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國小體育說課稿三篇

才智咖 人氣:2.41W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國小體育說課稿3篇,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國小體育說課稿三篇

國小體育說課稿 篇1

一、指導思想

本課在《課程標準》的教學理念指導下,全面貫徹“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教學設計中,真正促進學生身心健康,體育課也應更加生動活潑,豐富多彩,更具有時代性,讓學生在歡樂中精神得到陶冶,身體得到鍛鍊,技能得到發展。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重在培養學生能力的今天,我們為適應當前以創新教育,愉快教學為突破口的教學改革,選擇以體育新課程標準為依據,結合國小生精力充沛,好奇心強的特點,我選擇支撐跳躍和投準為主教材,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標準的示範動作,簡單的語言提示,口頭鼓勵等方法來激發學生的興趣,著重對學生的能力進行培養,讓學生在活動中掌握技能,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陶冶情操,增強自信,為終身體育打基礎。

主題:發展學生特長,增強學生體質,培養學生觀察,思維以及創新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課題為省編《為了我們的健康成長——國小生體育學習》第10冊第9—11頁的內容,主教材為跳山羊。隨著社會的進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健身和娛樂體育走進人們生活,得到普遍快速的發展,支撐跳躍作為一個傳統專案,是競技體育體操的一個小專案,健身功能是不言而喻的,相對於國小生來說競技的意義不大。實踐證明:許多學生參與鍛鍊過程中,從不會到會經過了複雜的過程,更重要的是通過這種運動來全面發展學生,使身體和心理素質及運動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時,對勇敢、果斷等意志品質的培養有著很重要的意義。

三、學情分析

國小五年級學生正處於生長髮育的關鍵期,他們的年齡特徵:

(1)依賴性強、自我約束能力差;

(2)模仿能力強;

(3)好奇性強。

本節課是針對國小高年級學生設計的,學生的運動系統,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的功能還沒有完善,動作的難度不要過大,以免影響學生的健康。 這一時期的學生已有自己的見解,在授課時對學生的見解和建議要認真對待,尊重學生的正確意見。這一時期的學生情感易波動,心理壓力較大,教師通過教學使學生融入音樂和動作中,減緩壓力,樹立自信心,提高學習效率。對在練習中出現的自卑心理,挫折心理等要正確引導,鼓勵。對調皮不守紀律的學生批評時要注意語言和方式,避免學生產生逆反心理。

四、教學要求及重難點

教學要求:示範優美,不誇張,讓學生有信心學會;做好保護與幫助,讓學生有安全感,放心去練習。

重點:助跑有節奏,踏眺時機準確,推手有力。

難點:動作協調,騰空高,落地穩。

五、教學方法

活動中:

(1)教師講解示範,學生觀察模仿。

(2)學生練習,體會動作的特點,在練習中完善動作, 熟練後,學生完整動作練習。

(3)預防糾錯與口頭評定法;運動中隨時糾正,並給予鼓勵。

六、學習水平:水平三

七、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在暫短的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對本次課的教學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初步瞭解支撐跳躍的簡單動作方法,增強學生的體質和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

技能目標:主動學會跳山羊的技巧,發展學生柔韌、協調、靈敏等身體素質,增強學生節奏感和表現力,培養學生觀察,思維及自控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進行練習,讓學生真實的去感受力量,體驗美;培養勇敢、頑強、果斷的一直品質。

八、教學過程

(一)準備部分——發展身體,培養興趣。(8分鐘左右)

1、體育委員整隊、報告人數、師生問好。(體現了學生是體育學習的主人,教師是體育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2、佇列隊形:原地跑步變踏步。(通過佇列練習,培養學生規範的站立,行走姿勢和令行禁止的優良作風。要求:口號聲音巨集亮,精神飽滿。)

3、遊戲:分四組進行釣魚遊戲(複習本冊第23頁的遊戲)。(遊戲的選擇符合季節特點,可分四組先讓學生進行創編釣魚遊戲,再練習。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合作精神和學習興趣。)

4、成四列橫隊做拍手操(第一套):①伸展運動 ②下蹲運動 ③提膝運動 ④體側運動 ⑤體前運動 ⑥全身運動 ⑦跳躍運動。(每節4×8拍,教師可要求第一和第三個八拍由奇數列做;第二和第四個八拍由偶數列做,這樣做起來波浪起伏,使學生感到很有新意。)

5、輔助練習:專門性準備活動(腕關節、踝關節、壓腿練習)。

(培養學生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的能力。)

(二)基本部分——發展興趣,提高能力。(25分鐘左右)

學習分腿騰越山羊。

重點:助跑有節奏,踏眺時機準確,推手有力。

難點:動作協調,騰空高,落地穩。

教學步驟:

①原地分腿跳(注意繃腳面)。

②走幾步做支撐跳躍踏跳練習。

③俯撐,蹬地屈髖成分腿立撐,推手成分腿站立,兩臂斜上舉。

④4人一組“跳背”練習。

⑤幾步助跑、起跳,兩手支撐山羊,提腰,屈髖,分腿,推手回落。

⑥在有幫助保護的情況下,根據學校器材情況,分組練習分腿騰越山羊。

⑦教師巡迴輔導。

(三)結束部分——恢復身心,消除疲勞。(7分鐘左右)

1、放鬆舞蹈(配樂):“青蛙與小姑娘”

2、課堂小結:總結本課學生的優缺點。

3、佈置家庭作業:俯臥撐:女生4次×2~4次×3;男生8次×2~8次×3。

4、送還器材,師生再見。

(結束部分:以悠揚的樂曲《青蛙與小姑娘》作為放鬆音樂,輕鬆的音樂、優美的旋律能夠調節學生的神經系統,儘快消除疲勞。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放鬆。達到恢復學生生理和心理狀態,同時滲透美育,陶冶情操。讓學生在歡快的氣氛中結束本課,隨後,做課堂小結,佈置課外作業,安排學生幫助收回器材。)

九、場地器材

錄音機1臺、山羊2~4個、海綿墊子4塊、踏跳板2~4個、竹竿4根。

十、課堂教學效果預測

1、心理狀況預測:根據本課特點,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學生學習情緒高漲,並能在練習中獲得愉悅的心理體驗和情感交流。

2、預計課的平均心率120~130次/分,最高心率145~155次/分。運動密度30%左右。

國小體育說課稿 篇2

一、指導思想:

1、本課立足以健康第一,全面身體發展,注重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和運動鍛鍊習慣的養成。

2、從小培養學生感興趣的體育專案,促進學生個性發展,鼓勵學生大膽表現自己的才能;

3、結合本課實際突出創新。

二、 教學目標:

根據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和體育課程標準水平二的目標,以及四年級學生的特點,確定本課目標如下:

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95%的學生了解跪跳起的動作方法和技巧

2、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提高學生的下肢力量、靈活性、協調性。

3、通過遊戲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協作、競爭意識。

三、 說教材分析:

本課主要學習內容為跪跳起技巧動作。依據本課的特點和教學目標的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為:學生能說出這一動作俗語,並能知道這一動作的動作要領;教學難點為:通過自主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根據(水平二)四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在教師正確引導下,使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來進行跪跳起練習。

四、 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對於一些技術性的東西不是很感興趣,但通過低年段和前兩個課時的教學,該年齡段學生對前滾翻、後滾翻等一些一些簡單的技巧已初步掌握,在此基礎上利用老師的表演和情景教學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來達成本課的預期目標。預測:根據本課的特點,學生積極參與練習,大膽、積極發揮自己的創造性思維,學習情趣高漲,課堂氣氛活躍,能進行一些簡單的技巧動作組合練習,並能在練習中獲得愉悅的心理體驗和情感交流。

五、 教學策略:

(一) 說教法:

1、 教師引導法:通過教師表演和學生掌聲節奏營造一種歡快的氛圍,以調節學生的學習情緒。

2、 情景匯入法:引導學生學習技巧動作,進一步鞏固動作技能。

3、 遊戲教學法:利用遊戲來啟發、引導學生以積極的心態主動參與練習。

4、 評價法:以鼓勵為主,適當引導,運用隨堂口頭評價。

(二) 說學法:

1、講授法:通過老師講解,學生在感知、思維與實踐緊密結合的學習過程中,通過生動的直觀、認真的思考、積極的練習,逐步形成自學自練的能力;

2.、互助法:是同伴配對,在自學自練的基礎上,互幫互學,發揮學生之間的相互影響、培養學生自評、互評的能力;

3.、遊戲法:是採用集體形式進行的。通過技術“會診”和“配方”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六、教學過程:

開始準備部分(10--12分鐘)

1、課堂常規: 上課隊形

①體育委員整隊。 ×××××××××

②師生相互問好。 ×××××××××

③檢查人數、服裝。 ○○○○○○○○○

④宣佈本課內容、學習目標。 ○○○○○○○○

⑤安排見習生。 △

(要求:精神飽滿)

一、 熱身操和拉伸(5-8分鐘)

1、老師領做學生模仿

2、要求:動作大方、有力、節奏感強

二、基本部分:(25--27分鐘)

1、教師表演:讓學生觀察老師的最後一個動作

2、學習技巧:跪跳起(擺臂壓腿提膝)

動作要領:由跪立開始,臀部後坐,臀後舉,上體稍前傾、屈髖,然後兩臂用力向前上方擺起,立腰展髖,伸膝使身體騰起,制動雙臂,收腹提膝。

重點:注意擺臂,展髖立腰、伸膝收腹的用力順序和協調配合。

難點:提膝收腹。

教學教法:

(1)老師引出蹺蹺板的情景,引導學生進行壓腿提膝的練(注重差生輔導)

(2)老師引出潮起潮落的情景,引導學生進行手臂的擺動練習(注重差生輔導)。

(3)老師引導彈彈球情景,引導學生把壓腿提膝擺手臂連起來做彈彈球練習(注重差生輔導)。

(4)遊戲鞏固練習。

學法:自主法——互助法——集團法。

要求:學生聽從指揮,認真學練。

2、素質遊戲:“障礙跑”接力賽

方法:學生分成四人一組,教師發令後,排頭開始繞過障礙物跑向固定點後返回以下一名同學擊掌,依次類推,看哪一個組最先完成。

規則:每一名同學都要繞過所有障礙物。

要求:進行德育滲透。

遊戲圖形:略

結束部分(2--3分鐘)

1、模仿放鬆;放鬆操 組織;散點站立

2、講評。

3、下課,師生再見。

4、收回器械。

課用器械:

小體操墊48塊

練習密度:30%—40%

國小體育說課稿 篇3

我今天要說的是《體育與健康》(水平二)籃球運球和遊戲障礙跑的教學內容,下面我從說教學內容、教材分析、指導思想、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教法學法、說場地器材、教學過程等九個方面來說說這一 課的教學設想。

一、教學內容:

1、籃球運球 2、遊戲:障礙跑

二、教材分析:

籃球是國小體育課程中貫穿三個水平領域的教材內容,這個內容在國小體育課程中佔的比重比較大。籃球具有對抗性、集體性、綜合性和遊戲性的特點,深受國小生的喜愛,同時,籃球運動是在有規則約束的情況下進行的運動專案,對於培養學生遵守紀律、聽從指揮的行為習慣有很好的促進作用。而且,在集體性的對抗過程中,能夠培養學生勇敢、頑強的意志品質和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

三、指導思想

本課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促進學生髮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鍛鍊習慣為主要目標。通過設計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互相合作、共同探究、體驗成功的樂趣。

四、教學目標

1、運動目標:通過結合遊戲,讓學生在玩中學會籃球運球動作,積極投入課堂學習

2、認知目標:通過籃球的學習,熟悉球性,掌握手指分開,掌心空出的運球手法

3、技能目標:通過本課學習,80%以上的學生能正確掌握行原地運球的動作方法。提高控制球的能力,發展學生的靈敏、速度素質,提高協調性及快速反應能力。

4、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積極思考,合作探究,提高交往能力。培養學生的愛國熱情,提高學生自信心。

五、說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運球: 臂腕指用力,手腕隨著屈伸的方法

障礙跑:合理運用鑽、跨、繞

教學難點: 運球:手眼身三配合

障礙跑:技巧與速度

六、說教法學法

(一)、說教法

1、激發興趣教學法: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在課的匯入階段中首先向學生展示了現在學生最感興趣、最熟悉的nba、cba的 籃球明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讓學生明白成為籃球明星的夢想需要通過艱苦努力才能實現的。其次引入了籃球操的練習,引導學生去感受籃球給他們帶來的歡樂,通過籃球操來讓學生感受這節課的與眾不同。使用這樣的教學方法目的在於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營造良好寬鬆的課堂氛圍。

2、探究學習法:新課程標準一直提倡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因此,在本次課中我採用了探究學習法,讓學生在探究創新的過程中開動腦筋,尋找最佳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對比練習法:由於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每個人掌握的技術情況也不同,因此通過不同水平學生的展示、對比,能夠使學生更深刻的瞭解技術,掌握技術。

4、遊戲競賽法:遊戲比賽是體育教學中運用較多的教學方法,它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好勝心理,調節課堂的教學氣氛,充分發揮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說學法

1、體驗學習法:親身體驗是掌握技術的最好途徑,通過自己的練習能使我們更好的掌握技術。因此,在授課的過程中通過設疑來引導學生自主練習,使學生更好掌握技術,解決技術難點。

2、小組合作法:由於國小階段的學生個體意識比較強,集體的觀念則比較薄弱,為了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在本次課中通過小組合作來了解集體的作用,並通過小組成員的合作過程品嚐成功的快樂。

3、創新展示法:小孩子的想象力豐富,有時候能想到我們成人想不到的學習方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採用不同的練習方法來加深對技術的瞭解,並在瞭解技術的基礎上進行技能展示,在展示的過程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4、評價應用法:新課程標準提倡的評價不僅僅包括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也包括了學生之間的評價和自我評價,這個評價過程能夠提高學生對技能動作的掌握,並且能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評價能力。於是,在課的高潮部分我利用"拍球比多"的遊戲,使學生將運球技術充分的應用,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深拍球技術的掌握。

七、說場地器材:

籃球場、半徑5—10米的圓、小籃球人手一個、

跨欄架4個、呼拉圈8個、小墊子8個

八、說教學程式

環節一:遊戲開課 激發興趣

師生問好,宣佈本課內容,安排見習生,接著在音樂《運動員進行曲》伴奏下,學生在教師帶領慢跑成圓形,教師在中心,學生佇列為圓形站隊。做準備活動以遊戲(代換口令)代替以跑從而提高學生的運動興趣。

環節二:自由玩球,活躍熱身

音樂節奏隨教師一起做籃球韻律操。留出一點時間讓學生自由耍球,教師及時肯定學生的成就並加以引導,以激發和保持學生繼續學習的興趣。

環節三: 師生互動階段

這一部分是課的主體部分,是解決教學重點、難點的關鍵,應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充分的學習空間,積極啟發學生進行思維,進行創新。這個環節我主要採用以下幾個步驟:

1)、設疑匯入:這個環節我通過設疑:"如何才能將籃球拍得又多又好"?引導學生帶著問題進行練習,在練習的過程中找到問題的答案,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拓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2)、練習創新:在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之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給學生自由的學習空間,師生間互動學習,讓學生在練習中大膽創新,發現更多的練習方法。

3)、展示評價:由於學生的表現欲強,在嘗試練習後,我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自我表現的舞臺,讓學生充分展示創新的成果,同時也給其他學生提供了一個相互學習的機會。並且在這個基礎上對學生的展示技術進行評價,從而使學生更積極的進行練習。

4)、教師巡迴輔導,並請學生展示,引導學生分析評價,容易犯的錯誤,解決問題。

環節四:遊戲應用階段

競賽性的遊戲不僅可以使學生獲得勝利的喜悅和愉快的心情,也可以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團結協作精神,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所以,這個階段我主要安排了"過規定障礙物(鑽欄架、拍球、跨呼拉圈、繞轉折點)和過自設障礙物"兩個環節。通過這兩個環節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體現出合作性學習的趨勢。

環節五:總結放鬆階段

這一部分是人體活動由動態恢復到靜態的環節,所以我安排了放鬆和課堂總結兩個內容。通過音樂(讓我們蕩起雙槳)放鬆操,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放鬆心情。,並對所學的技術做一個總結,鼓勵學生在課後進行鍛鍊、應用,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