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六年級語文說課稿《清貧》

才智咖 人氣:8.55K

一、教材分析:

國小六年級語文說課稿《清貧》

《清貧》六年級第二學期第二單元的課文,是革命傳統名篇。經手款項有數百萬之巨的共產黨大官身邊卻“一個銅板都沒有”,表現了共產黨員“矜持不苟,捨己為公” 的高尚美德,“清貧”是革命者戰勝困難的精神力量。它超越了這篇文章本身。正因為現在社會上還存在一些現象,有些人“死於安逸”,所以更要發揚“清貧”的革命傳統。通過學習方誌敏的《清貧》,我試圖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認識到在革命戰爭年代,無數共產黨人,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在艱苦的環境裡經受著種種考驗,卻始終矢志不移,固守清貧,艱苦奮鬥,終於迎來了革命的勝利和人民的解放。教育學生更要牢記清貧的本色,這是教學本課的重點所在,也是廉潔教育的滲透點。當然教學本文要有別於政治課教學,所以以品讀語言文字為主,尤其加強學生繪聲繪色朗讀文章的能力進而深入地揣度不同角色的不同心理,整體感知清晰的文章結構,學習作者立場堅定,骨力非凡的文章語言風貌。

 二、教學目標:

1.通過分角色朗讀、圈劃等學習運用對話和動作表達人物身份特徵和思想感情的方法。

2.體會方誌敏同志甘於清貧的可貴品質,感受他堅定的革命志向和崇高的共產主義信仰。

3.讓學生通過學習課文正確理解物質生活與精神追求之間的關係。

 三、教學重點:

通過分角色朗讀、圈劃等學習運用對話和動作表達人物身份特徵和思想感情的方法。

 四、學情分析:

對於六年級的學生而言,要他們理解方誌民敏所處的時代,進而理解“清貧”的價值有一定的難度。我所教的兩個班級情況大相徑庭,對與2班來說,學生學習習慣還在培養中,預習的效果可能會差些,所以教學重點品讀語言文字為主,尤其要加強學生繪聲繪色朗讀文章的能力進而深入地揣度不同角色的不同心理。6班學生學習能力較強,對課文理解障礙較少,但學生對於真正理解清貧,並傳承這種中華美德可能會有隔靴搔癢之感,所以可加強學生繪聲繪色朗讀文章的能力進而深入地揣度不同角色的不同心理,整體感知清晰的文章結構,學習作者立場堅定,骨力非凡的文章語言風貌。

 課前預習:

查詢方誌敏的資料,瞭解方誌敏的人生經歷,找一找關於方誌敏的小故事。

 教學過程:

一.引入:

解題(此處可以讓學生講,可以留“尾巴”到後面解決)

“清”——“與其濁富,寧比清貧”,清廉

“貧”——貧窮

“清貧”:貧窮清廉,貧窮而守節。

2、文中哪些內容最能凸顯方誌敏同志的這一可貴品質。(劃出富有表現力的句子,圈畫關鍵詞語,在旁邊作恰當的旁披。)

3、集體交流,教師作適當點播,注意學習習慣的培養。

4、教師引導學生討論:你讀了這些文字有什麼感想?你覺得清貧這一可貴的品質對當時的革命有什麼意義?

二、分角色朗讀課文,深入理解人物的精神品質。

找出“我”與“士兵”的對話內容,同桌分角色朗讀。

指導同桌朗讀。點評:讀得怎樣?該怎樣讀?為什麼要這樣讀?

再次朗讀(男女生,師生對讀)。

三、質疑,培養思維能力

學生交流課前和課中產生的問題。

互相探討,教師充分肯定學生的質疑精神。

教師質疑,落實課文選材教學。

想一想:課文第8小節對方誌敏“家底”的補敘有什麼表達作用?

方誌敏為什麼要堅持一種“清貧”的生活態度?

四、小組合作,學習“趣事”一段:

1.默讀課文第二段

2.圈劃:

用圈劃出國方士兵心態的變化[板書:“滿肚子熱望”——“多麼失望”]

用圈劃出國方士兵在這一過程中的行為。[板書:“搜——激怒——威嚇——堅不相信——低頭注目搜尋——搶表和水筆——懷疑而驚疑”]

3.討論:

在你看來這些心態,這些行為是怎麼樣的?[板書:可卑可笑]

五、朗讀“對話”,加深理解。

1.自由讀

2.分角色朗讀。

3.指導:哪些詞語為不可忽視的重音?

各句該採用怎樣的語調?

4.全班分角色朗讀,體會兵士和方誌敏不同的

兵士:凶惡、嚇唬、貪婪、偏執。

方誌敏:對敵人的輕蔑、恥笑、從容自若。

六、學習“傳家寶”一段

廉潔教育滲透點:

在一次繳獲敵人20多萬銀元、2000多兩黃金和許多之後,方誌敏同志和他的戰友們並未把它當成自己的戰利品,仍然過著極其艱苦的生活。方誌敏同志的 “清貧”精神,就是我們共產黨員“矜持不苟、捨己為公”的美德。也就是我們黨的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它來源於解放全人類的共產主義的崇高理想。

1.朗讀,注意重音。

2.為什麼把這些東西叫“傳家寶”?把這段刪去可以嗎?

3.小結:表達出方誌敏以清貧為自豪,也是對“富翁們”的諷刺。

4.再讀,加深體會:“清貧”的內涵和本質。

(1)、“清貧”一語的來歷。

漢語中的“清貧”,是“清寒貧苦”的意思。語出唐代姚崇《冰壺誡》:“與其濁富,寧死清貧。”這裡,清貧即是貧困而有節操的意思。

(2)、方誌敏的“清貧觀”。

方誌敏的“清貧觀”,既有物質上的'貧困貧窮之意,更有精神上的清高淡泊之意。方誌敏談清貧,絲毫沒有贊成貧困、固守貧窮的內涵。社會學意義上,貧窮,是指沒有錢,缺乏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是從物質方面說的,一般不帶有人文精神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