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國小美術說課稿彙總7篇

才智咖 人氣:1.25W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那要怎麼寫好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小美術說課稿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選國小美術說課稿彙總7篇

國小美術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讓色彩動起來》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本課旨在啟發學生對強烈的對比色及其運用方面展開探索,對色彩對比形成綜合認知,並加以巧妙運用,引導學生學習用對比色和生動有力的筆觸,創作一幅充滿動感的作品,加強學生對色彩知識的理解與應用,豐富學生的審美經驗,從而使學生對色彩知識的學習產生興趣。

二、說學情

五年級的學生是想象力與創造力非常豐富和活躍的時期,能客觀地理解、表現事物。而且色彩,在孩子的心中是美妙的,是神奇的。他們往往能創造出我們成人想象力所不及的童話般的美麗。對於五年級的學生而言,除去這種對色彩的情感表現,他們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色彩方面的知識,如原色與間色、冷暖色、明度等。故在本課教學中主要引導學生學習對比色的知識,形成綜合認知並加以巧妙運用。

三、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感受色彩強烈對比帶來的視覺美感,深入瞭解對比色知識;運用強烈的對比色和生動有力的筆觸,創作一幅富有動感的畫面。

【過程與方法】

學生在回憶、探究、分析、實踐的過程中,掌握對比色知識和使畫面產生動感的方法,選擇合適的主題進行表現。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對比強烈的色彩帶來的表現力,學習運用對比色創作富有動感的美術作品,激發學習興趣,並促進對美術學習產生持久的興趣。

四、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

深入理解和運用對比色。

【難點】

對比色的靈活運用。

五、說教法、學法

依據“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的原則,結合學生的特點採用如下教學方法:討論法、情境法、實踐練習指導法。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準備讓學生採用自主探究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相結合的學習方式,在學習過程中進行分析討論,在操作中發現並進行自主探究和評價,從而有效的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意識。

六、說教學準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教學準備能夠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為我做了如下的準備:PPT課件、基本的繪畫工具等。

七、說教學過程

皮亞傑曾說:“兒童是有主動性的人,所教的東西要能引起兒童的興趣,符合他們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進他們的發展。”針對學生特點,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

環節一:設定情境,匯入新課

精心設計好匯入,無疑是一堂課成功的關鍵一步,它的目的是引人入勝,使學生興趣盎然的揉入到活動中去,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此我將出示具有動感的圖片,讓同學們說出自己的感受,在學生感受到“動感”後,我會緊接著對圖片進行去色處理,再次引導學生觀察並提出問題:還會有動的感覺嗎?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共同探究色彩“動”起來的祕密,從而揭示課題。

環節二:欣賞作品,探究對比色

(一)認識對比色

《課程標準》中強調美術課程需要凸顯視覺性,所以設定了“欣賞作品,探究對比色”的環節。首先提出問題:什麼樣的色彩給你歡快、有節奏的感覺?學生往往會從紅色、黃色等鮮亮的顏色回答,我會順勢抓住學生的回答,出示色相環並引導學生找一找色相環中哪些顏色對比強烈?以及這些色彩在色相環中距離是怎樣的?進而總結出在色相環中,每個顏色對面(180度對角)的顏色為對比色。如紅-綠、藍-橙、黃-紫互為對比色。通過觀察色相環認識對比色,而且通過這樣的一個環節也設定了一個坡度,降低了難度,從而調動了學生學習對比色的積極性。

(二)感受對比色

在學生對對比色有了一個直觀的認識後,我會多媒體展示《威斯敏斯特大橋》,引導學生欣賞並思考這幅作品中,畫面色彩給你什麼感受?運用了哪些色彩?他是如何運用這些色彩進行表現的?通過初步的欣賞與觀察,使學生自主的感受對比色在美術作品中的運用,從而激發他們深入瞭解運用對比色讓畫面動起來的興趣。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需要引導學生關注自然環境和社會生活,培養學生親近自然的行為習慣,所以我會讓學生迴歸生活,思考在生活中存在哪些對比色?

環節三:實踐練習,運用對比色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美術實踐能力,通過各種美術活動,引導學生動手實踐,在美術活動中提高觀察、構思、創意、造型、表現、設計和工藝製作的能力。所以我設定了實踐練習,運用對比色的環節。

在具體的實踐練習前先提出問題:要想表現一幅具有動感的畫面,你認為如何用色最合適?強化學生對於對比色的認識。然後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課堂練習時間,和教學重難點,設計了這樣的練習“創作一幅能讓色彩動起來的畫”。在學生創作的過程中,我會巡視輔導並用ppt滾動更多作品,給同學們提供創作資料。

環節四:展示評價,分享對比色作品

在大部分學生作品已完成的情況下,鼓勵學生自願展示作品,並從色彩的運用、創作形式、等幾個方面進行自評,生生互評,最後我將給予及時反饋與總結,在展示點評環節中,我會尊重個體差異,注重學生的體驗過程,以鼓勵、肯定為主,多從建議性評價出發,培養學生敢於接受別人的“指正”。進一步提高學生髮現問題,理解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且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自信心,體驗成功的喜悅。

環節五:小結作業,拓展延伸

科學精練的結束語能起到“課雖盡,但趣無窮”的效果,因此我最後設計了“小結作業——拓展延伸”環節,在課程即將結束時,問學生:“這節課哪一點給你帶來了快樂?”總結本課的重點知識並讓學生學會從創作的快樂、成功的快樂、合作的快樂,甚至會從老師和同學的評價中體會到快樂。

國小美術說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評委教師:

上午好!

我是面試國小美術的__號考生,下頭我將進行我的說課,說課的資料是人教版國小美術第十一冊第1課《遠近的奧祕》。我將著重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法學法、教學程式七個方面來談談我的本次說課。不足之處,敬請各位評委教師多多指教。

一、教材分析

《遠近的奧祕》一課節選於人教版國小美術第十一冊第1課,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本課的主要目的是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以及學生對近大遠小,近高遠低,近寬遠窄的透視變化規律,和對視平線,消失線的概念理解。

二、學情分析

國小生具有十分豐富和活躍的想象力與創造力,他們已經掌握了一些美術基礎知識,他們會用線條和色塊來表現所明白的東西。他們喜歡按照自我的想法自由的表現;但觀察本事較差,只能用簡單的描繪來表現自我的想法。結合國小生的學齡特點,使學生提高對美的感受本事和藝術創造本事,學習正確的透視規律。讓他們在簡便愉悅的氛圍中無拘無束地表現自我的想法,貼合學生髮展的特點。

三、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分析與學情分析我確定了:

①知識與技能目標:瞭解近大遠小,近高遠低,近寬遠窄的透視變化規律。學習,瞭解視平線和消失點的透視概念。

②過程與方法目標:在實際生活情景中,經過觀察,探討,操作等活動,使學生養成有序思考問題的思維,並以這樣的思維去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經過觀察遠近的實踐活動,搭建美術與生活的橋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利用有序思考解決問題的思維。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經過對周圍的事物的觀察,發現近大遠小的透視現象,能掌握簡單的理論和規律。並在繪畫實踐中應用。

教學難點是:如何講透視知識應用於繪畫中,使描繪的物象更貼近真實。

五、教學準備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所以備好教學材料是上好本課的前提條件。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畫具,範畫等。

學生準備:網上資料收集、畫具,作業紙等。

六、教法學法

(1)教法

依據“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的原則,結合學生的特點及本課的資料,本課主要如下的教法:

1、直觀教學法,讓學生觀看路的寬窄、欄杆的疏密、樹木的大小

2、創設情景法,經過一些生活中常見的事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打破傳統教學,讓學生體會到藝術源於生活,並服務與生活。

(2)學法

做任何工作都要講究方法,學習也不例外。科學的學習方法十分重要,它是開啟知識寶庫的“金鑰匙”。經過設問,觀察,合作交流,創作,互評,讓學生進取參與並親身經歷知識構成的過程。從而提高學習效率,順利完成學習任務。

七、教學程式

(1)組織教學:注重學生的畫具準備與分組情景。

(2)創設情境欣賞圖片我首先設計了“創設情景——欣賞圖片”這一環節,因為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所以我在教學一開始,播放了生活中一些遠近奧祕的圖片,把學生帶入圖片的世界中,讓學生欣賞造型各異、風格獨特的圖片,為後面同學自我創作做好鋪墊,引導學生經過體會圖片的意義,從而引出本課課題—《遠近的奧祕》

(3)引導啟發瞭解透視根據本課教學目標,讓同學們瞭解透視變化的規律。由於每個學生成長曆程不一樣,觀察力與認識層面自然不一樣,所以,我設計了“引導啟發瞭解透視”一環節。先出示一組圖片,經過“近大遠小”等問題引導學生觀察探索。從而得到本課的重點,透視的變化規律以及視平線,消失點的概念。

(4)大膽創作繪製遠近為了給學生一個自由發揮、創造的空間,我設計了“大膽創作—繪製遠近”這一環節,鼓勵學生對生活的事物進行自我的創作,在創作的過程中,我強調學生注意透視規律的使用,以及視平線和消失點的尋找。製作同時,並播放兒童歌曲X,營造簡便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優美的旋律中展開思路、大膽創造,體驗造型活動所帶來的樂趣。

(5)展示欣賞自評互評我之後設計了“展示欣賞—自評互評”環節,這樣就做到了問題由學生提,方法由學生想,思路由學生講,從而真正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學生創作基本完成時,我讓學生採用自評為主,互評與教師簡評為輔的方法進行評價,

1、自評:讓學生自我的作品放在展示臺上展示,說說自我的作品名稱,講述自我作品的構思

2、互評:學生之間相互談談自我的看法,講出各自的優缺點。讓他們在共同的參與過程中產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高審美本事。

3、教師評價:根據激勵性的原則,在學生互評的過程中,我相機結合學生作品的不一樣特點,肯定孩子們的各種表現,保護他們的進取態度和創新意識。點評時注意給本事較弱、性格內向的學生學生更多的展示機會,找出其優點,甚至擴大其優點,併發自內心讚揚他們,使他們擺脫自卑心理,相信“我能行”。這樣,讓全體學生都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參與到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信心,體驗成功的喜悅。

(7)課堂小結擴充套件延伸科學精練的結束語能起到“課雖盡,但趣無窮”的效果,所以我最終設計了“課堂小結——拓展延伸”環節,在課程即將結束時,問學生:“這節課讓你學到了什麼?”鼓勵學生在生活中應用課堂學習到的知識。這一環節對歡樂的回顧,既加深了對整個教學過程的印象和體驗,同時又是對這節課的總結和梳理。

最終,我給學生留了一個拓展延伸的作業:和家長共同創作一個圖畫拿到學校來,把自我的創作感想和樂趣跟大家共同分享。板書的設計圍繞著突出重點展開。總之,本節課經過精心設問、合作探討、動手探究,引導學生進行再創造,他強調把學生當成發現者、鼓勵學生進取思考,自行探究,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互助、參與合作意識,實現了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本事的培養,真正實現了知識與本事的同步提高,教學效果很好,一句話:只要教師轉變觀念,大膽的放手把課堂還給學生,滿足他們好奇、好動、好說的特點,教學效果必須會事半功倍。我的說課到此結束,多謝各位評委教師!

國小美術說課稿 篇3

一、課題:美術的節奏

二、教材:山東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上冊第三課

三、教學時間:1課時

四、學生分析:

對於花邊(二方連續紋樣),學生並不陌生,三年級已有所接觸,並初步掌握了繪製的方法,為了激發和保持學生對已接觸過的知識的興趣和新鮮感,在教學設計上,把重點側重放在掌握花邊的排列規律並學以致用,聯絡生活,嘗試運用花邊裝飾生活用品,通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法去佈置房間,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在合作學習中發展發現美、運用美、表現美。

教師在教學中,要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不僅要創設良好的人文情境,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也要為他們營造一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提高他們的協作能力,並在輕鬆愉快的學習過程中,為學生自主發展創造良好的空間。

五、教材分析:

本課屬於“設計·應用”學習領域。以花邊作為切人點,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體驗、感受、瞭解花邊在生活中的應用,運用熟悉的媒材和表現手法,創造性地參與學習,體驗美術活動帶來的樂趣,引導學生感受祖國民間美術的特殊審美情趣和藝術魅力,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及對民族文化藝術傳承的意識。本課體現了“美術·人文”融為一體的教育理念。

教材通過學生的親身感受,對花邊有了深入的瞭解,認識到花邊在形狀、排列上的藝術特點,促進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發展。欣賞不同排列方法的花邊在生活中的運用,感受其裝飾美化環境的功能。對生活中不同美感的花邊進行欣賞,調動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探究的熱情、創造的熱情。這樣的學習既貼近兒童的生活,又符合中年級學生的

審美心理特點和表現能力。

六、教學目標:

1、知識性目標:感知花邊與生活的聯絡,認識、瞭解花邊的造型及裝飾的特點,學會運用花邊進行裝飾。

2、能力性目標:通過剪、貼、畫、印等方法,能利用花邊的多種排列方法進行裝飾,培養學生的造型能力和審美能力。通過小組合作、探究性學習促進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並通過本課,讓學生對生活中的美的理解更上一個臺階。

3、情感性目標:通過欣賞具有廣西民族特色的壯錦等各種物品,促進學生對民間藝術的瞭解與認識,增強民族自豪感。通過各種教學手段促進同學之間的交往與交流,樹立互助、合作的集體觀念。

4、發展性目標: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情感。瞭解民俗文化,珍視民間傳統文化藝術的發展,滲透可持續發展的思想。

七、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欣賞生活中不同的美術節奏,使學生能夠利用二方連續或有規律的紋樣,通過小組合作設計、佈置帶有民族特色的房間及物品。

八、教學難點:

如何將單獨紋樣有規律的排列或重新組合,創造性的設計出更多的花邊排列方法,設計、裝飾和佈置具有民族特色的房間。

九、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課件、彩色紙、剪刀、各種花邊、音樂、有花邊的少數民族物品等。

2、學生準備:彩色水筆、橡皮泥、顏料、臘光紙、剪刀、雙面膠、製作好的各種花邊等。

十、教學過程:

(一)、引導發現,舞蹈匯入。

1、教師帶領學生跟著《兔子舞》音樂有規律的跳舞,增強趣味性,並在音樂和舞蹈中感受音樂的節奏。

2、教師請1—2位學生根據兔子舞的節奏用圖案或圖形表現出來,感受美術中蘊含著音樂節奏的美。引出課題。

3、教師示範,出示課題:美術的節奏。

(本環節設計意圖)《美術課程標準》中提出:“以活潑多樣的課程內容呈現形式和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使這種興趣轉化成持久的情感態度。應將美術課程內容和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絡在一起。節奏感強的兔子舞,既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讓學生通過有規律的音樂節奏去發現美術的節奏,認識到音樂美術的共性。

更好的體現出課程整合的新理念。

(二)、學習交流,啟發聯想。

1、課本中“知識窗”的學習。

2、搶答遊戲,讓學生找出畫面中出現的有規律、有節奏的景或物,並進行搶答。

3、展示具有廣西特色的少數民族服飾及物品,增加對廣西民族特色物品的瞭解,增強審美意識。

4、設問:這些圖案平時我們都見過,你們把它叫做什麼啊?

花邊最大的特點是什麼呢?

(本環節設計意圖)在本環節的學習中,學生通過課本學習瞭解了音樂和美術的共性,並通過欣賞課件中展示的生活中各種有規律、有節奏的東西,進一步感受二方連續與我們的生活是緊密聯絡在一起的,並能夠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美感。靈感來源於生活,在欣賞完教師提供的實物之後,學生就有了把美融人生活的想法,這些也為後面學生進行設計花邊的排列方法的環節起到一個很好的鋪墊作用。

(三)、直觀學習、開拓思路,合作探究。

1、教師通過例項(學生扮演兔子,以單獨紋樣的圖案再現)讓學生直觀的複習二方連續紋樣知識,並與音樂相結合,讓學生根據不同的音樂的旋律用肢體嘗試擺出更多的排列方法。

2、師示範把花邊進行重新組合,學生動手嘗試設計出更多不同的排列的方法:

(教師把花邊撕開後,根據不同於兔子舞的音樂,把單獨紋樣進行重新排列,變化出更多的花邊排列方法、啟發、拓展學生的設計思路,讓學生能夠設計出更多更好的排列方法,通過實踐,鞏固和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認識。

3、賞課件,從課件中學習更多的排列方法並引出作業。

(設計意圖)在欣賞完大量的花邊圖案後,學生對花邊的多種排列方式就更有興趣了,在這一環節中,採用了表演的形式,配以老師的講解,使學生明白了二方連續排列的重要性,懂得了不同的排列形式所產生的視覺效果和裝飾功能、這對學生接下來的學習和作業中,如果選擇適當的花邊排列方式來美化環境和物品,起到了一定的幫助作用,也是解決本節課的難點之一。

(四)、小組合作,快樂表現。

1、學生去房間自由參觀,對房間構造有個整體的瞭解。並把自己感興趣的、想佈置的東西記下來。綜合全組意見,把本組最想佈置物品反饋給教師。

2、教師提出作業要求:分小組分工合作佈置本組負責佈置的物品,討論一下製作的材料和方法。(小組合作研究制定方案,落實設計、佈置的人員,進行分工。)

3、學生分工合作,教師巡視指導,幫助遇到困難的小組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分組活動是為他們營造一個輕鬆、自由、和諧的交流空間和平臺、讓他們在美術體驗活動中增強友誼和合作,去自主探索和發現事物的能力、培養學生互相交流、協作發展、合作學習的能力。

(五)、交流展示、教學評價。

1、學生自由相互展示評價,展示自我,介紹自己的作品,體驗合作學習帶來的樂趣。

2、教師帶領大家集體評議。

(設計意圖)體現“為促進學生的發展而進行評價”的教學理念,既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又注重對學生學術活動表現的評價。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評判能力,同時有助於同學自己的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和諧發展。

國小美術說課稿 篇4

說教材

本課是“設計·應用”學習領域內容,在義務教育階段主要是培養學生形成設計意識和提高動手能力的一課。因此,在郵票設計的教學中,應遵循學生認知發展規律,激發學生美化生活的願望,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

說學生

十二屬相對於四年級學生來說也不再是陌生的,順序上就不用下功夫,但要學習郵票製作,這樣就讓本課感覺有些緊促、複雜,十二生肖的特徵,郵票的佈局掌握成為本課的主要內容。

說目標

基於以上情況分析及深入挖掘教材後,根據教學大綱我設定了以下幾個活動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1、知識目標:瞭解十二屬相的相關知識以及郵票的一般常識。2、能力目標:在創作設計郵票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設計能力,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意識。3、情感目標:在瞭解屬相知識時,引導學生了解祖國獨特的民族藝術,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關注中國民間藝術文化,嘗試在方寸之間表現、感受設計之美。

教學難點: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教學準備:一枚郵票;剪好齒孔的紙;彩色水筆。

說設計理念

設計這節課的過程中,我首先根據學生對民間文化知識的瞭解來匯入課 題,結合學生對屬相用途的瞭解,調動學習積極性。繼而,引出這節課的核心:屬相郵票設計。通過了解郵票的相關知識,使學生沉浸在郵票的藝術海洋中不知不覺產生創作慾望和創新意識。在教學中,儘可能讓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學習,對學生作品的評價進行自評、互評,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高。

說教法

根據本課特點,我將教學方法確定為啟發式教學與提問式教學相結合的方法,使學生在輕鬆的氛圍內掌握與本節課相關的知識。

說學法

根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以學生為主體,從知識灌輸物件轉變為資訊加工體,在這節課中,我始終引導學生興趣,使得學生主動實踐。把“自主---嘗試--創新”思想滲透整個教學過程。

說教學流程

(一)、圖片匯入,趣味引題。

提出問題:1、同學們你們知道自己的屬相嗎?2、你們知道屬相中都有哪些動物嗎?

(黑板上出示:“屬相”兩字。學生邊回答,教師邊課件演示動物圖片,請學生按屬相排列順序讀一遍。)3、說一說你是通過什麼途徑知道的十二生肖屬相?

師:屬相又叫生肖,你們知道與生肖有關的工藝品嗎?

[設計意圖:通過親切自然的語言引導,讓學生溫習屬相動物的名稱,在不知不覺中引入課題。]

(二)郵票組成 出示這張郵票的圖片,分析郵票由哪幾部分組成?

[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有關郵票文化的常識。小組討論、分析,教師板書郵票的四個組成部分,主題圖案、標示文字、齒孔、面值。]

(三)、圖案分析、方法表現。

1、師:郵票的圖案是千姿百態的,有字畫、古玩、攝影、繪畫等形式。今天我們就以屬相動物形象為主進行郵票設計。

2、出示圖片a,生肖郵票老虎表現了自然界中老虎的哪些特點?b,從造型上看,生肖郵票馬誇張了自然界中馬的哪些地方?c,從顏色上看,生肖郵票中上的雞有什麼特點?d,生肖郵票中豬身上的花紋是用什麼圖案來進行裝飾美化的?

教師總結創作方法:郵票中的動物形象是以生活中的動物形象為原型,把握動物的主要特徵進行誇張、變形、新增簡化。帶給我們一種裝飾性的美感。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分析研究問題的能力,提高觀察力講透民族藝術文化與生活的聯絡。讓學生掌握藝術形象的創作方法。]

(四)、教師示範、郵票設計。

師:同學們我是屬兔的,現在我來設計一枚以兔為主題的郵票。

[設計意圖:教師在示範過程時,把郵票圖案設計中出現的問題逐一解決。更直觀的給學生展現屬相郵票圖案的設計方法。這不但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還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五)、創設情景、提出要求。

師:在座的每一位同學都是郵票設計師,用自己喜歡的形式來為親朋好友或自己設計一枚精美的屬相郵票。

師:在設計過程中郵票的四個組成部分缺一不可,圖案造型要生動,構圖要飽滿,色彩要鮮豔,富有裝飾性;文字以藝術字形式精心設計,郵票的各個要素要安排合理。

[設計意圖:教師用語言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增強學生的創作能力,強調屬相郵票設計要點,培養學生的設計能力。]

(六)、學生作業、教師巡視。

教師及時指出學生在屬相郵票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對設計精巧、新穎的學生作品,及時給予鼓勵。發現基本要素安排有遺漏的及時補充。

(七)、學生作業、展示評價。

學生主動將設計好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同學說說喜歡哪一張?還有什麼不足需要改進?教師給與指導性評價。

[設計意圖:學生體會創作成果帶來的樂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八)、教師總結、拓展知識。

今天大家設計的屬相郵票很精美,內容很豐富,色彩很鮮豔。老師相信你們會用靈巧的雙手錶現出更多、更好的藝術形象。

知識拓展:說一說十二生肖還能製作成那些工藝品?課後查詢資料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事,把美帶入生活之中。]

以上是我的說課內容,有不妥和需要改進的地方,請老師給予指導,謝謝!

國小美術說課稿 篇5

一、教學設計

本課的教學設計強調激發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營造寬鬆自由,熱烈緊湊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中去感受、去體驗。引導學生在掌握螞蟻的造型表現方法的基礎上,鼓勵他們大膽想象,誇張地表現螞蟻搬家的情景。本課從課題到教學活動的組織形式以及學習活動的方式等都考慮德育的暗示作用,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樹立集體意識,培養團結、友愛、協作的精神。

全課通過觀察比較——討論指導——遊戲表現——賞評啟示四大教學環節實施教學。

教學的第一環節,首先用親切、簡短的師生交談,激發學生對動物世界的探究興趣。接著看螞蟻的錄影,使學生對螞蟻的形體特徵有所瞭解,在觀察的過程中讓學生說一說,然後畫一畫,描述、記錄螞蟻的長相。學生通過這些活動積累了對螞蟻的一點感性認識,進而利用形象直觀的CAI課件,與自己感受的“活螞蟻”進行對比,理性、科學地認識螞蟻的外形與結構,糾正一些錯誤的認識。

以小組的形式展開學習討論,增強生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通過師生有聲有色的範畫,指導學生學習螞蟻動態的表現。

組織孩子們開展集體遊戲和表演活動,行為模擬螞蟻搬家的情景,同時引導他們大膽地想象與表現螞蟻搬家的情景,讓學生的體驗有情趣,美術課堂生機勃勃。用集體合作的方式開展美術創作活動,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感受相互合作的愉悅。

賞評啟示環節由教師引導學生主要從合作是否融洽,想象、表現是否大膽等方面進行自評和互評,並通過集體欣賞的方式自由交流,引發思考,從螞蟻搬家的故事裡得到啟示與教育。

二、說課稿

一、教材研究

(一)課題傳遞的資訊

1、螞蟻搬家是孩子們喜歡的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因此我認為,教學的過程就應該是師生一起愉快地、娓娓地述說她的過程。

2、這個故事體現了螞蟻團結、協作的精神,寓意深刻。因此教學環節的設定應充分考慮德育的暗示作用,教學活動的組織形式、學習活動的方式採用小組或集體合作為宜。

(二)教材引發的思考

1、本課是一節表現性繪畫課,應鼓勵學生大膽想象,誇張地表現。

2、學習螞蟻的造型表現方法是本課的一個知識點,其中包括螞蟻的外形、結構特徵及動態的表現。

3、創設好情境,能讓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描繪出生動、有趣的螞蟻搬家的情景。

4、教學評價側重於對學生美術活動表現的評價,如學生的參與意識、合作精神、認知水平、交流表達能力等。美術說課稿

(三)教材的把握與處理

1、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瞭解螞蟻的`外形特徵,運用繪畫形式進行創造表現。

情意目標:樹立集體意識,培養學生相互友愛、團結協作的精神;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

2、教學重點

本課的重點是指導學生開展“螞蟻搬家”的集體美術創作活動。教學通過組織環環相扣、層層深入的有關螞蟻搬家的活動來突出重點。

3、教學難點

本課的難點是啟發學生把想象的“螞蟻搬家”情景用繪畫語言大膽地表現出來。教學通過創設情境,組織遊戲表演進行螞蟻搬家的行為模擬,同時展開學習討論來實現難點的突破。

4、教學環節

(1)觀察比較:瞭解螞蟻的外形與結構。

(2)討論指導:學習螞蟻動態的表現。

(3)遊戲表現:展開螞蟻搬家情節的大膽想象與表現。

(4)賞評啟示:注重對學生美術活動表現的評價。

二、教法與學法

(一)本課較多地通過教師的演示(比如錄影、動畫、音樂等),引導學生以感受、觀察、比較等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

(二)談話與討論法結合。教師提出富於思考的問題,由學生展開討論,得出結論。

(三)通過一些實踐、表演活動,如扮角色活動,讓學生以體驗、表現的學習方法進行合作交流。

三、主要的教學理念

(一)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以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如錄影、電影、動畫、遊戲、表演、音樂等方式,引導學生增強對螞蟻形象的感受能力、想象能力以及表現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在文化情境中學習美術。

通過動畫、音樂、表演等設定螞蟻搬家的情境,整個教學就象在講述一個動聽的童話故事,學生在一種愉悅的文化情境中學習美術。

國小美術說課稿 篇6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民美術社出版的國小美術教材第四冊第16課《畫影子》一課,下面,我著重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教程程式、板書設計四個方面來談談我對本課的教學設計。(課件)

一. 教材分析(課件)

首先我根據《美術課程標準》所確立的階段目標,確定《畫影子》一課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即通過看看、畫畫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願望。

本節課要面對的教學物件是國小二年級的學生,這一學齡兒童是想象力與創造力非常豐富和活躍的時期,結合國小兒童的學齡特點,本著使學生提高對美的感受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課件)

知識目標: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了解什麼是影子,嘗試運用不同的表現形式設計和製作。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注意觀察生活,捕捉和表現生活中的美好景象,發展創新思維和審美能力。 明確了教學目標,本課的重難點就顯而易見了:(課件)

教學重點是:觀察記憶影子的變化,感受影子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美感。

教學難點是:如何運用各種方法來表現影子

德育滲透 :培養學生感受生活的美好,從而更加熱愛生活,樹立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二. 教法學法

在教學中,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體現課程設計注重人文關懷,側重學生的體驗過程,針對國小二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我遵循“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思想,通過情景創設,引導學生主動探究,體驗學習的過程,培養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意識;通過評價激勵,引導學生積極互動,體會創作的快樂,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創造力。

三.教學過程(課件)

為了使學生都能在視、聽、說、做、思等行為環節中經歷美術的過程、體驗審美的快樂,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設計的教學流程如下:

(—)創設情境

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我在教學一開始,我採用了《猴子撈月》的故事引入新課。然後問學生:“小猴子撈起的是月亮嗎?”這個問題引發了學生們極大的興趣,他們爭先恐後地發表自己的意見,答案只有一個“不是”“而是月亮的影子”。直接引入課題。

(二)引導啟發瞭解

由於每個學生的成長經歷、知識層面、生活環境的不同,觀察力與認識層面自然不同,因此,我設計了“引導啟發瞭解影子”這一環節。先引領學生看一組圖片,通過觀察後回答問題,引導學生們瞭解到,真實的物體與影子之間的相同與不同畫法,也瞭解了應該怎樣畫影子,輕鬆的解決了本課重難點。倒影真是太美了,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懷。

(三)自主探究

接著我設計了“自主探究——添畫”環節,因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課程標準特別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意識。出示兩張相同的動物——孔雀,引導學生共同分析兩張畫面中的孔雀是生活在一個什麼樣的環境中,找幾名學生到黑板前共同補充孔雀的影子,其他學生可以動手在自己的作業本上繪畫,也可以給黑板上的學生以口頭提示。這一環節的設計為學生的創作設計了一個坡度,減低了難度。通過語言表述與語文課相結合,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教學活動中,以此調動學生勇於表現、釋放個性的積極性,讓學生真切體會到學習的成功與快樂。

(四)大膽創作

學生創作中給學生一個自由發揮、創造的空間,鼓勵學生對自己的作品進行再創作,在再創作過程中,我強調學生注意影子的特點、色彩的搭配協調、畫面的整體構圖等。我引導學生相互討論,可以合作完成,學會自我解決問題。

(五)展示欣賞評價

在學生創作基本完成時,我讓學生採用自評為主,互評與教師簡評為輔的方法進行評價,從而學生參與到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信心,體驗成功的喜悅。

(六)課堂小結擴充套件延伸

科學精練的結束語能起到“課雖盡,但趣無窮”的效果,因此我最後設計了“課堂小結——拓展延伸”環節,在課程即將結束時,師說:“生活給藝術帶來了靈感,藝術給生活帶來了美感。希望每一位同學善於觀察、勤於動手,把我們的生活裝扮得更加美好!”這一環節能夠起到讓學生對生活中各種事物的關注和思考。

四.板書設計:

(課件) 根據教學活動的安排,板書設計分課題《畫影子》、範畫展示兩部分。

總之本節課通過精心設問、合作探討、動手創作,引導學生進行再創造,把學生當成發現者、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自行探究,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互助、參與合作意識,實現了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真正實現了知識與能力的同步提高,教學效果很好,一句話:只要教師轉變觀念,大膽的放手把課堂還給學生,滿足他們好奇、好動、好說的特點,教學效果一定會事半功倍。

國小美術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線描畫:線描畫是用線條的變化來描繪物件及其形體結構的繪畫方式,是最古老、也是最原始的一種繪畫方式,也是我國傳統繪畫的方式之一。線描畫的繪畫工具比較簡單,可以用勾線筆、鉛筆、油畫棒、鋼筆等,利用點、線、面來進行繪畫,既可以對物象進行細緻入微地刻畫,也可以對物象進行簡單地藝術處理;既可以進行造型訓練,亦可作為藝術家表達情感的一種表達方式。

國小生在簡筆畫的訓練基礎上,再進行線描畫的練習,會使其繪畫的精細方面和手眼協調方面有很大發展,不僅提高國小生的繪畫能力,同時能提高國小生專心做事的能力,更能激發國小生的繪畫興趣。

國小生在欣賞、發現、感受線條美的同時,大膽進行創作,不僅能將國小生零碎的經驗加以提煉,而且與《綱要》中提倡的"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的理念相吻合,同時開展線描畫教學,能引導國小生通過"觀察-想象-發現-表現-創造"一系列活動,有意識地鍛鍊和培養國小生的觀察力、想象力,促進個性的發展。針對本學期美術特色活動的要求,我設計了此次活動。

二、說目標

1、學習用線條的形狀變化和黑白對比來裝飾魚。

2、鼓勵國小生按自己的想象大膽創作,發展國小生的初步的創新能力。

3、向國小生進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環保教育。

活動重點:學習用線條的形狀變化和黑白對比來裝飾魚。

活動難點:鼓勵國小生大膽想象和創作。

三、說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海底世界》

2、畫好的線描畫作品、其他小朋友畫的線描畫魚

3、白紙,黑色水彩筆

四、說教學方法:

選用適當的教學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依據《綱要》的精神和本班國小生的年齡特點,我採用了以下的教法和學法:

1、多媒體教學法。藉助多媒體手段進行觀察欣賞演示,則更為簡潔、生動,容易吸引國小生的注意。本次活動設計中,我通過幻燈片的展示,讓國小生感受到魚寶寶身上線條的紋樣美、圖案美;

2、觀察比較法。觀察法即運用觀察進行教學的方法。通過觀察,國小生既形成了準確的形體印象,又把握了局部的細節特點。而在觀察中進行比較,則能讓國小生更加直觀地感受不同的創作手法帶來的不同效果。本次活動中,為了讓國小生直接感受點、線、面的疏密變化和規律性對裝飾效果的影響,我採用了觀察比較的方法,讓國小生在觀察比較三幅特徵明顯的線描畫作品中,發現裝飾過於繁雜、無規律,裝飾手法單一、缺少變化都不能給人帶來美的享受,從而有效地突破了本次活動的重難點。

3、欣賞評價法。欣賞評價法指的是將國小生不同特點的作品進行對比評價,肯定各自的特點。在本次活動的最後環節,我採用了欣賞評價法,在欣賞的同時圍繞兩個問題展開點評:

問題1、"你最喜歡哪個魚寶寶?為什麼?"使國小生在審美的同時自然地習得經驗,為下次經驗遷移做準備。

問題2、"你是用怎樣的線條和圖案來裝飾魚寶寶的?"讓國小生用語言將自己的裝飾意圖表達出來,達到分享和交流的目的。在這一環節,教師和同伴的欣賞與評價能讓國小生體驗到活動帶來的愉悅感和成就感。

五、說活動程式:

共有5個環節:

1、觀看多媒體課件:欣賞海底世界各種各樣的魚的花紋,引導國小生說出魚兒身上花紋的特點。

(匯入活動,觀看《海底世界》,初步感知欣賞各種各樣的魚。)

(1)教師語:在美麗的大海里,生活著許多快樂的魚寶寶,他們和魚媽媽自由自在的在海洋裡嬉戲玩耍,一會兒在珊瑚裡捉迷藏,一會兒在比賽遊戲,一會兒又湊在一起說著悄悄話,可幸福了。然後請國小生講講自己最喜歡哪條魚,它是什麼形狀的?身體各部位的名稱以及身上的花紋是什麼樣的?特別是對形狀怪異的魚,啟發國小生儘可能講詳細一點。

2、欣賞課件:欣賞小朋友的作品,引導國小生說說他們的畫用了那些線條裝飾的,並進行比較。

再欣賞老師的作品,讓國小生學習裝飾魚寶寶的基本方法。我同時逐個展示各種點、線、面(即根據國小生回答展示各種線形和點形裝飾),既增強了趣味性,又有效地發揮了教育的功效。

(欣賞國小生繪畫作品,請國小生互相說一說,這些魚的形狀及裝飾的線條,說一說它們是什麼樣的?有什麼樣的花紋。)

示範講解幾種魚的畫法:(欣賞老師的作品)

(1)請國小生說說老師畫的畫都用了什麼線條來畫各種各樣的魚。

(2)教師在國小生最喜歡的魚身上示範畫出各種形狀的線條,並重點講解如何處理線條的疏密關係。

(3)請國小生來裝飾幾條魚寶寶。

(4)引導國小生討論,你準備畫一條什麼樣的魚?

3、通過比較,瞭解點、線、面的疏密變化和規律性對裝飾效果的影響。為了幫助國小生理解線描畫抽象的形式美的構成規律。我選擇了三副特徵明顯的線描畫作品(圖一:裝飾過於繁雜、無規律;圖二:裝飾手法單一、缺少變化;圖三:疏密變化恰當、有一定規律),國小生通過觀察比較,在教師的追問:"這兩個魚寶寶美嗎?為什麼"的過程中交流、探索、發現,從而掌握線描畫的基本規律,為接下來的創作提供支撐。

4、國小生創作,教師指導要點:

(1)鼓勵國小生大膽想象出各種奇形怪狀的魚,看誰想的和別人不一樣。

(2)啟發國小生用不同的花紋裝飾魚,並注意線條的疏密變化。

(3)幫助能力差的國小生變化各種線條花紋。

5、觀賞評析作品

(1)請國小生自由互相講述自己所畫的魚

(2)請個別國小生談談自己喜歡哪一條魚,為什麼?

(3)教師小結:

今天,小朋友幫助魚媽媽找回了魚寶寶,並且魚寶寶身上的花紋都非常漂亮,線條的疏密也很好,魚媽媽謝謝你們了,現在我來當魚媽媽,小朋友來當魚寶寶,我們一起游到大海里去做遊戲吧。

活動反思:

在本次教學活動中,我始終以引導者的身份幫助國小生觀察、想象、總結魚的特點的基礎上,創造出自己想象中的魚。我認為國小生的作品完成的非常好。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想象豐富構圖大膽。國小生畫出了變形魚、潛艇魚、花朵魚等各種形態的魚,每個孩子的想象都是不同的;孩子們在魚身上設計的圖案同樣超出了教師的想象:有植物、海洋生物、小動物、有的孩子甚至用上了數字進行裝飾。

二、專注性。在孩子們繪畫的15-20分鐘裡,全班孩子注意力集中,大家都在安靜的環境裡低頭畫著自己的畫。有個孩子在魚身上劃出了格子,在格子裡進行裝飾,20幾個格子,她就那樣一個一個的畫著,即使是周圍的小朋友畫完了,她依然認真的畫著,直至全部畫完,體現了孩子們對繪畫的喜愛。

三、自信心。在最後講評的過程中,教師要孩子們在全班選出一幅"最漂亮的魚",結果孩子們都說自己畫的魚最漂亮,並且能說出漂亮在那裡:我的魚形狀最漂亮;我的圖案最漂亮,看我畫了這麼多的圖案它們都不一樣。我用數字來裝飾魚,你們有嗎?我還用到了植物呢,有櫻桃……唯恐自己的被拉下,體現了孩子們強烈的自我認同感。

當然,活動也存在不足之處:國小生分享交流的時間少,這也是孩子們一個學習的過程,國小生通過分享提高構圖和造型的能力和水平。從組織國小生評價繪畫作品中發現國小生自我為中心的意識過強, 教師應在關注他人、欣賞他人作品方面對國小生實施影響。