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說課稿國中範文彙編四篇

才智咖 人氣:2.25W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說課稿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說課稿國中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選說課稿國中範文彙編四篇

說課稿國中 篇1

一、說課標

(一)目標

美術課程總目標按“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定。

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美術活動,激發創意,瞭解美術語言及其表達方式和方法、運用各種工具、媒材進行創作,表達情感與思想,改善環境與生活、學習美術欣賞評述的方法,提高審美能力,瞭解美術對文化生活和社會發展的獨特作用。學生在美術學習過程中,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

美術課程分目標從“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和“綜合·探索”四個學習領域設定。

(二)內容標準:

根據課程的總目標和分目標對7—9年級學段提出了相應的具體內容標準。各學習領域分別由目標、學習活動建議和評價要點三部分組成。

1、目標是課程總目標和分目標的具體化。

2、學習活動建議針對目標提出一些更為具體的、可 操作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

3、評價要點則提出柱測目標達成度的要點。

二、說教材

(一)教材特點:

本冊教材是以豐富多彩的美術活動為主線,以由淺入深的基礎知

識和基本技能內容為副線,主、副線密切關聯,穿插並行。

(二)編排體例:

是由課題—教學提示—圖片與範畫的欣賞—教學內容的設定—學習建議—思考與討論—學生作業等組成。

(三)內容結構:

本教材在內容結構編排上改變了傳統的學科知識門類劃分課業的形式,各課內容彼此沒有非常緊密的聯絡,因此,而採用了並列式、散點式排列而非單元式。

在本冊教材中,四大學習領域所包含的課程內容所示,造型·表現學習領域共包含了5課,設計·應用學習領域共包含了6課,欣賞·評述學習領域共包含了1課,綜合·探索學習領域共包含了2課,由此我們不難看出造型與表現學習領域和設計與應用學習領域佔全冊教材的80%左右,可見這兩個學習領域在這學年段美術學習中的重要性。

(四)知識整合:

本冊教材主要圍繞著色彩冷暖知識、線條、節奏、工藝製作、玩具、實用設計、電腦美術、欣賞等知識進行的學習。

1、教材重點

在循序漸進的傳授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始終貫穿審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學要求,兼顧學生個性的發展和知識技能的學習的兩方面的需要。

2、教材難點:

強調趣味性的美術學習,設計內容要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強化學生美術學習的興趣;在繼承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美術文化傳統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充分體會社會的進步與多元化的美術發展方向。

3、教育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方面:

通過觀賞和各類美術作品的形與色,能用簡單的話語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啟發學生感受並表現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從中體驗生活的樂趣;幫助學生認識和使用常用色和點、線、面;瞭解基本美術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培養學生表達自己感受或意願的能力的,發展學生的空間知覺能力、形象記憶能力和創造能力。

(2)教學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欣賞、繪畫、繪畫創作等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製作過程;以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方式豐富學生的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在美術活動過程中強調趣味性的美術學習,教學內容和活動方式要充分考慮開放性、立體性,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美術活動的過程中,通過參與美術實踐活動獲得身心愉悅和持久興趣;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能夠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境與生活。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的。

三、說建議

1、教學建議

(1)要聯絡學生的學習生活內容,通過引導學生看看、想想、畫畫、做做的遊戲方式,讓學生充分體驗學習過程中的愉悅,激發學生的豐富想象,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

(2)在指導學生製作方法時採用讓學生欣賞範作、動手體驗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自己分析思考,獲得製作方法、瞭解所需的材料。

(3)多在隨堂教學時提供給學生,重在營造適合學生欣賞、討論、獲取知識。

(4)合理利用現代教學媒體補充教材。

(5)根據教材內容設定情景增強教材的趣味性。

(6)重視教師的示範。(教師的示範能清晰展示美術技法更能發揮教師的作用。)

2、評價建議

評價點:

(1) 能否用簡單的話語大膽的表達美術作品的形與色;

(2) 能否認識和使用常用色和點線面,是否瞭解基本美術語言的

表達方式和方法;

(3) 學生是否參與各種美術活動,在過程中是否嘗試各種技法;

(4) 學生的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是否得到提高的;

(5) 是否有合作精神、能否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評價方法:(1)自評方法

(2)互評方法

(3)師評方法

(4)自評互評師評相結合方法的

(5)作品展覽

3、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1)教學裝置與器材;多媒體教學裝置的;

(2)校外資源;剪紙、編制、廢棄物再利用等;

(3)利用網路資訊化;資源共享;

(4)自然環境資源;自然風光寫生的等等。

以上是我對七年級第二學年段美術科目進行的“三說一看”的學習研說,請各位評委老師給予建議和指導。

說課稿國中 篇2

一、指導思想。

本課在《課程標準》的教學理念指導下,全面貫徹"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教學設計中,真正促進學生身心健康,體育課也應更加生動活潑,豐富多彩,更具有時代性,讓學生在歡樂中精神得到薰陶,身體得到鍛鍊,技能得到發展。

二、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五年級的前滾翻,前滾翻是五年級技巧練習的一項重要內容,是體操運動的基礎,也是許多運動專案練習的輔助性手段,能夠發展學生身體柔韌、靈敏等素質,提高身體的協調與平衡能力。培養學生勇敢、頑強和互相幫助的優良品質,促進兒童身心和諧發展。同時讓學生知道前滾翻也是一種簡單的自我保護方法。

三、教學目標:

教學內容:

1、前滾翻

2遊戲:穿越森林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讓學生解前滾翻的動作方法,基本掌握前滾翻動作要領。

2、技能目標: 通過練習,發展學生的靈敏、柔韌等身體素質和協調性以及空間平衡能力。

3、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互幫互助,能做到自我保護和克服困難的優良品質。

四、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教學重點是:團身緊,雙手及時推墊。

本課教學難點是:滾動圓滑,動作協調。

五、教學方法運用:

(一)、教法:根據本課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為更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特採用以下教學方法: 語言、情境匯入法、模仿練習法、講解示範法、表揚、鼓勵法

(二)、學法:本節課學生主要採用觀察法、模仿練習法、自主學練法、小組互助法等,引導學生主動去嘗試體驗,養成主動學習、探索創新的習慣。

六、場地與器材準備:

小體操墊4塊、錄音機一臺

七、教學過程

本課教學程式分為三個階段

一、準備部分

課的匯入通過韻律操(兒歌),課的開始部分,必須使每個學生的身體充分活動開,我設計童謠拍手操,活動身體各部位:

你拍一我拍一,天天早起練身體。 你拍二我拍二,扭扭我的小腦袋。

你拍三我拍三,我們一起去爬山。你拍四我拍四,我們來學鷹展翅。

你拍五我拍五,大家一起來跳舞。你拍六我拍六,樹上水果用力夠。

你拍七我拍七,集合整隊快靜齊。你拍八我拍八,跑步跳遠人人誇。

你拍九我拍九,一起遊戲手拉手。你拍十我拍十,鍛鍊身體要堅持。

為後面的新授課做好鋪墊。本階段我採用的半圓形隊,目的是讓每一位學生與老師能近距離的觀察到對方,也為後面兩人一組的練習和遊戲的場地佈置奠定基礎。

二、基本部分

這一部分是本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較好完成本課運動技能領域目標,我依據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把這一部分分成三個層次推進教學。

第一層次:匯入練習(前後滾翻)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激起學生練習前滾翻的慾望,我一開始進行情景創設:小刺蝟遇到危險時是如何保護自己的?(學生分別在墊子上模仿小刺蝟團身滾動,教師巡視觀察,請優秀學生展示,引出本課教學內容——前滾翻。)這兒教師打破以往打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嘗試練習中去體會動作,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第二層次:學練完整動作

⑴教師語言誘導:剛才同學們已經模仿小刺蝟的滾翻動作,現在動腦想一想、試一試怎樣才能像它一樣,順利地滾翻過去呢?學生通過語言誘導,進行嘗試,每人約2-3次。湧躍發言。通過這種提問的方式,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給學生自由的空間,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⑵教師示範、講解動作要領:同學們通過嘗試,肯定想解一個完整而又正確的動作。通過教師的示範,讓學生對前滾翻動作技術有一個完整的概念,滿足學生的求知慾望。

⑶運用兒歌進行練習:通過簡單易懂的兒歌(一蹲二撐三低頭,團身滾翻像圓球)讓學生提高學習的興趣,同時掌握團身滾動的動作要領。

⑷保護與幫助:前後的同學兩人一組進行幫助與保護(保護者一手扶肩,一手託腰背部進行幫組,學生分組練習4-6次)設定這一環節的目的是培養同學之間互幫互助的優良品質,並通過在同伴的幫助下,進一步提高動作的完成質量,同時也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

⑸教師巡視知道:在練習過程中,教師及時對不正確的動作進行指導糾正,如身體傾斜、頭頂觸墊等。

(6)推優示範

讓好的同學進行示範,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才能、水平和個性的機會,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其表現欲。

整個環節是在輕鬆、和諧、愉快的環境下進行的,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前滾翻的動作要領。

第三層次:情景遊戲《穿越森林》 7′

遊戲最能滿足低年級學生好玩、競爭的心理需求。教師創設情境:小刺蝟在生活中為躲避侵襲,要穿越森林中的各種障礙(用小墊子佈置活動場地),障礙賽跑—-鑽過山洞、跨過小河,目的是充分利用現有器材,即節約時間又增加練習密度,約2-3組,遊戲中前滾翻與另外其他技術相結合,通過遊戲既鞏固前滾翻動作要領,又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還提高課堂氣氛。

三、結束部分

1、孩子們坐在墊子上,在舒緩的音樂聲中,進行全身心的放鬆,與情感交流,既達到恢復身心的目的,又體現和諧、民主的師生關係。

2、教師小結

整節課預計密度約:40左右%,平均心率:120—130次/分。

課後作業:要求回家練習團身前後滾動,體驗滾動過程。

說課稿國中 篇3

一、設計理念

堅持以“健康第一、學子為主體”的指導思想,以新課標理念為依據,在體育教學中,充分發揮學子的主體作用,培養學子的創新意識和自我鍛鍊意識,營造寬鬆愉悅的課堂氛圍,使學子主動獲取知識,創設學子主體的學本課堂,逐步學習和掌握知識,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材分析

本單元主教材內容是耐久跑,其完整技術一般包括:起跑和起跑後的加速跑、途中跑、終點衝刺等三個部分,其中途中跑包括直道和彎道。但由於跑的距離不同,所採用的技術也不同,而且還有全程跑的體力合理分配或者正式比賽中戰術運用等,所以既要講究動作的實際結果,更要節省體力。對於耐力跑的各個技術過程,始終要貫徹:動作輕鬆、自然,幅度較小;重心高且平穩;跑的節奏感要強,跑速要控制,全程計劃分配體力,呼吸要有一定的節奏和深度。

耐久跑的鍛鍊價值在於能有效地發展學子的肌肉力量和耐力,提高心肺功能,對培養學子克服困難,頑強拼博,積極進取和抗挫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三、學情分析

我校八年級段班級學子的耐力素質整體一般,且兩極差異較大,更有部分同學感到耐久跑枯燥乏味,又特別累,不願練習,學子中的本位主義比較突出,集體觀念、合作意識淡薄,自控能力差。如果僅僅是以枯燥的耐久跑作為課的主線部分,那麼很可能就會引起學子的反感和無趣的心理。根據以上情況,本單元結合學校特色,以素質教育為切入點,結合耐久跑的基本技術的學習,創設了一節以《校園定向》為主題,以定向跑為主線,以耐久跑技術為載體的耐久跑課。通過歡樂、緊張、激情、有序的教學情境,激發學子對耐久跑的學習興趣,消除學子對耐久跑的畏懼心理,讓學子在快樂中學習,在遊戲中增長知識,在實踐中學會自我調控,在競爭中體會團結合作。

四、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耐久跑教學,讓學子學會耐久跑的基本技術,並使之成為自己的愛好,從而提高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和能力。

2、技能目標:通過教學,學子知道極點概念,初步瞭解自己的跑步呼吸節奏,知道定向耐久跑的樂趣積極參與練習,提高跑的耐力素質。

3、情感目標:通過教學,培養學子對耐久跑的學習興趣,培養學子善於觀察、積極思考和自我評價能力,在相互學習中不斷培養學子的信心、耐心、樂於接納別人的意見,提高合作學意識,感受體育課的樂趣。

五、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途中跑中的呼吸節奏與跑步姿勢

難點:克服“極點”的

六、教學方法與手段:

教學方法採用設定情景、講解示範、提示、設定疑問、分組練習、自評互評,自我監督等方法引導學子進行練習,音樂、文字提示,學習評價記錄夾等方法促進學子進行自主練習。

七、安全措施:

1、落實體育課堂常規,上課時一定告訴學子,不能帶尖銳物品,如:小刀、鑰匙、胸針等。

2、加強學子自我保護意識,嚴格遵守上課紀律。

3、嚴禁學子上課互相打鬧。

4、強調學子準備活動活動到位

說課稿國中 篇4

各位尊敬的評委老師們,大家好!今天我所說的課題是《編網袋》。

一、說教材

《編網袋》是蘇教版《勞動與技術》五年級下冊編織單元中的模仿製作教學內容。五年級的.學生有思想,動手能力強,近三年的勞動與技術課程的學習,已使他們養成了認真的勞動態度和良好的動手習慣,為本課學習編織打下了鋪墊。這一單元旨在讓學生了解編織是我國民間的傳統工藝,並讓學生掌握一些手工編織的基本技法,自己製作出一些小作品。而《編網袋》這一教學內容就是要讓學生學會其中的一種技法——繩結編織法,在編織的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認真細緻的勞動態度和勇於探索的創新精神。

二、說教學目標

勞動與技術教育以“會動手、能設計、愛勞動”提高學生技術素養為學科總目標,結合《編網袋》這一具體內容,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操作、想象,使學生感受勞動技術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絡,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意識,結合綱要要求,我設計瞭如下教學目標:

1、 指導學生觀察編網袋的過程,瞭解繩結編織法。

2、 指導學生實際操作,掌握編織的基本程式和方法。

3、 引導學生想象編織其它式樣、質地的網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4、 在編織網袋的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做事認真、細緻的良好習慣,並滲透環保教育。

由於學生是初次接觸繩結編織法,所以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在於指導學生掌握繩結編織法,這也是本課的難點。

三、說教法、學法

根據五年級學生的年級特點和教學要求,從學生熟悉的情境和已有的操作經驗出發展開活動,因此,本課我事先準備了多媒體課件,網袋成品,剪刀、50釐米長線繩8根(每個學生的8根繩必須相等),袋口繩1根(稍粗),礦泉水一瓶。

通過創設情境,組織學生觀察編織過程,學會編織方法,掌握編織程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創作意識。 古人云:“授之以漁,不如授之以漁。”教給學生一個終身受益的學習方法,遠比灌輸有限的知識來得重要。本課中,我採用模仿學習法、合作學習法、實踐交流法,把課堂真正地還給學生,讓學生在寬鬆的氛圍中盡情的發揮。

四、說教學流程

基於以上的認識,我力求通過“欣賞-感知、演示-模仿、實踐-展示、拓展-延伸”幾個環節來組織教學。

欣賞—感知。

興趣是國小生獲得經驗最活躍的因素,一個它是能激發學生強烈興趣的良好開端,也是一堂好課成功的一半。根據五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我創設一個去超市購物用什麼做購物袋的情境,進而出示一個網袋成品,告訴學生這也可以用做購物袋,在此基礎上提出問題:用網袋做購物袋有什麼好處?從而讓學生對網袋產生興趣的同時滲透環保的意識。在學生產生濃烈興趣時,再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編織之鄉”——李堡的一個網袋收藏人的陳列室裡的一系列作品,同時介紹網袋的歷史,讓學生欣賞感知,在給學生以視覺衝擊之後激發學生的創作慾望:這些精美的網袋是如何編織成功的?你們也想學嗎?通過激趣揭示課題《編網袋》,小孩子好奇的心理會使他們的注意力充分的集中到新課的學習上來。

演示—模仿。

《江蘇省九年義務教育勞動與技術課程試行綱要》中指出學生是勞動與技術學習的主人,因此,首先讓學生自學圖示,讓學生提出弄不明白的地方,為下面的觀看演示進行模仿更有目的性打下鋪墊。

接著,老師的示範操作和學生的模仿操作同步進行,即教師示範操作一步,學生就模仿操作一步。每排繩結的距離要相等,這是操作中的一個要點,教師要突出講解。示範操作和模仿操作同時進行,這樣就有利於克服學生操作時不按規程做,甚至會漏掉某一環節的現象,從而使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和操作技能,為獨立操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然後,引導學生在小組內交流編一個網袋的基本步驟。(學生回答,教師有選擇地板書)這一設計旨在讓學生學會配合與交流,在交流與溝通中,啟用同學們的思維。

實踐—展示。

勞動課的突出特點是實踐,也只有通過實踐才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在學生對編網袋的方法步驟已經稔熟於心的情況下,組織學生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參加 “製作競賽”,並提出要求:美觀、實用。這樣以競賽的形式展開實踐,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也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為了烘托學生的操作氛圍,可以同時播放歌曲,為背景音樂。

在學生完成比賽之後,師生共同評價。對於好的作品給予 “最佳網袋獎”。在整個課堂中創設一種人文的評價情境,讓他們感到成功的愉悅,激發他們再次創作的興趣。

然後,引導學生觀察這些網袋作品,想一想:1、為什麼有的小組的網袋大,有的小組編的網袋小呢?網袋大小取決於什麼?2、為什麼有的網袋的網眼大?有的網袋的網眼小呢?怎樣掌握網眼的大小?學生在組內討論後,全班交流。在學生自主感悟的基礎上進行總結,進一步增強了學生的技術能力和技術意識,又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延伸—拓展。

在完成以上三個環節之後,學生已基本掌握編網袋的基本方法和步驟,而且創作的慾望更加強烈,最後啟發學生回家後用不同質地的線繩,編織不同式樣的網袋。這一設計主要是讓學生在掌握基本技術能力的基礎上,進行發散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同時再次進行環保意識的滲透。

以上,只是我對本節課的教學設想,在課堂的教學環節中,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使對教材的表現更加的靈動,更加的貼近孩子的生活,可能還要進行適當地調整,敬請各位專家老師提出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