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會《不一樣房子》說課稿

才智咖 人氣:3.13W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快來參考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社會《不一樣房子》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班社會《不一樣房子》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分析:這是中班主題活動《我搬家了》中的一節社會活動。《不一樣的房子》這個故事具有奇妙別緻的想象,把小松鼠的粗心和烏龜的樸實、善良塑造的活靈活現,讓幼兒感受到其中的幽默。此活動故事情節簡單,充滿童趣,形象鮮明、突出,容易引起幼兒學習興趣,且遊戲融入教學活動過程中,符合幼兒的年齡和現有經驗。

2、本班幼兒現狀分析:我們班幼兒的思維方式仍帶有直覺行動性,還需要依靠動作、探索去發現事物的特徵。

3、目標定位:幼兒聽故事,可以懂得一些道理,此外,通過故事教學,還能增長幼兒知識,發展智力,使幼兒獲得美感,提高審美能力。因此特制定以下幾個活動目標:

(1)知道故事中動態的場景變化與故事內容之間的關係。

(2)增加對各種房子的瞭解。

(3)養成做事情認真觀察的好習慣。

4、活動重點、難點:本節課的重點是引導幼兒辨別大自然中的聲音,理解故事情節,理解小松鼠的房子會動的原因。難點是體驗朋友之間友好的情感。

5、活動準備:為了使活動的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協調統一,寓教育於生活情境、遊戲中,特作以下準備:故事課件、各種房屋課件

二、說教法

新《綱要》明確提出了:"創設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的環境,支援促進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讓幼兒想說、敢說。"在活動中,我本著讓幼兒成為學習主體的原則,採用了以下教法:

1、視聽講結合法:根據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佔主要地位的特點,以及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而採用的,“視”就是引導幼兒去看,去細緻地觀察課件,“聽”就是教師的語言啟發、引導、暗示和示範,“講”就是幼兒的講述,包括分組講,自由結伴講,這樣可以更好地滿足每個幼兒想說的願望,視聽講結合法能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讓幼兒處於積極的.學習狀態中。

2、分段講述法:在幼兒自由探索獲取知識的同時,利用教學課件進行分段講述的方法,由於這篇故事描寫了四個不同的場景,完整教學不利於幼兒的記憶,分句又會破壞故事的完整性,所以運用分段講述法,每一段設計幾種不同形式的提問,使幼兒熟悉理解故事中的語句。

以上兩種方法交替使用,互相補充,使語言與藝術極和諧的融為一體。

三、說學法

遵循“幼兒是通過自由觀察,積極探索進行學習的。”這一認知發展規律,為了給今後獨立學習,獨立思考奠定基礎,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鍊了能力,更昇華了情感。

本次活動結合目標採用的方法有:

1、多種感官參與法:在活動中通過眼看(觀察)耳聽(傾聽、)腦想(想象)學一學、說一說(嘗試)等多種方法來獲得知識體驗,重點是引導幼兒注意傾聽,大膽表述,在欣賞故事中藉助於多媒體課件生動活潑的畫面,聲情並茂的解說,刺激幼兒的各種感官,激發幼兒想說的願望,然後利用各種教學方法給幼兒提供表達的機會,讓幼兒敢說、想說。多感官參與的活動給幼兒創造了更大的發展空間,留下了更為深刻的印象。

2、探索仿編法:新《綱要》指出:“幼兒語言學習是開放而平等的學習”教師和幼兒是構造學習和交流過程的共同體,因此,我為幼兒創造了支援性的語言教育環境,支援幼兒在活動中擴充套件語言經驗。我在引導幼兒進行仿編童話的同時,提供了各種圖片以引起幼兒的思考,讓幼兒在探索中自主的學習,突破難點。

四、說活動過程

1、激發興趣(第一環節)

活動開始部分,教師以:“小松鼠建了一座會動的房子,這事怎麼回事呢?”我以這樣的形式匯入,目的是激發幼兒興趣,帶著疑問聽故事。

2、組織教學,學習重點(第二環節)

這一環節是讓幼兒理解掌握故事內容,也是完成教學重點的主要環節,可分為三個小部分:

(1)視聽結合,整體感知

通過觀看電腦課件,幼兒園完整欣賞故事,使他們對故事內容有初步的印象。

設計提問:會動的房子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2)一問一答,緊扣重點

幼兒分片段觀看,教師根據故事內容進行提問,啟發引導,幫助幼兒具體感知,理解故事內容。

設計提問:小松鼠在哪裡造了房子?房子造好了發生了什麼事?小松鼠分別看到了哪些景物?接著,引導幼兒討論:假如你是小松鼠,發現自己把房子建在了烏龜的背上,你會怎麼想?怎麼說?

3、請幼兒說說,烏龜還會帶松鼠去哪呢?他們還會聽到什麼聲音?

4、結合課件,請幼兒欣賞不同型別的房子。

最後,結束部分

然後組織幼兒討論:小朋友,你能象故事中的小松鼠學習嗎?為什麼?接著,對幼兒進行行為教育,教育幼兒改掉粗心的毛病,養成無論做什麼事情認真觀察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