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國中物理說課稿集合7篇

才智咖 人氣:1.78W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說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國中物理說課稿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國中物理說課稿集合7篇

國中物理說課稿 篇1

各位評位老師,下午好: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平面鏡》。《平面鏡》是國中物理八年級上冊第三章第四單元。現就教材、教法、學法和教學過程等四方面談談對這節課教學的一些設想。

一、教材

1、地位和作用

平面鏡生活中比較常見。平面鏡在本章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光的直線傳播延伸,又是光的反射的鋪墊。因為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正是由於光的直線傳播和光的反射引起的。可以說,平面鏡在光現象這一章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甚至在整個幾何光學中也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WK %vr"Cy

2、目標

(1)知識目標

通過實驗,探究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的關係,理解平面鏡中像的主要特點,知道實象與虛象之間的區別,瞭解平面鏡在實際中的應用。 4;8"d3A

(2)能力目標

經歷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過程,學習通過觀察提出假想,制定探究計劃,動手操作,蒐集證據和分析概括等多方面的研究能力;在活動中,學會與他人分享探究成果,並初步養成甄別假設、調整探究計劃的意識。 #e4Vr_f

(3)德育和情感目標

通過探究物、像和鏡面三者之間的關係,領略平面鏡成像中的簡潔對稱之美,體會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喜悅,增進了解平面鏡成像原理的好奇和慾望。 ++)]1t|

3、重點和難點

重點: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難點:對虛象概念的理解;探究活動中的難點是如何確定平面鏡中像的位置

4、教材處理

採用“統放結合”的半開放處理思路(學生對“虛象”和“虛象的位置”的理解普遍感到困難,所以要“統”;對於平面鏡成像的其他特點採取“半放”的方法;對於平面鏡成像的次要特點採取“全放”的方法)

5、設計思想

(1)通過探究,使學生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學習科學探究方法,發展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領略物理課教學的特點和魅力。

(2)課的重點是:在“探究”和“設計”的過程上,“如何探究像與物是否等大”(實驗目的)→怎樣比較虛像與物的大小→找一個跟物體完成相等的物體(替身物)與像比較大小→怎樣才能同時觀察到像與替身物→把平面鏡改為白玻璃(實驗基本思想方法),從而有意識、有目的、有針對性地訓練和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技巧性,開拓學生思路,對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深刻性和方向性進行訓練,培養其發散思維能力。

二、教學設計

1、教學方法 _

(1)探究法(學生自主探究實驗);

(2)引導發現法(學生實驗時,教師在教室內走動,引導學生完成實驗);

(3)演示法(學生完成實驗後,教師在講臺上再完成一遍);

(4)實驗法。

2、教學手段——板書、學生分組實驗和演示實驗

三、學法

探究性學習、自主性學習、合作性學習(兩人一組,相互配合)

四、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提出問題:照鏡子平面鏡能成像平面鏡成像有什麼特點呢?(從生活中發現問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二)新課教學

1、提出猜想:平面鏡成像有什麼特點呢?(教師不做任何暗示,讓學生充分想象)

[學生討論、歸納]可能有下列猜想:(允許有不正確猜想,這有利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

(1)成虛像;

(2)像與物等大;

(3)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

(4)像與物左右相反;

2、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

如何來探究像與物的大小是否相等呢?[明確探究目的]

[老師給學生思考空間,學生:思考、分析、討論、歸納]

我們採用什麼方法來驗證像與物是否相等呢?[設疑]——比較像與物的大小。

[明確探究方法]——找一個跟鏡前物體完全相同的物體[替身物體]與像比較。

3、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

同學們找桌子上的器材試試看,行不行。[白玻璃放在抽屜裡]

——用兩支相同的筆。

——用兩隻相同的棋子。

同學們成功了嗎?有什麼障礙?

——從平面鏡的正面看見了像,想把“替身物體”放到平面鏡後面的像位置上,從平面鏡的背面,只看到“替身物體”,而看不見像,所以無法比較像與物的大小。

為什麼像不見了呢?[學生:思考、討論]

——平面鏡成的像不是真實存在的。

有沒有真實存在的像,你們見到過嗎?

——小孔成像,像是有光線投射到光屏上形成的。

——投影儀投射到銀幕上的像。

——電影院放映機投射到銀幕的像。

——樹林裡地面上圓形的小光斑就是太陽的像。(通過翔實的例子來證實有真實存在的像)

平面鏡成的像是不是有實際光會聚而成的呢?(設疑,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不是的,平面鏡的背面有一層漆,光線是不能透射過去的。

[小結] 好!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能夠用光屏接收到的像,我們叫它實像,而平面鏡成的像是光屏接收不到的,不是真實光線相交而成的像,所以叫作虛像。怎樣才能同時看見像和“替身物體”?

[學生:思考、分析、討論、歸納]

——要同時觀察到像和替身物體,必須要讓物體通過鏡面的反射光線和替身物射出的光線都能進入人眼。(教師在此可作適當解釋“光的反射”,具體下面要學習)

好![激疑] 我們看見物體(棋子)在平面鏡內成的虛像是由於物體射出光線(或反射)經過鏡面的反射進入人眼的。怎樣才能同時看見鏡後的替身物呢?

——必須使平面鏡後面的替身物射出的光線透過平面鏡進入人眼。

非常好![激疑] 那麼現在鏡後的替身物射出光線為什麼沒有透過平面鏡進入人眼?

——被塗在平面鏡後面的漆擋住,光線無法透過平面鏡。那麼怎麼辦?

——把塗在鏡後的漆刮掉。

想一想,有沒有其它辦法?

——換成平滑的白玻璃做。

好!現在我們拉開抽屜,拿出平滑的白玻璃,再選擇器材試一試實驗。[學生選擇器材實驗]

同學們實驗過程中有沒有困難和問題。

——像較弱,看不清。

同學們,棋子的像比較弱,看不清楚,你有辦法讓物體所成的像明亮起來?

——增強光的亮度(照度)。用點燃的蠟燭做。

同學們,試試看。

[學生選擇器材實驗,在實驗過程中存在兩個問題:

Α、實驗時間長,點燃的蠟燭燒短了,像比替身物短了;Β、蠟燭不容易放置,有傾斜、有倒下,不易操作]

同學們實驗過程中有沒有困難和問題。

——點燃的蠟燭時間長燒短了,像比物短。

——蠟燭不容易放豎直。

——蠟燭容易倒下。

想什麼辦法改進實驗呢?開啟抽屜中紙盒看看裡面有什麼器材。[抽屜紙盒裡藏有兩把手電筒]

——用手電筒作為物體,代替蠟燭。

你們再試一試看。

[有的學生沒開亮做,像較弱,看不清;有的學生開亮手電筒,但燈光豎直向上射出同樣效果不好]

同學們,手電筒的像為什麼比點燃的蠟燭的像弱;看不清楚,動一動腦筋,有沒有辦法使手電筒成的像明亮起來?

——把當作物體的手電筒開亮,並把手電筒的頭旋下來做。

對,這樣可以增強光的亮度。再來試試看。

[啟發]作為替身物的手電筒(沒開亮的)應移到什麼位置上。

——直到看上去它與開亮的手電筒的像完全重合。

[學生的主動積極探索實驗,幾經挫折,實驗成功後表現出了異常喜悅的成就感。

平面鏡成的虛像與物體的大小?

——等大。

4、實驗驗證: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它們的連線與鏡面垂直。

把上面實驗放在白紙上做,只要記錄兩手電筒和玻璃的位置。改變開亮手電筒的位置,重做上述實驗兩次。如圖3,用不同顏色的筆記錄每次實驗中兩手電筒的位置。

分析實驗記錄:

(1)量出每次實驗中兩把手電筒到玻璃板的距離。

(2)連線每次實驗中兩把手電筒的位置,觀察連線與鏡面的關係。

[得出實驗結論]

5、交流與評價:

(1)、同學們各自的探究結果是否相同?

(2)關於平面鏡成想的特點還有那些猜想?準備怎樣去驗證它?

學生課後自己探究:

(1)改變物體與平面鏡的距離,像的大小是否改變?

(2)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左右相反的嗎?

三、課堂

小結:

1、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1)成虛像;

(2)像與物等大;

(3)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

(4)像與物左右相反。

2、科學探究的過程包括以下要素:

(1)提出問題

(2)猜想與假設

(3)制定計劃與設計試驗

(4)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

(5)分析與認證

(6)評估

(7)交流與合作。

四、佈置作業:

寫出簡單的探究報告(包括探究的問題、探究的過程和探究的結論)

國中物理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壓強》是人教版國中物理八年級下冊第九章第一節的內容,壓強的概念既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也是本章內容的主線,壓力和壓強的知識是對前面學力作用效果的延續,又為後面學習液體壓強做基礎,因此學好本節課內容對全章有重要意義。

(過渡句)一堂成功的課不僅要熟悉教材,還需要我們充分的瞭解學生的特點:

二、說學情

在前面的學習中學生已經學習了力學的基礎知識,並學習了兩個重要的力,即重力和摩擦力,這些知識都是本節內容學習的認知基礎。國中學生有一定的觀察能力,也具備了較強的獨立思維能力,但抽象思維能力尚未成熟。對於本節內容學生之前已有了壓力作用效果明顯的思維定勢,這也是本節課要解決的難點所在。

(過渡句)通過比較知識點間的聯絡,以利於後續的應用。因此將教學目標確定為: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初步認識壓強以及運用公式進行計算,瞭解如何增大或減小壓強。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實驗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關,學習控制變數法,學生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得以提高。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以及提高運用物理知識解釋生活現象的能力。

(過渡句)本著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

壓強的概念、公式以及如何增大或減小壓強【難點】

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過程

五、教學方法

(過渡句)德國大教育家第斯多惠說:“科學知識是不應該傳授給學生的,而應該引導學生去發現它們,獨立地掌握它們。”因此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有:講授法、實驗探究法、談話法、練習題法。

(過渡句)根據“教師指導——學生主體——訓練主線”的原則,設計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六、教學過程

首先是匯入環節:

在這個環節中我會出示圖片:展示兩個體重差不多的人,穿與不穿滑板站在雪上,效果截然不同。再舉出駱駝為什麼不會陷進沙裡,蚊子口器為什麼容易刺破面板,引起學生的認知衝突,激發學習興趣,引出今天的課題——壓強。(板書)

【設計意圖】正如高爾基說:“好奇是瞭解的開端和引向認識的途徑。”這樣的問題學生既熟悉又好奇,帶著想知道這是為什麼的懸念進入新課,可以調動學生的探索興趣。

接下來是新課講授環節,也是教學過程的核心。

在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實驗時我將分別演示兩組實驗:(1)在同一塊海綿上放兩個小桌,甲的小桌上什麼都不放,在乙的小桌上放一個砝碼;(2)實驗保持與上一次乙實驗相同,丙實驗把小桌反過來放在海綿上,再在小桌上放一個瑪法。

我將引導學生根據兩次實驗的現象總結出壓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關: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和受力面積有關(板書)(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並說明:上述實驗中用的物理探究方法——控制變數法。

接下來我將說明壓力的作用效果在物理學中稱之為壓強,定義為:物體所受壓力大小與受力面積之比。並提問由學生根據概念寫出壓強的字母表達式以及單位?根據比值定義法,P=F/S,單位N/m2。我將補充:壓強單位除了N/m2外,還有專有名稱:帕斯卡(Pa),並且1N/m2=1Pa。

【設計意圖】之所以這樣設計是為了讓學生認真觀察實驗,這樣不僅使他們印象深刻,還培養他們的實驗探究能力。同時讓學生知道觀察和實驗是學習物理的基礎,對於不確定的觀點應該通過實驗來驗證。

最後講授如何增大或減小壓強(板書),我通過出示一些生活例項的圖片:推土機的寬鏈條、美工篆刻刀的刀頭、火車上的破窗錘、火車軌道下面鋪設枕木,原因是什麼?學生會說出:推土機的鏈條和火車軌下面鋪設的枕木是為了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對地面的壓強。篆刻刀和破窗錘是為了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我將總結:當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可以減小壓強;減小受力面積可以增大壓強。

新課講授完接下來是鞏固提高環節:

在這個環節中,我會出示一道練習題,應用壓強公式進行解決:水平桌面上放一本書,書所受的重力為3N,與桌面的接觸面積為5×10-2m2,計算書對桌面的壓強。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的目的在於檢驗學生是否掌握本節課的知識點,並且通過這個題目也能將本節課知識與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進行相結合,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最後是小結作業環節:

在小結時,我會結合板書來總結本節課的知識點,在課程結束後給學生建立完整清晰的知識體系。

在作業環節,我會給學生布置這樣一個任務:請同學們回去蒐集一些生活中是使用什麼方式來增大或減小壓強的事例。

七、板書設計

(過渡句)最後說說我的板書設計,我的板書注重直觀系統的設計,知識點由易到難的排布,重難點突出,能夠讓學生一目瞭然抓住本節課的核心。

國中物理說課稿 篇3

一、教學分析

1、“功”的地位與作用

地位:功是物理學中最基本、最重要、又是與能密切聯絡的一個物理量,它雖然是在力學中引入的,但卻貫穿在整個物理學中,可以說一切自然現象都與功和能相聯絡,通過功(特別以後關於能的轉化與能量守恆定律)的教學,充分揭示了物理學各部分間的內在聯絡。 作用:對功這一節內容的研究是在前兩節所學簡單機械知識的基礎上綜合地應用力與運動關係等知識來展開的。這一節是本章的重點和關鍵,對功的研究為以後學習功率、能量的知識奠定基礎。功的知識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生產技術和科學研究有著較大的現實意義。

2、課程標準解讀

重視學生的生活經驗,重視學生應用例項去體驗、分析的過程,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

3、學生認知發展

八年級學生學習的滬科版物理教材,還沒有學習關於能的知識,在沒有能的轉化的知識的情況下,功的定義是很難下的;但學生已有一定的力學基礎知識,能夠對“力的成效”方面的知識進行理解與運用,充分利用已有認知水平為學生構建“功”的概念。

二、教學目標的確定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 通過本節知識的學習讓學生知道機械功的概念,能從生活、生產中的例項解釋機械功的含義;

(2) 學習從物理現象中歸納簡單的規律,能認識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能判斷在什麼情況下做功,在什麼情況下不做功;

(3) 理解功的計算公式W=FS中各符號代表的物理意義、單位,並能用來進行簡單計算;

(4) 知道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學習,培養學生從物理現象和實驗中歸納簡單的科學規律的能力,能嘗試應用已知的科學規律去解釋某些具體問題。具有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培養學生樂於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勇於探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學原理的興趣;樹立學生將科學技術應用於日常生活、社會實踐的意識;結合教材和聯絡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愛生活的情感。

三、教學重點、難點及關鍵點

功的概念比較抽象,功=力×距離是物理學中的規定,初學者常感到不好理解,不像有些知識那樣可以依靠直觀認識為依託,因此教學中充分貼近學生生活,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注意聯絡實際,通過具體例項幫助學生建立功的概念是本堂教學的關鍵點,也是重難點。

四、教法和學法設計

根據本節課特點,儘量使用身邊常見的物品進行探究活動和和例項分析,拉近教學內容與生活的距離,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學的真實性,感受到科學和社會、科學和日常生活的關係。

因此這節課可綜合應用學生體驗、講授和分組討論並輔以電教多媒體例項演示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培養學生對物理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充分體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

五、教學時數:一課時

六、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10塊磚

七、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中以瞭解、學習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為基礎,掌握知識為中心,培養能力為方向,緊抓重點突破難點,具體設計如下:

1、新課引入:

以創設問題情境匯入新課。學源於思,思源於疑,一上課便以投影圖片和課中第一段文字引入課題,引導學生思考,提出“什麼是功”一問題,造成懸念,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慾和好奇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並以多媒體形式向學生介紹物理學中對“功”的認識,同時讓學生根據已有經驗談談對“功”一詞的看法,我從中重點突出“做功”跟“力的成效”的聯絡。

2、講授新課:

任何物理規律的發現和物理理論的建立都離不開實驗與觀察。這節課我主要採用生活例項、課件演示的方法來幫助學生建立功的概念。

首先我引導學生緊抓“力的成效”來認識生活中物體做功的現象,讓學生分析怎樣才算做了功,並舉例;學生根據生活實際和已有的力學知識能夠得出:物體受了力,並在力的方向上移動距離,那就表示力做了功,從而再以課件引導學生聯絡生活實際從力學角度分析出物體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作用在物體上的力和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同時給出例項,讓學生判斷在什麼情況下做功,在什麼情況下不做功,加深學生對做功兩必要因素的認識。

在研究功的計算時,由於“功=力×距離”是物理學中的規定,初學者常感到不好理解,因此教學中我注意聯絡實際,通過在課堂讓學生個別體驗,(搬磚頭多少和高度的不同)和多媒體分析引導,使學生獲得較生動的感性認識,從而讓學生感悟到:力越大,通過的距離越長,做功就越多;順勢引出關於物理學中對功的規定,從而得到機械功的定義:物理學中把力和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的乘積叫做機械功;在引導學生理解W=Fs各符號代表的物理意義、單位時,我充分利用學生已構建的物理公式的知識,學習W=Fs並讓學生自己得出變形公式,認識功的單位的規定:1J=1N。m 。同時我在課堂中設計了兩個練習題,並從題中引入W=Gh這一公式,著重訓練學生對公式的運用,鞏固學生對功的概念的理解。

由於滬科版新課標八年級物理教材對功的原理沒有進行專門介紹,但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是一個很重要的普遍原理。我針對教材特點,認為本節課第二段文字是引入功的原理的教學鍥機,引導學生閱讀本段內容,重新讓學生認識:力和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的乘積是一個有意義的物理量,即為機械功,同時又通過直接用手做功和用機械做功多少的課件演示,讓學生討論書上FS=Gh所蘊含的意

義,從而得出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的結論。

3、課堂小結:

(1)、知識內容小結: 要點由學生共同來總結。

(2)、學習方法小結: 總結如何抓住功的兩個必要因素解決實際生活問題。

4、板書設計

八、教學設計反思

本節課在新課切入方式上,經過反覆研讀人教社九年義務教育物理教材和人教版、滬科版新課標教材,覺得滬科版教材對於機械功概念的引入上,很專業地指出了機械功的定義:力和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距離的乘積是一個有意義的物理量,即機械功;人教版新課標教材卻是在有力學基礎和能的知識前提下去構建“功”的概念;而“功”是對於目前八年級學生來說是一個陌生而抽象的概念。鑑於學生認知水平,如何讓學生比較容易形成功的概念,同時又有較大興趣來投入學習,這是一個難題。於是我借鑑了人教社九年義務教育物理教材的教學思路,緊抓課標要求,從學生已有知識出發幫助學生從生活中的事例理解功的概念,最後才引導學生認識:力和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距離的乘積是一個有意義的物理量,即機械功,同時以文中第二段內容為鍥機,簡單讓學生認識到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

國中物理說課稿 篇4

國中物理教科版說課稿:《滑輪》

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國中物理通報版教材第一冊第十一章第四節《滑輪》。

一、說教材

教材分析:本屆講授的是定滑輪、動滑輪和滑輪組的省力情況和各自的優點,指出定滑輪的實質是一個等臂槓桿,動滑輪的實質是個動力臂等於阻力臂二倍的槓桿,並用槓桿平衡條件分析了它們的省力情況,把滑輪與槓桿聯絡在一起。最後講述了能同時應用定滑輪和動滑輪優點的滑輪組。

經過對孩子的生理、心理分析,根據孩子的特點和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本節課的重點是定滑輪、動滑輪和滑輪組的省力情況。關鍵是抓好孩子的隨堂實驗。 因此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瞭解定滑輪、動滑輪和滑輪組的作用。

②能分辨定滑輪與動滑輪,會用槓桿平衡條件分析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

2、能力目標:

①會組裝簡單的滑輪組。

②培養孩子研究物理的正確方法。

③培養孩子通過實驗現象總結歸納邏輯推理能力。

3、情感目標:

①通過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和實驗對孩子進行學科學、愛科學的教育。

②通過交流與合作培養孩子團結合作的精神。

③培養孩子樂於探索並善於探索的學習品質。

二、說教法、學法和教學原則

根據《滑輪》一課的特點和孩子實際,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是:演示、孩子實驗、放電腦動畫、觀察、討論、講解為主的多邊法教學。通過觀察、實驗和看電腦動畫激發孩子的興趣,讓孩子在愉快的氛圍中感知探索新知,充分調動孩子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教學中遵循以下原則:

①以孩子為主體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②掌握知識和發展能力相統一的原則。

③理論聯絡實際的原則。

④鞏固與提高相統一的原則。

⑤具體和抽象相統一的原則。

三、說教學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分以下幾個環節:

1、新課引入:

用課件(胖子和瘦子的故事)引出滑輪,激發孩子學習這節課的興趣。一個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

2、演示、觀察、討論與講解相結合:

演示定滑 輪、動滑輪的用法,孩子實驗研究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省力情況。此實驗中重物重力要大些,以減小動滑輪重力對實驗結果的影響。讓孩子把實驗結果填到設計好的表 格中。各實驗小組分析論證實驗結果並得出結論。這樣可以培養孩子團結合作的精神。通過觀察實驗和相應的理論分析,培養孩子運用物理思維方法分析問題的能 力。

研究滑輪的實質用課件動畫說明滑輪是槓桿的變形。這樣做可以讓這個問題更直觀,使孩子更容易理解,容易接受。

接著提出 問題:有沒有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變力的方向的方法呢?然後孩子思考並討論得出結果,把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來。然後用課件提出如何連線滑輪組,讓

孩子在練 習本上設計滑輪組,用課件動畫給出答案。孩子在按照圖中的設計組裝滑輪組,研究滑輪組的省力情況和繩子移動距離和重物上升的高度的關係。這個實驗有可能出 現偏差,這時可讓孩子分析出現偏差的原因。培養孩子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

3、鞏固強化:

①讓孩子對照本節知識進行小結,培養孩子總結歸納的能力。

②完成按照本節目標設計的練習題。練習題的設計目的在於使孩子對知識形成永續性記憶,有認識的表象轉化為孩子的內在能力,在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的基礎上培養孩子的創造能力和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國中物理說課稿 篇5

各位領導、專家:你們好!

我是學校的,我在這裡介紹的是上學期我在指導學生完成《槓桿的平衡條件》這一節後的分析。下面我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介紹,一個是在學習這一節課前的準備,一個是結合羅莊區國中物理自能高效課堂新授課教學模式對課堂教學進行分解。

課前的準備我主要是考慮了兩點,一個是教材的分析,一個是學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作用和特點

本課講的是九年義務教育滬科版8年級物理第九章第一節第一課時內容,本節是五、六兩章力學知識的延續,也是學習滑輪、滑輪組及功等知識的基礎,是力學的重點內容。日常生活中的槓桿現象學生都非常熟悉,因此,教材並沒有詳細分析槓桿的基本概念,而是將重點放在學生進行科學探究,得出槓桿的平衡條件上。所以,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親身經歷槓桿平衡條件的探究過程,引導學生學會探究方法尤為重要。

本節的編寫特點是,突出地體現了教與學在方式方法上多樣化的基本教育理念。

(1)列舉日常生活、生產勞動中的一些事例,結合圖示的方式呈現課程標準與內容標準

槓桿及有關槓桿的幾個概念,通過課本圖9—1和圖9—2展示出一些學生熟悉的器具,讓學生 通過檢視想想這些器具的使用,從中發現它們的共同特徵,進而建立槓桿的概念,認識力臂的意義,明確這些器具在使用過程中支點、動力臂、阻力臂的位置,最終達到能根據實際需要正確選擇和使用槓桿的目的。

(2)用完成科學探究的全過程的方式呈現課程標準與內容標準

探究槓桿的平衡條件。課本通過“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交流與合作、評估”等科學探究的幾個主要環節引導學生操作,並得出結論。

總之,本節較充分地體現了課程標準中提出的“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注重科學探究,提倡教學方式多樣化等基本理念。

2、 教學目標

3、 按照課程標準,本節的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與技能目標:知道什麼是槓桿;瞭解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的概念;知道槓桿平衡的條件。

(2)過程與方法目標:經歷“探究槓桿平衡條件”的過程,歸納得出槓桿平衡條件,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學生之間合作學習能力等。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探究物理規律的興趣,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

4、教學重點:探究槓桿平衡條件。

5、教學難點:力臂的確定,設計探究槓桿平衡的方案。

二、學情分析

1. 知識準備

學生通過有關力的知識的學習,對力的知識、物體運動與力的關係、平衡概念等有比較深刻的認識;另外,學生已學會了天平的調節,這些都為學習本節做好了鋪墊。

2. 學生現狀

8年級學生經過半年的物理學習,物理觀察、實驗探究、抽象和概括能力已初步形成,形象思維是他們學習物理知識的一種重要的思維形式。

學生對槓桿的認識是感性的,但這些認識可能膚淺、片面,甚至錯誤。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們積極地去觀察、討論、猜想、探究,從中歸納出槓桿的特徵及平衡條件。探究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角色發生變化。教師以引導者、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學生的學習;學生主動探究,闡述觀點、明辨是非,做自己學習的主人。

三、教學用具:

1. 學生自帶的工具(提前分配):剪刀、開瓶器、木棍等。

2. 分組實驗器材(教師準備):核桃夾、槓桿、鉤碼、鐵架臺、刻度尺等。

3. 演示實驗器材(輔助):多媒體教學課件等。

國中物理自能高效新授課的教學模式

教學流程:

圖片已關閉顯示,點此檢視

1.情景導學

操作要領:

教師用靈活的方式、方法創設與本節內容有關的物理情景,例如用小實驗、小故事、生活中典型的事例等,給學生提供充足的素材,以多種多樣的形式,營造出與物理知識相關的學習氛圍,啟動學生思維,喚醒學生的求知慾望,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的慾望,激勵他們能主動地提出問題(探究目標),從而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使學生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從而實現“從生活走向物理”的認識過程。

注意事項:

提出的問題要能引起學生的認知衝突,讓學生感到探究的必要,給學生提供的素材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絡越密切越容易引起學生探究的慾望。這就要求此環節中應用的事例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和符合學生年齡,應該簡短且具有吸引力。倘若太長、太複雜,勢必會降低學生探究興趣,浪費學習時間。此環節既可以用在引入課題,也可應用在課堂中每個小問題的引入。

2.自主探究

操作要領:

這是一個自主學習環節,該環節提倡用學案導學的方法,學生依據目標和學習提綱進行自主學習,實現知識的自主建構。學生要扣住教材,閱讀課本,查閱資料,動手實驗等,並做好自學筆記,發現疑難點做好標記,待小組合作探究時提出解決,要獨立完成。導學問題呈現的方式可多樣,除學案外,多媒體、黑板、小黑板等都可以。

注意事項:

該環節需要教師將所學的內容以問題形式呈現,導學案編寫的質量是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學案設定的問題要貼合學生思維,有一定的啟發性、層次性,具有一定的思維含量,較好的貼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通過自主學習,不僅要讓學生有所收穫,關鍵是要找出疑難和困惑,教師更要善於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或學習中遇到的困難,以便在下面的環節中有的放矢的加以解決。學生的“收穫”既包括知識與技能方面的收穫,還要有過程與方法方面的收穫,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自學習慣,具備豐富的情感,積極上進的態度和高尚的人生價值觀。

3.合作探究

操作要領:

這是一個組內同伴互助、全面實施“兵教兵”、“兵幫兵”、“兵促兵”、“兵制兵”的合作學習環節,學生們自主學習解決不了的問題、拿不準的問題均可以提交小組研討。組內研討有同座位兩人的小小組研討,也有前後左右的大小組研討,研討解決不了的問題,還可以請求外援,進行組與組之間的交流。

此時要充分發揮組長或尖子生的強勢智慧,讓他們當好小老師。在合作的過程中進行思維碰撞,迸發創新火花,發展創新思維,增強合作意識,實現自身價值,獲得自我激勵。

注意事項:

這個環節中,人的因素起到決定性作用,成功的關鍵在於要給尖子生們灌輸“教會別人也就是強化自己”的雙贏思想;要給暫時不會的學生強化“不完成學習任務誓不罷休”的信心和決心。學生還要做好下一步展示交流的準備。要有目標,有秩序,有方法,避免出現局外人和軸心人現象。

4.展示交流

操作要領:

這是一個各組交流展示學習成果、集中解決學習困難的環節,也是一堂課的重頭戲。目的就是通過學生展示,彙報學習成果,暴露學習問題,進一步明確答案、梳理知識、強化重點、規範做題、熟練技能、質疑解難,解決小組研討不會的問題,並以此滿足學生強烈的表現欲,營造積極的學習氣氛,強化學習動機,樹立學習自信,體驗學習成功,這也是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源泉。這一環節教師不僅要做課堂的主持人、組織者、點撥者、指導者,還要注意該講的一定要講。要注重對學生展示的評價,通過語言、掌聲、老師評價、學生相互評價,促進學生自信心的逐步提高、學習的不斷深化、團隊精神的不斷強化、課堂效益的不斷增強。教師要特別注意,展示是小組的展示,個人展示也是代表小組;評價是對小組的整體評價,評價個人也是評價小組。

注意事項:

這一環節給學生提供進行展示和交流舞臺的時間和舞臺,讓學生充分展現自己的觀點、方法和成果,充分地與同學、老師進行交流,這也是多維互動、相互啟迪、思維碰撞、成果共享的過程。主要通過各種各樣的展示活動充分暴露學生的思維。這一環節的.主角是學生,也是一節課的重頭戲。這一環節能否進行的徹底、有效,教師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教師課前和課中要準備好高質量的引發學生思維的問題,設計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並且要做參與者,適時進行引導、調控和激勵,充分暴露學生的思維過程,充分顯現學生的“相異構想”。

4.應用提高

操作要領:

這是一個學以致用、舉一反三、鞏固舊知和能力、生成新知和能力的環節。教師要在課堂研討的基礎上對課堂所學知識進行梳理整合,形成框架,並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對學生進行鞏固性訓練,進行知識的運用,特別是用所學的物理知識解決生活、社會中遇到的有關問題,達到生活問題物理化,物理問題生活化,從而實現物理課程“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認識過程。在知識的應用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物理知識的好處,使他們體驗學習後獲得的成功,從而增強學習的自信心。教師注意引導學生總結解題規律、方法和思路及涉及的知識點,掌握學習的方法。

注意事項:

所選練習應緊扣本節知識內容,難度適度,符合臨沂市會考要求,最好是選取近幾年臨沂市會考物理試題及本節與生活結合較緊密的題目。

在這一節中,我在教法與學法上是這樣想的:

四、教法與學法

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結合幾種槓桿的圖示和例項通過積極引導學生用科學的觀點和態度來觀察、感知和探索,主動地學習,大膽地猜想,並通過自己設計實驗方案(制定實驗計劃)去探究,從而得到槓桿概念及其平衡條件。講述槓桿、

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的內涵,易於在學生頭腦中形成概念,採用觀察法和探究法,之後加以練習鞏固。學習槓桿原理時,用小組合作探究式課堂教學法引導發現規律能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開發學生的心理潛能,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

總之,教學要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的基本理念,儘量貼近學生生活,使學生體驗到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物理知識,從而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學習科學的研究方法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合作能力、實踐能力及創新意識。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基於對教材的分析、學生的心理狀況和學校的實際情況,確定以下教學程式:

五、教學程式

1、知識補充

平衡狀態,點到線的距離做法

2、創設情境,匯入新課-----模式中的情景導學環節

想辦法敲核桃---由此匯入新課,板書課題。

3、實驗探究,認識槓桿------包括了模式中的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和應用提高環節,這幾個環節並不是一味的一字鋪開,而是不斷交叉,不斷進行學練結合

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生活中的槓桿(如開瓶器、扳手剪刀、天平、核桃夾等)。

提問:槓桿有什麼共同特徵?(板書:1.認識槓桿)

學生活動1:實驗探究槓桿的共同特徵

讓學生觀察自帶的工具(槓桿),並通過討論,說出它們的應用和共同特徵。 學生歸納展示槓桿的三個特徵:(1)硬棒;(2)轉軸;(3)繞軸轉動。並得到槓桿概念:在力的作用下,能繞某一固定點轉動的硬棒,物理學中叫做槓桿。

回答:在現實生活中,你還能舉出哪些槓桿的例項呢?

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現實生活中的另一些槓桿(如撬棒、羊角錘、鑷子、等)。

練習,加深認識

學生活動2:認識槓桿的幾個概念。

學生閱讀課本中的有關內容,認識槓桿上的幾個概念。

槓桿中的概念:支點(O)、動力(F1)、動力臂(l1)、阻力(F2)、阻力臂(l2),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並指導學生畫力臂。

課堂練習:找出所給槓桿的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及阻力臂。

3.探究槓桿的平衡條件

為了使探究過程有序地進行,可將整個活動劃分為如下五個環節:

(1)教師提出問題:

(2)假設與猜想:學生通過討論提出猜想,分組彙報,教師將它們板書在黑板上。

(3)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學生利用所給的實驗器材,自行設計實驗方案。

(4)進行實驗並收集資料:分工進行實驗操作,設計表格並進行記錄。(教師巡迴檢查指導,出現問題及時指出。)

(5) 分析、判斷,討論交流和評估:通過討論,進一步驗證自己的猜想,同時學生彙報實驗結果。為了使資料真實有效,教師隨機抽出3個小組,每組取出一組資料,填寫到實驗記錄表格中,讓學生對錶中的資料進行分析、歸納,依次排除錯誤的猜想,從中得出正確的結論。

(6)練習

4、達標檢測

5、總結新課,提出問題

6、佈置作業,留空提問。

國中物理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一)教材地位及作用

本節課是人教版國中物理八年級上冊第三章第二節的內容,在學生初步認識透鏡的基礎上,感知透鏡在生活中的廣泛用途,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為課上進一步深入的理解透鏡和學習它們的工作原理奠定良好的基礎,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科學意識。因此本節課是國中物理光學知識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學生掌握光學元件應用的關鍵內容。

(二)教學目標

依據以上對教材內容的分析及學生的發展特點,制定瞭如下的三維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瞭解透鏡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瞭解凸透鏡成像規律。

過程與方法目標:在觀察、分析、製作模型照相機的過程,掌握照相機成相的原理,通過實驗演示,瞭解凸透鏡成實像和虛像的主要特徵。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觀察生活中常見的照相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參與制作模型照相機的過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悅,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培養對科學的求知慾,初步建立將科學技術應用於實際的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身心發展特點,本節課的重點在於通過對照相機成像原理的理解,從而掌握凸透鏡成像的特點及應用。

由於凸透鏡成實像、虛像特徵的這一知識點比較抽象,學生之前沒有接觸過,因此,本節課的難點在於對凸透鏡成像特徵的理解以及凸透鏡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二、說學情

國中二年級的學生此前已經對物理的聲、光方面的知識有了初步的瞭解,並在此基礎上簡單地接觸了透鏡的一些知識,但對於透鏡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還不是很清楚,因此本節課通過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等現實生活中學生常見的例項,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

整個中學階段,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迅速發展,他們的抽象邏輯思維處於優勢地位,國中學生的思維,抽象邏輯思維雖然開始佔優勢,可是在很大程度上還屬於經驗型,他們的邏輯思維需要感性經驗的直接支援。

三、說教法

本著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的原則,本節課我打算採用以教師引導,學生探究和啟發式教學法、演示法、練習法等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探索能力、以及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

四、說學法

《新課程標準》指出: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法。親身經歷以探究學習為主的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因此,學法上採取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討論法、分析法,來養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提高抽象思維能力。

五、說教學程式

根據本節課內容的分析及學生的思維特點及知識掌握情況,從匯入、新授、練習、小結、作業這五個環節來設計本節課的教學過程,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一)輕鬆匯入,激發興趣

在新授課程之前,用輕鬆的聊天方式,匯入本節課的知識。向學生提一個調查,哪些學生有攝影愛好?哪些學生擅長攝影?喜歡攝影的學生知道照相機為什麼能照相嗎?它是靠什麼原理來記錄美好瞬間的呢?

利用生活中常見的照相機,可以讓學生都能積極的參與到談話中來,並通過這樣的提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帶著懸念進入新授課程中來。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 觀察分析,動手驗證

向學生出示一款真實的相機,並讓大家觀察,相機都由哪幾部分組成?並讓學生猜想照相機照相的原理。我會先給予學生適當地提醒,照相機前面的鏡頭相當於一個凸透鏡,學生先根據所學的知識進行獨立思考,再讓學生之間進行交流、溝通、探討,試著去作出遠處物體在照相機中成像的光路圖,根據學生的所得出的結論,給予適當地補充,師生再共同全方面的總結照相機的照相原理。

通過這樣的設計,加強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問題的能力和合作意識。並在合作探討的過程中,感受得出最後結論的喜悅。增加學生對物理學習的滿足感。

為了更好地讓學生理解照相機的成像原理,帶領大家共同動手製作模型照相機。讓學生在硬紙板做兩個粗細相差很少的紙筒,使一個筒能夠套入另一個,在一個紙筒的一端嵌入凸透鏡,另一個紙筒的一端半透明紙或塑料薄膜。學生拉動紙筒,改變透鏡和半透明紙間的距離,從而可以在半透明紙上看到室外景物清晰的像。觀察所成的像,回答:像是縮小還是放大?像是正立還是倒立?像是虛像還是實像?

經過自己思考、自己操作得到的結論,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掌握,通過這樣的動手操作,能夠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照相機原理的理解,並通過自己所做的模型照相機,真切地感受透鏡在生活中的應用,提高學習物理的熱情。

2. 實驗演示,深入探討

在學生還沉浸在對照相機成像原理的喜悅之中時,將投影儀展示給大家觀察,學生很容易發現投影儀的鏡頭是凸透鏡。讓學生帶著“像是倒立還是正立?是縮小還是放大?”這樣的疑問觀察教師的演示。教師進行演示:取下平面鏡,放上膠片,調節,在天花板上可以得到像。讓學生思考如何能將天花板的像,能在前方螢幕上成像呢?如果大家有辦法做到,那是什麼原理呢?

學生經過獨立思考,並通過相互溝通、交流,得出利用平面鏡來改變光的傳播方向,從而在前方螢幕上成像。並讓學生通過實踐、嘗試放置帶有F字樣的投影片,使之在螢幕上得到正立的“F”。同時師生共同討論、動手畫出投影儀成像的平面圖。

3. 手腦並用,引出概念

向學生出示放大鏡,讓學生用放大鏡觀察書上的字,讓學生思考,放大鏡是什麼透鏡?描述通過放大鏡觀察的像是放大還是縮小?學生根據前面所學習的知識可以很容易地解決問題。繼續向學生提出問題,“放大鏡和照相機、投影儀所成的像,有什麼差別?”經過師生共同交流,引出實像和虛像的概念。

通過觀察、分析這些應用透鏡的實物,可以加強學生對凸透鏡的理解,並通過對照相機、投影儀和放大鏡各自所成像的觀察,使學生養成對比思考問題的習慣。

(三)鞏固新知,發散思維

根據學生對本節課的掌握情況,先設定了一些基礎填空題,讓學生對本節課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的成像,對比進行理解。之後讓學生進行思考,我們所看到的露珠使葉脈變粗的原因。經過這樣的有層次的習題設定,使學生加深對本節課的理解,可以幫助學生髮散思維,應用透鏡知識解釋更多生活中的現象。

(四)分析歸納,總結重點

讓學生自己來講述本節課收穫了什麼?根據學生的小結,教師給予及時地補充。以此來培養學生分析歸納的能力。

(五)課後思考,拓展應用

讓學生蒐集生活中使用透鏡的例項,並思考透鏡都可以應用在哪些領域?通過這樣開放性問題,使學生沒有以往做題的壓力感,更有興趣地投入到蒐集資料、積極思考當中。

國中物理說課稿 篇7

一、課標要求

1.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慾,樂於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和規律;

2.經歷觀察物理現象的過程,能簡單描述所觀察到的物理現象的主要特徵,有初步的觀察能力;能在觀察物理現象的過程中發現一些問題,有初步提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設計思想

以新課標要求為理念,教學過程以學生為主體,主要通過問題引導和實驗探究指導學生認識靜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的規律,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和物理思維方式。

三、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

(1) 認識靜摩擦力的規律;知道最大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間的關係;

(2) 認識滑動摩擦力的規律;知道滑動摩擦力與哪些因素有關;

(3) 能運用動摩擦因數計算摩擦力。

2.過程與方法

(1) 經歷探究實驗的過程,學習從實驗結果總結規律的方法;

(2) 學習通過查閱資料的形式,瞭解生活中的摩擦力現象;

(3) 通過對生活中各種摩擦的觀察與思考,學習結果表述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理解摩擦力的利與弊過程中,領略自然界的和諧和奇妙,使學生的價值觀得到提升。

四、教學流程圖

五、教學過程

1. 引入

分組討論:生活中關於靜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的例子有哪些?

2. 新課

(1)靜摩擦力

思考與提問:你對靜摩擦力的認識有多少?你所知道的靜摩擦力的規律有哪些?

以下根據學生道出的關於靜摩擦力的規律進行有目的的引導和對錯誤觀念進行糾正,重點放在靜摩擦力產生的條件和大小變化的規律,並引入最大靜摩擦力。

堂上小練:請分析以下三種情況木塊受到的靜摩擦力,並準確把該靜摩擦力在圖上標出

(a) (b)(c)

木塊受到水平方向的外力木塊受到水平向右的外力木塊受到水平向右的外力為0,保持靜止F=1N ,保持靜止 F=3N ,保持靜止

引導學生利用國中二力平衡的相關知識分析靜摩擦力的大小,結合圖討論木塊所受靜摩擦力的作用點和方向,歸納出靜摩擦力與接觸面相切。

實驗與探究一:研究靜摩擦力的規律

實驗器材:木塊、彈簧秤、砝碼、粗糙木板

帶著問題完成實驗,並把有關資料填入課本P42表3-2-1中

①用彈簧秤水平拉木塊,逐漸增大拉力,靜摩擦力有何變化?與彈簧秤拉力讀數有何關係?依據是?

②觀察彈簧秤拉力增大到什麼程度木塊剛被拉動?(引入最大靜摩擦力)

③木塊被拉動後勻速運動,根據國中學過的知識,這時受到的摩擦力叫滑動摩擦力,如何讀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④對比最大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有何關係?

⑤在木塊上增加砝碼,對最大靜摩擦力有沒有影響?

實驗後小組討論,歸納規律,教師引導學生得出靜摩擦力產生的條件:

a.互相接觸且擠壓

b.接觸面粗糙且雙方有相對運動

以及靜摩擦力大小和最大靜摩擦力大小的規律

(2)滑動摩擦力

引入:a. 剛才的實驗可觀察到滑動摩擦力是一個怎樣的力?(引導學生歸納滑動摩擦力是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有相對運動,物體之間存在著的摩擦力)

b. 剛才的實驗給我們暗示了一個測量滑動摩擦力大小的方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