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美術說課稿模板集錦6篇

才智咖 人氣:1.13W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中美術說課稿6篇,歡迎大家分享。

國中美術說課稿模板集錦6篇

國中美術說課稿 篇1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人美版美術教材第15冊第3課《墨與彩的韻味》,下面我就從教材分析、教法運用,學法指導,教學程式四個方面對本節課的設計加以說明。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墨與彩的韻味》屬於造型與表現領域的課程,它屬於中國畫中的水墨畫。水墨畫無論是它的表現方法還是獨特的畫面效果,都體現出了中國人特有的情懷,可以說是中國千年文化傳統的濃縮。本課將帶領學生逐步體驗水墨特殊的韻味和審美情趣,從中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認識美術的文化性和歷史繼承性。因此,本課在繼承人類文化遺產,弘揚民族優秀藝術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也為下一課《筆墨的情趣》打基礎。

2、教育教學目標

新課程標準要求我們要關注學生學習活動的方式、過程,創設學習情景,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感想,鼓勵學生討論交流,提倡對問題質疑、探究與思考,激勵學生髮展個性。基於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以及對教材的分析制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①知識與技能目標:能夠大膽地運用作畫工具和方法表達墨與彩的變化效果,嘗試創作形象生動的花卉作品。

②過程與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強調突出趣味性與實踐性讓學生在玩中學,逐步地體驗水墨畫的意韻美,逐步掌握水墨畫的表現方法。

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感知一草一木都有情,使學生關注生活,熱愛生活,引導學生在情感體驗中提高想像力、創造力。

3、重點與難點:

①、重點:通過作品分析、教師演示、師生互動實驗的過程,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把握破墨、破色、墨色的濃淡關係,特別是水份的乾溼對彩與墨融合的作用。

②、難點:引導學生對水墨畫“韻味”的獨特理解和感受,並在實踐練習的基礎上展開創作。

二、教法運用

新課程強調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學生要體現主體性的功能。本節課我採用合作探究式的教學模式,鼓勵學生互助互學,勇於探究。我採用遊戲法匯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用實驗法讓學生初步感受水墨交融所產生的藝術效果,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用演示法示範水墨畫的表現技法,明確學習目的。用欣賞法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水墨畫獨特的韻味

三、學法指導

我校學生大多來自農村,在國小時也沒有接觸過國畫,經濟條件都不好。因此,我讓學生自由組成學習小組,共用一套學習用具,合作學習、共同進步。雖然我校學生美術基礎差,但他們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喜歡別人肯定自己、欣賞自己。在學法上主要運用練習法、評述法和討論法等。

四、教學程式

1、創設情境,啟用基礎

遊戲:讓學生在眾多繪畫用具中挑出中國畫的用具。強調中國畫就是用中國傳統的繪畫工具,按照中國人的審美習慣而畫出來的畫。

2、學生體驗,揭示目標

讓學生用水墨在紙上自己隨意塗抹,感受為先。其次提出問題:①紙張與以往有何不同?②水在其中起著什麼作用?③墨色先後塗抹的效果有何不同?

3、老師作簡要示範

教師示範濃破淡、淡破濃、色破墨、墨破色,用墨和彩點染、堆積、潑灑能形成相互輝映的效果。學生有了動手的慾望,急於想體驗一下,教師因勢利導。

4、欣賞水墨經典作品

欣賞名家名作,感受墨與色交融形成的神奇效果,分析討論其使用了哪些表現方法。

5、學生實踐

學生分組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6、作業展評,課堂小結

提出評價標準:用筆大膽,水、墨、色相互輝映,墨與彩的濃淡以及水份的把握要恰當好處。評價方式為學生自評、互評、教師點評相結合。

國中美術說課稿 篇2

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七年級美術上冊第三單元傳遞我們的心聲。的第三課壁報編輯製作。本課內容為二課時完成。我準備從教材分析、教法運用、學法指導和教學程式四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教材分析

1、說教材

本節課是設計。應用課,主要是本單元學習內容的一個總結和綜合運用,從而加深對校園豐富多彩的學習生活的熱愛,培養學生之間相互團結、密切合作的人際關係,體驗和分享合作獲得的成功與快樂。本課以學生的合作學習為主要方法,根據新教材課程標準設計。應用學習領域要求瞭解設計類別、功能,運用相應原理,利用媒材特性,進行創意和設計,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設計意識。這一要求,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將前面所學的知識技能應用與班級壁報的實際編輯、設計、製作全過程。

過程與方法:觀察、比較、學習、實踐。

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熱愛校園文化生活的情感和同學之間良好合作的精神。

3、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將前面所學的知識技能應用與班級壁報的實際編輯、設計、製作全過程。

難點:合作學習中是否能愉快的合作,虛心的聽取別人的意見和建議並經過自己頭腦的分析,對合理的部分進行採納。

二、教學方法

依據本課的性質及學生,我主要採取“預示----引導─組織協調法”,以一句諺語的啟示來組織合作學習的方式,不斷鼓勵與肯定學生合作的成果,在層層討論與協調問題的引導與推動下,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使每個學生都能參加到動腦、動口和動手的積極思維與辯論交流和創作中去,真正做到面向全體。教師在本課中作為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幫助者、促進者與組織者和協調者,這樣即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更能養成積極參與、平等交往、尊重他人、真誠共事的學習態度和社會生存能力。

三、學法指導

根據本課的目標我引導學生採用了合作學習的方法(cooperative learning)他是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普遍使用的一種富有創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和策略體系。它不是通過簡單的小組討論與合作,進而形成一個統一認識的過程,而是要進行“個體與個體的交往,個體與群體以及群體與群體的交往,它不是一種單向的流動,而是一個動態的網,教師與學生就是網上的結”,它要求學生在小組的合作學習中,不僅能建構相關的知識能力體系,更能養成積極參與、平等交往、尊重他人、真誠共事的學習態度和社會生存能力。我在這節課的設計中,通過分析諺語“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的啟示。從而引導他們相互合作,不分你我的合作意識。

無論是教法,還是學法,都全方位的滲透到教學程式中去。

四、教學程式

本節課教學由匯入、目標實施、作業輔導、小結四個環節組成。

1、匯入

分析諺語“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的啟示。

學生暢談,總結出集體團結的力量很大。

在問“如果在實踐中遇到大家的意見有分歧的時候,你會怎麼做?

愉快的合作,虛心的聽取別人的意見和建議並經過自己頭腦的分析,對合理的部分進行採納。然後大家在統一看法,做到愉快合作—探討—辯論---統一。

這一環節的設定教師意在難點的預示,和學習方法的提示。

教師肯定學生並激勵和提示運用前兩課所學的知識,分組合作,辦一期班級壁報。這一目的

教師1、引導學生回憶、交流、溫固前兩課所學內容

學生回憶、交流、溫固前兩課所學內容

2、目標實施

一、確定集體方案

2、引導確定主題

學生分組確定主題

3、引導集體分析、研究,集中、整理,形成新的集體設計方案。

學生分組集體分析、研究,集中、整理,形成新的集體設計方案。

教師組織合作學習的初步實施,教師啟發學生設計思路,提供學生設計參考

(部分資料提供、優秀範例欣賞與借鑑、優秀範例演示、提供印表機)

二、欄目設計

提示組與組之間要互通有無

指導師生之間和小組設計的整體效果交流與討論

指導構思草圖的修改與完善

學生具體活動:

1、析已確定的主題,並將主題展開成為若干個方面的子題,每個子題作為一個欄目。

2、進行欄目分工,自由結合,組長統籌,在分合作小組,分頭進行各自欄目內容的組織和設計。

3、各合作小組將蒐集的有關材料加以選擇、整理,充實進本欄目

4、將本欄目的設計構思畫成草圖,師生之間,小組之間進行交流與討論

5、修改與完善

6、完成欄目設計

意圖:難點的實施,加強合作學習,重在思想的引導,培養同學之間良好合作的精神。

三、壁報全貌的初步組合與完善

教師指導集中,由各組推舉代表發表修改和調整意見,討論,完善,定稿。

同學之間虛心的聽取別人的意見和建議並經過自己頭腦的分析,對合理的部分進行採納。

四、正稿設計製作

教師指導整體“拼裝“與調整

3、作業要求

參觀班級壁報,評選最佳壁報,交流學習心得。

教師組織學生評選、參觀、交流

相互學習、總結得失。

4小結

肯定學生的學習成績,總結和解決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課後拓展的內容。積極參與社群的宣傳欄,將知識應用與社會實踐。鼓勵和創設學生把知識和實際生活相結合。

國中美術說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你們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下面,我圍繞教什麼,怎樣教和為什麼這樣教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法學法和教學過程七個方面來彙報我的教學設計。

本課節選自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一課 ,屬於_造型表現_領域。(地位與作用) 構圖作為造型藝術的組織形式以其自身特有的形式美,發揮著獨特的藝術感染力。八年級學生經過一年多的學習,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繪畫技巧和審美意識,教學過程中應著重培養學生的審美趣味,激發學生的創作激情。

教學目標必須從學生角度出發,同時結合教材,聯絡生活,我設定

1、知識與技能目標為: 學習如何構圖 ,初步瞭解並掌握 插花的基本方法 。

2、過程與方法目標為: 通過 欣賞插花作品,豐富學生審美經驗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為: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人生態度,形成美化居室的意識。

通過以上分析,根據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能力,我確立本課的教學重點為:學習簡單的構圖方法,學會插花的基本設計方法和過程。根據學生平時的作業表現確立本課的教學難點為:學會用基本造型語言表達自己的審美情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備好畫具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條件。因此本節課我的教學準備是多媒體課件 畫具等為了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參與學習:課前要求學生準備:網上資料收集 畫具等

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較難突破,因此我精心設定多種教法:

1、 欣賞法:通過欣賞各種材料製成的裝飾畫,讓學生了解裝飾畫對居室環境的美化效果。

2、 演示法:通過演示讓學生明白因材施藝製作裝飾畫的過程,激發學生動手興趣。

另外,在教學中還應用講解法、分析法、圖表等等。

引導學生模仿、觀察、分析、創作。學生先模仿書本中自己喜歡的作品,通過觀察體會作品的構圖特點,色彩搭配特點,分析積累經驗,為下次創作裝飾畫打下基礎。

教學過程是師生交流、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根據新課程教學理念,我的教學過程設定如下:

(一)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欣賞教師的插花作品,,,,,花是美的使者它把羙帶到我們身邊,今天就讓我們自己來嘗試做一件插花作品吧(通過欣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一邊欣賞一邊思考。通過激趣匯入,激發學生的創作慾望。

(二)自主學習,探究知識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是這樣引導學生學生進行探究的。讓自主學習課本,快速完成初次作業。體現“先學後教”新理念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教師出示圖片,學生賞析並結合自己初次作業進行比較研究,發現並歸納出新知識。通過問題式導學,比較式研討、教師糾正補充等師生、生生的互動環節,解決本課的重難點。

(三)實踐創意,展示點評

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水平和課堂練習時間,並結合初次作業,我設計了這樣的練習 1、 2、

3、 ,供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完成,提高課堂作業效率,並增強學生量力完成作業的自信心。

展示點評中,我尊重個體差異,注重學生的體驗過程,鼓勵為主,自我點評,而評價對方多從建議性出發,讓學生敢於接受別人的“指正”。

(四)教師總結,課後拓展

我總結以問題形式出現,設計三個問題:

1、你學會了什麼?2、你的體會是什麼?3、你喜歡今天這堂課嗎?

目的是通過學生回顧內容,尊重其個體感受,從而實現本教材人文性特點,同時又起到鞏固今天所學知識的作用。

國中美術說課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江蘇少兒版七年級《美術》第14冊“設計.應用”單元中的一課。“線”是最具表現力的造型要素之一,而本節課提到的“立線”則是有影子的線,它把生活中的各種線形的材料通過一定的方法“立”了起來,使其有了一個動手設計製作的過程,也令作品具有了很強的裝飾性,體現了設計應用課美化生活和環境的作用。因此,本課內容的設定較有新意,動手又動腦,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材料的選擇較貼近生活,便於學生蒐集和尋找。通過教學,使學生能在作品的賞析中感受藝術之美;在作品的設計中培養創新意識;在作品的合作中體驗創作的樂趣;在製作過程中養成耐心細緻的學習態度。總之,它對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動手實踐能力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二、學情分析:

1、本課的教學物件是七年級的學生,他們對事物已具備初步的線造型能力,且普遍對動手製作興趣較濃,而“立線裝飾”正符合了這個年齡段的特徵,動手動腦相結合。但是,他們對線造型設計的手段和方法知之不多,特別是正確合理地運用生活中各種線形的材料進行創作,使其具有很強的裝飾性不甚瞭解,因此,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力求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充分利用大量的範畫作品,通過作品的賞析,師生的互動,教師的啟發和正確的引導,讓學生感受藝術作品之美的同時,逐步瞭解和掌握立線裝飾作品造型設計的要點和難點,使其創作更具美感。

2、作為設計應用領域的“立線裝飾”,其主要的設計目的和用途就是美化裝飾生活和環境,而課本所提供展示的範畫形式單一,很容易捆住學生的思維,削弱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我幾乎在每一個知識點的傳授中都有意識地增加了一個或一點拓展的知識,以此開闊學生的視野,開啟思維,使立線裝飾的設計不斷由單一到多樣,由平面到立體,進而向全立體拓展,培養學生改善生活,美化生活,創造生活的設計意識。

三、教學目標:

1、瞭解立線裝飾的特點,掌握立線裝飾作品的設計和製作方法。

2、感受各種立線裝飾作品的藝術美,提高審美素質。

3、體驗合作與創作的樂趣,培養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

四、教學重點:

瞭解立線裝飾的特點,感受各種立線裝飾作品的藝術美,利用各種線狀材料進行立線裝飾作品的設計與製作。

五、教學難點:

在設計製作的過程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充分利用各種材料的質感和色彩,合理運用各種造型要素和造型方法,使立線裝飾作品真正具有“裝飾”之美。

六、教具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瀝粉製作材料,KT板,紫沙泥,粗細不一的跳繩,相關範畫和工具材料。

學生準備:各種卡紙,生活中各種線狀的材料,相關製作工具。

七、教學過程:

(一)觀察比較,匯出課題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校園裡爬牆虎的藤條並和一個表現爬牆虎的藤條的平面裝飾畫作品對比。提問:兩者有不同點?

學生觀察比較這兩幅作品,經過討論說出它們的不同點:一個是用黑水筆直接描繪而成的平面的線,另一個則是立體的線。

[設計意圖]:通過兩幅同一題材作品的比較和分析,讓學生對立線有一個初步的直觀認識,並自然引出課題——立線裝飾。

(二)活動參與,深入主題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一幅有大象造型的紙立線裝飾作品,並設問:立線裝飾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在老師的啟發引導下,學生用手去觸控作品——感受到紙的硬度和畫面的凹凸;用燈光從不同的角度照射作品——看到畫面上有“大象”的影子落下;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作品——發現“大象”的輪廓線有粗細不等的變化。進而得出立線裝飾的主要特點是:有影子、有質感的變化。

[設計意圖]:此環節通過學生的主動參與和體驗得出問題的結論,既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探究性,又培養學生全面觀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三)作品賞析,感受設計要點

1、師生共同賞析紙立線裝飾作品

此賞析過程共展示了六幅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主要採用由教師設疑,啟發引導,學生討論,解答問題的教學思路共同感受立線裝飾作品中造型設計的要點。

(1)整體欣賞六幅作品——得出造型設計需誇張,要富有裝飾美感。

(2)欣賞作品1和作品2——得出造型設計可以是具象的,也可是抽象的。

(3)欣賞作品3和作品4——得出造型設計有對稱和均衡之別。

(4)欣賞作品5和作品6——得出“立線”的不同形態和有秩序的排列給

造型設計帶來很強的裝飾性和形式美感。

[設計意圖]:讓學生感受紙立線裝飾作品的藝術美,充分體會紙立線的基本造型方法在具體作品中的靈活運用給人帶來的裝飾美感,掌握基本的造型要素和基本方法。

2、遊戲:紙立線變變變。

此環節是在前一個環節基礎上的一次拓展,即讓學生嘗試用不同的紙通過擰、編、纏的方法,使紙變化出多種不同“立線”的形態,以改變單一的把卡紙裁成條狀立起“作畫”的方法。

[設計意圖]:以紙為媒介,拓展學生的思維,豐富紙立線裝飾作品的表現形式。

(四)作品評述,掌握設計難點

1、教師設問:立線裝飾除了紙材,還可以用哪些材料?並用課件展示用其他線形材料創作的立線裝飾作品。

學生邊欣賞邊歸納老師的提問,即除了紙材,還有電線、各種繩子、毛線、火柴、泥條、吸管、鉛絲甚至樹枝等。

2教師再提問:這些不同材質創作的立線裝飾作品的有何特點?

學生在教師的引領和啟發之下,邊欣賞作品邊回答老師的問題。即:由於材質的不用,作品給人的感覺不同,如毛線給人輕柔之感,而鉛絲則給人剛直之感。並進一步討論分析出在作品的創作中,應把造型和材料有機地結合起來,即以型選材或以材設型。

[設計意圖]:感受各種立線裝飾作品的藝術美,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創造美,學會把材料的質感作為豐富造型設計的重要元素,以增加作品的表現力和裝飾性,培養學生綜合分析事物的能力。

(五)演示討論,歸納設計步驟

教師展示瀝粉立線裝飾作品,簡單介紹瀝粉立線裝飾的原理和特點,並在實物投影儀上進行演示,進而由學生歸納總結出立線裝飾的設計步驟。

[設計意圖]:此環節既讓學生了解、感受了瀝粉立線裝飾作品的藝術美,同時又直觀地展示了作品的設計製作步驟。

(六)拓展知識,豐富設計方法

教師提問:立線裝飾的底版除了各種平面的紙材和板材外,還能有其他形式的底版嗎?接著,結合實物和圖片啟發誘導學生

(1)先出示把臉作為底版的貓頭鷹立線裝飾作品。

(2)再用課件顯示底版為盤子的泥條立線裝飾作品。

(3)最後展示用立線裝飾的塑料杯子。

在老師的啟發下,學生逐步歸納出底版除了紙材和板材外,還可以有以下三種表現形式:

(1)底版可以作為造型設計的一部分並與之相融合成一個整體。

(2)底版可以是生活用品。

(3)底版除了是平面的,還可以是立體的。

[設計意圖]:拓展底版的表現形式,既豐富了立線裝飾作品的設計方法,又能進一步開啟學生的設計思路,使作品與生活的聯絡更密切。

(七)合作設計,動手動腦

1、分組合作,快樂體驗

(1)在桌子上設計製作立線裝飾作品。

(2)在地上直接用各種跳繩創作立線裝飾作品。

(3)用泥條在白色KT板上創作立線裝飾作品。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大膽選用不同的創作方式,既拓展了創作空間,又增大了作品尺寸,同時也讓學生充分體驗了立線裝飾作品創作的樂趣。

2、作品展示,評議交流

學生先分組展示作品,派代表上臺進行交流,而後學生互評,最後教師點評總結。

[設計意圖]:檢驗課堂教學效果,並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示和交流的機會。

(八)開闊眼界,激發思維

1、教師結合圖片,簡介法國蓬皮杜文化藝術中心奇特的建築結構。它的設計獨樹一幟,整個建築是由鋼管和玻璃管構成,並把鋼管故意裸露在外面,象一個工廠車間。啟發學生用“立線裝飾”的視角去整體欣賞它,會發現它的.建築結構實為一個全立體的立線裝飾作品。

[設計意圖]:通過法國蓬皮杜文化藝術中心獨特建築結構的賞析,開闊學生視野,激發創新思維,使立線裝飾由平面向全立體拓展。

2、提出課後思考題:現代家庭裝潢為了美觀,通常把電線和水管埋在牆裡, 這樣做會給出現故障需要維修時帶來很大的麻煩,若把它們直接裸露在牆外,你將如何對它們進行科學而巧妙的設計,使其既實用又美觀呢?

[設計意圖]:拓展課堂知識,把立線裝飾的設計與生活實際相聯絡,增強學生學會運用知識改變生活、美化生活、創造生活的意識,並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動手實踐能力。

(九)寄語學生,昇華情感

同學們:在創意無限的設計海洋中,願你們插上想象的翅膀,開動腦筋,大膽探索,勇於創新,把我們的生活裝點得更加美好!

八、教學評價:

1、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立線裝飾作品的設計和製作方法。

2、在作品的欣賞評價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如何。

3、學生的作品設計是否具有一定創意的裝飾美感,且能積極投入到合作創作中。

九、教學反思:

通過教學實踐,給我最大的切身感受是,在新課程的改革實施中,教師不僅僅是一個被動的教材實施者,他也應該是一個積極的教材參與者。

本節課所呈現的教學內容很簡單,就是利用生活中各種線形的材料通過一些基本的設計知識和方法,進行有目的的創意、設計和製作活動,使其成為一件具有裝飾性的立線裝飾作品以美化生活和環境。如果只是按照教材中的內容去傳授,那麼,學生的思維勢必受到約束,反饋出的作業情況也會受到課本範畫的影響,雖有創意,但不會有太大的突破和創新,學生的積極性也不能被最大程度的調動起來,因此,我在認真吃透教材的基礎上,對教材的知識和內容進行了拓展和延伸,並巧妙地滲透在教學的設計中,既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豐富了立線裝飾作品的表現形式,又調動了學生創作的熱情,使得作品的呈現樣式更加多樣化、立體化,生活化。

點評:本課是設計應用領域中獨具魅力的一課。“立線裝飾”也是學生一看就懂一學就會的一種方法,然而要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它的美感,創作出別巨匠心,富有個性的作品來卻不容易。為此,教師把著力點放在了開啟學生思維上,學生的思維放出的奇光異彩使這節課特別精彩。

教師從引導學生觀察校園中的爬牆虎藤條入手,一下子使學生的思維跳出了局限的底版上的立線裝飾,並由此找到了生活中的不同材質的立線,既感受了不同材質的美又由不同的材質拓寬了學生的思維,符合新課程中以多種媒材進行創作的理念。遊戲“紙立線變、變、變”既給了學生方法又使學生的思維豐富了、活躍了。此外,最後的拓展,通過播放裸露在樓道里的電線和水管的錄影,引導學生對這些不美的立線進行加工設計,使之既美觀又實用,至此,學生的思維逐步走向生活,走向深刻,具有價值。而介紹全立體的法國蓬皮杜文化藝術中心的奇特建築結構,又使得學生的思維從平面走向了立體。

國中美術說課稿 篇5

一、 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全日制中學美術課本第二冊第3課《形塊的分割與構成》,本課內容分兩課時完成。

a) 本課形塊的分割與構成聽起來比較抽象難懂,(七年級學生比校難理解,通過演示創設情景把題目改為木散為器,帛裁成衣較易理解)其實也比較容易,指是將原有的形象打散成一個個美的、單一的、變象的設計元素,然後將這些元素組合成全新的形態。這兩個看似獨立的步驟卻是現代圖案設計中的一個統一的過程叫變異過程,是現代圖案設計的基本原理。通過這個形塊的分割與構成的練習能基本瞭解圖案設計過程,為後面學習圖案設計打下基礎。

b) 前後知識聯絡:本課內容是在第一章。

教學難點:形塊的分割與構成,分割的規律,構成的方式。

二、 說教法、學法

學生分析:七年級學生心理剛開始成熟但又不成熟,思維習慣於對客觀事物進行摹仿、再現。而且對圖案在頭腦中還沒有正真形成圖案設計過程的觀念。為開啟學生豐富的想象力,使學生實現從再造思想到創造思維的躍進,嘗試著用分割與構成的創作練習,使學生體會到創造過程的甘苦。

為了使學生激起更大的興趣與熱情,由被動變為主動,既鍛鍊學生形象思維能力(腦),構成能力,創造能力;也可以鍛鍊學生的表現能力(手);同時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眼)。真正體現眼腦手的協調並用的原則。

根據學生情況,我採取以下教學方法:

1、 情境創設教學法:

學生總是在一種情境氛圍中接受知識效果最好,通過創設與教材情感相符合的情境,使學生輕鬆的掌握知識。在導課的時候創設" 桌面整理" 的活動,看誰分塊佈置合理,使桌面既美觀又便於使用,使學生初步瞭解分割與構成的觀念。

2、 觀察、發現法

觀察、發現法有助於發展學生的智力,思維的主動性,體現學生的主體,是學生有效的學習方法,體會象科學家那樣探索發現真理的滋味。讓學生觀察" 花瓶與人頭" 的圖案畫,使學生髮現從不同角度觀察會有不同的畫面,激發學生進行分割練習的慾望。

3、 演示、練習法

這是在美術課中最常用的方法,演示" 人" 的圖案分割構成,教師演示只是讓學生掌握其中的分割構成的方法,而不是讓學生抄襲教師的想法,給學生建議,引導學生髮揮自己的想象力, 學生練習,根據教師指導,對所學的知識用實際,先選定要構成什麼圖案,再劃分為幾塊,概括成幾個幾何形或自然形,分割裁剪,最後拼合成預定的圖案。可以展示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c) 本課教學內容:主要是分割和構成的概念,分割的規律,構成的方式,先臨摹,再通過分割與構成獨立完成一張作品。

三、 說教學過程

本節有三個高潮一開始匯入和中間講解

(以學生自己動手練習引入)師生問好後,教師巡視學生桌面上的用品,桌面上只有書、作業本、文具盒、尺、筆、圓規等用具,讓學生在再短的時間內整理好,使" 桌面" 上即整潔、

美觀,又要便於使用方便,看學生怎麼佈置這個桌面。(學生準備教師巡迴指導講評)這是桌面的分塊與佈置,再結合教室的佈局,最後引申到課桌以及傢俱的製作方法和衣服的裁剪與縫紉。

同時板書:木散為器 帛裁成衣 (5分鐘)

教師講解: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分割與構成板書:——形塊的分割與構成

1、請學生先自己來說說什麼是分割,(學生回答,教師引導補充:分割是將一個形分成若干等分;結合事例:如田地的分割、教室內部的分割,房子的空間分割,關鍵是怎麼分,)分為隨意分割也就是——自由分割(出示範畫講解,分割成自然形、幾何圖形。)相對應的還有規則分割(把形按一定的規律分割,等量分割、等比分割等等),再是功能分割(就是剛才作的練習按各自的功能分割)。

d) 至開本課的教學目標:①使學生了解什麼是" 分割與構成" ,以及它在圖案設計中的意義。②通過" 分割與構成" 練習,提高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構成能力和創造能力。③同時培養學生對圖案的裝飾美的審美能力。

e) 我認為教學重、難點最能體現課題目標,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將本課的教學重難點確定如下:

教學重點:掌握分割與構成的規律,為構成圖案的需要而進行合理的分割。

板書:形塊的分割與構成

1、請學生先自己來說說什麼是分割,(學生回答,教師引導補充:分割是將一個形分成若干等分;結合事例:如田地的分割、教室內部的分割,房子的空間分割,關鍵是怎麼分,)分為隨意分割也就是——自由分割(出示範畫講解,分割成自然形、幾何圖形。)相對應的還有規則分割(把形按一定的規律分割,等量分割、等比分割等等),再是功能分割(就是剛才作的練習按各自的功能分割)。

d) 至開本課的教學目標:①使學生了解什麼是" 分割與構成" ,以及它在圖案設計中的意義。②通過" 分割與構成" 練習,提高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構成能力和創造能力。③同時培養學生對圖案的裝飾美的審美能力。

e) 我認為教學重、難點最能體現課題目標,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將本課的教學重難點確定如下:

教學重點:掌握分割與構成的規律,為構成圖案的需要而進行合理的分割。

國中美術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的地位和作用

紙的造型(之一)是浙江省義務教學國中美術第四冊第二部分手工製作中一個教學內容,在手工製作中紙的造型是培養學生慧眼、巧思、妙手的有效途經。同時也為學習第六冊紙的造型(之二)奠定基礎。

2.教學目標

根據美術教學大綱,依據對教材具體內容的分析和對學生實際情況的瞭解,以學生的認知水平為出發點,以為培養學生的造型能力落腳點,我確定本節課三位一體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讓學生了解紙造型的特點與作用,掌握其簡單的製作方法。

(2)過程與能力目標

學習從平面形態到立體形態的造型,培養學生的體積和空間意識,發展他們的想象力與造型思維能力。

3、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讓學生掌握簡單的從平面形態到立體形態的製作方法。

難點:在平面形態到立體形態製作過程中雙手的協調配合

(二)說教法

課堂教學中我始終堅持以學生髮展為本,調整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實現教師由知識的灌輸者向學生學習的指導者、促進者轉變,學生由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向自主探究者轉變,使學生由學會向會學轉變。本堂課我採用以下教學方法:

1.情境教學法

本堂課的課間、課尾,我通過圖片、音樂,兩次為學生創設生動直觀的教學情境,使學生認知衝突,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活動去解決發展的不平衡,啟迪學生的思維,

2.討論互助法

課堂討論,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師生共同營造的和諧、寬鬆、民主的氣氛中,學生在探究知識的同時形成了豐富的人生態度和情感體驗和互助精神。

(三)說學法

現代教育思想尤其注意學生的主體作用,重視學生學的方法。本堂課我引導學生掌握和運用以下學法。

1.討論法

把學生在製作過程中互相討論促進認識,增進友誼,掌握技能。

2.學生指導法法

以學生指導學生,讓完成好的學生去幫助其他困難的學生,培養班級同學間的一種團結互助精神。

(四)教學過程

我將本課教學過程定位在師生交往、共同探究複習方法,突出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我作了如下教學過程設計。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教學輔助,使本節課的教學更加直觀,增加欣賞內容使之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教學更加生動。

學生:為使課堂教學能順利進行,學生在課前準備必須的工具和材料(紙,雙面膠,剪刀)

輕鬆課間

顯示片頭(一首歌曲、教學課題)

讓學生的心逐漸平靜下來,給學習創造一種輕鬆的環境。

匯入新課

讓學生動手摺紙――要求把一張紙折出一個立體的行(培養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更加直觀的瞭解什麼叫紙的造型――就是把一張平面的紙塑造成一個立體的行。

講授新課

(一)作品欣賞

開闊學生視野,瞭解紙造型的作用和各種形式,揭發求知慾,促進課堂氣氛。

(二)技法講解

1、(繪、剪、劃刻、切割、摺疊、包折、捲曲、組合、貼上)讓學生知道通過這些手法可以創造出更加生動的形象。我主要通過具體的作品使學生來了解這些技法的運用。

2、通過提問討論的形式使學生掌握紙的造型製作圖示中各種線條的作用(提問討論加深學生了解)

(三)練習

製作書中的公雞使剛學的知識得到應用鞏固在學生練習過程中以學生輔導學生的方法來完成這次練習,培養了同學間的一種相互協作精神,同時使更多學生能得到輔導上課效率更高。

紙 的 造 型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紙造型的特點與作用,掌握其簡單的製作方法。

2、學習從平面形態到立體形態的造型,培養學生的體積和空間意識,發展他們的想象力與造型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讓學生掌握簡單的從平面形態到立體形態的製作方法。

教學難點

在平面形態到立體形態製作過程中雙手的協調配合

課前準備

製作《紙的造型》多媒體輔助,讓學生在課前做一個摺紙作品。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上課,師生問好!

匯入

讓學生動手摺紙――要求把一張紙折出一個立體的行

(三)學習新知

1、用多媒體輔助的形式讓學生欣賞一些紙的造型作品使學生明白用一些平面的紙也能做出如此漂亮的造型(揭發學生的興趣)

2紙造型的手法

(繪、剪、劃刻、切割、摺疊、包折、捲曲、組合、貼上)讓學生知道通過這些手法可以創造出更加生動的形象。

3線條所表現的意思

表示向下折

表示向上折

表示輪廓線

表示貼上部分

(四)練習

製作26頁公雞(根據書中的圖示製作)

折 畫 剪 刻 折

(五)輔導

由完成早並且做得好的學生進行輔導(每組一個)

做得快的同學根據26頁的圖繪製並折動物一個小結

主要講評學生的課堂練習為主

(七)下課

評課稿(美術課)

本節美術課,潘老師在課前作了精心的準備,製作了一個多媒體輔助,節省了教師的板書和講解時間,為學生創設了更多地動手時間,更為重要一點是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更加加深了學生對紙造型的直觀形象,對完成本次課的教學目標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本次課教學目標明確,教學步驟安排合理,學生從開始匯入到最後完成紙雞的製作,完成了本次課課前預定的教學目標。

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動手進行製作的熱情高漲,動手製作的時間也較多,充分體現了學生主體性地位,特別是課的匯入,讓學生自己動手摺出一種紙的造型,發展了學生個體創造性思維能力,這點很好。

通過多種教學手段,基本解決了本次課的教學重點,如利用媒體工具和學生的示範製作,使學生基本掌握了從平面形態到立體形的製作方法。

建議:(1)提高評價機制的靈活性。

(2)出現了雞重心問題,未能最好的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