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好人事蹟材料

才智咖 人氣:1.88W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事蹟材料吧,事蹟材料是對先進集體、先進人物的模範事蹟進行綜合整理所形成的總結性書面材料。那麼什麼樣的事蹟材料才是規範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敬老好人事蹟材料,歡迎閱讀與收藏。

敬老好人事蹟材料

敬老好人事蹟材料1

孝,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文化。

孝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古往今來,孝文化在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維繫家庭和睦,增強民族團結,穩定社會等方面,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這些膾炙人口的名言名句,是教育我們要孝老敬親,從小就要對父母、親人百般孝順和愛護,我們幾乎就是揹著這些名言名句長大的。

幼時,我們一定想:長大後一定要對父母和親人好,可是現在社會上有些人的行為動作令人髮指。我前不久在網上看到一則令人心酸的,又令人髮指的新聞:一位母親親手把兒子撫養大,她的兒子長大了,竟然覺得母親很礙事,便將母親掃地出門。無論颳風下雨,老母親只能一人流落街頭,靠乞討為生。看完後,我憤怒了:怎麼可以這樣?有這樣的兒子還不如沒有,簡直衝破了做人的底線。這名男子的做法簡直有辱我們這個一直以來以孝聞名於世界的中華民族!

當然,世界上也不缺乏有孝心的人。看完下面這個故事,也許你會欣慰多了。

孫朋美,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婦女,只因為她的一片孝心,感動了千千萬萬個山東人。她剛嫁給丈夫時,丈夫就經常生病,以至生活不能自理。婆婆也愈漸年邁,從此,家庭中一切重擔就落在了她一個人身上。她每當幹完農活就趕緊回家,她知道,年邁的婆婆肯定會很擔心。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她無怨無悔地照料著年邁的婆婆和多病的丈夫,風雨無阻地撐起一個家。如今,她把婆婆照料地很好,丈夫的病也有所好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她的臉上充滿了美麗的笑容。這笑容,這孝心,有誰能不感動呢?

孝老愛親,也要我們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傳承一代又一代的美與愛。在平常的生活中,我們也可以儘量為父母做什麼:比如幫他們多幹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幫他們捶捶背,揉揉肩,不要讓他們操心……這是我們每個子女都應該做的。

孝老愛親,用實際行動去傳承,傳承一份份美與愛,傳承這一種偉大的傳統民族文化,喚起每一個人的孝心!

敬老好人事蹟材料2

每個家庭中,幾乎都有三四位老人,老人是家庭中最辛苦的,他們養育了我們父母那一代,也養育了我們這一代,所以一定要,尊敬老人、愛護老人和幫助老人。家裡的`爺爺奶奶,撫養大了父母,如今父母已經獨立生活,爺爺奶奶只有孤單得帶在家裡,說起這些,我不禁想起一句歌詞:“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幫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出大貢獻呀,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是呀,常回家看看,讓老人感到溫暖,感受晚年的溫馨。

我們不光要尊敬家裡的老人,還要尊敬其他的老人。孟子曾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和孔子所說的“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

在我們和父母上街的時候,坐公交車,看見年邁的老奶奶、老爺爺,主動讓個座,一個小小的舉動,換來一片笑臉。如果我們也站著,沒有人肯讓座,就攙扶一下爺爺或奶奶,不要讓他們摔倒。有條件的話,可以讓爸爸媽媽帶著,一起去敬老院,來慰問一下那些爺爺奶奶,大家一起唱唱歌、跳跳舞,在歡歌笑語中度過一天。尊敬老人、愛護老人、關心老人,是我們少先隊員應該保持的優良傳統,我還會更加努力,繼續發揚中華民族尊老愛老的美德!

敬老好人事蹟材料3

有句古話說得好“百善孝為先”,其意思是:孝敬父母在美德中佔著重要的位子,甚至可以說佔據著首位。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父母親都不尊重不孝敬,那怎能令我們相信他會愛人民、愛祖國呢?又怎會有人與他們真心交朋友呢?《弟子規》中的“首孝悌”就是要求我們做人必須要以孝敬父母為已任。父母喚之,應急應;有事交代,要立即動身去做,恭敬地聆聽父母的訓導等等。

有人會不禁疑惑問道:什麼是孝?不就是一個字嗎?還能有著怎樣的意義呢?不!所謂孝,單看文字構造則是“老”和“子”組合而成,且“老”在上,“子”在下,這個字的用心良苦就已經告訴我們,做任何事都要以孝為先。在歷史上,有許多關於孝的感人事蹟,其中“文帝親嘗湯藥”感人至深,不知讓多少人為之動容。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了西漢政權。劉邦的四兒子劉恆,即後來的漢文帝是一個有名的大孝子。劉恆對他的母親很孝順,從來也不怠慢。有一次,他的母親患了重病,急得劉恆寢食難安。他母親一病就是三年,臥床不起。劉恆撇下繁瑣政務親自為母親煎藥湯。在喂母親喝藥時,總自己先嚐一嘗,看看湯藥苦不苦,燙不燙,自己覺得差不多了,才小心翼翼地給母親喝。為了母親早日的康復,他日夜守護在母親的床前。每次看到母親入睡了,才趴在母親床邊安心地睡一小會兒。

“冬則暖,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他的孝順,我們都是看在眼裡的,成為千古佳話。天之大,孝為先,孝道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的悠久文化和傳統美德。父母給予我們生命,贈給我們完膚。給我們雙眼,讓我們去發現美;給我們雙腳,讓我們踏遍祖國山山水水;給我們思想,讓我們學會“孝”。難道我們不應該仿效先輩的“孝”去報答父母親嗎?

可是,現在我們卻時不時地看到另我們寒心的一幕幕,歷史的寶貴財富並沒有得到現代人的認同,甚至有的人還要父母去“孝敬”他們,在他們的心裡只有父母是天經地義地養他們,甚至要給他們做牛做馬,沒有些要回報、報答父母的想法,只要自己生活的快樂逍遙就夠了,總把父母的苦都置之度外,卻沒有想過母親十月懷胎的痛苦及父母要把你拉扯大的艱辛。尤其是那些單親家庭的孩子,有沒有想過一個又當爹又當媽的人的苦?父母是不會告訴我們這些的,因為父母沒有什麼時候是不為你著想的!可是你們呢?不僅不體諒還與他們抬槓,你是“勝利”了而你們的父母的心卻是像被火灼傷般的痛啊!

子曰:“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孝”一個簡單的字,卻代表了太多太多的東西。它是稍縱即逝的眷戀,是無法重現的幸福。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是生命交接處的鏈條,一旦斷裂,永無連線。世事滄桑,歲月無情,不要等失去了才明白什麼是孝,才明白父母為你所作的一切,記住,兒女的關愛會撫平父母額上的皺紋。最美不過夕陽紅,呵護這份美吧,用心去碰撞出美的音符,奏出世間最溫馨、最美好的敬老進行曲吧!讓歌聲在廣闊的天地間永遠迴盪!

敬老好人事蹟材料4

這天晚上,我做完作業,無意中看到《精神豐碑》這本書,便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這本書裡有許多文章,最令我刻骨銘心的是《大孝至愛》這篇文章。

主人公是河南省的工人謝延信。他是一位普通的煤礦工人,卻在漫長的33年中,用自己的孝心、愛心、責任心,始終履行著對亡妻的承諾:照顧多病的岳母,呆傻的內弟和癱瘓的岳父。33度春秋更替,一個精壯的小夥子如今已是滿頭白髮,可他對岳父母和內弟的愛卻從未變過。謝延信在各個方面都只想著別人,忘記了自己。

讀完《大孝至愛》,我深有感觸。謝延信的生活環境那麼差,但他依然不辭辛苦地伺候岳父母和內弟,毫無怨言。再想想我,長輩天天無微不至地照顧我,關心我,給我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可我呢?不但不回報他們,還要和他們頂嘴。隨著生活條件好轉,我反而淡薄了對長輩的感恩。曉,是中華傳統美德,每個人,都應該具有這樣的美德。如果把“孝”作為一場考試,那我只能的不及格。

就來說說我和爺爺之間的事吧。我爺爺是個相貌較差的聾啞人,就因為這樣,我十分厭惡他。每當他問我問題時,我總是把他視為隱形人,不去理睬他;每當他拉著我去看什麼新鮮事時,我總是推開他那髒兮兮的手,扭頭就走……爺爺在吃飯時喜歡夾菜給我。但我十分不領情,立馬把這些才扔掉不吃。每當這時,爺爺都不會生氣,只是一笑了之,但這抹笑意下,卻又不知隱藏了多少失望與痛苦……現在和謝延信相比,我真是慚愧不已。

謝延信,一個平平凡凡的人,為了真情,為了至愛,為了一句承諾,照顧癱父、病母、傻弟,沒有半點抱怨。他如一匹老馬,沒有馳騁千里,卻已經到達了善良的頂峰。他用博大的胸懷詮釋了當代中國的孝道。謝延信,謝謝你,你讓我明白了:孝老愛親,人人有責!

敬老好人事蹟材料5

百善孝為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現代都市裡的兒女們,都因為需要工作而把老人丟在家裡不管。甚至有一些老人被兒女虐待、殘害……這些不孝順、反而是虐待老人的兒女們沒有想過,你的父母不僅生了你,還辛辛苦苦地把你養大,他們用無盡的愛,指引你,幫助你……到現在,他們老了,你連基本的關心都做不到嗎?

我聽過一個故事:有一個老人,患了病,手已經拿不穩東西了。有一天吃飯的時候,老人又因為拿不穩飯碗而把飯菜灑了一地,碗也摔碎了,老人的女兒就指著老人破口大罵:你怎麼又把飯菜給灑了,還把飯碗摔碎了,盡給我添亂!你不知道我有多忙呀?你是不是成心要把我累死?於是,她就不許老人在餐桌上吃飯了,而是把老人趕到牆角蹲著吃。老人每頓飯都吃不飽,還要遭別人罵,傷心極了,常常在牆角流淚。我聽完這個故事後,也很傷心,這個女兒怎麼可以這樣子對他年邁的父親?

我們不應該這樣對老人,而應該是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手,我們可以常去敬老院探望老人,幫他們打掃衛生、遞茶端水、陪他們聊天,也可以多陪他們出去公園走走,感受空氣的清新、陽光的明媚與花草的香味……雖然是小事,但是老人們一定會感到幸福。

古代也有許多孝敬老人的故事,比如《黃香溫席》:漢朝的時候,有一個叫黃香的人,是江夏人。年紀剛剛九歲,就已經懂得孝順長輩的道理。每當炎炎夏日到來的時候,就給父母的帳子扇扇子,讓枕頭和席子更清涼爽快,使蚊蟲避開;到了寒冷的冬天,就用自己的身體讓父母的被子變得溫暖。還有《臥冰求鯉》:王祥的繼母因為王祥不孝而生氣,導致患了病,父親就叫來郎中,給繼母治病,郎中說繼母患的這種病要喝鯉魚湯才能治好,王祥就去已經結冰的河上,脫掉上衣,躺在厚厚的冰塊上,用自己的體溫融化掉一部分冰,再砸開剩下的冰,只見冰下有許多鯉魚,他不顧天氣的寒冷,伸手進冰水裡抓了兩條鯉魚來,回家給繼母煲鯉魚湯喝。這些故事真讓我感動,為什麼現代人就做不到呢?

孝順不是金錢,不是錦衣玉食,而是愛。如果有愛,即便只是一聲問候、一個電話、一封信或是一件小小的禮物,老人們都會感到很幸福;如果有愛,工作很忙,不能看老人就不會成為自己的藉口;如果有愛,父母的嘮叨就會變成美妙的音樂……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一定要學會孝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