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中化學說課稿三篇

才智咖 人氣:3.25W

作為一名老師,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藉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中化學說課稿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品】高中化學說課稿三篇

高中化學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1、課標分析

通過實驗探究溫度、濃度、壓強和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認識其一般規律。

知道活化能的涵義及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通過催化劑實際應用的事例,認識其在生產、生活和科學研究領域中的重大作用。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內容在《化學反應原理》教材的學習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既是對必修部分與此相關內容學習的延伸與深化,也是後續學習化學平衡及移動知識的基礎。在學習該單元之前,學生通過《化學2》(必修)的學習,已經定性的認識化學反應有快有慢,知道外界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有影響。在選修教材《化學反應原理》中,這部分內容的設定則是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在學生實驗探究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總結現象產生的原因,逐步認識外界條件對反應速率的影響,進而從微觀角度加以解釋,從而實現由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昇華。另外本節內容的知識在社會生產、生活和科學研究中有著廣泛的應用,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具有非常強的實用價值。

3、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理解濃度、壓強、溫度、催化劑等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

②能用有效碰撞理論、過渡態理論等相關理論簡單解釋濃度、壓強、溫度、催化劑等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驗探究、觀察思考、討論歸納等學習活動體驗科學探究、主動獲取知識的過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將化學知識應用於生產生活實際,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熱點問題,樹立辯證

唯物主義的世界觀。

4、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濃度、壓強、溫度、催化劑等因素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教學難點:能用有效碰撞理論、過渡態理論簡單解釋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

二、說教法

教學活動是教與學的互動過程,在課堂教學中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之相互促進,協調發展。根據這一基本原理,本節課的教學,我採用“引導-探究”的教學模式,應用“問題討論、實驗探究、歸納總結、指導講解”等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1、學案導學

通過合理有效的學案,明確學習目標,使學生學有方向,促使學生積極探索發現。

2、情境激學

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如列舉生活中的常見事實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促使學生主動學習。

3、實驗促學

通過實驗方案設計和實驗探究活動,促使學生在探究與合作中,更好的理解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

4、媒體助學

通過實驗視訊、動畫演示、圖片等直觀教學手段,使教學內容深入淺出、生動形象。

這些方法都立足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將傳統的“要我學”變為“我要學”,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過程的主體,努力實現由教向學的轉變。

三、說學法

1、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物件是高二理科學生,經過九年級和高一的學習,他們已經儲備了一定的相關知識:諸如溫度、壓強、催化劑、濃度、接觸面積等因素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等;積累了一些化學方程式;掌握了基本的實驗技能;基本上都養成了良好的思考、討論、探究的習慣。本節內容的教學目標重點不是在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上,而是讓學生通過實驗探究和問題解決,體驗科學研究的過程,強化科學探究的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體會到化學學習的樂趣,並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2、學法指導

學生通過學案導學,進一步明確學習目標,並做好相關的預複習工作,做到溫故知新。

指導學生通過設計實驗方案、開展實驗探究、進行自主學習等活動,在思考、觀察、實驗及交流與合作中,自主建構知識,培養和提高化學學習能力。

指導學生通過運用所學知識,解釋生產生活實際中與本節相關的化學現象,實現知識的融會貫通,做到學以致用。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真正意義上的實現“學會”、“會學”、“樂學”。

四、說課堂教學程式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學生進行實驗設計和完成探究實驗,並交流、歸納、總結濃度、溫度、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壓強的影響則是學生通過觀察教師補充的演示實驗得出;應用相關理論進行解釋雖然是教學難點,但由於學習要求不高,所以通過教師指導、學生自學來完成,能達到幫助學生從理論上簡單分析、認識即可。

在這一思想指導下,本節課設計為這樣的學習過程:“創設問題情境→設計實驗方案→實驗探究活動→自學理論依據→交流歸納總結”。

具體的課堂教學程式如下:

1、創設問題情境,引出“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

本節課的引入可結合視訊和圖片,創設這樣的問題情境:“我們已經知道,化學反應有快有慢,不同的反應,反應速率也不相同。比如說:爆炸反應速度是相當快的,一幢20層的高樓,在不到10s中的時間就爆破倒地;而煤和石油的形成卻要經過相當長的時間。

為什麼不同的化學反應,反應速率會不一樣呢?決定化學反應快慢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呢?”

學生結合已有知識,得出“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內因:反應物本身的性質”。

接著指出:“反應物的性質是很難改變的,所以在生產生活中,人們常常是通過改變外界條件來控制反應速率,請大家結合學過的反應或是生活實際討論有哪些外界條件會影響化學反應速率。”

學生結合生活例項和已有知識,討論歸納得出,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有“濃度、溫度、壓強、催化劑等”。

從生活實際出發,創設問題情境,很自然的引出了“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這種引入方式,在上課伊始就緊緊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喚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激起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慾。

2、完成實驗探究,理解“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

“濃度、溫度、壓強、催化劑等條件的改變,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是通過教師啟發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方案設計,自主完成實驗探究,在觀察、分析的基礎上,歸納交流,主動建構知識。這也是本堂課的主要教學環節。

(1)教師指導學生完成實驗設計。

如:請選擇合適的實驗用品,設計實驗,探究某一條件的改變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實驗用品:

試管、錐形瓶、試管架、量筒、藥匙、保溫杯(內裝熱水)、氣球

鐵片、鐵粉、NaHCO3粉末、MnO2粉末、鹽酸(2.0mol/L,0.20mol/L)、H2C2O4溶液、H2O2溶液(5%、12%)、酸性KMnO4溶液、FeCl3溶液

已知: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

為了保證實驗設計的合理、有效性,教師應作如下指導:

①如何設計實驗?

首先要明確實驗目的,即探究什麼條件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根據實驗目的,選擇合適的反應物,知道實驗原理→在此基礎上,考慮怎樣操作簡單,現象明顯,進而採用合理的實驗步驟和方法

②指明某一條件的改變,即進行實驗設計時,只考慮有一個條件是變數,其餘條件保持不變。

③學生實驗方案設計完成後,指導學生從實驗原理,實驗目的,實驗步驟和方法幾方面進行交流討論。

(2)學生分組實驗,完成實驗探究。具體實施如下:

每組都提供一定的實驗用品,可分別完成相應的實驗,學生選擇相應實驗完成探究活動,並進行觀察、分析。

高中化學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本節音標是物質結構中談到化合物及單質結構的課程,從課程設定的位置看是在學習了原子結構及元素週期表之後,這樣是一個合理的結構安排,有利於學生知識的吸收。

本節課自然而然地從原子過渡到分子,在學習了原子結構後,對微觀粒子的探索更進一步,這就引出原子組成的物質——化合物和單質,這樣就可以從微觀過渡到巨集觀,使化學知識更這順理成章地與現實生活聯絡到一起。

在課的第一部分給出了離子鍵,即陰陽離子之間強烈的相互作用,這樣通過物理上的電子的知識把離子鍵引出來,很自然。這裡又給出氯化鈉的形成及電子式,從微觀的角度解釋了物質結構,這也是第一音標時的內容。

第二課時提到共價鍵,這樣非金屬元素之間形成的化合物和單質的結構就一目瞭然了。在高中階段對於非金屬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本身就是一個難點,在這裡又提出非極性鍵和極性鍵,難度加大,所以這是第二課時的重點和難點。

最後教材總結了離子鍵和共價鍵之後給出了化學鍵的定義,同時指明瞭化學變化的實質,引出能量關係,使得物質結構達到一個高點。

二、說教法

由於本節內容抽象,難度大,所以採用逐層深入並配合學生自己的一些問題,最好使用多媒體教學。

三、說學法:思考、討論相結合。

四、說教學設計:

本節課涉及的內容抽象,難於理解,我做了這樣的設計:

首先:利用已有的知識:即氯氣和鈉的反應引出離子鍵;利用多媒體教學,展示離子鍵的形成過程,得出離子鍵,同時強調電子式的書寫。

第二是利用氫氣和氯氣的反應並分析氯分子的結構得出共價鍵和極性鍵與非極性鍵。

第三是利用多媒體演示化學反應的實質,得出化學反應的實質的舊化學鍵的斷裂和新化學鍵的生成,並分析在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關係。

高中化學說課稿 篇3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階中學教科書(實驗修訂本。必修)。化學》第一冊第二章第一節鈉的第一課時。

本節課我主要採用實驗探究法。首先創設探究問題的情境,以啟發質疑,引起學生好奇、驚疑,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然後是實驗探究,以準確的演示實驗現象讓學生找出其中的規律,培養學生觀察實驗現象、記錄實驗結果、分析實驗現象的能力,從而歸納出鈉的性質。

下面從五個方面談一談關於鈉的第一課時的一些想法:

1、 教材分析:

1.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鹼金屬編排在化學反應及其能量變化之後,可以把前一章氧化還原反應和離子方程式的知識在此更好地應用,並得到鞏固,也為下一章元素週期律提供了豐富的典型金屬元素的感性認識,本章實質上起到了承前起後的作用。鈉是鹼金屬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種金屬,學好鈉的性質可為後面學習其它鹼金屬打下良好的基礎。所以,本節教材是本章的重點。

1.2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是從鈉的原子結構特徵認識鈉的化學性質。

難點是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分析。

2、 目標分析

2.1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第一次在高中階段遇到一族元素,要指導學生去認識鈉是一種很活潑的金屬,瞭解鈉的物理性質,掌握鈉的化學性,為以後學習其它族元素作一個鋪墊。

2.2 在能力方面,通過鈉的有關性質實驗以及對實驗現象的討論,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通過改進實驗讓學生體驗化學實驗創造的激情,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3 、 過程分析

(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鈉為什麼要儲存在煤油中?直接放入空氣中會變成什麼呢?把鈉投入水中有什麼現象?會不會"一石激起千層浪"?帶著這些問題去觀察實驗,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探索欲。

(二)演示實驗,觀察現象

通過實物鈉歸納出鈉的顏色、狀態、硬度、密度、熔點、沸點、導電、導熱性等物理性質。演示鈉在空氣中點燃觀察其產物;再演示鈉和水的反應,讓學生總結,最後我歸納其反應現象:"浮"、"球"、"遊"、"消"、"紅".(課本上對生成氣體的檢驗方法效果不好,我對此進行了改進:用一裝有半瓶水的塑料瓶,瓶塞上扎一黃豆大的鈉的大頭針,瓶倒置使鈉和水充分反應,取下塞子、點燃火柴靠近瓶口有尖銳的爆鳴聲,效果得到大大改進。)

(三)分析現象,深入探究

鈉是銀白色的,其表面顏色是灰暗的,而鈉在空氣中燃燒後又呈現淡黃色,這些說明了鈉在常溫下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成氧化鈉、點燃則與氧氣反應生成了過氧化鈉,條件不同,產物不同。鈉與水反應的實質是鈉與水電離出的氫離子反應,當氫離子濃度越大,反應越劇烈,鈉與稀鹽酸的反應會發生爆炸原因就在於此。

(四)總結性質,得出結論

通過鈉的性質得到鈉是一種活潑金屬,具有很強的還原性。結合鈉的性質去解釋鈉的用途,利用多媒體演示鈉的用途。

4 、 學法分析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教給學生對金屬鈉的認識,掌握金屬鈉的性質,透過現象看本質,分析、歸納物質的性質,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5、 歸納小結,佈置作業

利用多媒體演示鈉的化學性質。從鈉的性質可以類推其他鹼金屬的性質,這樣,由點及面、由表及裡,對鈉的性質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

下課後小組研究:

(1)鈉為什麼儲存在煤油中?

(2)把鈉投到苯和水的混合液中鈉在水和苯間跳上"水上芭蕾",為什麼?

(3)鉀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的本質是什麼?寫出其離子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