素等,經常飲用不利於少年兒童的健康;

2、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預防腸道寄生蟲病的傳播;

3、生吃的蔬菜和水果要洗乾淨後再吃,以免造成農藥中毒;

4、選擇食品時,要注意食品的生產日期、保質期;

5、儘量少吃或不吃剩飯菜,如果吃剩飯菜,一定要徹底加熱,禁止細菌性食物中毒;

6、不吃無衛生保障的生食食品,如生魚片、生荸薺;

7、不吃無衛生保障的街頭食品;

8、少吃油炸、煙燻、燒烤的食品,這類食品如製作不當會產生有毒物質。

學生預防食物中毒知識

1、飯前便後要洗手;

2、煮熟後放置2小時以上的食品,重新加熱到70℃以上再食用;

3、瓜果洗淨並去除外皮後才食用;

4、不購食來路不明和超過保質期的食品;

5、不購食無衛生許可證和營業執照的小店或路邊攤點上的食品(尤其是這些店、攤上沒有密封包裝的食品);

6、不吃已確認變質或懷疑可能變了質的食品;

7、不吃明知添加了防腐劑或色素而又不能肯定其新增量是否符合食品衛生安全標準的食品。

學生正確選購飲料知識

首先、要看清標籤標註、QS標誌、生產日期、保質期、廠名、廠址等是否齊全,配料中配料成分是否符合該類飲料的標準。

其次、要選擇近期生產的產品。選購碳酸飲料時,要儘量選擇近期生產的、罐體堅硬不易變形的產品。

第三、選購飲料要因人而異。果汁飲料有一定的營養成分,適合青少年和兒童飲用,但不能長期喝或一次性大量飲用。

食品安全製備原則

1、選擇經過安全處理的食品;

2、烹調食品要徹底加熱;

3、做好的.熟食品要立即食用;

4、注重熟食品的貯存;

5、經貯存的熟食品,食用前要徹底加熱;

6、禁止生食品汙染熟食品;

7、反覆洗手;

8、注意保持廚房用具表面清潔;

9、禁止昆蟲、鼠類和其它動物汙染食品;

10、使用潔淨水。

食品衛生安全知識

一、認識食物中毒特徵

潛伏期短:一般食後幾分鐘到幾個小時發病。

胃腸道症狀:腹瀉、腹痛,有的伴隨嘔吐、發熱。

二、提高自我救護意識

出現上述症狀,應懷疑是否食物中毒,並及時到醫院就診,同時報告老師

三、預防發生食物中毒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特別是飯前便後,用除菌香皂,洗手液洗手。

不吃生、冷、不清潔食物。

不吃變質剩飯菜。

少吃、不吃冷飲。

少吃、不吃零食。

不要長期吃辛辣食品。

不要隨便吃野果,吃水果後不要急於喝飲料特別是水。

劇烈運動後不要急於吃食品或喝水。

不到無證攤點購買油炸、煙燻食品,儘可能在學校食堂就餐。千萬不要去無照經營攤點飯店購買食品或者就餐。

不喝生水,建議喝標準的純淨水。

四、謹慎選購包裝食品

檢視基本標識,廠家廠址、電話、生產日期、保質期是否標示清楚、產品是否合格。

簡介市場準入標誌QS:為了保護人們飲食衛生安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局自2002年起,在全國範圍內實施食品安全市場準入制度,對出廠食品,經過強制檢驗合格後,加貼市場準入標誌,方便選購。

第一批必須標註QS的食品共5類,分別是小麥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醬油、醋。

第二批必須標註QS標誌的食品共分10類,主要包括肉製品、乳製品、飲料、調味品(糖和味精)、方便麵、餅乾、罐頭食品、冷凍飲品、膨化食品及速凍米麵製品。

第三批必須標註QS的食品共分13類,主要包括糖果製品、茶葉、葡萄酒及果酒、啤酒、黃酒、醬醃菜、蜜餞、炒貨、蛋製品、可可製品、咖啡、水產加工品、澱粉及澱粉製品。

五、如何判別偽劣食品?

偽劣食品猶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但人們在日常購物時卻難以識別。《偽劣食品防範“七字法”》,以通俗易懂易記的方式引導消費者強化食品安全自我防範,以期使偽劣食品因缺乏市場而退出市場。防範“七字法”:即防“豔、白、反、長、散、低、小”。

一防“豔”。對顏色過分豔麗的食品要提防,如目前上市的草莓象蠟果一樣又大又紅又亮、鹹菜梗亮黃誘人、瓶裝的蕨菜鮮綠不褪色等,要留個心眼,是不是在新增色素上有問題?

二防“白”。凡是食品呈不正常不自然的白色,十有八九會有漂白劑、增白劑、麵粉處理劑等化學品的危害。

三防“長”。儘量少吃保質期過長的食品,3℃貯藏的包裝熟肉禽類產品採用巴氏殺菌的,保質期一般為7—30天。

四防“反”。就是防反自然生長的食物,如果食用過多可能對身體產生影響。

五防“小”。要提防小作坊式加工企業的產品,這類企業的食品平均抽樣合格率最低,觸目驚心的食品安全事件往往在這些企業出現。

六防“低”。“低”是指在價格上明顯低於一般價格水平的食品,價格太低的食品大多有“貓膩”。

七防“散”。散就是散裝食品,有些集貿市場銷售的散裝豆製品、散裝熟食、醬菜等可能來自地下加工廠。

六、如何識別食品標籤

1、必須標註的內容:

食品標籤必須按照《食品標籤通用標準》正確標註各項內容。包括食品的名稱、配料表、淨含量及固形物含量、製造者、及經銷商的名稱和地址、生產日期和貯存指南、質量等級、產品標準號、保質期等。

2、標籤內容齊全,標籤內容完整、規範和真實。

認真檢視核對標籤的內容在很大程度上就能辨別食品安全真偽。

3、保質期和儲存期的區別

保質期是指最佳食用期,在標籤上規定的條件下,保持食品衛生質量和營養的期限。在此期限內,食品完全適於銷售,並符合標籤內容和產品標準中所規定的衛生質量;超過此期限,在一定的時間內食品仍然可以食用的。儲存期是指推薦的最終食用期,在標籤上規定的條件下,食品可以食用的最終日期;超過此期限,產品的質量可能發生變化,食品不再適於銷售和食用。

也許有人會說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我們防不勝防啊!在此我們呼籲國家在立法方面,首先能完善產品責任法,明確產品的概念及範圍,擴大產品的範圍,使得法律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此外還要加強人大、司法機關及社會對產品安全事件的監督,大力發展民間公益自治組織杜絕再出現食品安全問題,讓廣大人民吃上綠色健康安全衛生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