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高中說課稿模板集合6篇

才智咖 人氣:2.99W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我們該怎麼去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說課稿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高中說課稿模板集合6篇

高中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首先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函式的概念》是北師大版必修一第二章2.1的內容,本節課的內容是函式概念。函式內容是高中數學學習的一條主線,它貫穿整個高中數學學習中。又是溝通代數、方程、、不等式、數列、三角函式、解析幾何、導數等內容的橋樑,同時也是今後進一步學習高等數學的基礎。函式學習過程經歷了直觀感知、觀察分析、歸納類比、抽象概括等思維過程,通過學習可以提高了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二、說學情

接下來談談學生的實際情況。新課標指出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所以要成為符合新課標要求的教師,深入瞭解所面對的學生可以說是必修課。本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分析能力,以及邏輯推理能力。所以,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是相對比較容易的。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分析以及對學情的把握,我制定瞭如下三維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理解函式的概念,能對具體函式指出定義域、對應法則、值域,能夠正確使用“區間”符號表示某些函式的定義域、值域。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例項,進一步體會函式是描述變數之間的依賴關係的重要數學模型,在此基礎上學習用集合與對應的語言來刻畫函式,體會對應關係在刻畫函式概念中的作用進一步加深集合與對應數學思想方法。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自主探索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說教學重難點

我認為一節好的數學課,從教學內容上說一定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而教學重點的確立與我本節課的內容肯定是密不可分的。那麼根據授課內容可以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函式的模型化思想,函式的三要素。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是:符號“y=f(x)”的含義,函式定義域、值域的區間表示,從具體例項中抽象出函式概念。

五、說教法和學法

現代教學理論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教學的一切活動都必須以強調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為出發點。根據這一教學理念,結合本節課的內容特點和學生的心理特徵與認知規律以問題為主線,我採用啟發法、講授法、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等教學方法。

六、說教學過程

下面我將重點談談我對教學過程的設計。

(一)新課匯入

首先是匯入環節,提問:關於函式你知道什麼?在國中階段對函式是如何下定義的?你能否舉一個例子。從而引出本節課的課題《函式概念》。

利用國中的函式概念進行匯入,拉近學生與新知識之間的距離,幫助學生進一步完善知識框架行程知識體系。

(二)新知探索

接下來是教學中最重要的新知探索環節,我主要採用講解法、小組合作、自主探究法等。

首先利用多媒體展示生活例項

(1)某山的海拔高度與氣溫的變化關係;

(2)汽車勻速行駛,路程和時間的變化關係;

(3)沸點和氣壓的變化關係。

引導學生分析歸納以上三個例項,他們之間有什麼共同點,並根據國中所學函式的概念,判斷各個例項中的兩個變數之間的關係是否為函式關係。

預設:①都有兩個非空數集A、B;②兩個數集之間都有一種確定的對應關係;③對於數集A中的每一個x,按照某種對應關係f,在數集B中都有唯一確定的y值和它對應。

接下來引導學生思考通過對上述例項的共同點並結合課本歸納函式的概念。組織學生閱讀課本,在閱讀過程中注意思考以下問題

問題1:函式的概念是什麼?國中與高中對函式概念的定義的異同點是什麼?符號“ ”的含義是什麼?

問題2:構成函式的三要素是什麼?

問題3:區間的概念是什麼?區間與集合的關係是什麼?在數軸上如何表示區間?

十分鐘過後,組織學生進行全班交流。

預設:函式的概念:給定兩個非空數集A和B,如果按照某個對應關係f,對於集合A中任何一個數x,在集合B中都存在唯一確定的數f(x)與之對應,那麼就把這對應關係f叫作定義在幾何A上的函式,記作f:A→B,或y=f(x),x∈A。此時,x叫做自變數,集合A叫做函式的定義域,集合{f(x)▏x∈A}叫作函式的值域。

函式的三要素包括:定義域、值域、對應法則。

為了使得學生對函式概念的本質瞭解的更加深入此時進行追問

追問1:國中的函式概念與高中的函式概念有什麼異同點?

講解過程中注意強調,函式的本質為兩個數集之間都有一種確定的對應關係,而且是一對一,或者多對一,不能一對多。

追問2:符號“y=f(x)”的含義是什麼?“y=g(x)”可以表示函式嗎?

講解過程中注意強調,符號“y=f(x)”是函式符號,可以用任意的字母表示,f(x)表示與x對應的函式值,一個數不是f與x相乘。

追問3:對應關係f可以是什麼形式?

講解過程中注意強調,對應關係f可以是解析式、圖象、表格

追問4:函式的三要素可以缺失嗎?指出三個例項中的三要素分別是什麼。

講解過程中注意強調,函式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追問5:用區間表示三個例項的定義域和值域。

設計意圖: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將課堂完全交給學生,教師發揮組織者,引導者的作用,在運用啟發性的原則,學生能夠獨立思考問題,動手操作,還能在這個過程中和同學之間討論,加強了學生們之間的交流,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們的合作意識和探究能力。

(三)課堂練習

接下來是鞏固提高環節。

組織學生自己列舉幾個生活中有關函式的例子,並用定義加以描述,指出函式的定義域和值域並用區間表示。

這樣的問題的設定,讓學生對知識進一步鞏固,讓學生逐漸熟練掌握。

(四)小結作業

在課程的最後我會提問:今天有什麼收穫?

引導學生回顧:函式的概念、函式的三要素、區間的表示。

本節課的課後作業我設計為:

1.求解下列函式的值

已知f(x)=5x-3,求發(x)=4。

2.如圖,某灌溉渠道的橫截面是等腰梯形,底寬2m,渠深1.8m,邊坡的傾角是45°

(1)試用解析表示式將橫截面中水的面積A表示成水深h的函式

(2)確定函式的定義域和值域

高中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大氣環境是高中地理第三節的課文,這一單元是高中地理中最重要的章節之一,考試中所佔的比例也較多,而這一節又是第二單元的重點知識之一,因此,它是高中地理一個重要內容。這部分內容很容易和我們周圍實際生活相聯絡,從而取材於我們的生產生活,考查學生運用地理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又可以作為考試的切入點,考查學科內與之相關聯的內容,體現綜合大學聯考命題方向,因此,這一考點是高中地理中最重要的知識之一,考試中所佔的比例也較多,也是大學聯考熱點知識之一。本節內容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講述大氣的垂直分層及每層大氣的特徵,第二部分主要講述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及對地面的保溫作用,注重學生培養讀圖分析能力、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和理論聯絡實際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1、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

2、太陽輻射、地面輻射、大氣輻射、大氣逆輻射四種輻射之間的關係。

3、大氣的保溫效應。

(2)教學難點 大氣保溫作用原理。

(3)教學媒體 多媒體

二、說教法

教無定法,應“以學定法”,這是新課程“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的體現。以此為出發點,本節課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年齡特徵,主要採用以下教學方式:

1、 探究式教學:在教學中,營造寬鬆和諧的課堂氛圍,激勵學生在解決問題中探究,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地理實踐能力。

2、 小組合作學習:這種方式既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又能增強學生競爭意識,提高參與各種活動的積極性,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發展。

3、問題導學法:提出問題讓學生採取自學的方式來解決,增強學生自己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

三、說學法

根據地理教學的一般特點,採用下列教學方法: 1、圖導圖練法:

通過教師指導學生動眼識圖、動腦析圖、動口說圖等多項措施訓練,提出問

題,啟發學生思考,回答,並進行歸納,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讀圖分析能力。 2、比較分析法:

將教材中的主要知識進行對比,突出教學重點,突破難點。 3、案例分析法:

通過對課本及補充材料中案例的分析、探究,使學生掌握材料分析題的解題

方法,培養學生材料分析能力及探究能力。

四、說教學流程

創設情境匯入、探究學習、課堂小結、鞏固訓練。

五、 教學效果評價

本節課利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旨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學生之間團結協作的能力。同時,力求很好地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得學生們在快樂探索中尋找知識,豐富學生的課堂生活,培養了學生的積極的情感態度。

高中說課稿 篇3

一、指導思想

本課以“健康第一”為宗旨,以學生髮展為中心,讓高中生能在初級劍模組學習中獲得運動技能。強調教學中學生的個性發展和能力培養,突出學生的主動性、自主性和創造性以及互學、互練、互評的合作意識;創設輕鬆愉快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得到學習。

二、教材分析

初級劍是劍術的基礎套路,其內容豐富、結構嚴密、動作優美、簡明易學,組織編排符合教學的規律,全套動作除預備式和結束動作之外,還有三十二個動作,共分四段,每段八個動作,從起式到收式兩個直線來回。經常進行初級劍套路練習,可以增強體質,提高攻防意識,併為學習其他劍術套路打下基礎。

教學重點:第二十二動作 教學難點:動作節奏有節拍

三、學情分析

高二女子武術班的學生通過以前的武術模組學習都有一定的'武術基本功,對學習劍術套路的興趣也較濃厚,學生比較活躍,具有較強的模仿、自學以及自控能力,又具有很強的學習慾望。教學班的體育骨幹能力較強,同學之間團結合作、自主探究學練能力較強。

四、教學內容:初級劍第二十二至二十五

五、教學目標

1、提升初級劍模組所學的前二十一個動作的熟練程度,並提高動作質量。

2、學習初級劍第二十二至二十五動作並逐步熟練。

3、提升對體育骨幹水平的培養,讓學生之間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學練。

六、教法與學法

1.教法:根據學生生理、心理特點,我採用了結構式教學法、“拍節教學”法、探究法、指導法、評價法等,創設有利於學生主動發展、積極探索的學習氛圍,達到培養實踐能力和功防意識的目的。

2.學法:本節課採用小組練習法、小組討論法、自主學習法、探究學習法、合作交流法等學法,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比較、分析、自練、相互指導的學習過程中掌握知識、提高技能,使學生感到“學會”和“會學”的雙重效果。

七、教學流程:

1、開始部份

由體育教學班長(輪值)集合整隊,報告出勤情況,教師宣佈課的內容、任務及安全注意事項,安排見習生

設計意圖:讓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中來進行劍術學習,合理處理教學常規。

2、準備部份

由體育教學班長(輪值)帶領,跑操場一圈,進行熱身操活動,武術基本功練習

設計意圖:發揮體育骨幹作用,以學生帶動學生的熱身活動更能體現出多元化、多樣化,減輕體育教師在這個環節的負擔。

3、基本部份

(1)複習這一模組中學過的劍術動作

由各學習小組長帶領下進行分組複習練習(可根據學習動作套路圖示進行),教師巡迴指導,及時進行點評以及鼓勵。

設計意圖:讓學生回顧一下以前所學內容,並提升動作質量,特別是拍節的掌握情況,發揮各小組相互學習、相互指導、相互促進的作用,通過點評與鼓勵,為更好地學習新動作建立學生的自信心,從而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

(2)學習初級劍第二十二至二十五

A、教師根據動作學習板的圖示,讓多位學生模仿圖示動作定型並進行動作講解,讓學生有一個看圖示跟學生定型動作進行比對,建立動作印象

B、教師進行示範再次講解,學生根據教師動作進行模仿,跟教師口令與講解,進行學習練習

C、分小組進行學習與練習,教師巡迴指導,並指導如何去糾正其它同學的錯誤動作

D、集中進行展示(指定學生進行),教師展示,讓學生進行比對,進行點評並提出解決意見。

E、學習小組再次分開進行再次提升練習,根據教師和同學提出的解決意見進行動作掌握的昇華

F、集中練習

設計意圖:多方位提供學習層面,立體式練習與交流,讓學生更好地學會、會學,讓學生能通過圖示、交流、相互指導掌握武術動作,再根據教師的拍節教

學法掌控動作節拍。相互點評與糾正錯誤動作,更好地提升學生間的交流與合作。

(3)所學內容整體練習

設計意圖:讓學生有一個整體動作認識,建立動作整體構造,提升動作拍節。

4、結束部份

進行放鬆練習、呼吸練習來調整身心,進行立體式點評與總結,師生再見

設計意圖:讓學生做到身體放鬆,心情愉悅,並用立體式進行點評與總結,達到鼓勵學生的目的,並體現出老師的關愛。

八、預期效果

通過自主探究學習,學生能自主學練初級劍的學習任務;通過“拍節教學”法,能提升學生對初級劍的動作節奏有一個良好的意識,通過展示,學生能相互檢驗學練成果,體驗新學的技術運用所帶來的成功感,增強學好初級劍的自信心。

練習密度預計能達到60%左右,平均心率預計125--135%左右

九、本課特色:

1、拍節教學法應用於初級劍教學,豐富了教學方法和方式,使初級劍教學在原劍法步型有名稱、進退方向有標準的基礎上,形成了動作節奏有拍節的完整教學法,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取得了較好效果。

2、創設培養體育骨幹平臺,多方位、多層次進行培養,減輕體育教師連續課堂教學的負擔。

高中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用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看問題》是人教版教材高二政治必修上冊第四課第二節第二框題。本課既是對第二課發展觀點的進一步具體和深化,又是在第三課矛盾分析法的指導下,具體地分析事物發展的狀態,回答事物怎樣變化、發展。因此,與第二、三課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絡。同時,由於本課內容從青年學生的實際出發,內容豐富,對於青年學生正確對待人生和社會有著非常直接、非常現實的指導作用,因而在唯物辯證法教學中歷來受到格外的重視和歡迎。加之,本框是在前一框題量變與質變原理的基礎上幫助學生學會用正確的方法分析事物的發展,對學生選擇正確的行為方式具有現實的指導作用,屬於哲學方法論的內容。所有這些都使得本框題的地位和作用更加重要和突出。

2。教學目標

基於本人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根據《課程標準》和學生的認知結構及心理特徵,我特別制定了這樣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能夠運用本框的哲學觀點,並以例項對其加以分析說明;並能用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對"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等名言進行解釋。

能力目標:通過本框教學,結合方法論教育的要求,培養學生聯絡個人和社會生活的實際,進行觀察、分析、判斷和指導自己選擇正確行為方式的能力。

思想覺悟目標:通過本框教學,引導學生把遠大理想、崇高目標與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的奮鬥精神結合起來,增強其社會責任感,學會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

3。教學重點和難點

為了實現本課的教學目標,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立以下內容為本課教學的重難點內容。

教學重點:把遠大理想、崇高目標與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的奮鬥精神結合起來,即青年學生在成長過程中要從小事做起是本框教學的重點。因為這是全課的重要教學、教育目標之一,也是我們進行世界觀,方法論教育的落腳點和歸宿,其中也滲透了政治課德育教育的目標。

教學難點:要堅持適度原則。因為這一原則對青年學生特別具有現實的啟發、教育意義,但在現實生活中又是比較難把握的,正所謂"知易行難",所以需要加以特別的分析引導。

4。對教材的整合及處理

前一框題在講解量變引起質變的形式時說到既有數量的增減,還包括構成事物的成分在結構和排列次序上的變化。因此,為了便於學生對教材知識的鞏固和掌握,體現知識前後間的對應統一,我把本框教材最後部分的內容重視"優化結構"調整到前面重視量的積累這裡進行講述。

二、說教學構思

本框知識的邏輯思路是:怎樣用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看問題,即量變與質變的關係原理的方法論意義,知識容量不算多,要在40分鐘內完成教學任務時間較為充裕,但也必須作到重點突出,詳略適當。所以,對於本框的難點,同時也是方法論意義的第一點"堅持適度原則"主要由教師講解分析例項完成。對於後面的內容,為了體現哲學理論聯絡實際的特點,便於學生理解,主要讓學生通過對現實生活中的具體事例分析來總結方法論意義,從而完成教學任務。

那麼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實現教學目標,做到重點突出、難點突破呢?這就需要正確的教學方法和策略。教學是藝術,是科學,它的本質在與創造。教育家孔子說過:"法無常法,貴在得法",針對不同的教材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將會有事半功倍之效。針對本課內容,我設計了以下幾種教法:

三、說教法

1。事例教學法。為了貫徹哲學理論聯絡實際的原則,我把教學中的理論知識與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學生學習生活的實際聯絡起來,既加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又有利於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問題教學法、歸納分析法。通過對比、討論等多種方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啟發式教育這一指導思想,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滲透素質教育新理論。

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為真正學習的主人。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我主要採取以下方法:

四、說學法

1。創造條件,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通過師生互動教學,把教師的教轉化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防止教師進行單向資訊的傳遞。

2。讓學生把書本知識與現實生活有機結合起來,轉變被動學習方式,在學習活動中理解知識、運用知識,並能創新知識,培養抽象思維能力、分析歸納能力和理論聯絡實際能力。

五、說教學程式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1。匯入設計

課堂匯入的好壞,對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影響著一堂課的教學效率和效果。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在匯入時應儘可能激發學生的興趣。為此,我在一開始便向學生展示我國三位航天英雄(楊利偉、費俊龍、聶海勝)的圖片,學生興趣大增,然後請學生講述我國神舟飛船的發展歷程,並加以適當的補充說明。此時,讓學生從哲學上來思考,神舟飛船的發展歷程體現了什麼哲學道理?(量變與質變關係原理)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量變與質變的統一,因此我們要學會用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看問題。

2。新課講授

(1)用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看問題的方法論意義

①對教學難點"要堅持適度原則"的教學,具體說明如下:

請學生回憶神舟飛船的發展歷程,思考飛船升空的過程中速度是否越快越好?然後通過對飛船速度快慢對飛船影響的分析,說明要保持事物穩定的性質和狀態就必須把事物的量變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和限度內,所以"要堅持適度原則",並著重分析了什麼是"適度"。然後,在教師的引導下,請學生聯絡實際討論,從正反兩方面舉例說明堅持適度原則的重要性,以培養學生理論聯絡實際、學以致用的能力。

②關於不失時機的促成飛躍的教學

首先提問學生思考事物為什麼要從量變到質變?如果事物的變化永遠維持在一定量的範圍內會有什麼結果?不會有發展,不會前進,所以當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為了實現事物的發展我們必須使事物發生質變,發生飛躍,並且要把握時機。請學生根據神舟飛船發展歷程說明抓住時機實現事物飛躍、發展的重要性。同時,請學生聯絡自身實際舉例說明現實生活中不失時機促成飛躍的事例。

事物要發展,發生質變必須先有量變,所以我們必須重視量的積累。

③關於"重視量的積累"的教學,有一點要特別注意:

事物的變化發展總是從量變開始,積累到一定程度從而發生質變,因此為了實現事物的發展我們必須重視量的積累。請學生運用知識聯絡神舟飛船的發展歷程說明這點,並對學生現在學習過程中的知識積累與以後自身的發展之間的關係聯絡課本知識特別加以分析,以深化學生對現在知識學習重要性的認識。學生回憶前一框題量變引起質變的形式,除了有數量的積累之外還有對結構的優化組合,所以在這裡特別提請學生注意重視量的積累既有數量的積累變化,還有對結構的優化。並聯系我國現在發展過程中的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東北部老工業基地的振興的政策對優化結構的重要加以說明分析。然後請學生聯絡學習的實際情況說明優化結構對學習效率的重要影響。

(2)關於教學重點"把遠大理想、崇高目標與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的精神結合起來"的教學

請學生回憶神舟飛船的發展歷程思考神舟飛船從一號到六號,實現從無人到載人的發展,其中無數次的對飛船的修改、設計,這些都與我國幾代航天人的努力密不可分,才有了中國人千年飛天夢想的實現。所以用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看問題還告訴我們青年學生要學會把遠大理想、崇高目標與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的精神結合起來。

①要學會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珍惜現在的學習

②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因為量的積累包括兩個方面:好習慣、好思想、好作風的積累有助於提高個人的修養和行為,而壞習慣、壞思想、壞作風的積累則會使我們往壞的方向變化,甚至使我們走入歧途。

(3)關於本框小結

為了使學生對本框知識有個整體的把握,本框小結即用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看問題的方法論意義和對我們個人的現實指導意義,請學生歸納總結。

3。課堂鞏固練習

鞏固新知識是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過程,練習應以提高學生技能、發展能力為目標。高中哲學常識的教學更要突出培養學生的辨證思維能力、對社會政治經濟等各種現象的觀察、分析能力、把握前後知識間的聯絡能力。據此,設計以下練習:請學生運用哲學道理全面分析"三個和尚沒水喝"的典故。

4。佈置作業

請學生運用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分析我國21世紀"新三步走"的戰略目標。

六、說媒體

雖然目前的教學裝備已有很大改善,多媒體教學已經普及。但這節課我仍然選擇的是傳統教學手段,因為這樣不僅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能使學生集中精力學習而不會把注意力放在多媒體上面,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

高中說課稿 篇5

【教材分析】

1。本節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節主要研究閉區間上的連續函式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求法和實際應用,分兩課時,這裡是第一課時,它是在學生已經會求某些函式的最值,並且已經掌握了性質:“如果f(x)是閉區間[a,b]上的連續函式,那麼f(x)在閉區間[a,b]上有最大值和最小值” ,以及會求可導函式的極值之後進行學習的,學好這一節,學生將會求更多的函式的最值,運用本節知識可以解決科技、經濟、社會中的一些如何使成本最低、產量最高、效益最大等實際問題。這節課集中體現了數形結合、理論聯絡實際等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學好本節,對於進一步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2。教學重點

會求閉區間上連續開區間上可導的函式的最值。 3。教學難點

高三年級學生雖然已經具有一定的知識基礎,但由於對求函式極值還不熟練,特別是對優化解題過程依據的理解會有較大的困難,所以這節課的難點是理解確定函式最值的方法。

4。教學關鍵

本節課突破難點的關鍵是:理解方程f′(x)=0的解,包含有指定區間內全部可能的極值點。

【教學目標】

根據本節教材在高中數學知識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結合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制定本節如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目標

(1)理解函式的最值與極值的區別和聯絡。

(2)進一步明確閉區間[a,b]上的連續函式f(x),在[a,b]上必有最大、最小值。 (3)掌握用導數法求上述函式的最大值與最小值的方法和步驟。 2。過程和方法目標

(1)瞭解開區間內的連續函式或閉區間上的不連續函式不一定有最大、最小值。 (2)理解閉區間上的連續函式最值存在的可能位置:極值點處或區間端點處。 (3)會求閉區間上連續,開區間內可導的函式的最大、最小值。 3。情感和價值目標

(1)認識事物之間的的區別和聯絡。

(2)培養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能夠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並最終解決問題。 (3)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理性精神。

【教法選擇】

根據皮亞傑的建構主義認識論,知識是個體在與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逐漸建構的結果,而認識則是起源於主客體之間的相互作用。

數最大值、最小值求解的方法與步驟,並優化解題過程,讓學生主動地獲得知識,老師只是進行適當的引導,而不進行全部的灌輸。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這節課主要選擇以合作探究式教學法組織教學。

【學法指導】

對於求函式的最值,高三學生已經具備了良好的知識基礎,剩下的問題就是有沒有一種更一般的方法,能運用於更多更復雜函式的求最值問題?教學設計中注意激發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使得他們能積極主動地觀察、分析、歸納,以形成認識,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充分發揮他們作為認知主體的作用。

【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教學,大致按照“創設情境,鋪墊匯入——合作學習,探索新知——指導應用,鼓勵創新——歸納小結,反饋回授”四個環節進行組織。

【教學設計說明】

上可導的連續函式的最值,這是導數作為數學工具的一個具體體現,整堂課對閉區間上的連續函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以“是否存在?存在於哪裡?怎麼求?”為線索展開。

1。由於學生對極限和導數的知識學習還談不上深入熟練,因此教學中從直觀性和新舊知識的矛盾衝突中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體驗和生活經驗,遵循學生認知的心理規律,努力實現課程改革中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基本理念。

2。關於教學過程,對於本節課的重點:求閉區間上連續,開區間上可導的函式的最值的方法和一般步驟,必須讓學生在課堂上就能掌握。對於難點:求最值問題的優化方法及相關問題,層層遞進逐步提出,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堂,師生共同探究解決,知識的建構過程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力性。

3。在教學手段上,製作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使得數學知識讓學生更易於理解和接受;課堂教學與現代教育技術的有機整合,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4。關於教學法,為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能夠主動愉快地學習,本節課始終貫徹“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探究為主線、思維為核心”的數學教學思想,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全過程中。

高中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本節《電阻》是國中物理第二冊第六章第三節《電阻》第一節,電阻編排在學生學習了電流以及電流表使用方法之後,它既符合學生認識規律,又保持了知識的結構性、系統性。通過本節課學習,主要使學生掌握電阻的概念和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同時也為學習下一節滑動變阻器打下基礎。電阻是導體的重要電學性質,理解這一概念的初步含義及其決定因素,與理解電流和電壓的概念一樣,是後續學習的必要基礎。

本課時的特點十分重視探究方法教育,重視科學探究的過程。讓學生在認知過程中體驗實驗方法、學習方法,瞭解什麼是電阻和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教學內容的編排是根據提出的問題,設計實驗方案,通過實驗和對實驗現象分析、處理得到相應的結論。

2、教學重點和難點

新課標中要求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初步認識科學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學習從物理現象和實驗中歸納簡單的科學規律。本節課的重點為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而難點是電阻概念的建立。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已有的認識基礎及本節的教材特點,確定本節的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與技能:

1、知道電阻及單位 2、知道影響電阻的因素

3、知道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

過程與方法

1、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與自主學習的方法

2、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學習使用控制變數法,通過實驗來研究一個量隨幾個量變化的關係;學習通過實驗總結物理規律的研究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了解半導體和超導體以及它們在現代科學技術著的應用,開闊視野

2、讓學生建立將物理知識應用於生活,服務於人類的意識

三、說教法

採用教師引導、啟發,學生觀察、動手操作,師生共同分析計論,總結出電阻的概念和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具體教法包括:提問法、類比法、分組討論法、實驗法、讀書自學法等。

四、說學法

為了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真正實現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針對本節內容和以上教法,學生主要學法為實驗探究法和討論歸納法。充分理解電阻的概念,並以此為基礎認識影響電阻大小的四個因素。

五、教學設計

一)說教學設計思路

學生已對電路和電流都有了初步的認識,引導學生通過把不同的導體接入電路觀察燈泡是否亮暗或比較電流表讀數的大小從而認識影響電流大小的因素,同時讓學生閱讀課本互相交流 知道導體在導電的同時又對電流有阻礙作用的性質,形成電阻的概念,進一步瞭解電阻單位。 學生已認識導體對電流有阻礙作用,再啟發學生從生活中的經驗及類比方法進行猜想電阻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觀察實驗 ,從中體會控制變數法的應用,再通過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想。並提出如何用一根電阻絲如何研究電阻與長度、橫截面積的關係,加深對科學的研究方法的理解掌握。從探究得出電阻的大小與長度、橫截面積、材料和溫度有關,理解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

二)說教學流程

1、引入新課

通過圖片複習舊知導體和絕緣體,創設問題情景“為什麼不用鐵做導體”,自然引出問題,激發起學生探究的慾望。

2、設疑分析,突破難點

圍繞“為什麼不用鐵做導體”這個問題,展開實驗,引導學生觀察思考。

設疑問一:在電路電壓相等的條件下,銅導線和鐵導線的電流是否一樣,引導學生觀察通過燈的電流越大,則燈越亮。

設疑問二:想一想:為什麼電壓相同時,選用不同的導體,電路中的電流不同呢?

學生紛紛討論,但所提猜想缺乏針對性,於是教師設定情景,進行誘導。

情景模擬:某車隊要從A地到B地,受到沙石的阻礙作用,車流會慢下來。

教師講述:將電流類比車流,引導學生猜想,造成通過兩個燈泡的電流不相等的原因是什麼呢?接著指導學生自學課文、分析、比較和討論,最終達成共識:燈泡亮度不同是由於通過燈泡的電流大小不同,而造成電流大小不同的原因是組成電路的導體不同,導體對電流有阻礙作用,不同的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不同。從而總結出電阻的概念: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導體的電阻越大,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就越大,致使通過導體的電流越小。

教師及時在黑板上板書,同時介紹電阻的符號、單位、單位的符號及換算,水到渠成,輕易化解難點。

3、合理運用多媒體,拓展學生知識面

多媒體展示介紹科學家歐姆 ,展示各類電阻器的圖片拓展學生知識面。同時展示常見電阻值,並引導學生分析資料,進行安全教育。

4、運用類比方法 引導猜想電阻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教師舉幾個例子,把電流類比車流,引導學生猜想不同的導體接入電路時,對電流的阻礙作用不同,也就是電阻一般不同,那麼有哪些因素影響導體電阻大小呢?

附:例子(1)某車隊要從A地到B地,一條是泥濘的小路,一條是平坦的水泥路,我想問一下,哪一條路車隊走的時候受到的阻礙小?(平坦的水泥路)看來車流所受到的阻力跟地面的組成材料有關。

(2)同樣是這車隊從A地到B地,當地面都是水泥路面時,一條是直線到達,還有一條是要轉一大圈子才能到達,同樣到達目的地,從哪一條路走起來比較輕鬆,也就是說受到的阻礙比較小?(直線到達的比較輕鬆)說明其他條件相同時,車隊所受到的阻礙跟車流所通過的距離的長短有關。

(3)同樣是這車隊從A地到B地,當地面都是水泥路面時 ,一路很寬,一條路很窄,同樣到達目的地,從哪一條路走起來比較輕鬆,也就是說受到的阻礙比較小?說明其他條件相同時,車隊所受到的阻礙跟車流所通過的路的橫截面積有關。

接著教師和學生一起做“電阻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1)電阻的大小與導體材料的關係

要求學生講解下列問題,逐步概括出結論。

①換接不同電阻時,由電流表示數不同,可得出什麼結論?

②你怎樣分析得出的?

③我們這個結論的前提是保持哪些量不變?想一想結論該怎樣敘述?

(通過引導學生逐步分析,得出結論,培養學生分析資料,歸納總結物理規律的研究方法.問題的層層深入加深了學生對規律的理解。)

2、電阻的大小與導體長度的關係

3、電阻的大小與導體橫截面積的關係

4、電阻的大小與導體溫度的關係

第二、三、四步的分析和第一步一樣。在這過程中讓學生領悟控制變數法

5、總結

學生小結本節內容,教師補充. 強調控制變數實驗方法。

6、鞏固練習

鞏固練習的方式採用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比賽。這樣既活躍課堂氣氛,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又鞏固知識

7、播放半導體與超導體的視訊,拓展學生知識面,加強學生對科學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