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社群事蹟材料

才智咖 人氣:2.97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事蹟材料都不陌生吧,事蹟材料有兩種用途:一是宣傳典型,二是評選先進。那麼事蹟材料怎麼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社群事蹟材料,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社群事蹟材料

社群事蹟材料1

團結里社區黨支部在文化路街道黨工委的正確領導下,以起點超越、事爭一流為工作理念,堅持“為居民服務、幫弱勢群體、架黨群橋樑、助政府工作”的宗旨,緊緊依靠社群群眾,始終把提高支部凝聚力、戰鬥力作為黨建工作的著眼點,把熱心社群服務,心繫社群居民作為日常工作的落腳點,創先爭優工作圍繞“建強組織、發揮作用、優化服務”這一目標,努力探索新時期社群黨建工作的新途徑,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黨支部在社群居民中享有較高的威望,得到了全體黨員和居民的廣泛擁護。社群多次受到上級的表彰和獎勵,獲得了“全國青年文明社群”、 “特色社群”、文明和諧示範社群、文明社群等榮譽稱號。

一、抓核心、夯基礎,構建黨建工作新格局

“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為建立一支年富力強、勇於創新、甘於奉獻的黨的基層組織,切實加強黨的執政能力,社群黨支部三名成員和居委會幹部全部實現了“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學歷均大專以上,平均年齡35歲。新一屆支部成員責任心強、整體素質好、群眾基礎牢,為黨支部開展各項工作打好了堅實的基礎。支部通過發放黨員調查表、慰問信、登門拜訪、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對社群黨員、在職黨員、流動黨員進行了登記、造冊,確立了黨員分類管理的“三管”模式,對流動黨員進行“協管”、對轉入黨員進行“接管”、對在職黨員進行“雙管”,建立了黨員資訊庫,完善了黨員管理服務中心,並建立了黨員聯絡工作站,將轄區各類黨員納入到黨組織的管理和活動之中,使黨員流動不流失、散落不散心,教育管理不斷線。社群黨員鄧侃長年在外地工作,為了讓他及時瞭解社群的各項工作,社群與他經常進行電話溝通和簡訊聯絡,將下崗職工優惠政策、房屋登記、申報社保補貼返還等資訊及時傳送給他。為了適應新形勢下黨的建設的需要,社群充分發揮“共駐共建”工作機制,加強社群黨組織與轄區單位黨組織和“兩新”組織間的溝通與聯絡,研究探討新形勢下黨建工作方式,通過開展“六聯六共”活動,不斷創新工作機制、拓寬共建渠道、搭建共建舞臺,最大限度地優化整合社群資源,形成共駐社群、共建社群、共享社群資源的勢態,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積極推進區域性大社群、大黨建的黨建新格局。

二、抓創新,細服務,喚醒黨員黨性意識

為提高黨員的管理服務水平,社群黨支部以推進“四項工程”(組織工程、素質工程、陣地工程、民心工程)建設為平臺,在完善黨員管理服務中心建設的基礎上,積極抓好兩項黨建創新:

一是在網上進行開博建家——團結里黨建e 家,在網頁上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公開社群服務指南、辦事程式,及時更新社群黨建活動開展情況,截止日前上傳創先爭優活動簡報55期。在網上架起一座與社群廣大黨員和居民群眾進行資訊溝通的橋樑。社群黨員和群眾可以隨時隨地通過網路給社群工作提建議,對社群工作進行監督,社群黨支部可以在網上對社群黨員提出的熱點問題進行答覆,方便了居民群眾,提高工作效率,目前部落格的點選率已超過14450餘次;二是開通黨建服務新幹線——“六式”服務,讓黨員找到歸屬感。

1是“體貼”式服務。通過為老、弱、病、殘黨員提供關懷式服務;

2是“愉悅”式服務。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愉悅居民的身心。

3是“幫扶”式服務。為社群弱勢群體提供各種幫扶救助,減輕他們的生活壓力。

4是“港灣”式服務。不斷完善優化黨員服務中心建設,拓展中心職能,為黨員參加活動、學習交流提供各種方便快捷的服務;

5是“風箏”式服務。通過為外出流動黨員發放活動證、保持書信電話溝通、解決家庭困難等方式,確保外出黨員“不斷線”。

6是“家庭”式服務。主動與流入黨員取得聯絡,讓他們有話找組織說,有事找組織辦,使其時刻體會到家的溫暖。

       通過開展“六式”服務,喚起了黨員的黨性意識,讓更多的黨員找到了歸屬感,老黨員李振聲每次在支部去家裡慰問的時候,都感動萬分,他主動為災區捐款;環保衛士郭志華利用作廢的條幅,親手縫製了40餘個布袋,免費發放給了居民,宣傳環保知識。優秀復轉退軍人張士喜、為民服務典範範國成經常活躍在社群文化活動的舞臺;退休教師劉富君長年幫扶弱勢群體,得到了群眾的好評;優秀社群黨員中心戶王汝森,把身邊的黨員聚在一起學政策、講環保、談心裡話,及時反饋社群黨員的需求和資訊,被大家親切地稱為“黨的紅色宣傳員”;愛心媽媽王小建,不僅為貧困居民捐款捐物,還給孤兒院的孩子們親手編織毛衣、帽子等。

社群事蹟材料2

從1999年走入工作崗位,年輕的蘇秦在教育一線工作了近十年。這十年來,他政治堅定,思想端正,熱愛學生,關心集體,在平凡的教書育人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貢獻。

蘇秦老師教過國小,適應國中迴圈教學,教育教學成績顯著,在畢業班的崗位上工作多年,把最寶貴的青春年華都獻給了教育事業。

在教育教學中,蘇秦提倡“成才必先成人”、“做好人、學好習、做好事”的理念,始終把育人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不求人人成才,但求人人成人。工作中,蘇秦是一位稱職的好老師。除了完成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外,他還利用自身特長,積極組織開展學校師生乒乓球運動,指導學生寫作,幫助學生提高習作水平。

2003年,在蘇秦的積極倡導下,龍廟中學就成立了乒乓球協會,併成功組織了三屆乒乓球大賽,大力促進了學校師生乒乓球運動的開展。對培養師生健康的愛好,文明的言行,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在教學之餘,蘇秦對學生的習作水平較好的作文進行整理、歸類,不定期向一些報刊薦稿或參加各類徵文比賽。這些年來,他輔導的學生作文有近百篇在《作文報》、《揚子晚報》、《宿遷晚報》等全國各級各類報刊發表或獲獎。對宣傳學校、宣傳地方,起到了不可小覷的作用。

除此而外,他更是勤耕不輟,利用在學校就被評為“寫作特長生”的特長,堅持練筆。這些年來,有數百篇各類文章在《新華日報》、《宿遷日報》等全國各級報刊發表或者獲得上級獎勵。其中有文明類文章《水漫路上競“風流”彰顯道德缺失》一文被中國文明網於2007年7月19日選發,在市組織的“爭做文明人”的學生徵文比賽中,蘇秦老師輔導的學生有兩名分別獲得一、三等獎,自己還被評為“優秀指導老師”。

2008年,蘇秦還在本地入口網站宿遷新聞網註冊部落格,有近二十篇各類博文被《宿遷日報》選用。他還被評為論壇版主,對於提倡文明上網、禮貌上網,也作出了一定的貢獻。在此前,蘇秦的部分文章就曾被人民網、中青網等網站刊登過。

在做好本職工作之餘,蘇秦老師更是把業餘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豐富而有特色,促進了工作,同時也幫助了他人。生活上的蘇秦更是一位好丈夫、好兒子、好父親,好同事。蘇秦與愛人提倡文明新風,在07年五月一日,成功參加沭陽縣五一集體婚禮。他們同在一個單位工作,生活上、工作上,互相幫助,取長補短。上有老,下有小,每到雙休,蘇秦老師總要抽出時間回老家,陪父母,照顧孩子。在與同事的相處中,蘇秦總能樂於助人,善待他人,這是同事有目共睹的。

由於蘇秦紮實的工作,出色的表現,他贏得了學生的愛戴,贏得了同事們的認可,他被上級認定為市中學語文專業委員會分員,被《作文報》評為特邀編輯,在各種徵文或知識競賽活動中,有多次獲獎,他還多次被縣級以上部門表彰為教育教學先進工作者、教學研究先進個人。

社群事蹟材料3

王志強,男,38歲,現任山海關區南關街道社群服務中心主任,田園社群黨支部書記。曾多次被授予市、區“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優秀調解員”,2006年4月獲得“秦皇島市第二屆青年創業大賽”冠軍。所在社群被授予“河北省模範社群”、“河北省老人之家先進社群”、秦皇島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精品社群”、“優秀調委會”等榮譽稱號。

王志強同志自但任社群黨支部書記以來,他始終把群眾的呼聲作為第一訊號,把群眾的需求作為第一選擇,把群眾的滿意作為第一標準。他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無私奉獻,他胸懷超前意識,積極帶領廣大黨員和群眾為居民辦好事,辦實事,以一名共產黨員的崇高品格踐行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一、作為一名社群工作者,他時刻想著群眾,為群眾排憂解難。

幫助下崗失業人員走出困境,實現再就業。王志強帶領社群工作人員組織70多名下崗失業人員,特別是“4050”人員開始了艱苦的創業歷程。創業初期,既無資金、無場地,也無專業技術,他就帶領社群工作人員苦口婆心到有關單位說服爭取貸款資金;無場地,就用自己的誠意感動房屋出租戶說明用意暫欠房租經營;無技術人才就組織下崗失業人員培訓,就近外出學習技術。經過三個多月的努力,2006年8月,秦皇帶市第一家社群服務實體--幸福百合餐飲公司在山海關正式成立了,同時啟動並承辦了“山海關區便民營養早餐工程”,為老百姓提供了安全衛生、便捷實惠的營養早餐快餐。由於超負荷的腦力體力勞動,加上日夜操勞得不到休息,公司開業時體重減輕了20多斤。三年來,幸福百合先後投入資金60多萬元,建立了一家近200平方米的樣板店,承接了500多平方米的行政中心食堂,建立了自己的加工基地和早餐快餐配送中心,為了方便群眾又把10臺固定餐廳和10臺流動餐車投放到生活小區、學校門前和工廠附近,受到了全區廣大群眾的歡迎和好評。現公司已經走上良性發展軌道,2009年又承辦了秦皇島市政府三十件惠民實事之一的“放心早餐工程”,幸福百合品牌在全市得到了初步的確立。

幸福百合的創辦不僅樹立了社群服務的品牌,開拓了社群服務市場化、產業化的發展道路,推動了社群就業、社群保障、社群救助等服務的完善;幸福百合的創辦先後解決了100多名下崗職工、殘疾人、低保家庭成員、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緩解了政府救濟和就業的壓力;幸福百合的創辦探索出了家庭勞動向社會化生產轉變的新路子,改變了早餐環境,完善了山海關的城市服務功能,提升了城市品位。

為老人營造老有所養、老有所樂的生活環境。王志強看到轄區有一部分老人子女不在身邊,有的是孤身一人,生活自理難,他就幫助富有愛心的下崗工人成立了田園社群託老所,現有10多名老人幸福地生活在這個大集體中,安度晚年。社群的老人沒有地方活動、整天呆在家裡、整天嘮嘮叨叨,容易與人產生摩擦,有的長期是不出戶,容易悶出病來。王志強看在眼裡,急在心頭,他多方爭取社會熱心人士的支援,籌集資金,在社群內組建了130多人的“老年人藝術團”,使老人有了一個活動地方,藝術團多次在市區演出中獲獎。老年人每每提起這些,都說:王書記為老人做了一件大事。

牽掛著青少年的教育和“特困家庭”的生活。為了讓家長安心工作,為了讓社群孩子過有意義假期,他率先在社群成立了社群小飯桌,每天中午把孩子從學校接到社群用餐,下午放學回到社群,組織下崗的大學生指導完成作業;堅持在寒暑假期成立假期學校,開展有益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社群居民王璐夫妻雙雙下崗,生活一下陷入了極度貧困。王志強一方面幫助解決了低保救助,醫療救助,一方面為她找工作,還經常到家中噓寒溫暖,隨時幫助解決生活困難。由於王書記的無微不至的關心,她家的孩子2008年夏天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燕山大學國防生,這個與病魔、與困難進行著頑強抗爭的家庭有了歡聲笑語。

二、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無私奉獻,中心工作成效顯著。

王志強同志到社群任書記以後,先後經歷了防“非典”,創國家衛生城市,迎奧運等一系列艱難的中心工作,在這些工作中,他為人民服務無私奉獻的精神得到了充分體現,為圓滿完成各項任務做出了突出貢獻。

2008年,秦皇島作為北京“奧運會”的協辦城市,為了在世人面前展現山海關的良好形象,王志強同志帶領下去廣大黨員群眾開展了美化社群活動,他放棄週六、日休息時間,分期分批組織黨員、低保戶、志願者把轄區13個花壇、草坪收拾得乾乾淨淨,並種上花草,義務護花護綠。

三、作為社群黨支部書記,他創新思路,積極探索黨建新路子。

首先,抓班子,帶隊伍。王志強同志帶領下班子成員們積極為田園社群的發展獻計獻策,確定了“三點一線”(完善社群服務,科學服務居民;發展社群經濟,優化社群環境;創文化型示範社群,提高居民素質。全面構建和諧新社群)支部工作思路。作為一名黨支部書記,他以身作則、知人善任,能很好地處理與其他同志的工作關係,把支委會建成了黨支部的堅強領導核心。

其次,創新社群黨組織設定方式,充分發揮社群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將支部所有黨員分成7個黨小組,向黨員提出了“沒有職務有任務,沒有報酬有責任”的號召。以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作為突破口,全面開展“一個黨員一面旗”黨員設崗定責工作。先後設定了綠化美化崗、義務巡邏崗、家庭維修保潔崗等10餘個崗位。最大限度服務了居民,改善了社群環境,增強了社群的安定和諧。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在他的帶領下,南關街道社群服務工作已走在了全市先進行列;田園社群已成為一個充滿活力和凝聚力的優秀團隊。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個能想事、能幹事、能幹成事的優秀社群黨員幹部形象。

社群事蹟材料4

我叫王緒銘,家住衛南社群如意城市花園,是一名普通的農民,擁有著一個幸福的三口之家,愛人和我,還有一個上大學的兒子。我的家庭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事蹟,但我們全家人用自己的勤勞、樸實和寬容守護著最真實的幸福,享受著最舒心的生活。二十多年來,我和愛人共同努力,建立起了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愛人教書育人,愛崗敬業,兒子熱情上進,勤奮好學,受到了同事(學)們的一致稱讚和好評。

為響應黨的號召開發大西北,建設大西北,我常年在新疆打工,戰天鬥地為新疆修建出了條條寬敞明亮的大道。我從小愛好唱歌,所以經常積極參加各種文化娛樂活動,義務為群眾演出,歌唱祖國,歌唱黨,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遞正能量。今年我報名參加了濮陽市首屆農民春晚,身為一個農民,能在舞臺上為全市農民朋友奉獻節目,我倍感榮幸和自豪。

我的愛人是一位中學老師,工作上兢兢業業,恪盡職守,用她嫻熟的教學技術及高度的責任感,為祖國培養了一批批的建設人才。她工作成績優秀,得到了上級領導和廣大師生及學生家長的一致認可,多次被評為鄉級、縣級優秀教師,還獲得"濮陽市文明教師"的光榮稱號,2007年還被鄉政府推選為縣人大代表,現已連任兩屆了。

她在學校是好領導、好教師,在村裡也是被親戚鄰居公認的好媳婦、好女兒。因為我常年工作在遙遠的新疆,一走就是八個月,無法照顧父母的生活,更無法輔導孩子的功課,自然這些事情都落在了愛人一個人身上。每逢星期天,愛人就會帶著孩子去我們雙方的父母家裡,買些吃的、用的陪父母吃頓飯,說說話,洗頭洗腳剪指甲。同時為解父母思兒之苦,每次回到我家,她都會主動撥通我的電話,讓我和父母說說話,雖然大半年我都不在家,但是經常和父母通通電話,聽聽父母的聲音,知道了他們的情況,我感到心裡很輕鬆,很滿足。這兩年父母因病相繼離世,給我留下了很大的悲痛和遺憾。"子欲養而親不待"是最大的悲哀。大街上每每看到一雙年邁的老人互相攙扶著行走時,我總會駐足相望,心生感動,心想要是我的父母也健在該多好。

照顧孩子的生活,關注孩子的.成長更是不容易的事情。衣食住行,學習健康哪一樣不得付出很大的精力呀,尤其是當孩子頭疼腦熱有個災、生個病的時候,我更能想象得出愛人的艱辛,何況她還要工作。但是她家庭事業兩不誤,把我們的孩子教育得很優秀,乖巧可愛,懂事知禮,上學期間年年都是三好學生。去年孩子參加大學聯考,考入了平頂山學院法學系,剛進大學他就積極參加學校的各種活動,表現出色,現在已是學生會幹部。

多年來,我能在外地安心打工,得益於愛人的默默付出,得益於孩子的乖巧懂事。為此我心存感激和愧疚,所以一回到家裡,我就會爭著幹這做那,以彌補自己多年不在家的虧欠。

我們的家庭親情如此,我們的生活更是簡單樸實,苦中有樂。結婚之初,我們倆工資很低,當時我是代課教師,每月工資只有50快錢,愛人是公職教師,每月工資也只有一百多塊錢,我們雙方家庭又都沒有什麼收入,生活壓力很大,日子過得緊緊巴巴,說實在的我們是自由戀愛,結婚時她一分錢的彩禮沒要,反倒用她結婚前積攢的工資還清了我們因結婚辦酒席及蓋房子欠下的債務。但是愛人從不抱怨什麼,省吃儉用,勤勞持家。孩子四歲多時為增加家庭收入,改善家庭條件,我辭掉了代教工作,出外開始打工,轉眼已是十五、六年了。現在隨著國家政策的越來越好,我們家的收入也越來越高,我們家的生活自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06年我們在這裡購買了房子,在濮陽市我們終於有了一席之地,面積雖然不太大,但是一個農民工入住到了濮陽市,我們感到很滿足,因為這是我們全家共同努力的結果,所以也倍感珍惜。如今的我們對未來充滿了希望,相信我們的生活會更加幸福美好,因為我們一家人相親相愛,攜手向前。

有人說,愛如果只停留在一家人之間,那麼這種愛是小愛,如果把這種愛,這份情延伸到親朋鄰里以及陌生人身上,那麼成就的就是一種大愛。所以我們一家人一直樂於關心幫助鄰里朋友和兄弟姐妹,只要大家有什麼需要幫忙的,我們一定會二話不說,盡最大努力給予幫助,出錢出力,在所不惜。 除了關心鄰里朋友,我們一家還能夠積極參與公益事業,對社會上的貧困家庭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我們深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十分重視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生活學習習慣的培養,教育孩子要樂善好施,熱心助人。孩子很少買零食吃,每年自己積攢的零花錢基本上全都是通過學校捐給了慈善機關。見到街上乞討的老人、殘疾人或小孩,我們經常會讓兒子拿些零錢給他們。不僅如此,我們還非常注重搞好個人,家庭和公共場所的衛生及綠化工作。孩子在很小時,我們就注重樹立他的環保意識。在我們一家出去郊遊時,兒子總會將垃圾收拾整理好後,扔進垃圾箱。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是帶頭遵守和維護社會公德,誠實守信,各個方面都要做孩子的表率,為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春節期間是我們家最幸福的時光,因為我們一家三口都放假回到了家裡,全家終於得到了團圓。可以一起聊天,一快購物。最愜意的事情莫過於晚飯後一家三口一起出去散步。生命在於運動,"每天鍛鍊一小時,健康生活一輩子".每天晚飯後,我們一家人都會出去鍛鍊,我唱著歌,兒子給我打著節拍,愛人永遠是我忠實的聽眾,我們漫步在燈火通明的大道上,一路歡歌一路情,神清氣爽,其樂融融。

"家和萬事興",一個和睦的家庭,之所以和睦,我總結出一條經驗就是"真誠待人、理解信任、互敬互愛".相識是一種緣份,而能在同一屋簷下共度一生,則是上輩子修來的福氣,我經常告慰自己要懂得知足常樂,善待家人與自己,我的努力讓我收穫了幸福和快樂。只有我們每個家庭幸福了,生活和諧了,我們的社會和祖國才會更加繁榮昌盛。

我驕傲,我幸福,因為我有一個和美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